庞清辉
“只有当我们的干部真正服务于基层老百姓的时候,我们的乡村才会如此安详宁静。”
2011年7月20日,李林森在达州市中心医院病危的消息是封锁的,怕来看他的人太多。
但医院的楼道里还是排满了人。有的村民从大巴山区的大山里辗转几百公里,只为见他一面,还有很多人已经来看过很多遍。
盛夏的达州时而闷热异常,时而雷电交加。病房里的李林森双目紧闭,面色蜡黄地昏睡在床上,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也不知道谁来看他。
过道里的人都在悄悄抹泪,周围,传来一阵阵抽泣声。所有人都在哭。
和李林森接触过的人说他像是从影视作品中走出的人,说了也没人信。
李林森的故事在达州口口相传。用腾讯QQ的人把自己的签名改成了:祈福好人一生平安。和李林森有过短信交流的人舍不得删短信,说要一直保留下去。
得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要采访,无论是同事、亲戚还是朋友,不管中共党员、干部或普通百姓,都有话要说,说完都哭起来,无论村里人,还是城里的人,他们张口都能说出李林森的手机号码:13882875126。
7月的秦巴山区,群山绵延,山下万亩的稻穗正在扬花,风在稻田之间自由穿行,安静而祥和。中共达州市委书记焦伟侠仰头望着山和天相接的边界感叹:“只有当我们的干部真正服务于基层老百姓的时候,我们的乡村才会如此安详宁静。”
“他走的时候和来的时候一样,啥都没有”
2004年9月5日,持续暴雨造成四川省宣汉县天台乡突发特大山体滑坡,整个河床被堵,位于前河上游的五宝镇数万群众被洪水围困。
五宝镇的中共党委书记正是李林森。在山体滑坡前一天,他有预见地让学校提前放假,2000多名学生提前安全疏散。然后他火速组织9个应急分队,挨个通知村民转移。
80多岁的覃宗秀老人一直记得,李林森趟过没膝的水,背着她,手牵着孙女,把她们转移到安全地带。
十多个小时的生命大搜救,近两万名百姓无一人伤亡。
洪水消退,李林森更无一时闲暇。白天,他来回奔波于场镇、农村和周边乡镇,安抚灾民、指挥重建、联系物资;深夜,他逐一听取各工作组情况,安排次日工作。到9月21日上午,去物资发放点的途中,他两眼发黑,一头栽了下去。醒来后的李林森,一只手打着吊针,一只手拿出手机仍在安排工作。一位副县长见他这样,非常生气,责备他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强行夺走了他的手机。李林森就像战场上的士兵被夺走了武器,泪水脱眶而出,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即使没有发生洪灾,几年来,五宝镇的村民们也很熟悉李林森。他们经常会看见他戴着草帽,身上被泥巴糊着,或在过河,或在爬坡。有时他把胶鞋绑在裤腿上,有时他搓根草绳绑在胶鞋上,防止打滑。李林森说,“红军长征时就常打这种(草绳)。”——这里曾经是有名的大巴山革命老区。
在灾后重建那段艰难的日子,李林森总会几十元、三五百元不等地捐济一些困难群众。离开五宝镇时,李林森没有存下一分钱,却欠下了1万7千块的债,直到2年后才陆续还清。
2006年3月6日,李林森从宣汉调往万源,消息不胫而走。下午3点半,2公里长的场镇街道很快挤满了男女老少。
李林森发现有人手里拿着鞭炮前来送行,立即叫人去劝说千万别放鞭炮。然而,爆竹声却响彻五宝街头巷尾。每个人都想与他握一次手,李林森只好走下车,与大家一一握手告别。2公里多长的街道,足足走了1个多小时。五宝镇干部杜吉田说:“他走的时候和来的时候一样,都是一个纸箱装书,一个布包装衣被,其他啥都没有。”
全面推广的“四评村官”
从抗洪救灾“火线”中提拔起来的李林森,被任命为万源市副市长。次年2月,转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到任第一天,李林森就提出“小县要有大作为,穷县更需争一流!”
