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成才:那个古董神童身价过亿

2011-05-14 09:45柴野
知音海外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古钱币古董

柴野

他8岁时用5元钱买下了太平天国时的钱币——“太平通宝”,现在已升值至5万元,而且还是绝世孤币;他10岁起收藏考证古代盔甲,现已是此项研究的顶级专家;他12岁时破解了困扰中国考古界2000年的谜题“白金三品”和“鱼肠剑”,成为中国最小的古董鉴赏家……

在古董鉴宝界,他颇像一座无人能够探知的古墓,充满悬疑与传奇,这个孩子就是中国古董神童郝笛。如今,郝笛是全球数十家博物馆的客座专家,北京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可是,这位老师眼中反应迟钝的孩子是怎样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收藏家的呢?

少年得志,

八九岁时就赚了17万元

1985年3月26日,郝笛出生在天津市一户普通人家。他父亲是生意人,母亲是医生,和别的孩子比起来,郝笛的性格特别安静。

郝笛4岁时,郝文敏夫妇下海经商了。从此,郝笛一直和爷爷住在一起。郝笛的爷爷退休后沉浸在一生最大的爱好之中:鉴赏古董。郝笛从小耳濡目染,也对神秘的古董产生了兴趣。

郝文敏始终惦记着儿子的教育,他常回沈阳和儿子团聚。通过观察,郝文敏发现儿子虽然沉默寡言得有点异乎寻常,但智商却挺高。一次,郝文敏和一个生意伙伴谈价,当他使用茶几边的计算器时,郝笛居然在一旁准确说出答案!

可几天后,郝文敏却发现儿子对读书似乎没什么兴趣。郝笛5岁那年的一天,他带郝笛去买菜,路过一个卖古董的摊子,郝笛兴奋地跑过去摆弄起人家的古钱币,就是不肯走。没办法,他只好将儿子暂时托付给摆摊人,自己去买菜。过后他却忘了这件事,等回到家,郝文敏惊出一身冷汗——孩子丢了。存着一丝侥幸,郝文敏和老父亲找到那个摊子。整整4个小时,郝笛竟然还盯着刚才那几枚古钱币!临走前,摊主的话让郝笛爷爷的心一动:“好好培养,这孩子说不定将来能成气候!”

郝笛上小学后,班主任多次告诉郝文敏,郝笛反应迟钝,不爱写作业,不团结同学……郝文敏忍无可忍,他动手打了儿子。一天,老师打电话说郝笛在体育课上晕倒了。晚上,在郝文敏的追问下,郝笛这才从床下拿出一包东西,里面全是古董碎片和大大小小的古钱币。他说,为了买这些东西,自己2年来都没在学校吃早饭和午饭。郝文敏听了非常惊愕!直到这一天,郝文敏才开始明白郝笛究竟是怎样一个孩子。

大概就是从那时起,郝笛开始热衷于古董。郝文敏还记得,郝笛8岁生日时只让自己带他去古董市场玩。那天,郝笛花5元钱买下了一个直径15厘米的太平天国钱币“太平通宝”。郝文敏万万没料到这是枚孤币,当时的5元钱竟升值到了5万元!可郝文敏觉得儿子只是瞎猫碰死老鼠。所以在10岁之前,帮助郝笛走入收藏之路的只有郝笛的爷爷。郝笛7岁时,曾看中了一把青铜剑。郝笛的爷爷花7000元和孙子一起买下了它。爷爷的做法对郝笛走入收藏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收藏古董,不仅要有眼光,还要有胆量。这把青铜剑日后竟价值超过10万!

郝文敏没想到儿子搞古董收藏竟然比自己做生意还赚得快,他再也不敢将郝笛看作是年幼无知的小孩了。

百炼成钢,

名震海内外成富翁

其实很多时候,郝文敏希望儿子也像其他的孩子那样蹦蹦跳跳的,可郝笛却天天闷在古币堆里。一天,郝文敏随手拈起一个古币问郝笛:“这是什么时候的钱币?”郝笛看了一眼说:“是西汉早期的‘榆荚半两钱,只有0.2毫米厚,是最薄的钱币。”接着,郝文敏又拿起一个。郝笛马上说:“这个是新疆的‘龟兹无纹钱,在两汉之间,是目前最小的钱币。”

郝文敏经过观察后觉得,儿子擅长研究古董,与其强迫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不如顺其自然发挥他的特质和长处!

