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妍
新一届德国政府在欧债危机背景下对华经合政策的“两重性”。促使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确实摸准德国政府对华经济合作政策的真实走向,保持清醒头脑,适时调整对德经济合作方针,始终掌握对德经济合作的主动权。
当今世界热点问题之一非欧元债务危机莫属。持续了两年之久的欧债危机有愈演愈烈之势,并且日益加剧着欧盟主权国之间以及欧盟各主权国家内部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作为欧盟火车头的德国,对华政策走向会有哪些变化?中德两国经济合作前景又会受到什么影响?下面我对欧元债务危机背景下中德经济合作关系谈几点粗浅认识。
高度关注德国对华经济合作新政策的“两重性”
2010年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领导的基督教民主联盟与自由民主党组成的新一届德国政府宣誓就职。默克尔领导的新一届政府—方面积极致力于摆脱欧债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在着力调整对华政策,其中需要引起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对华经济合作政策的调整。
经合部部长尼贝尔上任伊始即宣布从2010年起全面取消对华传统发展项目的援助,这是否意味中德经济关系倒退了?而联邦副总理兼经济部部长罗斯勒则将中国作为上任后的首次正式出访国家,并亲率高级经济代表团专程访华。上述举措释放出两种不同信号,从表面上反映了新一届德国政府在欧债危机背景下对华经合政策的“两重性”。我们对此应透过现象看本质,确实摸准德国政府对华经济合作政策的真实走向,保持清醒头脑,适时调整对德经济合作方针,始终掌握对德经济合作的主动权。
不容忽视中德两国经济合作基础的“共同性”
中德两国于1972年lO月建交。几十年来,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两国高层互访频繁,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金融、外交等领域的合作逐步走上了正常发展轨道,中德关系进一步改善,其间虽然经历过“六四”事件和东西德统一等重大事件的影响,也出现过联合经济制裁、西藏人权问题决议、达赖喇嘛访德等“反华”事件的倒退,但中德关系尤其是经济合作关系在曲折中一直是发展前进的,两国政治经济合作的基础是相对稳定的。总结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稳定中德经济合作的政治基础——战略伙伴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中德两国在数十年交往合作的基础上,近几年来都致力于推进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德国经合部早在2006年制定的《发展合作国别方案》之中国篇中,就把中国定义为“锚地国家——全球发展的伙伴国”,即肯定了中国在地区事务安全与经济发展中拥有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在默尔克执政的第一届内阁期间,中德之间通过总理年度会晤、部长级国际会议等形式使双边关系得到深化,掀开了中德合作新的篇章。在默克尔再次当选总理、继续执政后,2010年7月访问中国,中德双方发表了《中德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中德关系正式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站在了新起点。两国政府还决定从2011年起建立政府磋商新机制,德国是欧盟国家中第一个与中国建立这种机制的国家。2011年6月底,中德双方政府间首次在柏林进行了磋商,中德双方数十位部长和双方高层决策者积极努力地参与首轮磋商。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为两国在经济、科技、人文以及其他领域的广泛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二)促进中德经济合作的双向驱动——共同利益
中德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依赖于双方多年来稳固的经贸合作和共同经济利益。中国和德国互为在对方所在地区的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都是各自地区最强的径济体,共同的经济利益是两国多年来经济合作的坚强经济基础。
德国是对华提供发展援助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已有3500多家德国企业在中国落户,这些企业在实现拓展全球市场雄心壮志的同时,也积极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了双方的共同利益。欧债危机时代,双方只有继续加强经济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互利共赢。德国品牌汽车引进中国,就是中德双方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好例证。中国目前是德国汽车在全球的第三大市场,随着一汽奥迪落户长春、华晨宝马坐稳沈阳、北京奔驰定居首都,中国高端豪华车市场目前形成了奥迪、宝马、奔驰豪华品牌三足鼎立之局面,他们在满足中国培育高端豪华汽车市场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金融风暴后期乃至欧债危机下德国汽车工业险处逢生、扭亏为盈、稳增国内劳动力和拓展全球市场业务。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中国市场拯救了德国汽车制造业。
德国是欧盟经济体的领头羊。有眼光的中国企业家都明白,在德国投资就相当于在欧盟经济体投资,就相当于打开了西欧和东欧市场的大门。中国目前约有2000余家企业落户德国,其中有逾700家驻扎在北菜茵一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这些企业在把“中国制造”打入德国市场的同时,也在逐步推动着中国企业进入西欧乃至东欧市场的规模和范围。
