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涛,李海涛
高血压病作为一种全球性疾病已引起广泛关注。2003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提出了“高血压前期(prehypertension)”(120~139/80~89 mm Hg)的概念,并推荐血压在此范围的人群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甚至更激进的办法来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2005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我国人群血压水平从110/75 mm Hg(1 mm Hg=0.133 kPa)开始,随血压水平升高,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将持续增加,当血压达到120~129/80~85 mm Hg水平时,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将增加1倍。在The Strong Heart研究[1]中也发现,与理想血压人群相比,高血压前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了1.8倍,由此推测高血压前期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是否合并胰岛素抵抗及脂联素水平的改变,为早期干预高血压前期提供理论依据。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受试者来自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人群。受试者在体检中心进行血常规、空腹血糖、血脂、身高、体重、血压等项目检测,并填写调查问卷。排除:①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②各种继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者;③伴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或合并感染、肿瘤或免疫系统疾病者。根据受试者血压水平分成理想血压组(收缩压90~119 mm Hg及舒张压60~79 mm Hg)、高血压前期组(收缩压120~139 mm Hg和(或)舒张压80~89 mm Hg)、1级高血压组(收缩压140~159 mm Hg和(或)舒张压90~99 mm Hg)。
1.2 标本采集及处理 全部受试者于晨起后空腹状态采集肘静脉血4 ml,按要求分装于试管,采用EDTA抗凝,室温状态静置2 h,3500 rpm/min,离心6 min,收集上清液,置于-70℃冰箱保存待测,测定时一次解冻。
1.3 仪器及试剂 ①日本伯乐680酶标仪;②北京核仪器厂 FT-630G放免仪;③人脂联素(ADPN)定量检测试剂盒(ELISA)购自美国RD公司提供;④碘[125I]胰岛素放免分析试剂盒购自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
1.4 检测方法 ①胰岛素采用放射免疫法;②脂联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③采用HOMA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mmol/L)×空腹胰岛素(mIU/L)/22.5。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EXCEL数据库,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以是否进入高血压前期为因变量,性别、年龄、总胆固醇、体重指数、脂联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等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受试人群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本研究共检测了170例受试者,排除糖尿病4例,高脂血症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例,最终入选160例。其中男性108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42.68(23~61)岁;理想血压组43例,高血压前期组79例,1级高血压组38例。各组间性别比例、吸烟率、饮酒率、甘油三酯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血压前期组体质指数与理想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级高血压组体质指数、空腹血糖与理想血压组及高血压前期组比较,1级高血压组总胆固醇与理想血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表1)。
2.2 受试人群胰岛素抵抗及脂联素水平比较 高血压前期组血清脂联素、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理想血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1级高血压组血清脂联素与理想血压组比较,及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理想血压组及高血压前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表1)。
2.3 Logistic回归分析 以理想血压是否进展为高血压前期为因变量,性别、年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吸烟、饮酒、体质指数、脂联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等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经检验,模型有统计学意义(χ2=37.65,P <0.01)。体质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为理想血压进展为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脂联素为保护因素。在校正体质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后,脂联素水平每增加1 mg/L,理想血压进展到高血压前期的风险降低11%;在校正体质指数、脂联素后,胰岛素抵抗指数每增加1单位,理想血压进展到高血压前期的风险增加到原来的11.78倍(表2)。
表1 三组人群基本临床资料、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水平
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组织的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和(或)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病理生理反应。多数学者认为胰岛素抵抗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之一。研究证实,HOMA-IR法是评定群体胰岛素抵抗的可靠指标,与“金标准”诊断胰岛素抵抗的胰岛素钳夹试验高度相关[2]。因此,本研究采用HOMAIR作为评价胰岛素抵抗的参数。
表2 理想血压组及高血压前期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继发于胰岛素抵抗的高胰岛素血症可能通过如下机制参与血压升高过程:①血管活性物质失衡[3]:胰岛素能刺激主动脉内皮细胞合成与分泌内皮素,内皮素是目前人们已知的最强的血管收缩剂,内皮素能引起外周血管阻力的增加,促进肾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促进平滑肌与心肌增殖,引起心血管的重塑。高胰岛素血症使内皮细胞合成与分泌一氧化氮减少,导致血管舒张作用丧失,引起血管收缩痉挛导致血压升高。②肾脏钠水潴留:高胰岛素血症可增加肾脏钠的重吸收和细胞内Na+、Ca2+浓度,使去甲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活性增加,因此产生强大的缩血管效应。③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Tack等[4]认为,高胰岛素血症可增加交感神经活性,促进肾小管的重吸收,心输出量增多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且随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促进氨基酸的吸收和胆固醇进入血管平滑肌,直接或间接促进血管平滑肌肥厚,以致管腔狭窄,从而导致血压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前期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理想血压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为理想血压向高血压前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近年来研究证实脂联素具有调节糖脂代谢、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重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理作用。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与高血压发生也有重要关系。Chow等[5]研究证实,低脂联素血症可能参与了人类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并可预测罹发高血压风险。目前还认为高胰岛素同时能够抑制脂联素的合成与分泌,其机制可能为胰岛素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降低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相关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BK)的活性使脂联素表达减少[6]。本研究显示高血压前期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理想血压组,体质指数则明显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脂联素减低为理想血压向高血压前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胰岛素抵抗与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
综上,高血压前期阶段存在胰岛素抵抗倾向及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胰岛素抵抗、脂联素水平对预测罹发高血压前期的风险有帮助;早期干预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可能有助于减少高血压前期的发生。后续研究过程中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胰岛素抵抗、脂联素水平与高血压前期的关系。为早期干预高血压前期,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提供依据。
[1] Zhang Y,Lee ET,Devereux RB,et al.Prehypertension,diabetes,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a population based sample:the Strong Heart Study[J].Hypertension,2006,47(3):410-414.
[2] Wallace TM,Matthews DR.The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man[J].Diabet Med,2002,19(7):527-534.
[3] Haenni A,Lind L,Reneland R,et al.Blood pressure changes in relation to sodium and calcium status in induced hyperinsulinemia[J].Blood Press,2009,9(2-3):116-120.
[4] Tack CJ,Smits P,Willemsen JJ,et al.Effects of insulin on vascular tone and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in NIDDM[J].Diabetes,1996,45(1):15-22.
[5] Chow WS,Cheung BM,Tso AW,et al.Hypoadiponectinemia as a predi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tension:a 5-year prospective study[J].Hypertension,2007,49(6):1455-1461.
[6] 翁隽挺.瘦素、脂联素与高血压[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29(5):73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