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建琴 万丹丹 万 燕
(新建县水务局,江西 南昌 330100)
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工业废水、城乡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明显增加,农药、化肥用量是逐年增多,农村饮用水源受到了污染,污染物含量严重超标,农村饮用水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资料显示:全世界80%以上的疾病是由饮用被污染的水造成的,我县肠道传染病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这与饮水不安全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各级政府为城乡居民提供的准公共产品之一。
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分“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等级,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4项指标组成,其中任何一项达不到基本安全指标即为饮水不安全。
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
1、供水方式。从供水方式角度上看,主要为1、饮用自来水厂水 ;例如长堎水厂、乐化水厂、石岗水厂、联圩水厂、樵舍水厂,除长堎水厂能满足20余万城乡居民的供水规模外,其余水厂只能解决集镇居民用水。值得一提的是樵舍水厂输送的为卓山水库原水,未经任何净化处理,直接饮用(属于不安全饮水)。2、饮用压水井水(浅层地表水);全县19个乡镇312个行政村(含居委会),有90%农村居民直接饮用压水井水,水质检测只有6个行政村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3、直接饮用地表水(山塘水、小溪水);全县有10%的农村居民干旱季节直接饮用地表水,水质完全不达标。
2、供水水源及水质。我县供水水源主要分为:1、自来水厂水(水质基本合格);2、浅层地表水(水质含矿物质超标);3、深层地下水(水质基本合格);4、地表水主要有山塘水、小溪水、水库水(水质完全不达标)
3、管理模式。我县现有的五座自来水厂,除长堎水厂按正规水厂经营模式管理外,其余四个水厂的经营由当地政府或城建部门管理,由于受体制、管理模式、资金的制约,从目前的经营状况看,均全部出现亏损现象。水务、新村办等部门已建的小集中供水工程(村级供水工程)58座,有成立用水户协会的,则由用水户协会管理,未成立用水户协会的,由村民小组承担管理。农村早期兴建供水工程普遍未安装计量设施,也没有收取水费,2005年以来新建的村级供水工程绝大多数由村民自筹资金解决的,其收费标准按工程运行成本折算收费,小部分由工程建设产生的利润支付水费,经济条件较好的村组,由村级集体经济解决。
根据农村饮用水安全定义对照全县农村饮水的实际情况,概括起来,我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主要表现在:
1、供、饮水严重不足。全县共有19个乡镇,辖区内有桑海、恒湖、成新、朱港四个国营农场,总人口68.80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9907万人,农村供水设施非常差,自来水普及率偏低(只有长堎、望城、石岗、乐化、联圩等地的城镇居民及部分农民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除长堎水厂设施及规模能满足要求外,其他乡镇的水厂供水规模都满足不了现有的用水量,且存在着管网不完善及设备老化,无人愿管理等问题,还有部分乡镇虽然有简易的集中式供水工程,但水质没有经过处理(如樵舍、生米等乡镇)。大部分农户主要是取地下水饮用,还有的农户直接取村里的小山塘水、江河水、溪流水来饮用。
2、饮用水水质严重不达标。去年10月,我县水利、卫生部门对辖区内的 312个村(含居委会)进行了水质化验普查,在检测的312份水样中,其中全部合格的水样仅有6份,合格率1.92%。(也即:我县按行政村算,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仅为1.92%,不合格率高达98.08%)。
①从水质指标项来分析。主要集中为微生物指标(31.38%)、感官指标(29.11%)、一般化学指标(33.39%)和毒理学指标(6.12%)四项不达标。②从地域分布来分析。全县饮用水不安全可分为三个区即县城周边区、丘陵区、滨湖区。县城周边区(长堎镇、望城镇、乐化镇)是我县经济发展的中心,自来水普及率较高,但是存在着工业和生活污染,使得周边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受到污染。如长堎镇前进村吃不上自来水,全村饮水是用手压井提取地下水,该村紧靠工业园一区,距离不到100米,由于受工业等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工业污染致使全村饮水安全问题相当严重。类似的还有望城、乐化等村存在着同样的工业和生活污染,影响着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丘陵区(松湖、流湖、石岗、生米、石埠、厚田、溪霞、金桥、象山、樵舍、乐化、大塘十二乡镇),主要是地下水含铁锰等元素偏高,季节性缺水严重,水量不足,取水距离较长。滨湖区(樵舍、大塘、象山、联圩、昌邑、铁河、流湖、松湖、厚田、南矶、恒湖农场、成朱农场),地下水含铁锰等元素偏高等。
