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一所小学的八年样本

2011-05-14 17:16陈薇
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34期
关键词:性健康教育课避孕套

陈薇

2011年9月5日,四川省成都市人北实验小学,一堂《我从哪里来》的性健康教育课在进行中。

“这是一个艰辛、漫长而充满奇遇的过程……妈妈和爸爸像我们一样长大、相遇、相爱、结了婚。然后,爸爸的生殖器官放进妈妈的生殖器官……”女老师描述着精子与卵子的相遇、胚胎发育和出生。

当新生儿的图片出现在屏幕上,女老师走下讲台,向学生们点点头:“你们是一大群精子里的冠军,是最优秀、最健康的一个!”

每年上这堂课前,学校都会用一张《生命与性教育课程教学情况家长告知书》,邀请家长与孩子一同上课。告知书上写明,教学方法包括“与孩子讨论自己生命起源的话题、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认识精子和卵子结合是新生命的开始、让孩子与父母互动交流对生命血缘的真切认识和感激之情”,等等。

家长可以选择孩子上或者不上这堂课程,最终,大多数家长会选择同意,并和孩子一同参加。

2003年,当学校第一次邀请家长参与性健康教育课时,其实是在美术课上。一位六年级的美术老师,抱怨美术书的最后一页总是被学生用铅笔涂黑,或是干脆撕掉——那一页是欣赏国外人体雕塑。于是,一节特别准备的美术课成为一次学科渗透性健康教育课。

如果再往前追溯,促使人北实验小学开始性健康教育课程的,不过是学校路口的一个成人用品店。9年前,这种店标上有裸露美女、写着“快速见效”的门店,就和性健康教育一样新鲜。“我们发现,几乎每个男孩子心里都惦记着。等我们把孩子送走,有的就会倒回来,把那个帘子掀开,看一下里面到底什么叫‘成人用品。”彭玲老师说。

同年,学校申请了所在区教育局“小学阶段性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首先对一至六年级的孩子做了问卷调查。

调查中,很多孩子认为隐私部位是“眼睛”,“因为眼睛很重要”。还有孩子回答,“咯吱窝”。另一个问题,“对于性这个词,你第一反应是什么?”“恶心、脏”,是最多的答案。

从2003年起,学校开始安排一些简单的性生理知识课。认识自己的身体,知道什么是隐私,明白生命的奥秘。接着是性心理课——性别接纳、自我认同。到了高年级,课程内容则是青春期的发育特征、异性交往等等。时至今日,性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的教育特色之一。

去年,一个六年级男孩的书包里藏了一个避孕套,被同学发现了。班主任教师急得跳脚,找到了性健康教育教师彭玲。彭玲很快决定,为孩子们增加新内容——避孕套。

“我讲人类的生育,男性一天会产生多少精子……讲人类很有智慧,不让生育成为我们的负担……我还从古希腊讲起,讲英国国王御医用羊肠内膜做了人类的第一个避孕套……但是避孕套不是安全套,不能阻碍艾滋病病毒……”

对孩子的性健康教育说到哪个程度为宜?这一直是个难题。曾出版《善解童贞》一书的成都大学教授、四川省性学会青少年性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胡萍认为,如果让六七岁的孩子提前知道青春期内容,“必然存在提前唤醒”。

然而,在另一部分学者看来,如果孩子听了没有什么反应,才是科学教育最好的结果。

“越在高年级来讲性健康教育,孩子反应越怪。四五年级讲,孩子脸红;到中学,孩子就怪笑,然后就故意问一些难堪的问题挑战老师。你从小一步步上来的,就很自然。”胡珍说。

在《预防性侵犯》课程上,一位三年级女生在回答“隐私部位”时,答案是“阴道”。老师回访那些已经升上初中的学生,中学对这些接受过性健康教育的孩子评价是,“更稳重,更落落大方,在异性交往等话题上,没有那么多暧昧的东西”。

“印象最深的是哪张图呢?”

上完课,一位女孩回忆起课堂上的图片。这个只有7岁、扎着羊角辫的女孩想了想,笑了,“好多只小狗的那一张”——其实,那不过是老师使用的一张配图而已。

(实习生王一凡对本文亦有贡献)

猜你喜欢
性健康教育课避孕套
性健康教育,教师怎么做?
教育部:加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
扒一扒“戴套”的尴尬事
利用主题活动浅析小班幼儿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研究策略
联合国:避孕套告急
省长上了一堂“教育课”
怎样正确使用避孕套?
育龄夫妇的福音:硅油避孕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