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进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81)
庭院,建筑物前后左右或被建筑物包围的场地称为庭院。
庭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她象征着天地,是文化与情感的积淀传承处,同时又是整组建筑群中的精华所在。最早的庭院是在一字形或曲尺形的住宅前面留出空地,用篱笆围成封闭的庭院。后来发展成三合院或四合院(《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
中国庭院类型分为:居住型庭院、宫殿型庭院、寺庙型庭院和园林型庭院四种基本类型。明清北京故宫为最典型的宫殿型庭院,它的建筑空间序列沿中轴线进行,对称严谨、宏伟森严而近乎压抑。而普通的居住型庭院则太世俗,寺庙型庭院又太寂寞。因此,在所有庭院的类型中,园林庭院属于最自由最自在的,带有典型的筑园者个人审美意趣的情感依附。所谓情感依附,为心理学上的一个专用词,指人在选择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常常依照第一次对事物所产生的爱恋情感去选择。精神分析学家把这种先入为主的选择情感,叫做情感依附。
由于性征的差异,男性与女性分别对美的指向不同,也反映在筑园审美意趣的取向上,如对于形式美、优美与崇高的取向上,男性与女性的偏好往往是不同的,并直接影响筑园中园林庭院的风格。
自唐宋后,因实行科举制度,以大量文人入仕为官,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撑,文人筑园渐成风气,在唐代著名的有王维、白居易等人;在宋代著名的有欧阳修、李清照等人。
本文拟以欧阳修这位“文章太守”诗词中的“庭院”与女词人李清照诗词中“庭院”为例,探讨男性词人与女性词人在建筑审美意趣上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以及各自性别上的情感依附表现在筑园上的特点。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鞍雕马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鹊踏枝上阕》冯延巳)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鞍雕马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蝶恋花上阕》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临江仙上阕》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意味无穷,谁填写的佳句?成为诗史上一段公案。一说是宋代欧阳修的《蝶恋花》,但此词又见南唐冯延巳的《阳春集》,词牌《鹊踏枝》。这知识产权究竟属于谁?幸而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出面澄清,她认定这是欧阳修的作品,还说自己非常喜欢并反复使用。
欧阳修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余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制临江仙也[1]。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唐宋八大家之一。
叶梦得《石林诗话》有评:“欧阳文忠公诗,始矫昆体,专以气格为主,故言多平易疏畅。”其词多写男女感情,如《踏莎行》(候馆梅残)、《蝶恋花》(庭院深深)、《临江仙》(柳外轻雷)等,情思深远,婉转清丽,与晏殊词风相近。部分词作表现了个人志趣抱负,如《采桑子》、《朝中措》(平山栏槛)等。
欧阳修于庆历八年在任扬州太守时,就经营自己的园林型庭院,修筑了后来成为江南著名人文景观的平山堂。
欧阳修晚年更号六一居士,“六一”系指他藏书一万卷、集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棋一局、还常置酒一壶;再欧公自己以一翁,老于五物之间,是为“六一”的来历。此翁如此高雅,他的庭院当然是隔断尘嚣的,优游闲适,并自鸣得意: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朝中措上阕》)
平山堂地处扬州城西北的蜀岗中峰上,倚栏远眺,江南的隐隐青山与堂齐平,平山堂因此而得名。这绝佳之地的绝佳之构的庭院,规模不大,却有草木山石,为园林化的庭园,其风格高敞、高迈、轩昂、疏旷;在形式美上,突出了对称均衡,此点主要表现在平山堂的平面布局及主体建筑的风格上,这与欧阳修风雅潇脱的气度、张扬不羁的个性一致,也与其为官经历是分不开的。
“庭院深深深几许”。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李清照,才情极高,才调绝伦,她为什么如此倾迷欧阳公的佳句?她为什么有如此浓浓的庭院情结?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汉族,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易安居士文集》等著作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夏日绝句》等。
这位著名的女词人出生于书香门第,是仕宦之家的女公子,自幼受千佛山、大明湖的映照熏陶。她的旧居就坐落在济南城里的柳絮泉旁,现今归入趵突泉公园,为李清照纪念馆。
为寻词女舍,却自柳泉行;秋雨黄花瘦,春流漱玉声[2]。
曲曲折折,曲径通幽,富有节奏韵律,湖光山色,虚实相映,有这样明显的形式美的柳絮泉,为李清照幼小时候居住的园林型庭院,恰为她幼时的情感依附,富有诗情画意园林,正是她所具备的女词人的禀赋培养环境所在。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以文章受知于苏轼”[3],继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学士之后,和廖正一、李禧、董荣被称为“后四学士”,著有园林史上重要文献《洛阳名园记》传世。《洛阳名园记》把当时洛阳存在的19座名园记入一部作品中,记述翔实,行文简洁,富于诗意。有如此气质的父亲影响,李清照血液里活跃着挚爱中国园林庭院的先天基因。
作为一位兰心蕙质的女词人,又是生活在那个二程理学盛行的以男性为中心的专制社会里的女人,还曾是一位遭历战乱流亡的女人,自然对深深庭院有深深依恋。因为祥和静谧的园林型庭院,对于任何一个女人来说都是家的象征。
李清照捧读欧阳修的《六一词》就是在北宋王朝国破家亡,南渡之后,当时她流寓建康(南京),心念故土,度日如年,往往神情黯然,心情郁闷幽闭,常读前人的诗词作为排遣。青灯夜读,掩卷长思,自然是这位时运不济又风华绝代的女词人的日常功课。某天晚上,当她翻阅欧阳修的《蝶恋花》,读到“庭院深深深几许”一句,便心弦触动,共鸣不已,当然会反复引用反复唱和!
