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动物防疫工作理念,促进青海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

2011-04-13 11:20邢建民沈艳丽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西宁810001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3期
关键词:农牧业畜牧业畜禽

邢建民 沈艳丽 (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西宁 810001)



转变动物防疫工作理念,促进青海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

邢建民 沈艳丽 (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西宁 810001)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生产力的过程,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畜牧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满足城乡市场供应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畜牧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畜牧业,促进畜牧业走优质、高效、生态、健康、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以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为特征,是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可控性强、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效益显著的产业,集饲料种植、饲料加工、养殖、兽药生产、畜产品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

动物防疫工作既是保障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保护伞”,又是保证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隔离墙”。当今的畜牧业现状和动物疫情形势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动物防疫工作的战略任务、战略定位发生了新的变化。针对目前形势,动物防疫工作必须适应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疫病防控机制、拓宽疫病防控领域,不断提升疫病防控能力,为青海高原特色的现代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

1 转变动物防疫理念,适应现代农牧业生产方式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按照现代农牧业的要求,紧紧抓住国家、省一系列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机遇,加快推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健康养殖,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促进牧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正确把握传统畜牧业与现代畜牧业、一般养殖与健康养殖的内在区别,树立崭新的发展理念,以工业化的理念指导畜牧业,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规划畜牧业,将先进的、科学发展的理念贯彻到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目前全省的动物防疫理念和现状与现代农牧业和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的要求相比、与群众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愿望相比,依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动物防疫新举措、新方式的研究总结与实践探索,更新防疫观念和方式,形成一整套新的防疫理念和工作方法,用创新的思路和创新的理念深入剖析长期以来全省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的得与失,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正确树立公共卫生安全理念,加速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技术现状与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和推广,从更高的层次、用更新的视角来审视、研判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与卫生防疫部门密切协作,建立一体化的高效公共卫生安全体系,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共享信息,促进全省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

2 推广现代养殖方式,提高动物防疫水平和质量

转变畜禽饲养方式是传统畜牧业走向现代畜牧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畜禽养殖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畜禽养殖业的关键措施。青海省畜禽养殖方式落后,散养比例大,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饲养管理条件差,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低,免疫、消毒、隔离和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动物防疫综合措施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导和法律规范,推行现代养殖方式,减少散养农户的数量,改变人畜混居、畜禽混养的落后饲养状况,大力支持规模养殖场(户)和规模养殖小区的建设,推行高效、生态、优质的健康养殖方式,加快实现畜禽饲养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

在规模养殖场(户)、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上,要按照本省饲养环境,制定畜禽生产技术规程、防疫技术规范,引进和推行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善疫病监测手段,加强综合防控体系建设,畜禽排泄物、废弃物实现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防疫措施。

3 完善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防疫队伍服务水平

近几年,青海省通过实施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工程,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对农牧民开展了农牧业技术培训,通过农牧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农牧区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等培训工程,培养了一大批动物防疫人员。今后应不断扩大对新型农牧民培训工程,加大以动物疫病防治、畜种改良、标准畜用暖棚建设等先进实用畜牧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改进和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同时,根据农牧业发展产前、产中、产后人才需求情况,拓展培训领域,丰富培训层次,加快培养一批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养殖大户,着力培养一支能够提供高水平专业化服务的现代动物防疫队伍,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促进我省动物防疫工作又好又快的全面发展。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动物疫病诊断检测水平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动物疫病越来越复杂,人畜共患病和普通传染病在局部地区呈地方流行态势,寄生虫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而且新的疫病流行呈现上升趋势,疑难病时有发生,疫情诊断、监测、疫情报告、预警技术落后,信息网络化设施不健全,信息传递慢、时效性差。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部门部分基础设施已不能适应动物疫病防控的要求,完善县级兽医实验室基础设施、村级畜牧兽医室、疫苗注射栏等动物疫病防控硬件设施,提高各级疫情监测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动物疫病、特别是重大动物疫病、人畜共患病等的快速诊断及预警预报能力,为各级动物防疫主管部门制订科学的防疫政策提供准确的监测资料和分析报告,建立起科学、统一、高效的动物防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发生,降低人畜共患传染病、地方流行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流行和危害,提高畜牧业科技水平,为实现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5 加强动物源性食品监管,提高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

动物防疫不仅为动物健康和畜牧业生产保驾护航,同时也为人类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与兽医公共卫生提供保障。因此,要加强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树立从生产到餐桌全程监控的动物防疫新理念,加强对生产、流通、加工和销售等环节的监督管理,保证生产出卫生安全的动物产品。以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和可追溯体系建设为手段,提高对兽药质量监察和兽药残留的监控能力,重点建设完善州、县、乡三级动物免疫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对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的跟踪追溯能力,保证畜产品卫生质量安全,加快无公害畜产品认定工作步伐,有效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2011–01–09)

S851.33

C

1007-1733(2011)03-0045-02

猜你喜欢
农牧业畜牧业畜禽
映像畜牧业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映像畜牧业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映像畜牧业
多胚蛋白酶 高效养畜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