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化的视角把脉中国食品安全
——来自“2011年国际食品安全论坛”的报道
权威看点:倾听来自全球食品安全高端智库的声音
食品安全的管理“从危机应对到风险预防”转型
标准与技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科学要素
科技在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中承担重要责任
食品安全是全球性难题,积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球食品科技和产业界的共同职责。尽管不同国家对其提出的解决之道不同,但共同点均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加强国际间的交流,这对科学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为此,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和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主办的“2011年国际食品安全论坛”于2011年4月21~2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论坛得到了卫生部、农业部、科技部、工信部、中国科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及世界卫生组织等国内外重要政府部门和机构的支持,展示了中国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关注民生,坚韧、持续地提升中国食品安全水平的努力和决心。
以“风险交流和全产业链管理”为主题的本次论坛,凸显了“高端、科学及前瞻”三大特性。此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的350余位政府官员、业内专家及知名企业代表参加,50余位来自国内外食品安全领域的专家和企业代表针对食品安全领域的诸多内容发表了精彩演讲,深入评析国内外食品安全热点话题,并提供全球性的经验分享,体现了中外食品科学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持续关注及在全球食品安全中担负的道义和责任。各支持单位及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相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过去10年间,中国食品工业以超过15%的年均增速保持着高速的发展势头。2010年,中国食品工业仍以15%的增速保持高速发展,年产值已达6.3万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食品安全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在今年结束的“两会”上,来自全国人大代表及全国政协委员们提交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提案为总提案的12.5%,反映了各方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及期待。自2009年6月1日中国《食品安全法》实施近两年来,中国政府对治理关乎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努力日益加大,“科技在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中承担重要责任”成为共识。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潘蓓蕾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全球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供应链中,科技始终渗透其中并相互关联,科学家在食品安全中承担着重要使命。中国食品工业承载着13亿人口的“全球第一大食品消费市场”和居民日益提高的消费能力,已成为扩大内需的主体。食品安全是受各方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
潘蓓蕾教授强调,应该看到的是,尽管中国食品安全的整体水平日益趋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管理正实施着“从危机应对到风险预防”的重要转型,但是一些长期影响中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的因素并未发生明显转变,我们任重而道远。2011年是中国《食品安全法》公布实施的第二年,而与此相比美国的《食品和药品法》已公布实施了105年,差异和责任使我们必须加快脚步,以更宽的视角,更系统的研究,集聚各方力量和智慧,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巨大挑战。本次会议的召开,是以全球化的视角,探讨建立中国食品安全产业链及强化风险交流的又一次重要实践。
今年日本核辐射事件致使其食品工业因安全问题遭遇重创,也成为本次大会热议的话题之一。代表们认为,食品安全是一个突破国界的全球性话题。某一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很可能会波及全球,从而引发各国政府、科技和工业界人士的深入思索和合力探究。在这一为政府、科技界、工业界搭建的交流平台上,来自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以及中国、美国等国的专家和业界人士对当前全球所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途径提出了探寻方法。
风险交流是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政府、学术界、食品行业、媒体和消费者之间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及时、准确、透明地相互沟通,对于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在食品消费者与生产者和监管者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中国当前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比较薄弱,对公众食品安全科普力度低,许多科学信息没有能够在相关的机构、团体、个人之间及时沟通,造成了认识和行动上的不一致,不利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
如何才能实现与消费者的良性沟通,改变国家和产业对风险交流的重视程度,调动起各方力量,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相比之下,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等,都已经在风险交流领域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教训。本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陈君石院士、欧洲食品安全局前主席Patrick Wall教授介绍了国内外风险交流的原则与经验。陈君石院士指出,成功的风险交流可以缩小不同人群对食品安全信息/事件认识之间的差距,特别是专家的风险评估与大众的风险感知之间的差距(信息不对称),进而有助于做出有效的管理决策,乃至消除一些不必要的担心和做出必要的提醒(包括预警)。
谈及中国当前风险交流中的突出问题,陈君石院士表示,主要有如下几点:政府缺位,且时效性和透明度差;权威专家不愿意面对媒体;某些媒体抓住新闻,不经核实就发布。由于正确的科学信息往往处于劣势,而没有科学依据的误导信息却往往又占上风;造成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过度担心,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不利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而要改善和纠正这些问题,需要政府设专门机构,加强投入和专门人才的培养;民间建立权威的科学信息平台;政府、科学界、行业、媒体共同努力,建立科学的风险交流机制。Patrick Wall教授强调,风险评估过程中必须加强风险交流。他列举了欧盟的一些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事例。他介绍,欧盟拥有27个独立的成员国,是单独的市场共同体,实行通用的食品法规,且拥有近5亿人口。在独立国家内建立电子通信系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以便对食品和饲料进行控制和监管,使用高效工具对已确定风险有关信息(动物饲料和人类食品)进行交换,并采取相应措施。这样的信息交换使得成员国可以迅速采取措施,应对因食品或者饲料而引起的健康威胁事件。
论坛还专门设立了“风险交流”专题,邀请国内外专家以实际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为案例,深刻分析问题的实质,一方面希望能够引起各方的重视,加大对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和公众科普的投入;一方面希望能够从中吸取教训,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理,为建立长效的风险交流机制提供借鉴。
