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来了怎么办?

2011-04-14 12:40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1年8期
关键词:浅水区波高印度洋

□ 高 峰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海底山体滑坡或者海底核爆炸等产生的具有超长波长和中等周期的大洋行波。其中,因海底地震引发地壳垂向错动而造成大面积的水体突然升降,从而形成一系列波长数十至数百千米,周期2~200分钟的长重力波,一般称为地震海啸。海啸在大洋中传播数千千米而能量衰减甚小,当其行进至浅水区时,波速变小,波高陡增,大量海水携带巨大海啸波能冲向近岸。受海湾、海港或泻湖等近岸地形的影响,海啸波可形成波高数米至几十米的“水墙”,瞬间冲毁或卷去所有沿海建筑和人畜。

尽管全球各大洋均有海啸发生,但由于90%的海底大地震发生在太平洋,因此太平洋沿岸成为海啸灾害多发区。据统计,1900年至2000年间,太平洋发生过711次海啸,约占全球海啸的75%,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啸分别占12%和10%,而印度洋海啸仅占3%。

地震海啸按产生的源地远近可分为越洋海啸、区域海啸和局地海啸,其中,越洋海啸是从数千甚至上万千米之外的远洋传播而来的。例如1960年由智利9.5级地震引发的大海啸,先是肆虐智利沿岸后又横穿太平洋抵达1.7万公里外的日本沿岸。2004年12月,随着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附近海域发生9.1级强震,最具破坏力的越洋海啸也发生在印度洋沿岸。由于印度洋沿岸国家当时缺乏基本的海啸监测和预警能力,此次灾难导致近30万人死亡和失踪,逾百万人流离失所,并造成数十亿美元的财产损失。也就是在这次海啸之后,世界各大洋沿岸国家开始着力建立或完善海啸预警系统,并就海啸预警和防灾减灾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

虽然我们目前还不能准确预测海啸将何时发生,但可以根据海底地震发生后海面的波动情况做出海啸预警。

适当的防御知识可大大降低海啸造成的损失。当身处海边,感到地面有强烈震动,或发现海水突然退却,听到巨大的海浪咆哮声时,便可确认海啸即将来临,沿海沙滩和低洼地区的人员应迅速向高处或稳固建筑物的高层转移。此时,在深水区航行或作业的船只切勿驶向沿岸或浅水区,而在沿岸航行或作业的船只则应立即靠港并迅速转移人员,沿海养殖区渔业人员也应尽快转移上岸。处于危险地带的学校和单位则需停课、停业,并组织人员尽快向安全避险区转移;在海啸警报信号解除之前,人员需一直停留在安全避险区内。

猜你喜欢
浅水区波高印度洋
珊瑚礁地形上破碎波高试验研究
基于漂流浮标的南大洋卫星高度计有效波高研究
与南亚高压相联的欧亚大陆-印度洋经向环流
非平整港池的多向不规则波试验研究
船舶通过浅水区的操纵
海堤设计波高计算
浅析西沙水域航标日常巡检及应急反应适用船舶
利用RTK—SDE技术在浅水区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去印度洋
浅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