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威
浅谈如何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新闻报道
王 威
福建科技报社
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群体,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科学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根据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闻媒体加强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新闻报道,不仅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和水平的需要,也是新闻媒体履行社会职责的一个重要表现。该文就如何加强典型高层次科技人才及其团队的新闻报道,如何做好科技人才的新闻采访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基本思路和方法。
高层次人才 典型宣传 素材选择 新闻采访
当前,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成为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举和时代发展的潮流。这也无疑给新闻媒体提出了一个如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进一步发挥舆论宣传优势,提升新闻报道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劲的精神动力、舆论支持等课题。应该看到,新闻媒体加大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新闻报道力度,既是服务科技创新发展和推动科技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整体新闻报道水平的实际需要。但新闻媒体如何做好科技创新团队报道,如何真实、生动地展现典型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高尚品格、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等,让典型人物可亲可信可爱,形成新闻舆论的影响力、感染力、亲和力,进而达到鼓舞人、激励人的社会效果,这是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新闻报道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新闻媒体应该把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大科技自主创新的传播力,以促进创新发展、科学发展作为自己的应有之责、宣传之举。尤其要把宣传报道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领军人物作为新闻媒体加强正面报道,弘扬时代精神、激励创新创造、促进科学发展的“重头戏”之一。
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指具有较高学术造诣或掌握核心技术,在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主要包括:创造重大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员,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的领军人物,利用科技创新催生具有强大竞争力企业和产业的创业者等。具体而言,即指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自然科学领域),国家科技奖励项目第一、二完成人、国家科技计划(973、863、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第一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一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学术带头人,国家和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的企业家等[1]。
客观地看,高层次科技人才在全国科技人员中所占比例偏小,队伍规模不大,这与加快经济建设、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存在较大的差距,高层次人才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党和政府要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要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报道,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人民的喉舌,作为以传播为主要手段的舆论工具,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更多地体现在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责中。“我们的新闻报道在很多情况下已不仅是一般的报道,而且还是推动形势发展、推动工作进程的重要武器,是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同心协力、闯关夺隘的重要手段,是传播信息、沟通联系、促进经济活动与科技合作的重要媒介……”[2]
着力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新闻报道力度,既要在“广泛”上做文章,更要在“深入”上下功夫;既要在报道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成就方面做到及时有效,又要在宣传科技创新团队中的典型人物、领军人物方面有更大建树。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新闻报道,不能是新闻媒体的短期行为或权宜之计,而是一个需要媒体高度关注和宣传的一个重点群体。要通过精心组织策划,努力形成高层次科技人才新闻报道的生动局面和有力声势。
党和政府作出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提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的方针,全面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突出强调增强科技创新、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智力支撑。因此,新闻媒体在这场关乎国强民盛的伟大变革和实践中,需要以新思维、新眼光、新措施和新对策,全方位、多角度地突出报道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自主创新中所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典型,尤其要把宣传报道科技创新团队作为一个重点内容。