因此,战略合作伙伴的经济基础是双方经济利益的共同性,共同经济利益基础之上的经济合作关系的建立,将会直接驱动双方更多的中小企业到对方国家投资,随着投资规模和投资范围的逐步扩大,将会产生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紧密型经济合作关系。
(三)发展中德经济合作的杠杆支撑——互补双赢
中德两国经济合作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德经济互补性强,德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与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和市场优势相结合,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有利于提升德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互补双赢是促进和推动中德两国持续开展经济合作的有力杠杆支撑。
技术转让和人才交流构建双方互补双赢平台。根据欧洲专利局统计的数据,德国是欧洲对中国技术转让最多的国家。截至2010年底,我国从德国引进技术累计15036项,金额逾500亿美元。其中,中德双方政府共同出资的合作形式,为国际人才交流项目的执行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这种合作模式成效显著好于一方单独出资的援助项目,最显著成果之一就是通过聘请德国高级专家来华指导工作、帮助中国企业了解德国市场并开拓德国和欧洲市场,同时促进了拥有众多高技术专利权的德国精密加工、机械制造、自动控制、化工等企业向中国企业转让技术并销售产品,以国际人才交流为纽带,带动了中德经贸合作。这种合作模式与合作成果得到了德国经合部的肯定和推崇。欧债危机下,欧洲本来就昂贵的人力资源成本变得更加昂贵,这使得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继续向德国乃至欧洲出口电器、纺织原料、机械设备、玩具和旅游纪念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相似发展目标激励双方继续合作实现双赢。目前对于两国来说,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都摆在重要的位置,其中包括能源效率的提高、电动汽车的发展、新能源交通、建筑节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
等,双方相互弥补,大有所为。因此,相似的经济发展目标将会激励中德双方在未来的经济合作中继续实现互补双赢。
以风能项目为例,我国2010年风电机组装机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从产业规模到市场规模都居于世界前列,全球前十强风机制造商中,就有华锐、金风、东气和国电联合动力等四家中国企业。但纵观中国风电业整体实力,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某些风电机组关键设计技术依然依托于欧美、尤其是风电强国德国。因此,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外尤其是德国风电行业有技术实力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不断吸收引进德国风电行业的高新科技技术,在互补双赢的道路上加快实现我国建设风电强国的目标。同时,具备了风电行业全球最大市场和产量的中国,无疑对德国风电高新技术的跨国输出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德两国需进一步加强在风电领域的合作,取长补短,共谋发展,以实现节能环保、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共同目标。
准确把握德国对华经济合作新政策的“实质性”
总体看来,德国政府一方面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上升感到“中国威胁”,公开对外宣称中国不再是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也清醒认识到,中国是当今世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推动力之一,没有中国的合作和积极参与,就不可能解决地区性安全、联合国改革、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因此,在共同利益与互补共赢的基础上,中国被德国看作是合作伙伴。德国对华传统援助项目从2011年起全面停止,是一个发达国家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施舍”时代的终止,同时又是两个经济大国之间平等经济合作的开始。尤其是在持续两年之久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大背景下,德国政府绝不会忽视中国这样一个迅速崛起的新兴市场大国,更不会把发展良好的中德经济合作关系推向倒退。因此,德国将从战略高度上更加重视中国。
因此,进一步加深合作,进一步拓宽合作的新领域,既是德国乃至欧盟应对欧元债务危机、渡过经济难关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加快推进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巩固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维护两国长远利益关系的战略需求。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德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共同利益不断增加,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进一步加强两国的经济合作,有利于两国人民福祉,有利于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只要我们抓住机遇,适时调整对德经济合作方针,中德合作一定会不断深入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