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全媒体生产管理平台实现新媒体时代报社的战略转型

2011-04-25 14:48
中国传媒科技 2011年7期
关键词:报纸稿件流程

创新全媒体生产管理平台实现新媒体时代报社的战略转型

上海证券报社,作为一个传统平面媒体,现在正面临着如何向新媒体转型的挑战。通过平台的开发、使用,上海证券报重新定义了编辑的职责、工作范围,重构了全新的采编流程,实现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全媒体生产管理平台,完美地实现了新媒体时代报社战略转型的目标。

上海证券报社全媒体生产管理平台采编系统是为了满足业务系统整合,可以集中报社的优势资源,打破网站、报纸以及其它发布系统相互间的数据壁垒,使得报社业务人员能够集中精力创作高质量的新闻信息。该系统包括多级用户,主要用户为上海证券报记者、各频道编辑、主编等,此外还包括版面编辑、美编和值班总编等。系统总体结构由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服务支撑层和业务应用层四个层次构成。基础设施层包括系统的各类基础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数据资源层负责存放数据,数据访问控制。服务支撑层采用企业服务总线来实现基础平台组件的服务,并提供统一用户管理、统一权限管理、统一监控管理等基础应用服务。业务应用层为在服务支撑层基础上构建的业务应用系统,业务应用系统以报道指挥为中心,实现了新闻采集、编辑加工、产品发布三个业务平台的整合,以统一的界面向用户提供服务。具体结构见图所示。

该系统主要的技术特点和创新点在于在于多渠道信息采集,多方位的编辑加工,多种数据类型的支持,多种技术的结合使用及成熟技术的应用,三层架构面向服务的松耦合系统,预处理、容错、监控等多种手段结合保证系统的高效、稳定,系统备份的安全保证等方面,具体还表现在以下方面:

1)创新实现多种媒体产品采集、编辑、发布业务的整合,构建全新的采编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该平台将原有各产品的编辑人员统一到一个编辑部,强调专业知识和经验,按专业分工签发同一专业内的各种产品,提高了产品的专业质量。灵活的流程控制提高了产品生产的时效,提高了人力智力的利用率和数据的利用率。建立的以原报纸编辑为基础的全媒体编辑队伍,面向产品进行信息的采集、编辑、发布,从人员职责转变、新媒体产品开发实现报社转型。

2)稿件的全流程跟踪,效果直观,数据复用更方便。随着平台边界的扩大,稿件在多部门、多产品中的状态都得以记录并以直观的形式展现,方便用户从任一版本为基础继续利用。

3)以报道管理为核心实现全业务流程。该平台通过在报业领域首先引入统一通讯模式,实现了IM、短信、语音网络的多种沟通模式,并与采编流程相结合,真正实现了全时全天候沟通、协作,使以往的任务分派、选题策划、产品加工等业务流程更有效率。

就国内现有的几种“全媒体”采编系统的比较来看,全媒体生产管理平台和传统媒体的采编系统差别较大,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人。人即用户,分记者和编辑两种角色。其他全媒体,全能记者,可以通过网页、终端、手机等多种渠道发送多媒体稿件。专业编辑,各产品有各自的编辑部门,部门内再按内容分工,或将数据自动转换。全媒体生产管理平台,记者、编辑不再按产品分部门,而是全部统一在一个部门,内部按专业垂直分工,如上市公司部的编辑,要处理与上市公司内容相关的所有稿件,并负责编、审、签发到报纸、网站、手机等多种产品。这样,同一稿件,比较一人处理3个产品的不同版本并发布,和3个人处理3个版本,避免了因不同产品编辑水平差异造成的不同产品间质量的差异,同时减少了稿件阅读时间,思考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相比较,其他全媒体体是培养全能记者,新建一个新媒体编辑队伍;该平台是培养全能记者,全能编辑,单产品的内容编辑已在本报消失。

2)数据。其他全媒体,信息采集到后,进入统一的稿库,之后由不同的产品编辑“复制”各种采编系统中,系统间通过接口或消息方式传递。全媒体生产管理平台,包括用户信息、采集的稿件、产品稿件、中间过程数据、归档数据,都放在统一的数据库中,数据查询调用可直接进行,过程也可全程跟踪,真正做到完全的可见、可用。

