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化学融合生活——《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的感悟

2011-04-13 16:23:46相荣富
化学教与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化学情境实验

相荣富

(宝应县范水高级中学 江苏 宝应 225819)

生活是化学的源泉,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无处没有化学,化学也将服务于生活。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以生活为本,注重生活素材的挖掘,密切联系生活,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才有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化学教学应该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如果化学教学脱离生活,那教学将毫无生气,学生难以体验学习化学的兴趣与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怎样将化学与生活结合将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崭新课题。 下面我结合自己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的实践中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感悟。

在高一年级,我们学校用的教材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化学1》,其中专题一第二单元有一课“物质的分离及提纯”,我教了两个班,在教学中,我在教学设计时进行了对比教学、演绎教学,力求赋予学生鲜活的生活情景,以有效激发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我很深切地感悟到:让学生体验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是多么的重要!

案例1

一个班我就从课本第18 页中的实验情境设计开始: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 从反应后的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分离、回收这两种物质,需要使用哪些分离方法? 请简述实验方案。

课堂实况:由于学生对该实验并不陌生,对于两种物质的性质也熟悉,学生能积极思考相关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学生提出了可行实验方案。

另外一个班,我就从我小时候的一个生活事例情境开始:在我小时候,我妈让我去买盐,在回来的路上,我由于玩耍将盐散落在地上, 我只好将盐聚到淘米篓子里,由于里面有很多泥土,我将盐到河里洗洗,试图将泥土洗掉, 然而盐越洗越少……请同学们帮我出出主意,该怎么提纯食盐呢?

课堂实况:我发现我问题提出后,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发现所有的学生都进入了探讨,学生的思考更为敏捷,很快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实验方案,同时还提出了实际生活上可能的处理方法。

真切感悟:这两种设计都基于学生的比较熟悉的情境,其问题都能引发学生们积极的探究与思考,能让学生体验运用化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快乐,其教学效果要比单纯的教师讲授要有效得多,应该说这两种引入都是可取的! 但两者设计的情景与效果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以实验创设的问题情境,尽管学生对实验有一定的兴趣,但整个过程就在实验上,学生体验的是解决化学实验中问题,没有生活的因素,似乎缺乏真正的应用。 后者创设的是生活情景,展示的是鲜活的生活问题,学生会感到学习的知识有用了,能帮助人或社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表现出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所以他们的思维被激活,变得更敏捷,考虑问题更全面,所以他们的思考分析不仅仅停留在实验上,还会考虑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案。 相比而言,后者很明显比前者好,至少有三个优点:一、创设的情境更鲜活,二、调动学生的思维效果更好,三、让学生体验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与重要。

案例2

在讲分液实验时,我设计了一个情境:我在家中将菜油倒到碗里面,没想到里面还有很多水,碗里成了油水混合物。

问题1:如何将水和油分离开来呢?

课堂实况:学生兴趣很浓,学生知道油不溶于水,而且油在水上面,学生很快想到了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倾液法,同时学生也认识到这种方法难以分离完全。

问题2:这时我要求学生设计仪器,可以分离互不相溶的分层液体。

课堂实况:学生兴趣盎然,设计出各种各样的仪器。教师这时展示了分液漏斗, 学生分组演示了苯与水,四氯化碳与水的分液实验,学会了分液漏斗的使用。

真切感悟:该教学的设计从日常生活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究思考,学生知道实际生活常用的倾液法,再从该方法的缺点,引导学生思考与设计分液仪器,培养了设计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改造自然和探索科学奥秘的情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孕育化学、化学改善生活的真谛,从而使学生真正体验化学学习的意义。

案例3

问题1:一瓶白酒中的酒精与水怎么分离呢?

课堂实况:学生自然知道水和酒精是互溶的两种液体,不可以用过滤或分液方法分离,用什么方法分离呢?学生会感觉有点茫然,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教师可以点拨启示学生,思维点拨:生活中通过改变一物质的状态来进行分离;实例点拨:实际生活中酒作坊里酒的提炼或蒸馏水的提取), 可采用加热蒸馏的方法加以分离。

问题2:用什么样的设备或仪器实施蒸馏呢?

课堂实况:学生开始积极思考,认真设计,各抒己见,根据蒸馏的原理,学生设计了加热的仪器(设备),冷凝的仪器(设备),学生设计大部分不会尽善尽美,但要鼓励学生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展示实验室蒸馏仪器、工业上常见蒸馏设备,通过比较让学生体验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以促使学生要尽善尽美地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问题3: 酒精和水的混合物经过蒸馏往往得不到纯净的酒精,往往含有水,应如何进一步提纯呢?

课堂实况:学生讨论思考,多认为酒精和水的沸点很相近(学生不知道共沸混合物问题,教师可以解释,也可以不解释),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想办法使物质间的沸点差距拉大,只有将水转化为高沸点物质。 学生经过讨论思路拓开了,想到了硫酸铜、浓硫酸、氧化钙等物质,通过比较学生选定了氧化钙。

真切感悟: 这个教学设计中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是需要学生做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处于急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心理困境中,学生要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性思维获得富有成效的发展。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在实际生活中问题会不断产生,只有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去创新才能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同时让他们感受研究过程的艰辛。

在实际教学中,应试教育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学科学习就是为了考大学的思想在高中教学中仍旧存在,教师教起来枯燥,学生学起来痛苦,这样的教学严重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严重偏离学科学习的真正意义。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教师要切实转变这种观念。 化学学习的真谛:化学应该融合生活! 教师要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将化学学科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两相融通创设问题情境,翻阅化学学科的发展史,走近生活看一看,接触社会瞧一瞧,实际生活中都会有化学的影子,一幅熟悉的场景、一次亲身的经历、一个生动的自然现象、一件有趣的化学事实等,都可以让学生体验化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化学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以达到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改造自然和探索科学奥秘的情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化学情境实验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护患情境会话
奇妙的化学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