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打拐”:一个公民行动范本

2011-05-14 17:16李静睿
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账号公民儿童

李静睿

打拐“微”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嵘的一条微博倡议,得到公民、政府以及社会团体的响应。一个面世仅仅一年多的网络传播技术,在2011年的新春,以空前的速度,催生了一场各界广泛参与的打击诱拐儿童犯罪的社会行动。从每一个顺手转发这条微博的网友,到于建嵘自己,大概都没有想到,他们在这一秒钟内的参与,最终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公民行动风暴。在这场至今仍未减弱的风暴中,有大学教授、娱乐明星、公安机关、企业家、社会组织、媒体记者、乃至每一个有手机能拍照会上传彩信微博的普通网友,统统主动地选择了被卷裹其中,很多人大概都是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我真的可以做点什么。公民意识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一个公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稳健、坚定地走向成熟。

故事的开端看起来纯粹是一个偶然。

半个小时之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还在新浪微博上和自己的朋友、中山大学教授郭巍青开玩笑,“建议中大让郭巍青教授到中央党校进修八年”,玩笑的缘起是郭巍青在微博上谈论拆迁和维稳的关系。拆迁,是于建嵘微博上的重要主题。

但是半小时后的1月17日下午2:20分,在收到一封私信之后,于建嵘忽然话锋一转,发了一条新的微博:“真是丧尽天良!这个孩子叫杨伟鑫,今年六岁,福建泉州人,2009年被人拐骗并搞残成了街头乞丐,2010年初有网友在厦门街头发现并拍此照,现仍下落不明。收到这封求助信,我愤怒极了。请求各位关注并保护好自己孩子,家人电话18906091815。公安部门也应有所作为。”随后跟着一个链接,上面是杨伟鑫的母亲在福州便民论坛上的帖子。出人意料的是,这条“时效性”很弱的微博最终被转发上万次,评论数超过两千,即使于建嵘当时的粉丝数已经超过三十万,这依然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要知道,哪怕是高度吸引眼球的王菲大战方舟子,在微博上的转发数也就刚刚过万。

从每一个在兴奋等待过年的时候顺手转发这条微博的网友,到于建嵘自己,大概都没有想到,他们在这一秒钟内看似无意的决定,最终掀起了一场几乎前所未有的公民行动风暴。在这场至今仍未减弱的风暴中,有专业知识的大学教授、有几百万粉丝的娱乐明星、有公权力的公安机关、有雄厚资金的成功企业家、有行动经验的社会组织、有话语权的媒体记者、乃至每一个有手机能拍照会上传彩信微博的普通网友,统统主动地选择了被卷裹其中,很多人大概都是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我真的可以做点什么。而更为重要的是,很多被迫上街乞讨孩子的命运,出现了改变的可能。

公共平台的诞生

于建嵘的想法是逐步成形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或者说他的微博,逐步被固定为一个平台,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是难以计数的不知名网友们贡献的智慧,虽然在最开始,这些智慧看起来似乎有些异想天开。

在发出第一条关于杨伟鑫的信息后八个小时,于建嵘开始在微博上和大家商量,“以后凡是看到伤残儿童(十岁以下者)在街头行乞,我们就打110,并把110出警的情况在这里公布。可否?”虽然已经接近深夜,这条微博还是引发了接近五百条讨论,在和网友的互动中,于建嵘还承诺,将和大家合作完成一个类似行为艺术的行动:在某一天全国的网友都上街拍摄乞讨儿童,最后编辑成一部纪录片,并在今年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播放。这样的行为艺术对于建嵘来说并不陌生,从刚刚过去的2010年圣诞节开始,他在宋庄连开四天名为“我们这一年”的流水席,全国各地访民们坐在他画的油画前诉冤,诗人站在喝咖啡吃点心的人群中大声朗诵《春天来了》,于建嵘则坐在他们中间。

1月20日,在转发了一条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的微博后,于建嵘把自己的号召进一步升级,建议“全国网民都拿出手机、照相机和摄相机,凡是见到街头行乞儿童,就拍下来上网公布。同时,我还希望公安部门加大打拐救助力度;民政部门对那些确有困难的伤残儿童进行救济”。

又过了五天,于建嵘再次宣布,已在新浪和腾讯设立了专题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同时将聘两位志愿者对账号进行管理,每人每月给予二千元补助,网友们拍摄乞讨儿童的照片和录相既可以传送专用信箱,也可在自己微博发布,由专题微博转发。

于建嵘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从17日开始,他的微博收到了关于乞讨和被拐儿童的海量信息,他开始意识到光靠个人力量已经难以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处理,正好这个时候有网友向他建议:是不是能专门建立一个账号,成为一个独立的平台?在短短半个月中,粉丝超过20万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专题微博就这样面世了,并且几乎是立刻开始了飞速运转。

按照于建嵘最初设想,这个活动将从1月29日开始,延续至5月底,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活动是否继续,已经不是他一个人可以决定的了。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第一条微博发在1月25日下午7:06分,半小时后,它第一次转发了网友上传的乞讨儿童的照片,地点是海南三亚,第三条微博则发在当晚9:51分,地点是北京地铁,间隔约两个半小时,但这样悠长的节奏此后是再无可能。

网友“色色猴”是“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账号背后的管理者,他对于《中国新闻周刊》关心的种种细节问题全部都有一个统一的模板式回答:不要把我们想象成一个严密的组织,一些都在摸索之中。事实上,背后的志愿者们都是仓促上岗,工作时间也并不固定,目前属于“谁有空谁就干活”的阶段。而他自己,为了让工作日常化,已经写好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培训文档,同时希望能尽快招聘到全职志愿者。他自己的正式身份是某网站总监,这样全天候的工作对他来说显然是不能持续的。