同为园林型庭院,欧阳修的庭院与李清照的庭院肯定是不尽相同的,虽然二人同为宋代,词风相近,但家境不同,性别不同,际遇不同,个人喜好不同,审美观点自然不一样。
在审美观念上,除前面从西方美学引入的形式美及优美和崇高的观点来讨论之外,为了阐释得更清楚,还应引入中国园林学上的三个审美观念:“亏蔽”、“奥如”与“旷如”。
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亏蔽”,最早语出宋代苏舜钦的《沧浪亭记》,它有遮隔的意思。而遮隔具有深化园境,造成景深的功能,它是一个概念。而“亏蔽”则包含两个概念,它既有“蔽”,阻断人的视线的功能,又有让视线通过的透空之处的“亏”空。在中国园林中,常用的“亏蔽”手法有:花木亏蔽、山石亏蔽、屋宇亏蔽等。
倘若对欧阳修与李清照两家词句细细品味,就会发现欧阳修《蝶恋花》中的庭院运用的是花木——杨柳作为遮隔帘幕,造成了深远的园林庭院建筑意境。这主要产生是“蔽”的效果。而李清照《临江仙》中的庭院运用的是屋宇加云雾产生“亏”的效果,并且这种效果有一种朦胧的深静的审美意境,而女性词人细腻的千千愁结自在其中了。
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其地之凌阻峭,出幽郁,寥廓悠长,则于旷宜;抵近垤,伏灌莽,迥邃回合,则于奥宜。
“奥如”与“旷如”的范畴,最早是由唐代的文学家柳宗元提出来的,他在写山水小品《永州龙兴寺东丘记》时说明了这两种审美效果。
在中国园林的空间分割上,“奥如”空间指屈曲隐蔽,深邃回合的幽闭空间。“旷如”空间指寥廓悠长,虚旷高远的开敞空间。在中国园林中,这两种空间是交替兼具,各极其妙,又相得益彰的。并且早在宋代,李清照之父李格非就在《洛阳名园记》中表达了这样的审美意向了。
洛人云:“园圃之胜不能相兼者六,务宏大者少幽邃,人力方胜者乏苍古,水泉多者无眺望。”
这说明在中国园林文化上,“亏蔽”、“奥如”、“旷如”,不仅为三个审美观念,也为三种造园的方式。
无论是“杨柳堆烟”、“楼高不见章台路”,还是“平山栏槛倚晴空”、“手植堂前垂柳”;再有《醉翁亭记》,可以看出欧阳修喜欢的是那种外向的、高远寥廓的、空间“旷如”的园林庭院。其园林庭院空间审美效果主要是偏重于“远望之以取其势”,从无限的世界感受有限的人生,其风格高迈而豪放。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李清照
而从李清照一颗千回百折的词心,我们可以窥探出她是钟情于这种内向的、深幽合闭的、空间“奥如”的园林庭院。李清照的园林庭院审美效果为“近看之以取其质”,从有限人生感受无限的世界,于静谧中看出变幻,其风格细腻而婉约。
从现代园林建筑美学的角度来看,欧阳修平山堂的筑园风格,代表了典型的男性审美趣味,而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庭院”则为典型的女性筑园审美理想。前者的审美特征为高朗、开放、大方;后者为幽雅、曲折、婉约。
环涂皆山也,有亭翼然。 ——欧阳修《醉翁亭记》
从审美意趣上说欧阳修的筑园精神与他的词风是一致的。
窗前誰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余情。
——李清照《添字丑奴儿》
细读《潄玉词》,或云窗雾阁,或玉枕纱厨;或月满西楼,绿肥红瘦;或萧条庭院,满地黄花堆积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对于易安居士那意境幽美深静的庭院,我们是能够想得出来样子的。
[1]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出版社,1997
[2]徐培均.李清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