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芳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生态文明观要求人们树立起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发展观、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必须保持平衡、协调和统一,社会、生态、经济必须协同发展,主张用生态的规则、规律及原理作为基本观点和方法来处理人与自然、与经济发展、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
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这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积极建设和认真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绿色会计是生态文明的产物
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产品,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棘手问题,如: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人口膨胀等。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物质资源和生态环境,已呈现出日渐衰竭的征兆,从而使全球经济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被动摇。这时,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便应运而生。生态文明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其实质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只有倡导生态文明,改变对自然的掠夺性的利用方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态经济意识,改变人们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是在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在批判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目的是要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点”[3]。生态文明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体现生态公平,即代与代之间以及每代人各成员之间的平衡问题,这是社会问题。传统会计很少把生态公平这一问题考虑在内。在这种情况下,绿色会计所要做的便是把环境看成是有价值并能被计量的经济资源,同时资本化为环境资产,即这种资产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社会效益、维护生态效益。
对绿色会计的研究,始于本世纪70年代早期。以比蒙斯(F.A.Beams)于1971年在《会计学月刊》上发表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马林(J.T.Marlin)于1973年在《会计学月刊》上发表的《污染的会计问题》等文章为代表。1999年,联合国讨论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国际环境会计与报告指南。各国政府纷纷研究建立本国的环境会计体系,中国于2001年3月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2001年6月,经财政部批准,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第七个专业委员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标志着中国绿色会计研究进入新阶段。
绿色会计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时代中构建的绿色会计, 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所产生的废弃物以及由此导致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都考虑在内,生态环境成为绿色会计的重要对象。绿色会计能够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促使企业合理利用资源,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以降低自身的会计成本,从而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优化结合。在绿色会计环境下,由于企业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和污染都是有偿的,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仅关注微观经济效益,而且会更多的关注生态环境,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利用,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社会生产成本,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绿色会计中,资源与环境是会计计量的基本单位。绿色会计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的消耗、环境保护的支出、生态环境改善所带来的收益等进行确认和计量,为政府部门、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提供环境会计信息、环境目标等有关资料,同时也为政府环保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环境政策和规划等提供参考依据。
根据“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一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投资者,都有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义务。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凡是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都负有治理环境污染和补偿损害的责任。这就促使企业投资者环境资源的保护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企业把环境管理纳入经营管理与生产管理之中,推动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改革工艺和设备,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从而减少物耗、能耗和污染排放,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和的同步最优化,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作者单位: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