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河
“伟人之后今何在”
系列报道之二十
【人物档案】
左太北是原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与刘志兰唯一的女儿,1940年5月生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八路军总部。出生后,是在延安保育院长大的,新中国成立后被送进北京八一小学读书,后在北京师大女附中读书。
左太北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先后在国家经委、国家计委、航空航天部等部门工作,曾任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计划司副司长。
2000年退休后,左太北写了不少追忆她父亲的文章,亲手整理编辑并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左权将军家书》。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每当我们唱起《太行山上》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时,就会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歌曲把我们引领到那久远的年代,在我们的面前常常会出现那动人的一幕:左权将军带领八路军战士与日寇浴血奋战在太行山……
彭德怀给左权女儿起名字
叫左太北
1940年5月,左太北出生时正是彭德怀和他父亲左权策划组织“百团大战”的前夕。因为左权去外地办事,最早得知消息来看望刚出生的左太北的不是父亲左权,而是彭德怀、浦安修夫妇。
左太北回忆说:“我生在武乡,也是太行山的一部分,叫太北区。彭伯伯说刘师长(刘伯承)的孩子叫太行,她就叫太北吧。我爸爸和妈妈也同意,就这么叫起来了。”
3个月后,左太北被送到延安。1943年,彭德怀回到延安后再次见到左太北时,左权已经牺牲了。左太北的母亲刘志兰在陕北公学工作,因为住得较近,她常常会把左太北放在彭家,因为除了彭德怀和左权这层特殊关系之外,刘志兰和浦安修也是老朋友,她俩是北京师大女附中的同学。因此,彭德怀夫妇一直把左太北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关怀备至。
左太北回忆:“彭伯伯和浦阿姨说我小时候特别倔,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时候他们不让我干我就哭,在地上打滚,他们怎么劝我也不成。浦阿姨经常说,没办法。他们俩就出去,等会儿听屋里没声了,进屋看我在地上睡着了,然后再把我抱起来。”谁都难以相信,性格刚强的彭大将军对左太北是那样的耐心,那样的有人情味。
解放后在北京,左太北就住彭老总家,彭老总在家从不大声说话,对左太北完全是慈祥的老父亲。
爸爸对女儿说的唯一一句话:
我在前线战斗
1982年,左太北忽然收到了母亲寄给她的11封家书。这11封家书的日期从1940年8月到1942年5月,均为左权将军的手书。这些信是左权与妻女分别的21个月里的家事和战事的记录,也是太北人生中最初记忆的空白点。虽然左权多次在信里问及女儿太北,但他一辈子只有一句话是说给女儿听的—在他寄回的家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告诉太北,我在前线战斗。”每当读起这些信,左太北都会泪流满面。
1942年春,日军为了报复“百团大战”,发动了对华北平原“五一大扫荡”。5月22日,彭德怀、左权命令主力部队机动作战,突破敌人的重兵包围圈,转到外线游击。25日天刚亮,敌人一万余人突然从两翼包抄十字岭,并配以飞机轰炸,直逼八路军总部。在左权的指挥下,八路军北方局总部逃过一劫。然而,左权却永远地留在了十字岭。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中共最高将领。
左权牺牲的消息传来,朱德挥泪赋诗:“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而当时,正好是左权唯一的女儿左太北出生刚满两周岁。
左太北对于父亲最初的记忆,仅仅是靠一些模糊的照片。儿时的她只是从老师、亲人和父辈们的关爱里,知道父亲是抗日名将、民族英雄。她和父亲、母亲在一起的日子只有3个月,那时她尚在襁褓之中。那段日子永远地留在了山西武乡县砖壁村……
后来,她慢慢长大,才知道爸爸是八路军当中学历最高的将领之一,毕业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毛泽东称他:“左权他吃的洋面包都消化了,这个人硬是个‘两杆子都硬的将才。”
平凡低调,朴实无华,
这就是她要的生活
早年丧父,这对于左太北来说,不能不是一个心中永久的痛。谈起父亲,左太北的心情很不平静:“我真切地感到,父亲深深地爱着我们母女。如果没有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我们将是多么幸福的一家啊!”但是,在失去父亲后,她又得到了更多的“父爱”……
从小到大,她都没有感觉自己与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直到1952年。“1952年给毛主席汇报,学校派了七个同学,其中有我。毛主席见了我,一听是左权的女儿特意拉我的手,问我家里的情况,问我妈妈怎么样,周末怎么过,怎么生活,还跟我特别认真地照了一张照片”。
同样的关怀来自周恩来。1958年,左太北去天安门观看焰火,“李伯昭把我带到周恩来伯伯面前,对他说,这是左权的女儿。周伯伯亲切地对我说,你是左权将军的女儿北北?长得挺像你爸爸,一定要向你爸爸学习!”
1965年,左太北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国家经委、国家计委、航空航天部等单位从事国防工业建设工作。她的婚事,是一位中央领导的女儿帮忙促成的。丈夫沙志强比左太北大3岁,在河北农村长大,毕业于清华大学,父亲也是一位老革命。
左太北始终仰慕父亲的高贵品质,在生活上努力向父亲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总是热情地接待和接济太行山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并且为改善老区的贫困做了不少工作,办了不少实事。她经常留乡亲们在家里食宿,为此,她和沙志强经常花光了工资,工作几十年了没有任何积蓄,以至于前几年政府号召买公房,虽然折算工龄以后的房价很低,但他们依然望“房”兴叹,最后靠借钱才买下房子。如今,在他们居住的那层楼里,唯独他们家没有安装“防盗门”。左太北解释说:“我们家没有什么可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