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世芳 本刊记者 王富国
承德小蘑菇摘掉“穷帽子”
□梁世芳 本刊记者 王富国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茅兰沟乡五家村村民梁跃告诉本刊记者:“我一家5口人,过去一直都以种玉米为主业,一年下来收入不到3000元。这两年开始种植黑木耳,如今每年都能收入5万多元,做梦都没有想到能挣这么多钱,还是要感谢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呀!”
像梁跃这样靠发展高效农业实现“脱贫梦”的农民,在承德有43万人。
承德市实施产业化扶贫,在山水林田中积极打造农民就业“平台”,让农民在扶贫中就业,在就业中脱贫。
说起发展食用菌致富,曾经获得“2004年度全国食用菌行业新闻人物”的平泉县应用菌研究所所长梁希才很有感触。他是县里最早开始种蘑菇的。俗话说,靠山吃山。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保定市举办的食用菌培训班。学完了技术,回来后在家人的支持下,投资1000元,拿500袋平菇做试验,结果一举成功。
第二年,同村几个农民也跟着干了起来,建起5座塑料大棚,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此后,梁希才家就成了发展食用菌的示范场地。这位“敢吃螃蟹”的人,很快就成为远近闻名的“蘑菇师傅”。
厚实的收入,让平泉一部分农民第一次感受到了“创业”的魅力和发家致富的快乐。很快,平菇、姬菇生产覆盖全县10个乡镇40个村,而且家家大丰收,总产量达100吨。梁希才也成为食用菌产业的“领头人”。
而村民孙绍芳却是“抓龙头拓市场,扶龙头阔基地”的另一个代表。
孙绍芳曾经租用县冷冻厂创办了平泉县第一家食用菌食品公司。创办之初,一位外商来公司订货,只在院里转了一圈,留下一句话:“太不正规!”就走人了。
这句话让孙绍芳痛苦了好一阵子。没过多久,他就开始到外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并投资80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12亩、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的新厂区。上了10条食用菌深加工生产线,年加工能力3万吨,年可创收3亿元,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现在孙绍芳的公司已经改名为森源食品公司,被评为“全国食用菌产业先进企业”,并通过了ISO9000、HACCP质量及卫生体系认证。
一个山区企业,能在国内同行业取得如此地位,令许多人惊叹。但在孙绍芳看来,“这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类似的事情,大家差不多都有过”。
与此同时,润隆公司、乾通公司、三棵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目前,平泉县已培育出食用菌龙头企业30家,总加工能力达5万吨,并建立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的产销机制,使菌农产出的鲜菇以“森源”“润隆”“乾岁”等品牌打入国内外市场。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成了食用菌产业点石成金的“金手指”。
蘑菇丰收香飘远,菌农致富笑开颜。这是承德市平泉县食用菌种植户李志成家今年的春联。
金秋时节,走进中国食用菌之乡——承德,食用菌棚到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菇香。
地处燕山深处的承德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先后实现了规模扩张、产业升级的跨越,创造出了无限财富和奇迹。目前,该市已成为华北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闻名遐迩的“中国食用菌之乡”;已形成近30万人口参与的食用菌产业集群,被列入“中国产业集群品牌 50强”,并荣获“最具成长潜力奖”;食用菌产品远销美、日、韩、荷兰、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外汇4000多万美元。
在产业发展中,承德市为了“稳定增收、稳定脱贫、稳定发展”,采取“摸清底数、对症下药”的办法,为贫困户建档立卡。目前,全市有715个贫困村建立起贫困家庭档案卡。
承德市还将建好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搞好产业扶贫的关键环节来抓,强力加快培育龙头企业。5年累计实施食用菌深加工等农业产业化项目297个,完成投资822多亿元,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513家,发展农民合作专业组织880家,有效地带动了主导产业的发展。
该市龙头企业对广大贫困农户进行产前提供品种、产中技术指导、产后保护价收购产品,有效发挥了产品收购、销售的“蓄水池”作用,降低了贫困户的市场风险。
如何让城乡协调发展,让贫困农户都富起来?承德的做法是用发展工业的思路开发农业,将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建在农户家门口。市长张古江深有体会地说:“一家一户搞项目,只能是小打小闹,终究形不成气候。为此,我们县不打‘散锤’,选好一个产业后,就鼓励农户走出庭院,向园区集中,如同进入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
承德市委、市政府对重点村采取“统一租地、统一规划、统一政策扶持、统一技术指导、分户生产管理”的模式,每个重点村建一个10亩以上的产业园区,在园区内每亩大棚扶持3000元,小额贴息贷款1万元,极大地推动了园区建设。
年关塞外,冰天雪地。可是在河北承德农村,随处能看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为发展食用菌备料的,搭建鸡舍猪圈的,在大棚内采摘蔬菜的。这是承德市去年以来总投资50亿元、实施135个农业产业化项目所带来的效益。
“过去我也搞过大棚蔬菜,根本不挣钱,没办法才外出打工。现在采用新技术,测土配方施肥,这一茬菜下来就纯挣1万元。”在外打工三年的平泉县道虎沟乡农民李富贵,去年10月返乡后在乡政府的引导下,经过培训再次搞起了大棚蔬菜。他一边摘着鲜嫩的黄瓜一边风趣地说,“在家门口就能致富,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
承德名片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南靠北京,市域面积39519平方公里,人口369.38万人,全市辖八县三区。2009年全市GDP为760.1亿元,人均22198元。
近十年来,承德市坚持“开发扶贫、产业致富”,变“输血”为“造血”,其颇为创新的扶贫模式和民生举措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承德市平泉县充分发挥龙头产业带动作用,促进当地食用菌产业规模化发展。图为食用菌深加工企业承德森源公司生产车间。图/刘建军
“过去也想在家搞养殖,可是不懂技术,没办法。”滦平县平坊乡平坊村农民孙井军说,在乡政府的引导下,经过技术培训在家租地建起了养鸡棚。“政府免费教技术,每个棚还给5000元补贴,上哪儿找这样的好事?”
