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绍燕 黄昭勇
乘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流行大浪,这群台湾“80后”创业者嗅到一个传统业者没看到的微需求,从中引爆许多进军其他地区甚至全球市场的大商机。
他们善用网络、校园等各种免费资源,成为“0元创业”的新典范。
变身大广告平台
要靠网络广告赚钱,只有市场占有率前2名的网站才有机会。但两个30出头的年轻人却另辟蹊径,把广告代理商懒得找的小公司集结,发挥蚂蚁雄兵的力量。
前年,谷歌收购了全球最大的移动广告代平台Admob,许多应用程序都靠Admob赚广告费。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移动广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去年8月,台湾类似Admob平台诞生,但与网络广告龙头雅虎无关,是由两个30出头的年轻人创的“Vpon行动应用程序广告联播平台”。
Vpon总经理吴指宏与执行副总黄俊杰是大学同学,一个是电机系,一个是电子系,嫌打印折价券麻烦,2007年底,就在家里创业,做手机虚拟折价券平台,Vpon应用程序适用于台湾所有诺基亚3G手机,必胜客、王品、巨匠电脑等也都在这里投放广告。
吴指宏与黄俊杰不在意移动广告的概念不原创,他们知道关键是了解市场、能迅速反应需求。
“金融风暴后,很多企业撤广告,在台湾要靠广告赚钱,只有市场占有率前2名的网站才有机会,谁也没办法跟雅虎对抗。”黄俊杰说到。
Vpon开始转型,推出应用程序手机广告联播平台。Vpon一开始只有1个折价券程序能让广告主下广告,现在整合所有程序开发商,让广告主的广告在各程序间串流出现,换句话说,Vpon把蚂蚁雄兵铺列在手机平台上的各种应用程序,汇集成一个大广告平台。
许多应用程序开发商都是个人工作室,“很需要代理商帮他们做广告业务,增加收入,但是这些个体户很小、面对的下载客户可能也不多,传统媒体代理商嫌逐一联络这些个人工作室太麻烦,没有效率,反而给Vpon见缝插针的机会。”黄俊杰继续说到。
“我们希望未来能进一步提供移动广告顾问,网络广告与手机广告使用者行为迥异,顾问服务很值得发展。”站在苹果电脑公司的应用程序商店平台,Vpon转型突破,台湾新一波的创业潮,走的比既有些大型网络业者还快。
移动行销平台“街旁”
25岁,5年内3次创业,在美国出生长大的“ABC”刘大卫,这次嗅到美国最红的LBS社群软件Foursquare的商机,快速复制、进攻大陆市场。
从硅谷、台北到现在移阵北京,25岁的刘大卫5年间3次创业。这次LBS(Iocation-based service移动定位服务)的网站“街旁”,终于有了初步的好成绩。
去年5月,“街旁”在大陆推出,所有HTC手机装有“街旁”应用程序,让“街旁”初试啼声就攻下30万用户,成为LBS网站龙头。
刘大卫的双亲来自台湾,他在硅谷长大,他的创业历程是把背景资源做最佳的整合发挥。
刘大卫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大众传媒系,暑期企业实习时,“我发现我想要创业,不想在大企业工作。”大四那年,脸书开始席卷美国大学校园,刘大卫像着了魔,同样在宿舍里创了类似脸书的社群网站Faqqly。
毕业后,他搬回台湾,创立gOS公司,整合谷歌许多免费应用程序软件,并与台湾大众电脑自创的平价电脑品牌合作,将这些免费软件搭建在平价电脑中。
好在台湾硬件发展成熟的环境,“接触很多台湾硬件代工厂商,也因此种下之后‘街旁与宏达电的合作机会。”刘大卫说。
去年,刘大卫观察到美国LBS社群软件Foursquare迅速崛起。Foursquare的使用者通过智能手机检测到所在位置,并在手机上“签到”,使用者所处地点与讯息就会自动在各大社群平台上更新。签到越多就可能得到店家折扣优惠。这种搭上智能手机普及热潮的服务,快速在美国蹿红。
刘大卫又嗅到了商机。这次他前进大陆,把Foursquare模式复制到大陆,成立“街旁”。目前耐克、阿迪达斯与上海星巴克都与“街旁”合作,“街旁”从中赚取广告费。
刘大卫常被问及,“创业原创性在哪?”刘大卫如同新一代的创业家一样,回答:“不用为了原创而原创,每个市场都有很大差异,能够快速攻下市场比较重要。”
“街旁”另一位创办人杨远驰曾在大陆最大搜寻网站“百度”工作,研究用户使用行为,被刘大卫挖角,刘大卫了解:“要当地化,使用当地人才,才能了解大陆人到底要什么。”
刘大卫这次创业挑战更加艰巨。LBS服务成功关键在于能否与实体店家建立关系,合作店家越多,越能维持特价优惠,刺激更多人使用。在大陆山寨文化中,腾讯、新浪带着上亿用户,也推出类似Foursquare的服务,“街旁”面临巨大挑战。
“不用担心,做就对了。”刘大卫创业多次,已经养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战斗精神。
透视人性的网拍创意
创业前1年躲在学校图书馆用免费的网络、电源,3个大学同学起步艰难,但很快创造了营收,还可以达到单月损益两平,他们是如何办到的?
台北市富阳街,十几个70、80后年轻人,搬进搬出,最抢眼的,是每个人身上的T恤都有个“杀”。他们是“杀价王”网站的员工,大家一边准备过年消费旺季的商品上架,一边打包搬家。杀价王要扩张了,月租不到2万新台币的20多平空间已经不够用了。
“我们就是等到需求来,才进一步投资。”1975年出生的创办人杨济成说。杀价王网站开站18天就成功创造营收,第31天已经单日损益两平。这背后靠的是经验、创意、以及极度精简。
杨济成不是第一次创业,2001年MSN、Skype远不普及,杨济成就想发展视频交流、做在线咨询网站,还去韩国采购一批6万多美元的设备。但是市场没起来,注定失败。
2005年购物网站逐渐成熟,杨济成又与不同于一般拍卖以最高价者得标,杀价王是出“唯一最低价”的人可以把东西买走,“杀友”(杀价网用户)每次出价还必须先交投标币。
“网络购物族的忠诚度并不高,只是一般的价高者得模式,我们没有机会,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潜在欲望,才可能做出不同的成绩。”杨济成说到。
网络世界的创意很快就会被模仿,杨济成还把杀价式拍卖做法在台湾、美国、大陆同步申请专利。
有过一次失败,这次杨济成极省。他找来第一次创业的老搭档郭文慧,刚开始约在咖啡厅讨论,发现成本不小,就想到母校图书馆。水电免费,网络免费,“1个月省不少钱,连员工第一天上班也到图书馆报到。”2009年台湾专利通过,两人在图书馆已经蹲了1年。
“开台到现在,我们没花过一毛钱打广告,都是透过社群网站的经营,玩过杀价的网友推荐。”杨济成说。的确,杀价王有了创新概念,不到10个月,粉丝团就累计超过1万人。
“通路为王的观念可能要改一改,谁能掌握消费的喜好与忠诚度,谁才能在网购世界中胜出。”
编辑宁良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