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腹部石西地区八道湾组油气潜力分析

2011-04-26 03:57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质性物性渗透率

原 园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吴爱成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樊文阔,随大伟,文佳涛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石西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陆梁隆起南部的次级单元石西凸起上。石西凸起整体北东东向展布,其北为三南凹陷及三个泉凸起,南为滴水泉凹陷及滴南凸起[1](图1)。

据探井、评价井录井资料显示,八道湾组油气显示相当丰富,但所有显示层的显示级别均偏低,多为低级荧光显示;取芯显示则以油斑级为最高级别,油侵或饱和含油级均未见[1]。

图1 石西地区构造位置图

石西地区八道湾组已对12口井,21个层段进行了试油,结果无一口井层获得工业油气流。各试油井射孔井段普遍较大,射开最小厚度为6.0m,射开最大井段达38.0m,而各井段产液量普遍较低。最近在老井油层复查中,共发现6口井有油层,且都位于圈闭边缘或圈闭外。为此,笔者对石西地区八道湾组进行了孔隙度和渗透率分析。

1 储层低孔低渗性

八道湾组纵向划分3个段,其储层主要发育在八道湾组一段和八道湾组三段。储层岩性以细砂岩为主,中砂岩次之,粗砂岩甚少,偶见砾岩和粉砂岩。

1)孔隙度 孔隙度分析表明,孔隙度范围值为1.46%~25.18%,平均值为9.42%,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8%~12%之间,分布比较集中,分选性较好。其中孔隙度小于5%的样品27块,占5.3%;孔隙度在5%~10%之间的样品236块,占46.37%;孔隙度在10%~15%之间的样品244块,占47.94%;孔隙度大于15%的样品共2块,占0.39%。

2)渗透率 渗透率分析表明,渗透率范围值为(0.01~88.33)×10-3μ m2,平均值为1.64×10-3μ m2,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 (0.05~ 0.8)×10-3μ m2。其中渗透率小于0.1×10-3μ m2的样品28块,占5.61%;渗透率在 (0.1~1.0)×10-3μ m2之间的样品共346块,占69.34%;渗透率在 (1.0~10)×10-3μ m2之间的样品共110块,占22.04%;渗透率大于10×10-3μ m2的样品仅15块,占3.01%。

3)储层类型及成因 依据石油行业碎屑岩储层评价分类标准[2,3],研究区八道湾组整体属于低孔特低渗至特低孔超低渗储层。与滴水泉油田滴2井区、滴12井区工业性产层的八道湾组储层物性比较,石西地区八道湾组储层物性要差3~4个等级 (见表1)。

石西地区八道湾组砂岩属渐进埋藏,压实作用普遍较强,溶蚀作用对孔隙度贡献不大。且由于没有经过构造作用的迹象,地层裂缝系统不发育。造成储层低孔低渗的特性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岩石中富含千枚岩等塑性岩屑及成岩压实作用较强[4]。

表1 八道湾组储层物性对比表

2 非均质性研究

1)渗透率非均质性研究 表征储层非均质程度常用的指标有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极差系数[5]。计算得到八道湾组三段的变异系数为0.74,突进系数为39.06,极差系数为2944.3;八道湾组一段的变异系数为0.58,突进系数为36.78,级差系数为450.4。由此看出,八道湾组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且八道湾组三段的非均质性强于八道湾组一段。

2)层内非均质性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对八道湾组三段单一厚砂层进行精细解剖,选择了研究区内八道湾组最大构造-石004断鼻;沿其鼻轴的开发井进行联井横向对比,如图2所示。由图2可见,八道湾组单一砂层内,纵向可划分出好、坏不同的物性段;横向则可划分好、坏不一的物性区。从空间上看可知,在单一砂层内部存在众多的、孤立的、规模不等的、形态各异的 “物性团”交错分布,充分反映储层层内严重的非均质性。

图2 石西地区八道湾组三段中部单砂层层内非均质性剖面图

3)非均质性影响成藏 在油源、圈闭均具备的情况下,油气能否聚集成藏,关键是油气在储层内的侧向运移条件是否通畅,通畅就能成藏,否则就不能成藏。石西地区八道湾组储层层内的严重非均质性,造成油气侧向运移条件差,导致构造因素对油气聚集缺乏控制作用。已有的试油井除一口井位于构造高部位外,其余各井均位于构造边部,甚至是缺构造圈闭的地区;老井复查发现,具有油层的井分布也多处于构造圈闭的边部;录井发现八道湾组有14层累厚238.5m的砂岩油气显示,充分反映该井区曾有过一定规模的油气运聚过程,如果侧向运移条件通畅,该断鼻应该有储油,事实上是,八道湾组试油结果为水层,说明该构造高部位未形成油气富集。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八道湾组储层侧向运移条件极差,非均质性严重。

3 结 论

1)石西地区八道湾组孔隙度范围值为1.46%~25.18%,平均值为9.45%;渗透率范围值为(0.01~88.33)×10-3μ m2,平均值为1.64×10-3μ m2,属于低孔特低渗至特低孔超低渗储层。

2)石西地区八道湾组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油气在储层内的侧向运移不通畅,决定其聚油气能力差。

[1]张进铎,王兆峰,赵建章,等.准噶尔盆地石西油田火成岩储层特征及其油气成藏规律研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0,33(1):1-6.

[2]赵澄林,杨丛笑.单井碎屑岩储层评价[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14.

[3]于兴河.油气储层地质学基础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366.

[4]况军,姚根顺,朱国华,等.石西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低孔渗成因[J].新疆石油地质,2001,22(6):493-496.

[5]于兴河.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质性物性渗透率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中韩天气预报语篇的及物性分析
LKP状态方程在天然气热物性参数计算的应用
中煤阶煤层气井排采阶段划分及渗透率变化
不同渗透率岩芯孔径分布与可动流体研究
SAGD井微压裂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研究
低孔低渗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及其适用性
从量化机制到质性建构——情绪话语分析刍议
AIDS患者内心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维医治疗涩味黏液质性风湿性关节炎8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