3、特殊的地下水资源及特征是导致我县地下水贫乏、水质不达标的自然因素。我县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根据地层岩性,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可划分为4个岩组,即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红层溶蚀孔隙裂隙含水岩组、碳酸盐内溶含水岩组、基岩裂隙含水岩组。松散岩类孔隙水,铁锰离子普查超标,最高达500mg/e,个别含铬离子超标,超过饮用水标准,不宜饮用,且对砼具有一定的侵蚀性。红层熔蚀孔隙裂隙水,矿化变,总硬度高,为微碱的极硬水,一般不宜饮用。沿江阶地及滨湖地带松散岩类孔隙水,水量较丰富,分布较均匀。沿西山岭下的低丘岗埠地区,地下水资源贫乏,单位面积资源〈3升/秒,一般无开采价值。
4、农村环境卫生差也是影响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因素。①农村卫生环境差对地下水的影响。农村大部分地区的农户分散居住,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随意排放,农村无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无序排放,供水井周围不到10m有厕所、畜禽场、垃圾、农田等,丰水期时,大量地表水冲刷地面污染源,污水渗入到水井,人为因素及生活陋习使地下水水源受到污染,造成水质恶化。②农业固体废弃物未得到合理回收和利用。农作物秸秆是农业主要固体废物之一。农业秸秆大都没有经过综合利用,与生活垃圾一起四处堆放或沿河岸堆放,在降雨的冲刷下,其大量渗滤液排入水体或直接被冲入河道。
5、农业产业化的快速推进,治污、排污的设施建设滞后,是造成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主要原因。①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影响较大。据了解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21家,多数加工企业排污口均没有处理,污水易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有的是直接流入赣江,污染了水源地。例如:生米镇周边陆续办起了60余家藠头加工厂,大多数没有经过环保部门的论证,污水任意排放,周边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农村居民饮用水也造成了不安全的隐患;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也造成农村面源污染。我县生猪产业发展较快,全县拥有规模以上的养猪企业283家,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之一,每年有70余万头生猪出栏。绝大多数养殖户污水是任意排放的,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农村饮用水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例如:幸福水库和溪霞水库的上游养猪达到1.5万头,养猪场50多处,这些养猪场根本没有治污设施,养殖场内粪便乱堆乱放,污水横流,异味冲天,场内猪粪及废水排放,基本上是直接通过排水沟排入水库水体,现场触目惊心。③小型水库管理资金紧缺,投肥养鱼现象突出。据统计我县有小型水库120座,绝大部分乡镇或行政村为了弥补水库运行管理资金的缺口,发包给当地村民承包养鱼,来获取微薄的收益。水质污染严重。
6、气侯因素导致我县农村饮用水季节性缺乏。我县处于湿润多雨地区,雨量充沛,降雨时空分配极为不均匀,多集中在4-6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左右,1-3月及7-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0%左右,10-12月占全年降水量的10%左右,7月以后雨量稀少,容易造成干旱和农村生活用水困难,季节性缺水较多(如生米镇、西山镇、流湖乡、金桥乡等)。
自05年以来,我县虽然先后进行了两次饮水安全项目规划,由于点多面广,资金紧缺,到目前为止只兴建工程671处,其中集中供水工程58处,分散供水工程613处,解决不安全饮水人口49657人,只占农村总人口的9.5%.农村饮用水工程推进的速度缓慢,究其原因,有五个突出问题:一是上级扶持项目少。饮水不安全人口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差、偏远、经济困难的村组处,工程建设投入大,国家扶持的资金虽然是逐年增多,2009年以来,国家安排我县农村饮用水专项资金在千万元以上,但是由于项目大,涉及面广,国家资金按每人300元标准投资,远远达不到工程建设资金的需求。二是省市县三级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影响了工程的推进速度。实施农村饮水工程涉及到的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例如:水质化验报告,地勘资料及土地征用、青苗补偿、临时占道、房屋拆迁等费用都是由各级政府配套资金解决,由于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到位。严重影响农村饮用水工程推进速度。三是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存在矛盾。集中式供水型式为机泵提水(水质净化)、铺设管网等,工程由村集体管理,工程运行管理要支付工资、电费、维修费等都要分摊到水费中去,在农村要统一收取水费,群众很难接受,收取水费也就困难,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从而工程会形成有人用无人管的现状;一些即使实行了按方计费的供水工程,由于水价明显偏低,也仅能支付管理人员工资,维持工程运行十分困难,有的又恢复原始饮水方式状况。四是多家参与、多头管理、责任不明也影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推进速度。据调查了解,我县水务局、新农村建设办、爱卫办等部门每年都有国家安全饮水专项资金下达,但是存在“各自为战”的现象,没有统筹运用,造成资金浪费,项目重复投资的现象;另外存在着项目建设多家参与、多头管理、责任不明的问题。例如:为解决西山镇等320国道旁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县政府以县城土地抵押贷款一千多万元,从石岗水厂引水到西山镇,工程于2007年开工,但是管网只铺设到了西山街口,进入西山镇的支管、入户管网均未铺设,因多家参与,多头管理最终导致无人抓总,沿路的管网有些还被老百姓穿孔用于农田灌溉,无法发挥工程效益,造成“半拉子”工程。