滦平县2008年投巨资引进的“华都肉鸡”富民项目,激发了农民养鸡的积极性,涌现出了像孙井军这样的养鸡大户220家,为5000多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据了解,为引导农民及时就业、创业,承德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将有条件、有能力创业的返乡农民工纳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范围,免费提供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并开展了科级领导干部“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根据河北省新制定实施的扶贫标准,承德目前还有65万贫困人口。“十二五”期间,承德将人均收入较低、贫困人口较多、有发展产业项目积极性的1000个村作为重点扶贫村,坚持整村推进,瞄准贫困人口,引导各行业各部门资金、项目向扶贫村、贫困户倾斜,让主导产业由以往的庭院分散经营转移到集中连片开发,形成规模效益,最终实现由点到面到质的飞跃。围绕食用菌、苹果、板栗、红果、肉奶牛、肉鸡、养猪、养兔、养鱼、蔬菜等10大主导扶贫产业,确定扶贫村、贫困户所要发展的脱贫产业,做到产业有主业,主业有片区,片区建基地,基地连市场,将一批贫困村培育成特色产业示范村,构建“一村一品”的规模经营发展格局。
充分发挥特色主导产业的优势,重点打造六大扶贫产业集群片区:肉奶牛养殖、养鸡、时差菜、棚室菜、食用菌、板栗。
产业发展要靠龙头带动。承德将继续按照扶大扶强的原则,在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的基础上,从市级认定的320余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选择和贫困村主导产业紧密联系,贫困劳动力就业数量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它们与扶贫产业片区建立紧密的产业链,制定扶贫方案,和扶贫部门签订扶贫协议,和贫困户定立购销服务等扶持合同。扶贫部门将其认定为扶贫龙头企业,从财政扶贫贴息资金、争取国家科技扶贫项目资金和金融合作试点项目资金三个方面,下大力气支持扶贫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承德计划落实财政扶贫贴息资金3000万元,融通银行贷款6亿元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到2015年,全市市级以上扶贫龙头企业发展到100家,每个扶贫县都有一家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为发展产业增收的30万贫困农民提供帮助,带领走向市场。该市将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贫困村的产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增产、增收,逐步向集农业生产、农资采购、产品销售、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承德市市长张古江告诉本刊记者:预计到2015年,承德的扶贫龙头企业、扶贫产业片区和贫困农民之间将形成紧密的产业链条,可以有效地抵御市场风险,帮助贫困农民稳定增收。
这种提升来自于外部市场竞争的压力和自身谋求发展的动力,如火如荼的扶贫产业集群片区建设,会让更多的承德农民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
“把增加贫困家庭收入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做大做强扶贫开发细胞工程。做大,就是要扩大产业规模,发展产业集群,做强,就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能力。”这是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扶贫开发提出的具体要求。
根据河北省新制定实施的扶贫标准,承德目前还有65万贫困人口,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我们从承德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一系列做法中看到了农民渴望摆脱贫困的迫切心情和强劲动力,而党委和政府能因势利导积极发挥引导和扶持作用让我们看到了党和政府在扶贫工作中所能起到的不可替代的强大作用。
农民增收极易受到市场冲击,而分散的个体更是难以形成合力和规模。只有通过党委和政府把分散的个体组织起来,找准市场,形成产业规模才能做强做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正如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所说的: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切实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创新农村工作思路,凝聚支持“三农”力量,奋力夺取农业农村工作新胜利。
□ 编辑 刘文婷 □ 美编 王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