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泽民
18世纪的威尼斯,戴着假面的人在街上彼此问候,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互称“假面先生”或“假面女士”,即使乞丐也藉假面获得暂时的尊严。我想,威尼斯人执著于假面,真正的意义是在于此
刚刚度过2月的威尼斯,是欧陆最大最火最惹眼的舞台,拿破仑称圣马可广场为“欧洲的客厅”,我觉得说得还保守了些,称“地球的客厅”更名副其实,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通过海陆空纷纷聚向那里,将本来不大的水城挤得水泄不通。
不过,六万自在闲居的威尼斯人并不抱怨,事实上,他们享受这半个月为世界瞩目的喧嚣日子。美国人写的《天使坠落的城市》,并不能算上乘的小说,但对水城的不少描写堪称上乘,“映照在运河上的阳光反射,透过窗户落在天花板上,再从天花板落在花瓶上,又从花瓶反射到玻璃或银碗上。哪一个是真正的阳光,哪一个是真正的反射?何谓真,何谓不真?答案可不是那么简单,因为真实会变。我会变,你也会变,这就是威尼斯效应。”
狂欢节期间,当地人身着盛装、头戴假面,像彩色的幻影飘行在迷宫似的窄巷里和蛛网般的水道上。游客再多,再努力装扮,也只能当一个蹩脚的看客,顶多能买一副街摊上的面具,或在自己脸上描些金粉银粉,而华丽的彩袍和傲慢的行姿只有土生土长的威尼斯人才会有。真假面,还是假假面,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来。
有人说威尼斯的狂欢节源于古希腊的酒神节,也有人说来自古罗马的神农节,而威尼斯的狂欢节上,人们既不纵酒烂醉,也不饕餮暴食,而是戴着形形色色的奇艳假面,端庄优雅地当一把演员,如果非说它跟酒神节或神农节有些干系,就是它们都有着异教的色彩。尽管今日的假面节日勉强跟四旬斋挂上了关系,但那只是威尼斯人为了保住这个传统而做出的妥协。要知道,关于威尼斯假面的最早记载见于1268年颁布的一条《假面禁令》,在那之前,当地人d戴假面、披斗篷的“演季”是从头年的10月5日持续到下一年的6月10日,长达八个月之久,与基督教没有任何关系。恰恰相反,下达禁令的理由之一,是戴假面进教堂有辱教会尊严,还有人曾男扮女装出入女修道院。
事实上,异教徒即使不戴假面,也同样无视教会的权威。统治者和教会反感假面,是害怕假面后滋生的反叛,担心市民们拥有个人的世界和平等的思想。因为,人们戴着假面行走,不仅消除了性别、年龄和相貌的美丑,还消除了阶层的差异与贵贱之分。难怪威尼斯当局即使在16世纪再度下令禁止戴假面,水城的“假面人”仍禁而不止,甚至越禁越火,因为在禁令之下,假面拥有了更深刻的意思:对平等、个性与自由的追求!
到了18世纪,市民的假面战胜了政府令,尽管政治经济动荡,社会矛盾尖锐,威尼斯人至少在假面的季节里实现了象征性的共和,戴着假面的人在街上彼此问候,无论贵族还是平民,互称“假面先生”或“假面女士”,即使乞丐也能藉假面获得暂时的尊严。我想,威尼斯人执著于假面,真正的意义在于此。每一位威尼斯人都扮演与他人不同的自己的角色,这个角色会随时变化,随生活变化,每一个威尼斯人的体内都有泄湖的律动,潮汐的律动,水波的律动,正是这种律动使得水城和水城人与众不同,甚至不同于其他的意大利人。从历史上看,这里人更追求世俗的享乐、内心的闲逸、个人的世界、社会的平等和共和的理念。难怪开在圣马可广场上的弗罗里安咖啡馆,能够吸引去私奔的乔治·桑缪塞、探究自己心灵险处的卢梭、流亡的俄罗斯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傲慢的拜伦、自卑的叔本华、情圣卡萨诺瓦和野心勃勃的拿破仑。在威尼斯,每个人都在演戏,即使戴着陌生的面具,演的也都是自己。
狂欢节期间,旅馆客满,多数游客只好在假面攒动的街头上玩一个通宵,然后筋疲力尽地打道回府。我住在布达佩斯,从这里有旅游车昼夜往返,运载一批批凑热闹的游客,去的时候像蜂群一样兴奋,回程时都变成雨淋过的沙袋。那些去不了威尼斯的,干脆就地狂欢。记得我刚来匈牙利不久,就被朋友拉去参加一个在塞格德举办的假面派对。没有现成的行头,朋友纷纷献计献策,帮我将长发盘髻,插上几根筷子做的发簪,涂脂抹粉,描眉画唇,身裹红绸,扮成日本艺伎,然后快快活活地逢场作戏。
现如今,2月份的假面舞会早风行世界,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亚于装魔扮鬼的万圣节。而且在我看来,前者风雅,后者鄙俗,前者更具欧洲的味道,后者是好莱坞式的移花接木。据我所知,在深圳、南京、澳门等许多城市开有威尼斯酒店,我还在深圳威尼斯酒店楼顶的迪吧里跳过舞。我想,既然威尼斯的飞狮在中国落脚,那里也该有假面狂欢,如果没搞,我建议他们搞,要知道,威尼斯的假面跟贡多拉一样,最威尼斯了。虽然搬不去水城的风景,但可以搬去水城的普世元素——人本的元素、自由的元素、平等的元素和民主的元素。★
(作者为作家、翻译家,现居布达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