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霞
做好军队离退休干部心理保健工作,既是确保离退休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重要基础,更是确保党和国家军队离退休干部政策得到有效落实,确保军队和谐稳定、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现将离退休干部心理特征及心理健康干预报告如下。
1.1 孤独心理 干部离开工作岗位退休后,社会地位和角色发生了改变,时常感到无所事事、力不从心。特别是当其子女由于种种原因忽视对他们的关心照顾,很少与他们沟通,家中的老人就会深深地体味着孤独和苦楚,对空巢阶段的老人孤独感尤甚。
1.2 恐惧心理 有的离退休干部随着身体机能衰退,记忆减退,思维迟缓,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下降,特别是他们发生配偶亡故等重大家庭变故时,常常会感到悲观绝望,甚至产生对死亡来临的恐惧。
1.3 多疑心理 有的离退休干部面对身体素质每况愈下,往往过多关注自己的健康,老是担心自己年老多病,心情变得焦虑、多疑、沮丧,整日忧心重重,感情脆弱,怨天尤人,对生活失去信心。有时因为某一治疗方案没有达到自我预期,求医换药不断。有的离退休干部看到昔日好友患重病或死逝更是紧张恐惧,总觉得别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身体稍有不适便会焦虑多疑。
1.4 急躁心理 每个离退休干部都有一段曾经辉煌的历史或过去,有强烈的被尊重、被关怀的愿望,离退休后仍然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敬重。随着社会地位越来越差,有时稍有不顺心、不如意,自控能力差的就会表现为暴躁、怒气冲冲,遇到一些琐碎小事就会大发雷霆,产生急躁心理。
1.5 怀旧心理 离退休干部工作生活阅历丰富,对过去的往事历历在目,对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不满爱发牢骚,甚至对过去某一时刻发生的事情记忆犹新,遇到事情也容易联想到往事并沉浸在过去的情节和回忆之中。
1.6 失落心理 长期受慢性疾病折磨,心理压力增加,时常感到人情冷漠、世态炎凉,往往有一种不甘心、不安心的心理状态,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失落感,表现为怅然若失、烦躁不安、郁郁寡欢、苦闷压抑以及生理功能失调等“退休综合征”。
2.1 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疏导 离退休干部由于患病多,现实生活中往往只注重生理疾病的预防保健,而忽视了心理疾病保健,因此,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提高他们自我防病意识。通过给离退休干部发放《心理健康手册》,观看专题录像片、听健康讲座、出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常识,让心理保健意识深入人心,提高离退休干部的心理自我保健能力。要针对离退休干部心理变化较大,易产生苦闷、孤独、焦虑、易怒、失落等不良情绪,组织医护人员多利用门诊巡诊,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排解不良情绪影响,引导他们说说心理话,多敞开心扉,大胆与人交流,鼓励诉说,耐心倾听。有的离退休干部由于自身性格改变、与子女不和、对保姆不满意等原因,时常会喋喋不休,爱唠叨,医护人员要耐心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在倾听诉说时坚持专心,在沟通交流中富有爱心,在回答问题时体现诚心,加强心理咨询与心理疏导。
2.2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俗语讲,“树老怕空,人老怕松”。要鼓励离退休干部“活到老,学到老”,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多组织一些适宜的文体活动,这对于调节离退休干部心理健康,延缓大脑衰老具有十分明显的保健效果。离退休干部文化素质层次高,业余爱好广泛,有的喜欢打门球、台球,有的喜欢钓鱼、打太极拳,还有的爱好书画、合唱等活动。应因人而异,针对季节特点和离退休干部喜好,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春季组织踏青,秋季组织秋游,正月十五组织观花灯等,这些文体娱乐活动激发了离退休干部参与的积极性,焕发了离退休干部的精神面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对离退休干部的身心健康大有好处。
2.3 营造良好的医疗护理环境 医护人员是离退休干部身心健康的守护者,一句话、一个微笑都会让离退休干部倍感温暖。离退休干部常因伴有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肾动脉硬化、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多种疾病,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也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作为医疗保健人员,要增强责任感,强化服务意识,爱岗敬业,真诚服务,提供细致周到的人性化服务,让离退休干部感到温暖和满意。同时,要在提高技术水平上下功夫,在强调预防为主、自我保健的同时,提供及时、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让离退休干部感到安全和放心。现代治疗应向“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一体化的模式转变,实行综合的疾病管理,加强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筛查、干预以及健康状况评估、预警和疗效评价,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1]。要建立健全紧急呼救系统,坚持定期会诊制度,为每个离退休干部建立健康管理档案,既要对离退休干部进行全程的跟踪治疗和管理,又要根据每个离退休干部的病情提供个体化健康风险管理、个体化治疗、个体化康复、个体化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指导[2]。
2.4 建立和谐的家庭支持环境 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代表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用乐观的态度面对世界,你就会感觉社会在发展,生活质量在提高,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家庭成员关系最为密切,互相产生正性和负性影响,离退休干部的配偶和子女应该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医疗人员应积极与离退休干部子女联系,劝说其多花费一点时间陪伴老人。与离退休干部住在一起的子女要心胸开阔,学会体贴照顾老人,不要为一点小事惹老人伤心生气。离退休干部医疗保健的大量工作应该是心理治疗、人文关怀和健康教育,应积极鼓励离退休干部树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对家庭大事要发扬民主,小事应尽量随和,保持家庭成员间融洽和谐的关系,安享天伦之乐,促使离退休干部在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要鼓励离退休干部增强社会和人际交流,充分发挥自身知识资源和技能优势,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适时合理地宣泄消极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态,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幸福安康。
[1]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5—新进展与临床案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胡燕红.构建军队干休所和谐医患关系的特点与对策[J].人民军医,2011,54(6):538-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