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科技创新团队的力量和精神显得更加重要。团队精神简单地说,就是精诚合作与协同攻关,可以说没有团队的共同力量和智慧作为支撑和基础,光靠个人的力量,就很难在涉及交叉科学的重大攻关项目上取得辉煌成就和业绩。长期以来,我们的新闻媒体在科技报道方面存在较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新闻报道中比较关注科技个体成果而轻视科技团队在其中发挥的突出作用;比较侧重简单化的科技信息传播而忽视科技创新内容;比较注意报道科技事实而淡化科学精神的宣传,等等。开展科技成果新闻报道是需要和必然的,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做文章,比如成果数字的简单介绍,报道就会显得平淡,就难以营造尊重科学的浓厚社会氛围,也难以达到发挥舆论宣传的引导力、感染力的作用。新闻媒体应该通过报道科技创新成果的同时,充分展示科技团队精神和科技工作者无限的创造力和勇攀科学高峰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历程。这启示我们在新闻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宣传科学精神、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在科技创新时代的今天,这种精神更显示出一股无声的强大力量。
几年前,笔者曾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工学院院长万惠霖教授。在采访前,万院士陪同笔者先参观了学院的十几间科学实验室,看到很多中青年科技人员在实验室里忙碌着,让人印象深刻。后来笔者问万院士,科技创新工作主要靠什么力量时,他很坦诚地说,你都看到了实验室的情况了,说明我们的科研攻关不容易,光靠一两个人不行,必须要有一支爱科学、懂专业、能吃苦的研究团队,化工学院之所以能够取得骄人的科研业绩,靠的就是这样的科技团队。
典型是非常突出的特殊人物。宣传报道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典型人物,包括领军人物,除了反映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成就外,就是要努力去刻划他们的丰满形象,尤其是要充分挖掘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典型形象之所以能够包含丰富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就在于形象的瞬间思想感情,与时代和社会发生着这种内在的联系[3]。
报道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典型人物,我们又该如何真实地去表现其思想内涵?如果还是沿用以往“高、大、全”的老套路,或用简单的说教方式去陈述表现,显然已经不能为如今的受众所接受,更谈不上用新闻作品去打动人、感染人和鼓舞人了。因此,采写报道高层次人才的典型人物,关键还在于选择最能表现其思想和行为的典型内容。从方法论角度说,新闻学是选择的科学,即如何选择已有的东西就决定了能否体现自己的特色[4]。采写典型人物,一般来说会有很多内容素材供新闻记者选择,特别是一些在科技创新领域很有成就的典型人物。这里就涉及到如何选择报道素材的问题。首先是要“真实”。即指素材所反映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或科技活动中确实发生过的,是经过核实的事实。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首要问题,也是科技报道体现科学性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其次是要“切题”。就是所选择的报道素材要能够符合表现作品主题或中心的需要。契诃夫曾说过:“要知道在大理石上刻出人脸来,无非是把这块石头上不是脸的地方都剔除罢了。”这句话给我们一个启示,在选择报道素材时,要把能够表现作品主题、中心的素材留下,不能表现的或关系不大的素材,哪怕它很生动、很真实、很精彩,也应该剔除掉,以免喧宾夺主。第三是要“新颖”。新颖基本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新近发生的事实;二是虽然不是新近发生的事,但却是新近提出的观点;三是虽然是老素材、老题材,但倘若有新角度、新用途,仍不失为新颖。如,成语“班门弄斧”是指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本事,不知天高地厚的意思,有强烈的贬意。但华罗庚却说:“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这是我一生的主张。只有不怕在能者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才能不断进步。”这段充满哲理的话,一下子使成语“班门弄斧”变得有新意而发人深省[5]。
突出挖掘人物的思想闪光点、闪光面,是科技典型人才报道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比如,5年前全国媒体大量采访报道了许振超这位自学成才的先进事迹让人记忆犹新。作为青岛港的普通工人,许振超经过长期的刻苦自学、探索和创新,成为一名让国内外同行都佩服惊叹的专业技术水平很高的“土专家”。我们看到,许振超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没有大话、套话、空话,而是用他那纯朴的言语娓娓道来,让人深深感受到这位掌握着先进技术的当代中国工人楷模那股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这位科技典型人才的报道,之所以能够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其成功之处就在于把许振超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这位典型人物的形象真切感人,催人奋发。
宣传报道科技人才的典型人物,除要表现其思想境界、内涵外,刻划和表现他们多样的性格、特点,也是十分重要的笔墨。没有思想内涵的典型人物会让人感到苍白无力,没有性格特点的典型人物则让人感觉呆板刻板。典型人物其实也是平凡的普通人,他们有自己的所思所想,由于个人的气质、爱好、教养、生活道路不同,以及所处的环境、社会条件的差异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形成不一样的个性及特点。作为新闻记者,就要善于抓住这些能够表现典型人物独有的性格和特点,这样才能使你所树立的典型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我国著名物理学家、福建籍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兰英曾在北京接受家乡媒体记者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是:“嗨,实在太忙了,要不是看在家乡人的份上,我今天可是不会来的。”这句看似半开玩笑的话,一方面表现了林兰英和蔼可亲、随意直朴的性格,另一方面则表达了她热爱家乡的那片真情实感。
