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两会”描绘“十=五”发展蓝图

2011-04-29 15:03:42本刊专题研究小组
科技智囊 2011年3期
关键词:两会高端北京

本刊专题研究小组

2011年,中国北京,正迈着坚实稳健的步伐,跨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第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为北京描绘了新的蓝图。

“一升一降”,体现发展观念转变

北京201 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北京城乡居民收入计划年均增长8%,将比“十一五”期间提高2个百分点。同时,年均经济增长指标为8%,比“十一五”降低1个百分点。

北京市市长郭金龙表示,这“一升一降”两个重要指标,体现了发展观念的转变,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要求。北京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比“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低1个百分点。这主要是考虑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各方面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从首都经济的现实基础和增长潜力看,这个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目标为8%,这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要求。而今年,北京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定在7%,比“十二五”目标低1个百分点,比“十一五”目标高1个百分点,主要是考虑当前价格形势,以及收入增长提速的客观过程。

解读:两个“8%”,一个是在经济发展上调结构、转方式、增加内涵质量;一个是在社会民生上加力度、重保障、增加收入水平,这体现了均衡、稳健、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但实际上,两个“8%”,最终的均衡,不在表面的速度指标,而是内在素质的同构,即人的素质与经济素质的同构。收入水平提高了,生活水平改善了,能否带来劳动力素质的大幅提升与人口结构的持续优化,这是更深层次的问题。经济发展成果惠及人民,但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样来自人民。因此,在惠及民生的同时,“十二五”时期,北京更需聚集民智、团聚民力、激发人民的内生动力、内在需求,让人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的创造者与共同分享者。

“两个率先”,争当全国火炬手

中共北京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北京“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两个率先”的具体目标,即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两个率先”充分考虑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充分考虑了建设世界城市的长远需要,符合中央对北京市工作的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北京市要以这“两个率先”为重要标志,引领首都在更高水平上科学发展,努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最前面,争当全国火炬手、标兵。

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科技资源最为富集的北京责无旁贷。未来5年,北京将举全市之力,推进“科技北京”战略,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和南北两个高端产业聚集区,着力研发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的创新型企业。

创新驱动,人才为本。“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全面打造国际人才聚集高地,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长期目标是到2020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人才贡献率60%。为此,北京启动12项重点工程选贤用才,仅“科技北京”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就计划10年造就不少于100位“国际水准”科技领军人才。在去年吸引超过1.2万名“海归”的中关村,富含先行先试政策的“人才特区”建设已经启动。

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首都有条件更有责任。过去五年,日益畅通的交通网,让城乡距离越来越短,一系列惠民举措,让城乡百姓共享温暖。去年北京就开始实施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保险和就业失业管理制度,还筹集80多亿元支持农村完善基础设施和改善生活环境的“5+3”工程建设,1700多个行政村的120万农民受益。

未来五年,城乡结合部被确定为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先行示范区。北京计划两年改造50个重点村,城乡结合部改造到2015年基本完成,社区管理全覆盖,大批农民成为“有房屋、有资本、有社保、有工作”的新市民。同时,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大财政投入,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集体土地、农村金融等领域制度创新,激活农村发展要素;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沟域经济”,五年内再建60多条“金山沟”。