3)流程。传统方式采编流程,报纸采编系统的输出是其他采编系统的输入,以报为主。

其他全媒体采编,仅整合采集资源,输出的是采集的数据,作为各产品采编系统的输入。一次采集,多次发布。该平台流程,平台的输出是最终含形式的产品(报纸除外)。

新媒体产品的编辑是差别最大的,原来他们要么是拿报纸的成品,无法知晓原始信息和前面的过程,要么是跟报纸编辑一样拿到的是原始稿件,不能分享其他编辑的工作成果。而在该平台中,用户可以查看整个过程,追溯稿件的来龙去脉,使用其中的任一版本。一次采集,一次发布。

4)系统。其他全媒体,由全媒体采集和多个产品采编系统组成,用SSO打通用户访问。该平台,替代了原有的报纸采编、网站采编、手机采编,整合了他们的功能,对不同产品生产在签发环节作了个性适配。有些全媒体采编,利用报纸的成品,通过自动数据转换,实现无人操作的新媒体产品生产。在全媒体生产管理平台中,编辑可以将同样的版本发布到不同产品,但系统支持针对不同的产品进行必要的人工修改,系统提供的摘要、转换等仅作为辅助工具,毕竟电脑的人工智能还没有进化到完全替代人脑的程度,还需要进行必要的“人机”协同。该系统技术实现更复杂,因为增加了产品发布的流程,系统复杂性大大提高。有时同一稿件需要保存几十个版本,还需要对多个产品的流程统一管理权限、内容、统计。就该项目开发实施过程看,其中采集部分只占整体工作量的1/5,1/4用于整个编辑流程,而超过一半的工作量都集中在各类媒体产品的生产流程和适应性开发上。

全媒体生产管理平台在信息采集、编辑审核、生产发布的三个环节上完全支持多媒体、富媒体。所有记者、编辑在这一平台上都面向多种产品,记者可以向不同产品供稿,编辑可以签发不同产品。平台替代了原有的报纸采编系统以及网站采编系统,形成了统一的用户系统和数据库资源。平台内的编辑按专业分工,负责签发多种产品,充分发挥编辑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

该平台提供国内首创的稿件多产品流程图,展示稿件的生命周期,显示稿件从入库到编辑、传递、签发多个产品、再次利用、归档等过程的直观视图。用户可以查看流程中任一环节的版本,并利用该版本做再加工生产,使数据得到完全的共享和复用。用户可以使用系统上的任何稿件及其不同版本,使报社能够“人尽其才,数据尽其用”。平台还包含报道指挥部分。通过整合统一通讯,构建了报社内部多渠道、多方位的沟通协作平台,通过在线感知、语音通讯等进一步扩大了沟通方式和范围,通过任务管理、日程安排等功能,提升了报道策划的团队能力。通过平台实现了部门机构的整合也提高了协作的效率。

该平台使用后,大大促进了新产品的开拓和发展。报社在没有增加多媒体采编人员的情况下,开发的多个新媒体产品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重要的是,该平台的研发、使用,重构了采编流程,通过编辑的工作技能和职能的转型,完成了报社向资讯提供商的转型。

专家评审组认为全媒体生产管理系统成果显著:首先,该系统有较强的综合功能,是原来分头操作的报纸生产、网络内容更新、图片管理等系统功能集于一身,能够实现文字、图片、音像素从集中入库、共享资源;能够进行新闻信息集中编辑加工并分头向报纸、网络、手机终端等多媒体端口输出;其功能设计和应用完全适应和满足了目前报社全媒体采编工作流程,为全媒体工作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操作工具。其次,该系统具有较强的便捷性,能够兼顾采编人员使用原有各系统的工作习惯,使员工们易于接受和便于操作,特别是在网站工作方面,便捷性和功能性有较大提高。第三,该系统延展性较强,为下一步根据报社发展的需要,开发新的功能,也预留了多个对接端口。第四,该系统投入运行一年多来,报社采编、出版、网站和手机媒体各项工作运行正常,期间还经历了中国证券网全网改版和报纸局部改版的挑战,未发生系统故障导致的采编和出版事故。

最终专家评审组建议对全媒体生产管理平台一期项目进行验收:由上海证券报社和中科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开发的上海证券报全媒体生产管理平台于2009年7月正式应用于报社采编工作,一年多来系统运行正常,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资源整合能力,为报社战略转型和全媒体发展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猜你喜欢
报纸稿件流程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