从10岁起,郝笛开始收藏考证古代盔甲。上初中时,郝笛常逃课躲在家中或图书馆研读考古和历史书籍。这样的刻苦,终于让郝笛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12岁那年,天津出土了一些清朝的瓷片。由于郝笛在天津民间古董鉴赏界已小有名气,有人让郝笛来鉴定。郝笛到现场后,将瓷器碎片分成3堆说:“这堆是康熙年间的、这堆是雍正年间的,这堆是乾隆年间的,而这里可能是一个祭祀坛。”原来,郝笛在现场反复查看后推断:“在石碑右上角有凿痕,我肯定上面有‘大明年间的字样,‘明是清朝最忌讳的字,凡带‘明字的都要毁掉,当时民工们翻修时发现了石碑肯定害怕,于是他们把‘明字凿掉。”

专家们没想到年仅12岁的郝笛,竟能结合历史,鉴赏古董。直到这时,一些专家才开始相信郝笛认定的“白金三品”!原来,1994年,中国出土了一些 “外文铅饼”的东西,上面“有似龙非龙似鸟非鸟的东西,下边是外文”。郝笛看了图片后认为这就是中国人找了几百年的“白金三品”。“白金三品”是汉武帝时期发行的钱币,《史记•平准书》《汉书•食货志》记载得相当详细,包括重量、形状、纹饰,但郝笛的判断并没得到认可。

郝笛认为,这是专家的失误,因为研究“白金三品”的人都是研究古钱币的,他们不认为龙的形状是那样的。直到郝笛准确无误地鉴定出这些清朝瓷器碎片后,专家才开始认真对待郝笛关于“白金三品”的推断,直到2001年才被专家认定。

至此,天才少年郝笛破解了困扰中国古董界多年的谜题“白金三品”和“鱼肠剑”,这也初步确立了他在中国古董界的地位。郝笛13时,成为中国文博学会专业委员会年龄最小的会员;他的藏品价值过亿,是中国古钱币、古铜镜、古兵器戈最大的收藏鉴赏家;而他从10岁就开始感兴趣的古盔甲研究,现在已让他成为国内外此项研究的顶级专家!

记者采访他时问:“你凭什么鉴定这些古董的真伪?”郝笛说:“老的东西都有神韵。”“那什么是韵?”记者追问。郝笛回答说:“是一种感觉,您说,上千年的古董能没神韵吗?”郝笛的回答让满座失笑。然而,郝笛就是凭着这种直觉,在神秘的古董世界享受着古老的美丽和神韵。他保持着这样的习惯:几个小时地把玩一件文物,好像在与它们进行心灵的沟通。

郝笛成名后,各大电视台接踵而至。郝文敏觉得,不应该让孩子过早沾染名利,他推掉电视台的访谈。带着郝笛到河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带着课题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2001年11月30日,天津红桥区复兴路工地文物发掘现场,十几名考古专家仔细端详着一块刚出土的铁疙瘩,没有人能说明白它的来龙去脉。人们请郝笛去看看,他慎重查看良久后说:“这是清咸丰年间福建宝福局铸造的铁钱。”有人反驳他说:“那时都是铜钱,哪来的铁钱!”郝笛说:“再往下挖,应该还会有炮弹。”10分钟后,人们果然挖出一颗直径4厘米的铁炮弹。一些不知情的人这才知道他就是已名震大半个中国的天才考古少年郝笛,后来天津的许多大型考古挖掘现场都邀请他到场。

郝笛出名后,一名新华社记者在专访中使用了“神童”等字眼。有人将信将疑:一个小孩子,既没专业学历也没有可炫耀的家底,更没师传,怎么可能成为考古名家?安徽电视台一名记者首先“发难”,都说郝笛的古钱币藏品有十几万枚,他要亲自登门弄清真相。结果,这名记者在郝笛家足足数了一天一夜,终于弄清了准确数字:郝笛的收藏涵盖了中国历朝历代的钱币,共167800枚,古兵器、青铜剑3000多把,盔甲10多副……

反伪斗士司马南也带着专家找到16岁的郝笛,从高古玉到瓷器到盔甲到陶器,郝笛讲得专家时而连连点头时而轻轻摇头:“这个,我们还没有涉足过……”

临了,司马南拉着郝笛的手说:“你让我理解了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老话!”这时,旁边一位老者哈哈大笑起来。他就是天津老作家、收藏家王鹏先生,他住在郝笛家楼上。王鹏说:“郝笛7岁那年,我的老师带来几本收藏册,里面有3000多枚古币。3分多钟,郝笛合上钱册说‘有7枚不对,是仿的。我老师惊得目瞪口呆,那7枚一般学者拿放大镜都鉴定不准的仿品,是我老师故意夹进去试探郝笛的。这孩子,早就是神童了!”