这次调研,通过与老百姓的近距离接触和观察,近年来,我县农村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村村通了水泥路,城乡电网实行了同网同价,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农村饮用水安全的问题一直困惑着广大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迫切渴望早日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当前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饮用水安全意识。水是生命之源,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党中央、国务院对饮水安全问题十分关心,胡锦涛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要科学规划,落实措施,统筹考虑城乡饮水,统筹考虑水量水质,重点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的问题以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严重不足的问题。”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要充分认识到饮用水安全事关人民身体健康、社会稳定与和谐,事关到农村发展,切实把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高位推进,狠抓落实。同时,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进行饮用水安全的宣传,特别是饮用不安全和不卫生水对群众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的宣传,普及饮用水源及地下水保护常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参与保护饮用水源的工作的积极性,改变不良的饮水和生活生产习惯。
(二)要加大项目资金的筹集的力度。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必须通过多种渠道筹集。一是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要抓住国家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有针对性的做好前期工作,千方百计争项目、争资金,加快我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步伐。二是要加大政府投入。在争取上级部门大力支持的同时,县财政要加大配套投入,保证项目如期完成。三是吸引民资投入。鼓励民企参股建水厂,也可通过捐助、赞助等方式来募集社会资金,对农民自建的饮水工程,经验收合格后可实行以奖代补,调动群众集资建设饮水工程的积极性。四是整合各部门饮水安全资金。整合好上级部门下达我县各部门的饮水安全资金,做到计划一处,建好一处,受益一方,从根本上解决我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新农村建设我县安排资金近千万,其中也涉及到饮水安全,建议从解决“安全饮水”的角度来解决新农村的改水问题,光是方便饮水没有达到饮水安全的目的。五是保障资金使用安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一项民生工程,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并制定一系列有效的财务管理办法,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要加大环境和水源保护。一是切实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要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在保护区内禁止一切排污行为和对水源有影响的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大力防治产业污染。要严禁在饮用水水源地附近发展有污染的产业,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快推行清洁生产,杜绝产业废水直接排放。三是积极控制农业水源污染。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循环农业,指导农户合理施用化肥、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进畜禽粪便处理和村庄河塘整治,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四是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建设并重,按照“户集、村收、镇(街)处理”的方式,集中建设(镇)村垃圾处理中心和养殖小区,实行人畜分离,推进农村改厕和沼气池的建没,对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从源头上确保饮水安全。建议设立水源地保护基金,每年对水源地进行环境改善和污水处理。
