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洁
(无锡市滨湖中学 江苏 无锡 214000)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虞 洁
(无锡市滨湖中学 江苏 无锡 214000)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观,关注全体,重视差异,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去实践“三我六步”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和情感环境,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等新课程理念,促进课堂目标的高效生成。
化学;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模式
《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如何提升自身素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新一代综合性人才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文化需要,成了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不断地自我反思,最终能灵活解决化学问题。
学校开展以“精才,规范及精思艺慧”为主要指导思想,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观,关注全体,重视差异,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去实践“三我六步”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和情感环境,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从而促进课堂目标的高效生成。完善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开展各类教学竞赛活动,推动课堂改革的深入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三我六步”课堂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什么并自我学习(自我)。当学生理解不深,甚至偏误或遇到困难,就要他人(同伴和老师)帮助,形成印象深刻的顿悟(他我),再以练习巩固、加深,形成最终的自我内化(终我)。具体体现为以下的教学模式:
预习是学生学习的开始。我在设计预习作业时由浅入深、梯度不同、难度适中,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规定的内容,并独立地进行思考,探索获取新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人觉得,先预习,那么学生了解了相关内容,上课便会失去兴趣与动力。其实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应该是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让学生凭借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自主探索,学会猜测、实验、观察、验证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有不明白的地方。“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果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所学知识一无所知,没有任何疑问,那么他就只会被动地去听教师的讲演,没有一个侧重点、一味去接受新知识,这样的课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将缺乏自主探究与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预习检测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课前逐个检阅,也可以是学生小组内相互检阅等。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检阅,重要的是看学生自学的水平、知识掌握的程度状况。从而便于我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和兴趣。“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而言将是终身受益的。发现学生好的预习方法和结果进行及时的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设计形式多样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预习问题等方法来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调动学生预习的兴趣。一旦学生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后,让他们自己设计预习问题,互相交流,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预习效果。《新课标》指出:“化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学生个体之间肯定存在差异,允许他们在预习效果上存在差异,不要强求他们都能达到相同的水平。
所谓生生互动,指的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包括学生之间的讨论、互相评价、互相切磋、互相倾听、互相激励等等,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在互动中产生。这样,课堂上不只教师一个人跟学生发生关系,而是几十个人形成师生间、同学间纵向和横向的多向反馈评价网。预习检测后肯定会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就放到小组里去讨论解决,同时在小组讨论时还会出现新的问题,新问题在课堂上及时反馈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互动性,由于协作小组是以自由组合为基础的,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关系都比较和睦,那么他们互相交流,彼此探讨,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谈论感兴趣的动画片那样充满热情与争执。于是,沉默寡言的同学变得能说会道;害羞怕人的同学变得大方起来;成绩优秀的同学也在合作中学会了协调人际关系……全员参与,共同进步!
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迅速地把各小组未解决的问题和生成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分类,形成核心问题。同时,我还会预先准备一些问题,利用设疑创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如教学“金属的活动性”时:将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时,铁丝表面出现了一层红色物质。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学生自己可以判断这层红色物质是铜。而将铜丝浸入硫酸亚铁溶液时,铜丝表面却无任何现象,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这两个实验,顿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顺利地转入新的知识的探索阶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前的化学实验课通常比较严肃,学生怕老师指责,怕实验失败,怕发生危险,加上实验内容大部分是重复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热情日渐消失。现在新课程实验多了,且多是学生实验,学生的热情高涨,但也常会制造一些突发事情。教材一开始就安排了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没有经过规范的操作训练,学生在实验中难免有一些出错行为。如有的学生在做“观察蜡烛燃烧”实验时,把蜡烛横着烧,把“烛泪”掉在实验台上。我不但没批评他们,反而微笑着鼓励他们把观察到的现象告诉大家,同学们经过分析对比,了解了蜡烛燃烧与熔化的区别。让同学们从多个角度去探究物质的性质,开放式的学习使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大的提高。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有时不妨将评价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先在小组内合作评价后,再总结汇报评价结果,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互动性,合理运用讨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他们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谈论感兴趣的动画片那样充满热情与争执。于是,沉默寡言的同学变得能说会道;害羞怕人的同学变得大方起来;成绩优秀的同学也在合作中学会了协调人际关系……教学相长,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课堂上及时检测,一是对刚才所学的知识的巩固,二是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一种判定。当堂检测是纸质书面练习,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当堂以教师抽阅和学生互阅的形式完成反馈,并对错误及时订正。
以前我布置的作业都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要求所有学生都按照同样的要求去完成,这样的确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学生的水平存在差异,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做起来就有困难,有时花了很多时间却整理不出头绪来,这样使他们丧失了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从而产生了自卑心理。为了完成作业,也就出现了很多的抄袭现象,对作业的态度就变成了应付和敷衍。而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来说,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得不到锻炼。要让学生有尝试成功的喜悦,激发求学的兴趣。将化学知识转化为技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练习,但重复单调的练习易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也就失去了练习的价值。因此,精心分类设计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成功中求进。为了使得作业更有效率性,我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情况,分为两层。虽然这样对于我来说改作业和选择作业题麻烦了些,但却可以实实在在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当然,也要让学生明白,这样并不存在“歧视”的想法,而是根据他们各自的情况最有效的提高的方法,让所有学生都自觉、积极地配合这种分层布置作业的模式,让他们能真真切切的得到提高。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的过程,也是一种探究的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究与创造,认真贯彻执行《化学课程标准》,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求新的创造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优良的宽松的环境,给学生提供丰富而科学的良性刺激,把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自信心确立起来,个性、想象、创造等多方面的潜力开发出来。解放学生的手脚,让学生的思维和个性不再受到禁锢,使得化学教学真正融入生活之中,真正致力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生发展。
[1]冯秀琪.关于构建教学模式的几个问题[J].教育技术通讯,2000,4(3)
[2]施良方,崔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
1008-0546(2011)07-0064-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1.07.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