郝笛19岁时,他已收藏各类文物达15万件,其中兵器2000余件,铜镜7000余面,成为中国史上罕见的古董收藏天才!除此,郝笛还是全球数十家博物馆最资深和权威的客座专家了,一件文物只要郝笛看过了,没有人再怀疑它的真伪和价值。

倔强不屈

鉴宝路上刀光剑影

郝笛之所以在文物圈声名鹊起,除了功夫深、眼力准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不为金钱所动的行为准则:真就是真,假就是假,他因此得罪了圈里很多人。但郝笛却始终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生活俭朴,帮助他人。21岁时,郝笛已有了“中国古董第一大家”的美誉,他也是第一个敢用照片来鉴宝的人。2005年,苏北山区一个农民在自家院里打井时挖出了一个铜盒。郝笛看到照片后立刻认出,那是只有记载没见实物的古董。出现于秦始皇与秦二世之间,是中国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后使用的衡器,其价值非同一般。郝笛在电话里对那个农民说:“你的宝贝太珍贵了。”不明原委的郝文敏说:“既然这么好,要不咱就把它买过来得了。”郝笛严肃地对父亲说:“这是国家文物!”

2006年,一对下岗夫妻拿着传家宝找到郝笛,他们的孩子上大学得10万元,他想请他看一眼“宝贝”。郝笛看后将东西分成三堆,指着单独的一件说:“这个现在价值35万,如果愿意等一等,价格应该还能上去。其他两堆不值钱,每堆价值5万。”送走客人后,郝文敏问:“刚才怎么不先买下来?一转手可就是几十万呀!”郝笛回答:“这是人家急用的钱,我永远也不会挣。”

从港台到内地一大批企业家、大腕等买家都以郝笛的鉴定作为是否收购的标准。郝笛信奉——文物不说假话,因此他也不能说假话,他是鉴宝界有名的“铁包公”,这使他在圈子里既让人爱又遭人恨,在淘宝路上,他也经历过刀光剑影。

2008年初,应一个大人物的邀请,郝文敏父子乘上了开往西北的列车。凌晨2点,一个光头大汉拍醒了郝文敏把他带到软卧席,里面还坐着4个面露凶光的大汉。一个年长的家伙说:“我们哥几个已经被你儿子郝笛逼得快吃不上饭了,这次务必请他抬抬手,这个是我们的一点意思。”黑大个指指地上一个大塑料袋。郝文敏吓得直发抖,他返回车厢推醒儿子。郝笛说:“坚决不行。”来回几趟后,光头急了:“如果他答应,这次交易的7位数全给他。我们好交差,也能留下你们郝家人的性命。”郝笛听了,还是那句话:“这批货我不去看了。” 不看,意味着郝笛不介入此次交易,让买卖双方自行解决。买方要是聪明,自然明白其中必有隐情。至于郝笛,也不会因为“打眼”而坏了名声。两害相权取其轻,实在没有比“不看”更好的选择了。

郝笛用这种智慧的方式化解了一场危机!事情过后,郝文敏父子一想到惊险的一幕,仍余悸犹存,心潮难平……

这就是郝笛,中国的古董鉴赏天才!发生在他身上的传奇经历数不尽。如今的郝笛,身高1米85,身价过亿!是全球多个博物馆最权威的专家,北京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多年来,郝笛一直保持着极简的生活方式。外人或许不相信,为了省钱,郝笛简朴得近乎悭吝。从13开始,郝笛就通宵达旦地研究古董,他早已习惯了自己没有床的房间。累了,就睡着沙发上。郝文敏的父母说,郝笛不知有多少年没在床上睡过觉了。为了能挤出更多的时间研究古董,他一再压缩自己的睡眠时间,从每天五六个小时,压至现在的三四个小时。

在生活上,郝笛是异乎寻常地节俭。郝文敏曾给他20元钱让他买双鞋,他花3元钱在地摊上买回两只型号不同的鞋,左脚44码,右脚43码,那双鞋他一穿就是好几年。当记者问他的钱平常怎么花时,郝笛迪指着桌上的6枚古钱对记者说,那是他刚从一个日本汉学家手中收购来的,花了360万元人民币。而他的午餐只是两个包子。郝笛认为生活越简单越好,只有生活简单了才能省出更多的钱和精力,做复杂的鉴赏古董的工作。

这就是郝笛,一个深居简出,却有着极不平凡经历的神童。郝笛今天的成就,不仅来自于他父亲郝文敏懂得对孩子的特殊才能因势利导,不以世俗的标准要求孩子。更重要的是,郝笛自身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始终如一地坚持理想,并没有在年少时被名利和荣誉所迷惑,依旧能保持一颗清澈的心!

槐嗉 征贞

猜你喜欢
古钱币古董
古董座钟
古钱币丢了
我捡到了明朝古董
古董拖鞋失窃案
说说古玩、古董和文物
在马德里淘古董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眼花缭乱的古钱币
I Like Collecting Stamps
古钱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