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稷下
——一个新农村的缩影

2011-05-03 01:27:32高波涛严碧华
民生周刊 2011年30期
关键词:稷下赵家街道

□ 本刊记者 高波涛 严碧华

美在稷下
——一个新农村的缩影

□ 本刊记者 高波涛 严碧华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金茵社区修建的健身场所一角。图/孙树明

“从我嫁到这个村,40多年了,村里一直是破旧的房屋、泥泞的土地,一下雨家里就很脏。”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赵家村的张奶奶告诉记者,“这两年村子变了样,变得很美。”

乡村的“美丽”变身

“为了改变原有旧农村的面貌,赵家村在稷下街道的带领下,开展‘五化’工程,真正实现了新农村。”赵家村的党支部书记于学武告诉本刊记者。

“五化即: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硬化。”陪同记者采访的稷下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郑宁波解释道。“五化工程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稷下街道的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了这个‘美丽’,我们可是没少下功夫。”于学武说,村内原来有些危房、乱搭乱建等有碍村容村貌的违法建筑物,要清理这些建筑,绝非易事。

“如何让人家拆除,那就得先做亲戚的工作,再让亲戚做亲戚的工作。”于学武一脸苦笑。

而更难的是让村民改变长期的生活习惯,“炊烟袅袅”的情景,成了农村环境整治的最大问题。

“家里烧火做饭,柴禾就堆在街口,显得很乱。”于学武补充道:“为了改变农民烧火做饭的习惯,就得普及燃气做饭,燃气既经济,又无污染。慢慢地,村民接受了,柴禾乱堆放的现象也就少了。”

村里建设了全封闭式的排水道,让家家户户的废水可以从屋内直接排出,村民还出主意在排水道上面因地制宜栽种植被。“道路南边排水道上种扶桑藤,北侧排水道种月季,阴面四季常青,阳面鲜花锦簇”。于学武笑着告诉记者:“我们这儿一年四季花红柳绿”。村民们还自发组织义务工,拆除村内街道沿路的残垣断壁,粉刷白蓝相间统一色彩的墙壁。

在赵家村,记者看到硬化的水泥路通到每一户村民的门口;沿路两侧的绿化,高低树木花卉搭配,整齐划一。这里既有文化大院又有儿童乐园,一盏盏街灯,一道道宣传牌,彰显着新赵家村的魅力。据了解,稷下街道赵家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硬化道路1.3万平方米,栽植绿化花卉2万株,安装路灯48盏。有声有色的新农村建设,让昔日脏乱差的赵家村变成了今天的“美丽乡村”。

生态农业增添美

稷下街道办事处为推动“全街道建设美丽乡村工作”有效开展,在强化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发展高效现代化生态农业,努力建设现代化生态农村。

稷下街道南岸村就是建设现代化生态农村的一个典型。在南安村的街道上,记者见到了付玉宋,这个看上去朴实能干的山东汉子正是南安村的党支部书记。

付玉宋称南安村原有土地500亩,村里的煤矿就占去了320亩,全村425口人仅剩180亩土地。如何让村民利益最大化,并能享受生态化的美丽农村,是付玉宋一直考虑的问题。

几经商议,南安村决定成立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其村内100亩流转土地,建设大型生态有机藕池与渔业养殖池。

“100亩地(藕池)按亩产藕6000斤,100亩地就产60万斤,年收入能达到150万元,种藕比种粮食好很多。”付玉宋笑着说道,“更重要的是藕池和鱼塘看上去可比煤矿美多了。”

据付玉宋介绍,100亩有机藕池的建成,在加快南安村形成自主生态农业、品牌农业、特色农业的同时,还将迅速带动周边村庄加快建设都市农业的步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美丽乡村”须考核

稷下街道办事处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逐年推进、联片创建的工作目标,以示范村创建为载体,明确重点、落实责任、加强指导、规范管理,建立了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稷下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郑宁波告诉记者,从2009年4月上旬起,稷下街道办事处就出台了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意见。“主要是要建设‘和谐稷下、文明稷下、富裕稷下、宜居稷下’,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据了解,“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由稷下街道统一指导,有序开展。从起初的宣传发动到集中整治,从常态管理到评选表彰,每一步都离不开稷下人的智慧和汗水。

郑宁波向记者讲述道:“重要的是考核办法,稷下街道组织成立检查验收组,对照‘美丽乡村’建设考核细则,定期对村进行检查考核,现场打分。”

记者拿到了“美丽乡村”建设考核细则,细则明确从村庄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硬化各方面逐条详细定分,总计100分。据了解检查评分结果由检查组人员、被检村分管领导签字确定后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年终汇总后,按各村得分多少从高到低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90%的村都在90分以上。”郑宁波用数字告诉记者稷下街道“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据了解安次片、徐姚片联片建设已基本成型,其中安次片新农村联片建设为淄博市新农村现场会和淄博市区观摩点评会提供了场地。

有明确的目标、详细的办法,还要有严格的要求。郑宁波告诉记者,做好“美丽乡村”的建设首要就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村须高度重视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安排工作,认真、专业、务实、下大力气抓好整治工作的落实;其次就是广泛宣传,全面参与;另外还要加强督导,严格检查。

正是稷下街道一系列完善的方法与措施,才有了今天的“美丽乡村”。据了解稷下街道“美丽乡村”建设,共投资1000余万元,硬化各类道路30余公里,安装路灯1500余盏,植树20余万株,使得稷下街道33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的面貌得到了迅速改观。

“接下来以绿色食品、集约经营为带动,着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以南安村、董褚村、西孙村为试点,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实施土地集体经营,发展以观光旅游、垂钓采摘为主的都市休闲农庄,提高农民收入。”郑宁波畅谈着下一步的发展。

“欢迎你们明年再来稷下”,采访最后,郑宁波向记者发出邀请:“明年的稷下街道一定会更美丽。”

□ 编辑于俊霞□ 美编阎 瑾

猜你喜欢
稷下赵家街道
稷下学宫的性质和价值刍议
赵家祥教授
观察与思考(2022年3期)2022-04-22 10:32:20
中国最早的“大学”稷下学宫遗址确认
热闹的街道
Airport gate assignment problem with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①
稷下学宫的地位与贡献
山东画报(2018年11期)2018-05-14 15:16:27
热闹的街道
风居住的街道
琴童(2016年7期)2016-05-14 10:58:55
街道等
论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