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人伟
在一汽的动力系统里,有两项值得全厂骄傲的纪录:一是建厂时安装的两台空气压缩机运行时间超过30年,没有发生一次故障;二是一汽的供电电缆自建厂时敷设后正常运行30多年,没有出现一次问题。这两项纪录都与基列夫有着密切关系。
1955年是一汽建设实现三年建成目标最关键的一年。一汽建设总指挥部发出战斗号召:“紧急动员起来,全力完成通电、通蒸汽、通煤气的‘三通任务,保证冬季各项建厂工作顺利进行!”
1955年7月,正是厂区电缆敷设工程的紧张时刻,容不得出半点岔子。这时基列夫却发现,安装部门准备好的电缆绝缘纸不符合质量要求。他立即建议停止使用原有绝缘纸,重新采购。为此,动力处派出一位留德归来的高级工程师,赴上海电缆厂紧急采购。
出发前,基列夫及动力处领导将规格及质量要求作了明确交代。到达上海后,这位工程师却擅自同意该厂将此项材料生产任务转包给一家私营厂生产,而且也未要求绝缘纸必须在浸油状态下运输。工程急需要他先期带回一部分绝缘纸,他也因图省事没有浸在油中,结果让绝缘纸受到了污染,全部无法使用。货到后,基列夫检查发现这批绝缘纸全部不合格,顿时发了火:“绝缘纸浸在油液中,是为保证材料的绝对清洁,采用后才能确保电缆接头的绝缘性能。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许采用。”
由于这位工程师的失职,热电站至底盘工厂的电缆敷设工程推迟了25天,对人力、物力造成了浪费,为此他受到行政降级处分。基列夫对此也感到惋惜与痛心。基列夫在此后的施工过程中对安装质量要求更加严格。这件事也惊动了一汽高层领导,立即派专^再次前往上海采购。
这次采购人员临行前,基列夫又再三嘱咐:“我们搞动力系统工作的,责任心特别重要,来不得半点马虎。绝缘纸生产出来后,应当放在专用的油罐中运输,不能有一点偷工减料。这是保证电缆接头质量的关键材料。”
“进了森林不怕狼”
电缆敷设是动力系统建设中出现的第一块“硬骨头”。一汽的输电系统采用埋在地下的高压电缆,全长47178米。连接电缆的中间接头共有180多个,是全厂电缆线路最关键的部位;另外还有数十个终端接头,接到变电间的电气设备变压器上。电缆中间接头,焊接质量要求很高,是一项细致而又重要的工作,对工作环境要求十分严格,基列夫早就提醒施工单位,做电缆接头好比在手术室里做手术,要有清洁的环境。他在培训工人时说:“你别看小小的电缆接头,如果做得不符合质量要求,就有可能发生接头爆裂的情况,导致全厂停电、停工。事关重大,不能马虎。”需要敷设的电缆是载荷1万伏的高压线,国内的技术员和工人师傅都是首次接触这种电缆,但基列夫早就考虑到这个情况,在几个月前就对安装公司的第四工区进行了专业培训,并亲自示范操作,使施工人员掌握了基本技术。
厂区电缆第一个中间接头的焊接于9月6日正式开工。那天一早,生产组长屠金富就带领工人们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四工区的其他同志也纷纷到现场观摩。
8时许,中间接头的焊接正式开始,基列夫跳下铺设有电缆的土沟。可能是第一次进行这么重要的作业,或许在旁边观摩的人太多了,工人们有点紧张,动作也不像训练时那么熟练了,有点缩手缩脚。
基列夫便让他们停下手中的活,给大家讲起“进了森林不怕狼”的名谚。
“在我们俄语中有一句谚语,大概意思是既然怕狼,就不要进森林。如果害怕面临的困难、危险,就什么事也做不成。不知道中文里有没有类似的表述呢?”
“有啊!”一位工人很快回答道,“我们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呵,老虎可比狼大多了。看来还是你们中国人更勇敢呀,不把狼放在眼里。像我这样的小个子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打不过大老虎呀!”基列夫一改往日的严肃,开起了玩笑。
四周的工人一下子都笑了,紧张的气氛自然也缓和了。基列夫抓住机会,当场提出改进焊锡方法、缩短焊接时间的建议,工人们欣然接受。剥黄麻、上钢夹、装保护盒、浇灌沥青,经过20道左右的工序,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后,当晚9时,电缆接驳工作才基本完成。
第二天上午,工人们还要进行10万伏高电压耐压试验,这是每个中间电缆接头焊接完成后必须做的。基列夫一早就赶到现场,指导工人们按程序一步一步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测试数据完全符合质量标准。工人们高兴地说,这次电缆接头旗开得胜,主要归功于基列夫的指导。
这次成功也为今后100多个中间接头焊接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了良好基础。
“首先要保证质量”
进入9月,一汽工地通电工程到了决战时期,但厂区电缆敷设任务进度缓慢。当月敷设任务计划3万米,前5天只完成2000米,相当于每天只完成了日进度计划的一半。若以这样的速度,就无法完成当月计划。为了赶进度,一些同志工作中没有完全按规定程序做。一天,基列夫巡视施工现场时发现,在热电站通往铸造工厂的地沟里有石子、木块、石灰和垃圾,这些都是厂房建完后扔下来的。工人们没有打扫地沟,就准备下电缆。基列夫立即冲上前去,大喝—声:‘马上停下,停下!”