地处在大巴山腹地连绵群山里的万源,至今还是国家级贫困开发工作重点县。
万源山高路险,而且家族势力、门徒会以及各种民间组织的力量纵横交织,要在这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李林森要和各種力量争人心、抢人心。
在白沙镇水井坝村,李林森发现道路都还是泥巴路,老百姓吃水也困难,村上穷得“人见肉、屋见漏、锅见锈”。李林森问当了十多年的村支书王明楼打算怎么办?王明楼说要借支部换届,把班子该换的换,该充实的充实。“表现好的还是要内定几个。”
李林森当即说:“你这个办法要商榷,你选出来的人可能只对你负责,不太会对别的负责。”李林森让他要把权力给群众,这样选出来的班子才有活力,有战斗力。
“四评村官”模式应运而生:通过“自我荐评”,用开放的方式识人选人,给每个想干事的人以机会;通过“群众相评”,让群众提出村干部标准,推荐自己的满意人选;通过“组织考评”,对推荐人选进行测试,让群众深度了解人选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公开竞评”,“赛场识马”,挑选群众满意的村干部后备人选。
按照“四评村官”模式,万源市52个乡镇的395个村(社区)党组织圆满换届,新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36岁,比上届低了19岁;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330人、占83.5%,其中,大专以上文化161人、占41%。这个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村级换届中的贿选、拉票和家族、宗派势力介入等问题。
这种民主选任办法,也得到了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的批示和肯定,要求全面推广。
组织部长爱干部
张学军,中共达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是李林森的领导。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林森给他最深的印象就是“他不爱找领导,不爱在领导面前晃来晃去,都是在基层和老百姓在一起”。
紫溪乡,是万源有名的高寒山乡,每年10月大雪封山,直到次年的4月才开始冰消雪融。很多分到这里的干部不是主动辞职,就是想尽办法调走。
然而,乡党委书记王承兴在这个大山深处一待就是整整15年。
2009年,大雪快封山的时候,没有得到任何预告,王承兴在乡政府的伙房见到了李林森。“他下乡从来不兴师动众,看不出是个领导。”山里的天气很寒冷,李林森和王承兴围着炉子吃饭,讨论着当地的经济发展。
2010年1月,腊月初四,很多人给王承兴发短信说,听说他工作调动了,“我以为他们开玩笑,对我个人,进城是梦想,打死我都不相信。”
原来2010年万源干部人事调整时,李林森提名王承兴调任森林公安分局局长。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其他资格更老、功劳更大的党委书记都没有安排得这样好呢,他王承兴凭什么?
一向和善的李林森少有地发了脾气:“谁能够坚持在全市最艰苦的乡镇工作15年?王承兴在紫溪当了7年乡长、8年党委书记不提任何要求,谁能做到?我们就是要明确重基层、重边远的用人导向!”
上任后,李林森只对王承兴说了一句话:“你一定要争气。”
王承兴的工作调动,对其他乡镇干部影响极大。原来调到边远山区乡镇工作,“就相当于打入冷宫了,我都能进城,大家都说有奔头。”王承兴说。
2009年,万源市30岁以下的科级领导干部仅有3人。李林森心急如焚,他觉得万源这个贫困老区,发展的希望在青年,干部的活力在青年。
2009年,李林森牵头实施了“千名大学生进万源”引才工程,引进人才总数相当于万源过去8年的总和。
张燕曾经作为外派干部到成都工作,一个年轻的姑娘独身在外,生病时,李林森总是叫自己的朋友请她吃饭。
李根是2007年全省选调生,刚到万源工作时,情况不熟悉,李林森亲自给时任白沙镇党委书记吴诚打电话,请乡镇党委给选调生多交任务、多搭平台、多岗煅炼。李根和其他选调生一样,在熟悉农村工作后,李林森又及时把他们上派到市级部门,熟悉机关工作。仅2007年以来分配到万源市的32名选调生,已有15人走上了科级实职领导干部岗位。“把年轻干部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了。”
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李林森提出了“四重”标准, “整个万源的干部,都风清气正,5年没有因为干部选拔不公、或选拔程序不规范而信访的。”中共万源市委书记王成军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工作就是他的药”
“对不起,我的身体每况愈下,实在难以坚守岗位,请求辞去组织部长职务。”2011年4月20日中午,王成军收到李林森一个短信。
在重庆大坪医院,医生们开出诊断:李林森不仅患有肝癌,还同时患上了肺癌,并且同样都是晚期。直到这时,与李林森朝夕相处的同事、亲朋好友才得知他隐瞒绝症重病已经近三年!