(四)要加强部门协调,形成工作合力。鉴于目前我县各部门在抓饮水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各自为战的现象,建议县成立分管领导挂帅,有关职能部门参与的综合协调机构,对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农村供水属于公益性事业,建议在用电、占道、办证、税收、水质监测等方面应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实行费用减免和税收优惠。
(五)要抓好农村中小学校饮水安全工作落实。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校发生的肠道传染病疫情,80%以上是由于饮用水污染引起,农村中小学校饮水安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建议各级政府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校的特殊性,用当前实施全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一样的力度来抓农村中小学校饮水安全工作。优先安排农村中小学校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立健全学校饮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饮水消毒措施的落实,并按规定进行水质检测,确保学校供水安全。
(六)要因地制宜,构建新建特色的农村饮用水工程体系。一是要大力协助省水投建好“千吨万人”水厂工程建设。2009年8月,我县正式与省水投签订了《新建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框架协议》,协议中共签订水厂六座(生米、溪霞、赣西联圩、乐化、廿四联圩、石岗水厂),总投资约6个亿,已经下达投资一期计划的有生米、溪霞和赣西联圩三座水厂,现正处于铺设管网阶段。由于施工涉及土地征用、青苗补偿、临时占道、房屋拆迁、施工环境等问题,上述这些工作都是要依靠当地政府协调解决,从目前施工进展情况看,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施工进度缓慢。建议:1、县政府要主动加强与省水投沟通力度,既要坚持协议条款,又要履行好双方的权利和义务;2、要加大施工前期的宣传、督导和协调力度。尽可能的为省水投施工建设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3、尽快落实土地征用、青苗补偿、房屋拆迁等我县应承担的部分资金,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二是要巩固已建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的成果。我县自2005年以来,利用国债资金已建的小集中供水工程有58座,较好的解决了近60多个村组居民的饮水问题,由于缺乏管理,运营成本较高,再加之水费难以收取,多处工程处于半瘫痪状态,建议:1、县政府每年应安排部分资金用于工程维护及正常运行。2、定期组织对小型小集中供水工程水质检测,防止水质再次污染。3、要求乡镇指定专人负责工程维护和管理。4、各乡镇要主动做好现有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管网与大水厂管网相互对接的工作。三是要建立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网络。各级政府要建立农村饮水安全监测网络,开展经常性的饮水水质检测,及时了解水源状况,污染物动态变化和饮水前后水性疾病变化情况,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提高饮用水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各有关执法部门要加大不合格水厂查处力度,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四是要着力构建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保护区。今年西南地区旱灾的事实,再次敲响了保护水资源的警钟,我县境内的幸福、溪霞水库是南昌地区最大的水库之一,是我市重要的二线供水基地。据县环保部门提供的水质检测报告,两大水库的水质由二类标准降为三类标准,污染源若不根治,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建议:县委县政府应把幸福、溪霞水库列为县级城乡居民饮用水二线基地,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坚决取缔和阻隔周边污染源,确保饮水水质安全。五是要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运行管理模式。1、“千吨万人”水厂运行管理模式。按照与省水投签订的框架协议,新建的“千吨万人”水厂由省水投成立的新公司负责运行管理,各级政府要主动帮助协调解决水厂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现阶段小集中供水工程的管理模式。集镇供水工程应成立乡镇自来水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区域饮水工程的维护和基本运营;村级供水工程可成立用水户协会或村级组织直接管理。农村用水收费标准应根据当地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来确定,建议水价应低于城市居民标准,按每吨05-0.7元/吨收取,每户核定用水底吨量5吨为宜。这样才能基本保证饮水工程正常运行。对特殊困难群体也可采取财政补贴或减免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