最早的志愿者之一、网上的“80后大男生”、现实世界中的中国关爱孤儿专项基金宣传总监胡伟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在1月30日第一天为账号值班的时候,“就连吃饭和上厕所,都得用百米冲刺的速度”。他感慨说,如果隔上10分钟不操作,就有可能累积几十上百条待转发的信息。早上7点开始工作,凌晨3点他实在熬不住了,只好关掉电脑休息,因为“再不关电脑就要吐了”。即使现在,他只能在每天从下班后的六七点操作到凌晨两三点,依然还是处在“一坐下就站不起来”的状态中。

2月2日是大年三十,按照过去几年的惯例,接下来几天网络的热点毫无疑问是春晚,但是在今年,赵本山的小品,姜昆的相声,甚至董卿的山寨礼服和林志玲的平底鞋,都赶不上“解救乞讨儿童”的热度,网友们一边揣测春晚到底有没有用备用带,一边随手转发“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

春晚刚刚结束后不久,账号就发出了第一条微博,是关于长沙解放西路上一个漂亮的小男孩。在短暂休息了一个上午之后,大年初一下午1点半开始,它又开始了至今未有歇气的全速运转。

难以计数的人参与了进去:粉丝超过500万的“微博女王”姚晨,尽管头疼着自己春节期间铺天盖地的离婚新闻,在应付全国娱乐记者的同时,还转发了不少乞讨儿童的信息;黄健翔的频繁转发,就像是在印证他那句著名的“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作为IT界的微博达人,粉丝超过300万的李开复则很专业地建议,网友们应当下载“乞讨儿童数据库”Android 应用,这个应用程序由不知名的网友vinW开发,只要用微博账号登录,就可随手拍照同时上传照片、同时详细描述及自动定位信息到微博及乞讨儿童数据库,这样将增加失踪儿童的寻亲机会。连联合国新闻部的官方微博,都引用了联合国出版的《建议采用的人权与贩运人口问题原则和准则》参与讨论:“在涉及被贩运儿童的所有行动中,不论是公共或私人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还是立法机关采取的行动,儿童的最大利益应该是首要考虑。”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维护者们也在逐步总结经验。胡伟说,最开始他们转发照片,也还是停留在“谢谢你的关注”“感谢网友”的阶段。后来他们开始琢磨,应该@(微博上提到某账号的标志)警方和媒体,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引起行动,所以现在他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初步的数据库,“比如网友发的信息来自广州,我们打开广州的文档,那么所有需要@的账号都在上面,只需要简单地复制粘贴,效率提高了很多。”这样做的效果非常明显,各地警方跟他们私信联系的“实在是太多了”,这些私信内容大都只有两个:一是感谢他们提供的信息,二是希望以后有新的信息源时别忘了@他们。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信息,目前各地警方和媒体合力进行的专项行动才四处开花,尽管好消息还不多,但人人都看到了希望。

胡伟说,“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有20多万粉丝,就像20多万双眼睛一直盯着他们,既督促鼓励他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也让他担心,这件事已经引发了如此高的关注,但各种质疑也陆续出现,很多人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到底是在打拐,还是打乞,这样的公民行动,到底有没有偏离初衷?胡伟感慨,如果有一天他们真的出了什么错,“这么多人的口水就可以把我们淹死”。但是他又有点固执的坚定,“哪怕我们只是救出一个人呢?一切都是值得的。”

公众能做的到底是什么?

虽然公众习惯性地把这次行动简称为“微博打拐”,于建嵘却反反复复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他们做的是救助乞讨儿童,和打拐,真的不是一回事。“打拐是公安的事情,我们普通公民能打什么拐呢?”

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在这次行动中突然红了起来。他的微博其实早在去年12月12日就已经注册,过往微博中他除了坚持发布打拐信息,还非常感性地上传了自己出差在奥地利拍摄的风景照片,但是应者寥寥,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但他目前的粉丝已经超过了12万,随便一条信息,都可能被无数媒体引用,他发布的通缉犯吴正莲的照片,被转发了2.5万多次,给人几乎布下天罗地网的感觉。虽然一直没有正面接受媒体的采访,但陈士渠最近的状态一定是难以喘气:2月10号那天,北京下了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凌晨三点的时候,陈士渠在微博上写道“加班中,看窗外,忽然发现,北京终于下雪了”,而之前的一条,是他转发了寻子数年终于奇迹般成功的彭高峰的微博,时间也是凌晨两点半。在这身后,是各地频繁的打拐专项行动进行时,陈士渠也在微博中宣布,公安部打拐办将会“认真部署核查微博上的每一条线索”。

于建嵘和陈士渠私下里有过几次邮信往来,内容无非是互相赞赏对方的工作,然而于建嵘既不愿意提及这样的往来,也不愿意将自己倡导的公民行动与官方工作混为一谈。在行动逐步升级之后,各种公益资金都找上门来,他也统统没有接受,因为“以后说不清楚怎么办?”目前的运转资金,除了一个朋友投入的10万块,就是他自己个人在承担,“我们更愿意像壹基金这样的基金会来牵头,我们跟在后面帮忙。”他接下来的计划是,建立一个乞讨儿童的数据库,把网友们上传的照片都装进去,再通过一个识别软件,与丢失子女的父母提供的信息进行匹对,但是他再次强调,“这和公安部的被拐儿童数据库不是一回事,我们自己做自己的。”

“公民行动一定要弄明白,公民能做的到底是什么?”于建嵘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猜你喜欢
账号公民儿童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玩游戏没账号租一个就行
施诈计骗走游戏账号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Google Play游戏取消账号绑定没有Google账号也能玩
公民并积极着
公民生来有权说话:言论自由海报
给骗子汇款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