两年前,2009年万源市“7·1”表彰大会后,连续熬了4个晚上的李林森腹泻不止,身体近乎虚脱,上下楼梯满头大汗。在医院打了几天吊针后,病情仍不见好转。
妻子向琪陪着李林森到成都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肝癌晚期!怎么可能?刚满40岁!怎么可能!妻子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按照医生的建议,李林森要到北京301医院做手术。7月22日,李林森拿出仅有的一點积蓄,又向妻弟、妹妹借了15万,筹齐了20万的手术费,在北京301医院接受了肝脏移植手术。对同事,他轻描淡写地说只是做了一个“胆管手术”。
患病两年多来,李林森先后进行了四次大的手术和多次化疗。尤其肝脏移植手术后的排异反应十分强烈,手指、脚趾关节开裂,拿东西、走路钻心地痛,李林森被剧烈病痛折磨得脸色发黑、身体浮肿、面容黑黄。
但是在这两年多时间里,他审签文件、组织会议、接访群众、下乡调研,一个也没耽误。只有中午或晚上,李林森才会拖着疲惫的身体自己去医院输液。“输得胳膊上没有地方可以扎针。”万源县组织部办公室主任蒲智慧说。后来,大家开始发现一些细节:都快5月份了,李林森还穿着很厚的秋裤;说话越来越赶,他自己感觉不到,听的人都感觉到他赶着说下句话;开会时,即使李林森有意控制,还是会咳不停,而且不断地上厕所,因为肝癌导致他不断地腹泻;开完会后,李林森的手会抖很久。
在重庆住院的时候,为了商讨一个材料的修改方案,李林森在电话里说了两个多小时,直到手机没电。而一接到市委电话通知,李林森会连夜赶回近400公里外的万源。这样的事情,在医院不知上演了多少回。
为了不耽误工作,2010年在北京的那次手术,李林森选在了12月26日,他觉得元旦放3天假,做完手术,4号就可以回来上班。据司机张成义回忆,李林森在北京输液没输完,拿了一袋子的药回到达州,回来的时候高烧不断,中途一度休克,醒过来后,开玩笑说:“呵,我还活着。”
今年4月28日,住院仅8天后,大坪医院发出了李林森的病危通知书。
深沉的爱
在李林森的家人眼里,他这次终于可以真正地歇下来了。
李林森是达州市宣汉县红岭乡人,家里还有两个妹妹,父亲李德民当了大半辈子民办教师。年轻时,李林森身材颀长,面容清秀和善,目光炯炯有神,爱说爱笑,很热情。儿子李东阳觉得爸爸像陆毅,妻子向琪说她从开始一见面就喜欢上了他。自1993年结婚以来,她和李林森的感情一直特别好。
但是,对于向琪,李林森总是一个“很匆忙的人”。对儿子来说,爸爸在家“都很累,老是躺在床上,只有吃饭才起来”。李林森很少在家,即使周末在家也常常很早就被电话吵醒,每天不停地打电话。
弥留之际,李林森留给儿女的,不是财产,而是八字箴言:“人善向上,豁达乐观。”
在外人看来,组织部长很风光,更不会差钱,而李林森却十分贫寒。
蒲智慧记得,第一次进李林森的办公室,就很尴尬地听见李林森正在打电话跟人借钱,“不停地说,我老房子卖了马上还你。”直到2010年7月,李林森在达州的房子一直是租的,妹妹和父母经常接济李林森。2002年,李林森的父亲李德民退休后,不愿让儿子为家里的柴米油盐分心,主动到了镇里的学校继续任教。
李德民还是在报纸上看到儿子的病情的,他“读了15遍”。
2011年4月20日,李林森最后一次从万源出发去大坪医院。在离城不远的青花镇境内,李林森叫驾驶员停车在公路边自己下车站了很久。望着周围的群山,他默默地落泪,他知道自己将一去难归,他舍不得这片土地。
进入7月份,李林森已经说不出话来了。省市的领导来看望他时,告诉他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说他“是一位公正廉明、无私奉献,愿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的基层组织部长”。眼睛已经浑浊、骨瘦如柴的李林森喉咙里发出一个声音,“惭愧啊。”他双手合十,不停地表示感谢,一滴很稠的眼泪挂在眼角久久也落不下来。
远在大山深处,蜂桶乡让水坝村的70多岁老人李国元,站在李林森帮他盖起的房子前,遥望着万源的方向,“李部长说会来看我的新房子,我一直等着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