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的台风达16次。在国家防总的指导下,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投入,夯实工程基础,加强非工程体系建设,以人为本,科学应对,防台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把台风造成的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广东省自1998年以来,通过实施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人大议案工程,对5808座小型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十一五”期间,投资539亿元建设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完成290座大中型水库及重点江海堤围的除险达标加固;在此基础上,近两年投资44亿元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工程建设,对还存在不同程度问题的76座大中型水库和1218座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全面完成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十一五”期间,广东以铁的手腕整治违规小水电,共清查390座违规小水电工程,依法依规对其予以处置,其中53座拆除或降低坝高,222座采取了加高培厚、降低溢流坝段等工程措施,其余小水电工程补全手续,完善相关安全运行制度,从而彻底扭转了小水电工程安全度汛困难的局面。“十一五”期间,广东水利真抓实干,工程基础进一步夯实,防御台风洪涝灾害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广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在台风防御工作中,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突出做好群众的安全转移工作。省委、省政府对防台风转移群众工作提出了“四个百分之百”的要求,即渔船百分之百回港、渔排人员百分之百上岸、危房五保户人员百分之百转移、低洼地简易房等危险区域人员百分之百转移到安全地带。危险区域群众的转移工作做到“不少一户、不漏一人”。市、县、镇各级党委、政府切实落实“四个百分百”要求,“十一五”期间尽管发生过超强台风“黑格比”正面袭击,但渔民伤亡事件只是零星个案,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一是建立强化问责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强化责任问责,对失职或责任履行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对因工作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二是完善以人为本的预案体系。制订省、市、县(区)、镇(乡)、村(组)五级防台风应急预案,层层落实人员转移的责任,包干到户,落实到人。三是大力建设科学高效的指挥体系。“十一五”期间,广东省现有报汛站点已建达1834个,目前正通过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增加站点布设。对大中型水库、重要堤防、渔港以及重要“三防”设施进行实时监控。广东省正在加强建设省三维电子沙盘项目,为防汛应急管理及会商决策提供更为直观准确的信息服务。四是完善科学布局的抢险保障体系。“十一五”期间,省属三防机动抢险队伍已建11支,其中工程抢险队6支、民兵轻舟队伍5支,队伍专业完备,布局科学,接令后30分钟内能出动,1小时能到达抢险现场。建筑面积达12000 m2的省防汛物资中心仓库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其余4个省属区域性仓库正在筹建,于近期开工建设。
一是建立台风防御会商制度。与防汛相关成员单位建立了日常会商、定期会商和重大事件会商制度,提高灾害预防预测能力。二是建立台风防御督导制度。省防总对市县防御台风工作实行现场督察指导,明确督导组的性质、任务和工作方式,提高督导工作的规范性和针对性,督促市县进一步落实防御措施。三是健全信息发布制度。省防指与省电视台架设了通信专线,每次有较大的防御活动时,省电视台都在省防指进行现场直播报道,使社会公众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有关防汛防台风信息,有效提高了三防信息的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