正在指挥下电缆的工长走了过来:“怎么啦?”
“地沟不清扫干净,不能放电缆。”基列夫板起脸,很严厉的样子。电缆敷设到地沟要求是很严格的,沟底不但要整洁,而且沟底还需填上一层50厘米厚的黄沙。
“任务重,不然就完不成当月计划了。”这位工长还想辩解两句。
“可是你有没有想到质量呢!”基列夫听了他的解释,更加火了。
“我们看地沟里清理得差不多了”工长这才有些歉意地说了一句。
这时基列夫的语气也稍微缓和了一些,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别忙嘛,先把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再放!我们都知道的,电缆好比人的血管,一点都不能损坏。怎能只是为了完成计划,就马5~虎、—放了事呢?”
“要完成计划是对的,但首先要保证质量!”此后,基列夫对施工现场电缆敷设的检查更加严格、更加频繁。基列夫建议多派些年轻人去检查,并对他们叮嘱道:“没有准备好,坚决不可敷设电缆。敷设完了,要马上回填土。不能这边没有做完,又到那边敷设,更不能允许施工人员为赶进度而随便下电缆。”
在一汽建设工地,电缆敷设和热力管道的安装是同时进行的。基列夫不仅要指导电缆的敷设工程,还要照看热力管道的安装,这同样是“三通”任务之一。10月15日,全厂的每个厂房、动力站房、仓库及职工宿舍区都有了暖气和热水。
谦虚的基列夫
1955年至1956年,基列夫还参与了一汽煤气站和氧气站的安装指导与施工质量监督。
早在1955年下半年,一汽煤气站的安装建设工程就已经开始,但苏联派遣的煤气专家还没有来到中国。作为动力专家组组长的基列夫心急如焚,先行对煤气站进行了安装指导与施工质量监督。氧气站是煤气站生产煤气的必要设备,一汽从苏联进口了一套大型制氧设备,当时也是中国国内最先进的设备之一,苏方派来了制氧专家苏里
万斯基。作为动力总专家,基列夫对氧气站的安装调试工作也投入了大量精力。
煤气、氧气两个动力站房相继调试成功后,空气压缩站成了最后攻坚的动力站房。一汽建有两个空气压缩站,为迎接全厂生产调试的全面开始,首先要把位于铸造工厂附近的2号空压站调试出来。
2号站配有由苏方提供的电动机功率为625千瓦、转子直径为1米的大型电力设备,据说这是当时苏联制造出来的第一台大型压缩机,提供给了中国一汽。带着些自豪,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基列夫对这套设备的调试尤其仔细。他对车间主任昆山及工友们说:“这不仅在中国是第一台,在我们苏联也是第一台,操作上一定不能马虎,出了故障,损失太大了。”基列夫坚持,对设备安装的质量监控应在安装过程中进行检查,而不是安装后的数据测试。
谨慎再谨慎,可还是出了个小事故。
一天在空压站安装现场,工人在转动电动机重达800公斤的转子时不慎将曲轴轴瓦磨损擦出火花,轴瓦表面的镀层有部分毁损。基列夫急坏了,赶忙与热力车间主任昆山请来富有经验的八级技师朱正余。
基列夫谦虚地说:“我是搞电气的,对机械方面是外行,你看如何采取补救措施呢?”
朱正余提出,重新用钨合金焊补,再在镀层表面进行手工加工,一寸一寸用工具锉。基列夫对此表示赞同,寸步不离地在旁观察了整个修补过程。
有这个事故作为前车之鉴,在全机系统整体开始调试前,基列夫找到电工实验室里刚从大学毕业的向希理,拿出空压机的说明书对他说:“我一边看一边深入到安装现场实际学习,检查安装质量,然后根据这本说明书,写一个技术操作规程。”向希理完成规程的写作后,基列夫逐字逐句审阅和修改,还要求向希理为运行人员进行讲解,人手一册。正式启动的那天,向希理第一个按动了启动电钮,一次成功!空压站顺利地向生产车间送出了压缩空气。
工程结束后,负责此项工作的安装公司第二工区的工人们在1956年2月18日的《汽车工人报》上发表了一封《感谢基列夫专家无私帮助》的公开信。信中说:“安装一汽空气压缩站这项任务不但艰巨复杂,而且精密度要求很高,在安装过程中苏联的基列夫专家经常指导、帮助我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在起吊电动机时,基列夫专家清晨就来到工地,到下午3时半还不肯回去吃饭,这种精神真令我们感动。我们从基列夫专家那里不仅学到了技术,而且受到了深刻的国际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