未来五年,北京市将加快城市空间格局由功能过度集中在中心城向多功能区域共同支撑转变,推动城市发展建设中心向发展新区转移,加快新城建设和薄弱地区崛起。具体而言,北京将加快建设“有业有城”的现代化国际新城,使其承担起疏解中心城区功能、推动地区协调发展的重任。政府将加强规划引导,新城土地重点发展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特色产业,各种公共服务资源加快配置,提升宜居宜业水平。其中,顺义、通州、大兴,三个城市发展新区,是首都战略发展的新空间和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要着力区。未来,这些地区将高水平建设生态环境,有效承接产业、人口和城市功能转移,将吸引聚集央企、外企、大型民企等发展要素,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南部,未来5年,北京市将实施园博园、南中轴森林公园以及京良路、京石第二高速等西南部主要通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带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显著改善。加快丽泽金融商务区、丰台总部基地、大兴新医药基地和房山高端制造业基地等发展,提升城南经济实力。在城市西部,将围绕生态重建和经济转型两条主线,以首钢搬迁调整区、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为重点,推进石景山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实施首钢搬迁调整区改造升级,整合带动石景山、门头沟等周边地区发展。加快发展108、109国道沿线生态旅游休闲带。解读:“两个率先”,精准地把握住了北京新阶段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键着眼点、着力点。成为全国的火炬手、标杆典范,必然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上率先迈出一大步,而北京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也必须做出这样的选择。北京的“创新驱动”,以科技和人才作为重要支撑,瞄准高端产业以及产业的高端环节,集合政府与市场的力量,促进科研与企业的联手、加快资本与产业的结合,真正要把北京打造成为全国的创新中心。北京具备全国最好的创新资源、条件、环境,这毋庸置疑,但我们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北京创新固然担负着国家创新的使命,但其生命力终究在于市场、在于人民的发展需求,因此,其最终目标应是拉动本土市场需求升级、产业升级、企业升级、人才升级乃至人们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的整体升级。

北京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新格局”,是化解北京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关键突破口,人口膨胀、交通堵塞、城市管理薄弱等这些困扰北京的棘手问题,都与北京城乡发展失衡有密切关系,这主要表现为,长期以来优质资源高密度聚集在中心城,但同时也带来了人口、交通、公共设施与城市管理负重太大,而新城新区建设缓慢,缺乏吸引人才流动的优质产业和配套生活设施。这一局面将在“十二五”时期彻底扭转,北京市已经相继出台了加速南城、新城新区、生态涵养区、轨道交通建设等一系列重要政策举措,新的格局正在形成,但需要引起我们高度注意的是,如何实现“一体化”而非“条块化”,如何“联动发展”而非“重复建设”,如何构建“新秩序”而非制造“新矛盾”,这就要求我们持续、深入地研究北京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城市布局之间的动态发展关系,从满足“人”全方位的功能需求出发,合理配置城市发展资源,促进各区县之间、各城市板块之间的协调、均衡、互动发展。

“两个品牌”,彰显北京新形象

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扩大首都经济优势。进一步彰显首都经济特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产业持续升级和竞争力提升。整体塑造“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

郭金龙指出,整体塑造“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是发挥首都优势,落实城市功能定位,显著增强北京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内在要求,体现了产业发展规律和演进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北京作为首都,创新资源密集,服务型经济特征突出,这是首都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十二五”时期,北京将按照“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发展思路,深度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不断提升产业整体素质与核心竞争力。

未来五年,针对“北京创造”,北京将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依托首都技术研发和市场优势,着眼于首都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端现代制造业,形成一批“北京创造”品牌,带动整体产业提升。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北京将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制造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北京将全面推进三网融合,率先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领域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产业化;对于生物医药,将加快发展新型疫苗、蛋白质药物、诊断试剂等生物医药关键产品和技术,加快先进医疗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在新能源领域,重点发展太阳能利用和风电技术服务业,加快推进新型核能技术与装备研发服务,扩大核电高端技术服务产业规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要搭建新能源汽车研发平台,特别是推进整车控制系统、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等三大关键系统及一些关键配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制,加大纯电动汽车的示范应用力度。到“十二五”末,北京将努力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形成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的大型企业,涌现出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

在高端现代制造业领域,“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实施大项目、大企业带动战略(重点推进的大项目包括京东方八代线、长安汽车、北京现代三工厂、福田中重卡合资项目、中航工业园、北京数字信息产业基地等),促进高技术和现代制造业加快升级。通过标准提升、业态创新、信息技术和组织结构等途径,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发展高端现代制造业。

未来五年,针对“北京服务”,北京将促进经济结构由服务业主导向生产性服务业主导升级,围绕拓展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做大做强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流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将北京打造成为服务区域、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城市。“十二五”末期,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55%。

此外,“十二五”期间,北京还将设立北京服务、北京创造股权投资基金,建立北京服务、北京创造指数体系。集中力量着力打造北京服务、北京创造资本市场板块。使中关村等高端产业功能区成为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的重要支撑区。高水平筹办更多有影响力的重大品牌活动,为品牌塑造创造条件、提供支撑。

