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高原地区室性心律失常16例

2011-04-13 14:26:27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12期
关键词:高原地区阵发性室性

王 景

青海玉树地处高原地区,平均海拔3 700 m以上,日温差大,空气含氧量低,心律失常较为常见。盐酸胺碘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的心脏离子多通道阻滞剂,兼具Ⅰ、Ⅱ、Ⅳ类药的电生理作用。在高海拨地区胺碘酮仍为一种广谱、长效、安全性较大的抗心律失常药,值得推广应用[1]。野战方舱医院在玉树抗震期间应用胺碘酮治疗高原地区心律失常16例,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野战方舱医院近期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22~76岁,平均(42.8±6.6)岁。高原心脏病6例,冠心病5例,风心病2例,心肌炎2例,原因未明1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心电图确诊,主要包括频发单源室性早搏,频发多源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颤,阵发性室上速。

1.2 给药方法 负荷量加维持量,即150 mg静脉注射10 min后,静脉滴注1.0~1.5 mg/min 6 h后减半,持续48 h;同时口服片剂 0.2 g、3次/d,1周后减为 0.2 g、2次/d,再经 1周后改为0.2 g、1次/d维持量。

1.3 疗效评价标准 ①显效:观察期间心律失常消失;②有效:在观察期间阵发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及时间减少50%,期前收缩减少至2次/min以下;③无效:心律失常无改变或期前收缩减少50%以下。

1.4 临床指标 静脉滴注期间记录疗效和用药剂量,包括静脉滴注和口服,当日量和总剂量,实行心电血压监测,每日观察心电图,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心率、心律、血压、及是否有自觉症状。

2 结 果

2.1 临床效果 治疗心律失常显效10例 (62.5%),有效5例(31.3%);总有效率93.8%。

2.2 不良反应 10例出现心率减慢,最慢心率54次/min,其中1例出现2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减量后自行消失;5例在静脉注射期间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最低至90/55 mmHg(1 mmHg=0.133 kPa);7例出现轻度QT间隙延长;有2例咳嗽,经X射线检查肺部未见明显异常;3例患者转氨酶轻度升高,药物减量后恢复正常。

3 体 会

3.1 临床效果及特点 高海拨地区因空气稀薄,气压低,气候多变,患者常因缺氧以及精神紧张出现各种心律失常,这种心律失常多与应激反应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心肌细胞电不稳定有关。胺碘酮具有冠脉扩张作用,能有效降低心肌耗氧量[2],除了对Ⅲ类心律失常作用外,还有抗交感神经活性,可以终止各种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并且不影响室内传导,无负性肌力作用,因此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3.2 剂量和用法 在高原环境下,随着大气氧分压降低,人的生理机能会发生一些改变,比如:基础代谢率降低,血液粘稠度增高等,直接影响药物吸收和代谢。高原地区应用胺碘酮药物较平原地区更容易出现中毒症状[2]。胺碘酮的使用剂量和方法也要因人而制定,个体差异大,静脉滴注胺碘酮的使用最好不要超过3~4 d,大多数静脉应用胺碘酮的患者都需要继以口服治疗。

胺碘酮是呋喃类含碘化合物,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多,以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心脏不良反应多见,胺碘酮中毒量和治疗量在高原地区比较接近,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剂量,进行长期随访。在本文中,笔者针对高原地区心律失常患者对胺碘酮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能够有效终止心律失常,维持窦性心律,适合高原环境下使用。

[1]满鹏先,刘争建.胺碘酮治疗高原地区心律失常56例[J].人民军医,2005,48(4):218.

[2]陈惠新.胺碘酮治疗西宁地区47例器质性心脏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高原医学杂志,2006,16(3):30.

猜你喜欢
高原地区阵发性室性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
AV500系列无人直升机在高原地区完成试飞试验
无人机(2018年1期)2018-07-05 09:51:06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30
高原地区流感病毒培养的条件优化
高原地区与非高原地区胸乳路径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对比研究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31 例高原地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
西藏科技(2015年4期)2015-09-26 12: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