《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从危机应对到风险预防”的理念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如何将其落实到食品整个产业链中,并非易事。相对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展数十年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国才刚刚起步。无论是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还是对食品产业的举措,中国政府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转型和更新过程。
本次大会特别设立的“从危机应对到风险预防”专题上,国际食品保护协会副主席Katherine M.J.Swanson介绍了国外关于风险分析的最新进展,提供国际案例,为中国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提供借鉴。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主席Martin Cole博士从微生物的角度出发,来阐述Codex使用新的风险管理概念,促进食品安全管理从危机应对向风险预防方向的高效转变。
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之一就是食品产业链涵盖环节多,由此在客观上造成食品安全风险高。近年来,中国农业部等多家部委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加大了对高风险农产品和大宗农产品的监管工作,但是中国农业生产经营分散,呈现小、散、乱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基本现状依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善。
在中国目前分段监管的体制下,如何有效地实现农产品的质量控制,降低农产品安全给食品安全带来的风险,为食品安全提供源头上的保障,成为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重点之一。此次论坛上,有专家强调,只有真正解决了农业生产的安全问题之后,才能真正谈得上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在此次大会的“产业链的安全管理”专题上,哥伦比亚食品科技协会主席Jairo Romero从个人与公众的关系入手,提出建立新型的食品安全供应链的概念。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主席Geoffrey Campbell-Platt教授在题目为“全产业链的农产品安全管理”的发言中指出,作为食品消费者,我们都希望确保农产品在食品链中的安全,以提供健康、安全和有营养的饮食。为了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农产品的生产不应该给环境带来显著的污染,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确保农产品不被污染的环境所毒害。农产品及加工食品的流通,必须在可控和卫生的条件下谨慎行事,从农产品收割者到食品加工者和食品服务人员等所有操作者都应该理解和遵守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规范,以避免食源性疾病。
以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食品安全法》为起点,中国的食品安全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新”体现在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上,在食品安全的保障上,强调了建立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管理体系,管理方向从重点关注危机应对到目前的大规模风险预防。
在肯定中国食品安全工作取得较大进步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美国食品和药品法》的立法是1906年开始的,而中国《食品安全法》是2009年才颁布的。中国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食品安全管理上仍有不小的差距。中国食品安全的整体状况依然严峻,食品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食品从业主体数量众多、分布面广,发展不平衡,整体食品安全意识、诚信意识与法制意识不强,安全管理水平不高,从田间到餐桌食品链中食品安全风险和隐患 突出的现状依然未变;食品安全监管环节多,涉及部门多,综合协调难度大的矛盾依然存在;中国食品安全配套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不健全、风险评估及食品安全科普不足的挑战依然存在,如何形成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的疑问依然存在。针对这些问题如何一一破解,成为此次论坛的重要议题。为此,本次大会特别邀请了卫生部、农业部、科技部、工信部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回顾一年来中国食品安全的整体工作进展,深刻剖析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介绍今年的工作重点。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学院教授、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国际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席Theodore P.Labuza博士介绍了《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和问责制。他谈到,在2011年1月通过的《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是目前为止对美国食品安全系统的进一步改善。值得注意的是,法案的新要求包括设立一个进程,强制性检查有意向美国出口的外国食品加工者,在入境口岸加强对食品的检查。新的要求规定要用电子文件记录所有食品配料和食品链可追溯到美国农场的原产地,包括对进口食品的可追溯到外国的原产地。这个新的要求对向美国出口的所有国家都有影响。该法案上述规定的最终实现,就能保障消费者拥有一个更安全的世界食品供应链。
美国农业部前副部长任筑山博士在“如何改善中国的食品安全”的发言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在食品安全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食品安全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多方合作,共同担负责任,并需要持续改善,以实现对公共健康的安全指导和全体公民福利的最终目标。政府和食品行业对公众消费的食物和食品的检查和生产担负着重大责任。政府在制定食品安全的法律和法规时应该有透明度,在向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布指南时也应该有透明度。同时,媒体必须认识到其对公众的知识和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态度能起到重大的影响作用。媒体在报道食品安全事故时,应注重事实,避免感性化,不要造成公众恐慌。他还提示,中国的消费者需要自学正确的食品安全常识,把食品行业和食品操作者不安全的做法和产品诚实地报告给相关政府机构。
本次大会还特别设立了“标准与技术”及“新技术与新配料”专题,为从实际的生产应用到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提供全方位的解读。
在“标准与技术”专题上,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美国药典委员会及相关机构或公司的专家就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方法的国际标准化、快速检测技术与方法等内容进行了交流。报告人来自管理、研究、生产等不同领域,演讲内容涵盖如何在微生物风险评估基础上更好地管理食品安全,美国食品化学药典对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国际标准化检验方法,快速检测方法及应用等。
在“新技术与新配料”专题上,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及来自院校、企业的专家分别就中国对新资源食品的管理、纳米技术应用于食品的安全测试和政策、超高压技术等进行了介绍。中国工程院孙宝国院士从第三代肉味香精技术入手,介绍了咸味香精技术的发展和安全管理。
发言人还就食品安全标准中的案例、新技术在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对促进中国食品安全产业和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10.3969/j.issn.1003-5788.2011.03.001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秘书处 供稿)
信息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