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报道,针对的是一个高智力的特殊群体。因此,如何提高对这个群体的宣传报道质量和水平,新闻采访成功与否是基础、是关键。常言道,有战略眼光才有战略机会。换言之,作为新闻记者如果没有新闻眼光或新闻思维,就很难掌握分寸,取得采访的主动权,甚至可能会丢失采访的时机。
新闻采访是工作不是创作,新闻采访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新闻写作的质量。显然,采访工作是新闻业务工作的一项硬功夫,特别是面对高层次科技人才这样一个群体,如果不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新闻报道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纵然你有生花妙笔,也不可能写出有质量有份量的新闻作品。为此,新闻记者面对涉及重大的科技事件或采访科技典型人物时,采访工作要做到精心组织、精心策划。就具体而言,就是新闻采访应该怎样入手?又如何提高采访的效率和质量?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科技新闻采访亦不例外,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无疑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是制定报道思想,贯彻报道意图。作为新闻记者要认真贯彻执行编辑部根据党和国家的科技大政方针所制定的报道思想或报道意图,以把握采访和报道方向,体现科技宣传的正确导向。同时,还要掌握有关科技政策方针,了解科技动态以及受众的需求,并力争在采访中尽可能采集能够体现报道意图的各种素材。二是掌握必要知识,了解相关情况。新闻记者可能面对的是不同学科领域的不同专家学者,甚至是大牌名家。因此,若想在短时间内获得满意的采访效果,应该事先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相关科技知识,不至于因外行而可能导致的采访失败。同时要尽可能收集与采访对象有关的文字资料,或采访对象自己写的资料,以及采访对象周边的人对其人其事的评价等等,这有利于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对象,为真正进入采访奠定基础。三是拟定采访提纲,保证采访顺利。采访提纲的拟定,主要内容是针对采访对象需要提问的一些问题,提纲所列出的问题,一方面要尽可能做到全面,避免采访时遗漏,同时提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充分考虑需要阐释的关键问题,包括考虑受众关心的问题。
新闻工作的实践经验表明,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或具有规模以上的新闻报道,都离不开事前精心组织策划的采访,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所花费的心血也决不亚于写作时流下的汗水。因此,记者既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又要在启动采访时快速进入“角色”,讲究科学的采访方法,掌握一定的采访技巧等等,这对提高采访质量和效率十分重要。一般来说,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一是及时开展访问式的采访。访问是采访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方法,大多数新闻事实都是在访问中获得的。但访问式的采访,需要记者注意不同采访对象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进而迅速作出判断和调整。有人说:“世界上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惟一永远需要做的就是应对变化”。采访有时很难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流程或意图进行,这就要求记者能够随机应变,做出正确选择。比如,有的愿意接受采访的专家,属于兴奋型、活泼型性格一类的人,采访时可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提出问题;有的专家属于性格内向型,不擅言谈,或对采访的意图犹豫不决,遇到这类的专家,采访时就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尽可能地去创造一个比较轻松的谈话环境,采取循循善诱,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提问方式;还有的是不愿意接受采访的专家,或由于工作繁忙排不出时间,或存在心理障碍等等,遇到这类专家,关键是记者要摸清对方拒绝采访的真正原因,并对原先的采访策略计划、方式方法等作出相应调整,力争实现原有的采访目标。二是调动“五官”介入式的采访。一名出色的记者,对重要的采访工作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实践过程,一般不会聊聊几句提问后完事,而是充分调动眼、耳、鼻、身、心等器官功能,融入采访之中,让提问更到位,观察更细致,思考更深入,记录更准确。尤其是观察,它在采访中是提问的重要补充。观察,有人称之为“无声的采访”,是用眼睛去发现新事物,新情况。通过观察,获得对采访对象的感性认识,可以为新闻提供形象化的细节材料,另外有助于保证新闻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弥补提问的局限。所以,学会观察,运用观察,善于观察,也是一名优秀新闻记者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做好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新闻报道,既要重视创新团队的报道,又要抓住典型人物的宣传;既要突出思想内涵的表现,又要注重人物性格的刻划;既要把握科技创新的特征,又要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既要创新报道的内容形式,又要打造自我的宣传特色。总之,新闻媒体只有不断加强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宣传报道,才能为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1] 福建科技发展报告. 2008.
[2] 陆小华. 再造传媒——传统媒体系统整合方略[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
[3] 艺术中的哲学[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3.
[4] 全国科技写作研究会编.科技写作学[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