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莉
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80例
叶莉
(贵州省人民医院中医科,贵阳 550002)
针刀;水针;面肌痉挛
原发性面神经痉挛的病因目前尚不明了,多由于在面神经传导路上的某些部位存在病理性刺激所引起,少数病例属面神经麻痹的后遗症,或面神经炎后未治愈出现的面肌痉挛,也有人认为颅内血管压迫面神经引起面肌痉挛。笔者近十几年来对此病翻阅了很多的资料,吸取前人很多的临床经验,对该病的认识、考究作了大胆的开拓,现报告如下。
80例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年龄一般在28~72岁之间,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7年,病变部位大多在一侧,多数患者是在谈笑瞬目时,或休息不好疲劳过度,或情绪激动时,均可诱发或使之加重;少数患者有半侧、面部间歇性不自主抽动,使患侧睑裂变少,逐渐发展到面肌口角部肌肉常并有同侧颈阔肌或胸锁乳突肌的痉挛,抽搐的面部无疼痛。但频繁发作者可影响视力、言语及咀嚼功能。较重者出现耳鸣或听觉过敏,面部血管舒缩功能紊乱,面肌强直痉挛萎缩。
根据针刀医学关于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学说和人体电生理系统的理论,用针刀触激面神经、三叉神经眼支,眶下神经纤维,使电生理线路恢复正常功能,让疾病得以治愈。
第一支取患者仰卧位,在面部眉的正中点或框上缘中点(鱼腰穴),正对瞳孔处定位,作常规消毒完毕后,术者刺手持针刀,针刀线与眼轮匝肌肌纤维平行,刺入后调转刀线,先纵行再横行剥离2~3刀,再向眉两旁垂直切断部分肌纤维;第二支取眶下孔凹陷处(四白穴)松解,术者持针刀刀口线与身体横轴平行,针体与针刀刺入点皮肤平面垂直,一般刺入0.2~0.3寸,先纵行再横行剥离2~3刀;第3支调节口轮匝肌。取鼻翼外缘中点平齐的鼻唇沟(迎春穴)向内侧定一点;取下颌部下唇的侧方,颏唇沟中央的凹陷处旁开1寸(夹承浆面),刀口线与口轮匝肌的肌纤维平行,刺入深度0.3~0.5寸,再调转刀口垂直剥离2~3刀;取耳后凹陷处(翳风穴)作为定点,术者刺手持针刀,向内上刺入,刀口线与鼻翼线平行,刺入0.5~1寸,先纵行再横行剥离2~3刀。针刀取出后用创口贴外敷患处,告知患者48~72 h内,嘱暂时不能沾水(指患处),在病情较重者眼涵泪不出时,取睛明穴直刺深0.2~0.3寸,出针刀后按压此处。
以上患者经2~3次治疗后,治愈40例,占50%;经7~10次治疗后,治愈30例,占37.5%;经10~13次治疗后,治愈10例,占12.5%;总有效率为100%。
患者,男,72岁。因2年前患左侧面神经麻痹,口眼闭合不全,流涎流泪,舌麻痹,进行针灸等治疗2个疗程痊愈。2年后冬季,因感受风寒,左耳后稍有不适,流泪明显,次日出现左眼闭合不全,下眼睑下翻,鼻唇沟及下唇下垂,左额纹消失,舌麻痹味觉消失,并偶见唇部有抽搐现象。即到我院作针灸针刀治疗。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诉左侧面部明显松驰,2个疗程后,左侧额纹可视,下唇厚的感觉消失,下眼睑闭合有明显好转,闭合力量较第一疗程好,经过3~4个疗程针灸针刀治疗后,上述症状完全消失,味觉恢复正常,左侧面部的生理功能恢复正常,随访2年未有复发。
面肌痉挛多数是在患面神经炎后,经过一定的治疗还留有或轻或重的后遗症,久而久之出现面肌痉挛,患侧面部萎缩。患侧面部出现牵张反向兴奋性增高,以速度依赖性肌肉张力增高为特征的运动障碍,且伴随反射的亢进,均因缺乏上位中枢的抑郁所致。笔者采用针刀的方法,为广大患者在生存质量上增加了信心,在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上增添了自信。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疾病得以治愈。
2011-03-14
R246.6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1.09.625
1005-0957(2011)09-0625-01
叶莉(1964 - ),女,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