解读:“北京创造”、“北京服务”,上承北京独特强大的创新资源禀赋、城市服务功能,下接未来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北京的这一品牌塑造着眼点鲜明、个性特征突出、具有延展性以及统摄力。将强势资源转化为强势产业,在强势产业中找到适合北京的创新发展方式以及优势发展领域,这是对北京能力的考验。这其中,自主创新环境、人才聚集与服务、科研产业化、大项目带动、产业集群式发展、资本金融支撑、城市品牌推广等等,是打造“北京创造”、“北京服务”的关键能力,需要整体、系统地培育和建设。“两城两带,六高四新”。产业发展新格局业已形成

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北京市将提升高端产业功能区辐射力,积极培育高端产业功能新区,构建“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创新和产、吐发展空间格局,成为全市高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两城两带”,旨在集中力量打造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着力加速建设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基本形成国家创新中心的新格局。

“六高”,指中关村、金融街、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中心、临空经济区、奥林匹克中心区等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十二五”期间,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比重力争达到50%。

“四新”,分别是通州新城高端商务服务区、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和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

对于“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提法,人们已是耳熟能详,并不陌生。“十一五”期间,中关村、亦庄、CBD、金融街、奥林匹克中心区、临空经济区等6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以全市7%的平原面积,集聚了全市四成左右的GDP和资产,实现了全市四成以上的利润和税金。“这种集聚式发展的方式,爆发出的能量惊人。”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印春说。这也就是未来北京要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的原因所在。北京在“十一五”提出“六高”的基础上,“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两城两带”和“四新”的概念。

“两城两带”一南一北,形成产业的带状分布。“北部的中关村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依据现在比较好的存量资源,包括科研院所、高校、央企等,把握高端要素流动方向,进一步释放国家高端科技要素和资源。南部则依托大兴、亦庄行政合并,有效推动南部产业空间资源。”刘印春说。此外,“四新”的

提出分别将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相关功能区纳入了城市经济高地的范畴。通州新区定位建设彰显国际新城形象的特色高端商务服务区。新首钢服务区要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丽泽商务区则区别于金融街,要打造具有全国辐射力的新兴金融功能区。而怀柔新区则要重点发展文化科技高端产业。

解读:北京“十二五”规划的亮点之一,就在于以科学发展的方式,统筹协调“业”、“人”、“城”之间的关系。当今时代的世界之城,是高端产业的聚集之城,是高端人才的聚集之都。围绕产业定位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是吸引优秀人才、控制人口无序流动的有效解决之道。城市建设以人为本,人以安居乐业为本,

“安居”与“乐业”是当前老百姓心中最大的两件事。“两城两带、六高四新”作为北京市高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除了要在产业发展上走在前沿,更要在围绕产业发展、服务高端人才的居住规划、人文规划、社会规划、政策环境规划等方面树立典范和标杆,以高端现代产业带动城市改造、城乡一体化建设,建构人口有序流动、结构自然匹配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北京部分区县“十=五”发展亮点

东城:首都文化中心区。未来五年,东城将成为文化魅力彰显、经济高端集约、城市运行有序、人民富裕安康的国际化中心城区和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名区”,初步形成“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的基本框架。到2020年左右,基本形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国际城市中心城区。到2030年左右,具有鲜盟特色的“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基本建成。

西城:首都创新驱动重要承载区。未来五年,西城区将全面实施“服务立区、金融强区、文化兴区”战略,在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进程中走在前列。其中的最大亮点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西城区拥有丰富的金融发展资源。要依托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地位,以金融街等重点功能区为载体,充分发挥国家金融决策、管理、结算、信息等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金融业,提升品牌价值,扩大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金融服务首都、服务全国和服务国际的能力。

朝阳:“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商务中心”功能全面提升。“十二五”时期将完成六大任务:全面提升国际商务中心功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大力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着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积极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同时在国际化水平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建设进步四个方面实现新跨越。在此期间,朝阳区将建设两个“十大”工程。包括实施“十大发展基地建设工程”和“十大民生工程”,前者涵盖CBD核心区、CBD东扩区、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电子城北扩区、CBD一定福庄国际传媒走廊、大望京科技商务创新区、东坝国际商贸中心等;后者包括社区服务拓展工程、宜居环境塑造工程、交通出行优化工程、智能城市服务工程、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健康服务便捷工程等。

