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汉军,刘建刚,卜祥振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SAHS)是一种睡眠期间由于中枢调节或上气道反复阻塞致频繁呼吸暂停、低通气,从而引起低氧血症和睡眠唤醒等一组睡眠障碍性疾病,是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为此,笔者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SAHS患者85例,现将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6-07~2009-12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85例SAHS患者;男69例,女16例;年龄32~75岁,平均53.6岁。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经PSG监测后确诊为中重度SAHS,使用nCPAP治疗1个月后,再次行PSG监测,分析比较治疗后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最长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等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
1.3 治疗方法 使用CPAP呼吸机(美国伟康公司产品),选择能有效消除睡眠呼吸事件发生的压力作为最佳治疗压力,入选的85例患者的CPAP起始压力为4~5 cmH2O(1 cmH2O=0.098 kPa),治疗压力为7~15 cmH2O,使患者既能耐受又能消除呼吸暂停低通气和维持SaO2在90%以上。治疗过程中坚持随访,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随时调整压力水平,以保证患者的依从性,全部患者坚持每晚使用CPAP呼吸机6 h以上。
1.5 结果 CPAP治疗前后各项PSG监测指标比较。85例治疗前后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最长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ESS评分和BMI指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1)。且睡眠打鼾、夜间憋醒、夜尿增多、晨起口干、头晕、日间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工作效率提高。
表1 治疗前后PSG参数及ESS、BMI变化
目前认为SAHS主要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为上气道结构和功能异常,包括扁桃体和悬雍垂增大,咽肌张力下降等。这些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导致患者睡眠时上气道出现气流的完全或部分受阻,致使患者夜间睡眠结构紊乱,反复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2]。表现为夜间憋醒、夜尿增多、晨起口干、头疼、头晕、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随病情发展可出现精神神经和行为方面的异常以及心血管系统障碍,严重病例可发生猝死,是心、脑血管意外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SAHS的治疗包括减肥、改变睡姿、药物治疗、口腔矫正器、手术治疗和无创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迄今为止nCPAP仍然是中、重度SAHS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能降低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3]。nCPAP通过鼻维持整个呼吸周期中上气道持续正压,减轻上气道阻力;nCPAP通过正压通气使上气道管内压提高到超过咽部或下咽部的跨壁压,刺激气道感受器增加上气道的张力,从而维持吸气和呼气过程中的上气道开放,消除呼吸暂停,从而提高血氧饱和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4]。
本文结果显示:经nCPAP治疗后,复查PSG各生理参数,85例治疗前后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最长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总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中重度OSAHS患者可明显改善睡眠时的缺氧和呼吸暂停,改善睡眠结构和质量,减轻临床症状,nCPAP呼吸机治疗适用于大多数SAHS患者,尤其是老年或伴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不能耐受手术者、对手术有顾虑者或术后复发者,是中重度SAHS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1]Baldwin CM,Griffith KA,Nieto FJ,et al.The association of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and sleep symptoms with quality of life in the Sleep Heart Health Study.Sleep,2002,24:96-105.
[2]皇甫秋强,王国付.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实用老年医学,2006,20(2):104-106.
[3]田攀文,陈亚娟,文富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研究进展.新医学,2008,39(9):621-623.
[4]Pladeek T,Hader C,Von Orde A,et a1.Non-invasive ventilation:comparison of effectiveness,safety,and management in acute heart failure syndromes and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Physiol Pharmacol,2007,58(S5):53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