海淀:科技创新中心。未来五年,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是----海淀发展的重大使命和战略重心,海淀将力争“每年都有新变化,五年实现新跨越”,树立“创新引领、产业高端、文化繁荣、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新形象,推动海淀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出坚实步伐。“十二五”时期,初步建成中关村核心区各项先行先试政策引领示范作用更加明显,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聚集一批高端领军人才,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首都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为塑造“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发挥表率作用,引领全国创新发展。

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十二五”将是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大建设、展雏形的关键期。目前,通州新城建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全面推进,并提出了“一年一跨越、五年展雏形、十年出形象”的设想,明确了以新城中心区为核心,以主题休闲旅游度假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为重点功能区,以北运河水岸经济带、京哈高速产业带、京沪高速产业带为集聚带,以台湖、西集、县、永乐店等四个重点镇为组团的“一核、三区、三带、四组团”格局,推动通州成为北京发展新磁极、首都功能新载体。

平谷:首都生态第一区。未来五年,平谷将以全面建设“首都生态第一区”为目标,加快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大力实施生态立区、环渤海发展、工业强区、三产带动四大发展战略,打造“生态绿谷”、“京津商谷”、“绿能新谷”和“中国乐谷”。

大兴:两区融合“新增长极”。“十二五”期间,大兴区将按照“坚持科学发展,走一体化、高端化、国际化道路,建设宜居宜业和谐新大兴”的总体目标和“战略产业新区、区域发展支点、创新驱动前沿、低碳绿色家园”的总体定位,着力推进两区深度融合,努力成为“北京创造”的主力军,使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成为具有国际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首都新增长极。新区将按照“三城、三带、一轴、多点、网络化”的空间布局,构建“一区六园”的产业发展格局,使二产在全市所占比重由现在的20%提高到40%。

密云:绿色国际休闲之都。作为北京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密云县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把休闲旅游产业作为令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立足密云“绿色国际休闲之都”的发展定位,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走绿色、高端、高效的产业发展之路。“十二五”时期,密云将积极推进古北水镇、龙湾水乡、房车营地及云蒙山风景区等重大项目,全力推进密云国际绿色休闲旅游产业综合示范区的建设。

顺义:世界空港城。“十二五”期间,顺义区将围绕“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世界空港城”的目标和“国际枢纽空港、高端产业新城、和谐宜居家园”的定位,将顺义建设成为北京东北部地区中心城市。在产业发展上,顺义将打造汽车制造、航空研发制造这两大千亿元产业集群,同时加快推进北京现代第三工厂等重点项目建设,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产业基地,依靠天竺综合保税区、中航工业北京航空产业园等为基础,建设集研发、设计、生产为一体的航空产业基地。

昌平:京北创新中心。“十二五”开局,昌平区将以中关村核心区建设为龙头,集中力量推进未来科技城的建设,金面启动科技商务区建设,统筹推进昌平园、生命科学园、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建设,加快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北京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建设速度。未来的昌平将按照“两轴两带、三城多点”的产业空间布局,以大项目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延庆:绿色北京示范区。未来五年,延庆县将坚持高端一流标准,全面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富裕文明、幸福和谐的“绿色北京示范区”。建设绿色北京示范区,就是要以加强绿色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加快绿色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为切入点,以全面共享绿色发展成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走产业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提升延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良性互动水平,推动延庆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北京乃至全国前列。

怀柔:国际会议之都。怀柔雁栖湖畔的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已开始建设,两年之内将建起能承接万人的国际会议之都。按照规划,这里将成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国际一流水平的会议会展区和生态发展示范区,具备接待国际高端会议等大型国际会议和开展大型高端商务会展活动能力的综合性国际会都。

猜你喜欢
两会高端北京
高端油品怎么卖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民生周刊(2020年15期)2020-07-29 08:56:17
北京春暖花开
北广人物(2020年12期)2020-04-01 15:06:41
北京的河
高端制造业向更高端突围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6
北京,北京
“澳”式无双开启高端定制游
何故高端
机电信息(2014年1期)2014-02-27 15: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