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楚雄
(广西贺州市中医医院肾内科,广西贺州542800)
慢性肾衰竭(CRF)是慢性进展性的复杂性疾病,西医多采用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及肾移植手术,但限于条件尚不能普及,且透析治疗与肾移植也不适宜早、中期患者,因此非透析疗法及保守治疗更具实际意义。近年来,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取得可喜进展,综述如下。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叶任高教授经验方肾衰方(党参、白术、麦冬、生牡蛎、大黄、当归、丹参、赤芍等),配合卡托普利、低蛋白饮食,具有延缓CRF进展的良好的临床效果[1]。参芪解毒汤[2]也是临床经验方,主要由黄芪、丹参、当归、泽兰、大黄、天葵子、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制附子等组成,其对浊瘀内停型CRF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显著减少外周血黏附分子的表达、减缓肾脏炎症反应有关。广州康臣药业生产的尿毒清颗粒(大黄、黄芪、桑白皮、苦参、白术、茯苓、白芍、制何首乌、丹参、车前草等),具有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功效[3]。如卢叶明[4]治疗 CRF,脾肾气虚型用参苓白术散合右归丸加减,肝肾阴虚型用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脾肾阳虚型用真武汤加减,气阴两虚型用大补元煎加减,阴阳两虚型用地黄饮子加减或济生肾气丸加减。雷根平等[5]认为分型论治不符合CRF的病机特点,主张大复方以整体微调、虚实同治、重在排毒,如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方》所言“病轻用药须小,病重用药即多”。多年来用大复方治疗CRF收效满意。研究发现,用中药治疗CRF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补益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组合,补益药为主,辅以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是基本配伍和组方规律[6]。大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的中药,为治疗CRF单味药中的首选,其用法有口服、灌肠及二者结合。大黄治疗CRF的作用机制可以归纳为改善CRF氮质血症、抑制肾脏代偿性肥大和高代谢状态、通过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影响延缓CRF病理进展、通过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延缓肾功能恶化以及清除自由基以及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的作用以改善毛细血管的脆性等[7]。有学者[8]提出治疗CRF可重用生白术,认为生白术重用既可补脾胃不足而使湿、痰、水邪自中而消,又可缓下而使浊邪有出路,或可代行通腑泻浊之功用,而无攻伐之弊。卢叶明[4]治疗CRF每方必加用大黄(后下)8~15g,并随个体差异进行调节剂量,以使每日排软便2次为度。
目前对于灌肠药物缓解慢性肾衰竭的研究很多,主要有大黄制剂、肾衰宁灌肠液、清氮灌肠液及尿毒康灌肠液等[9,10],疗效均较满意。
如李桢[11]用止痒汤(木瓜、紫苏叶、细辛等)外洗治疗CRF皮肤瘙痒30例,总有效率93%。认为可降低皮肤中钙、磷、镁含量,从而起到止痒作用。
盛春晓等[12]应用中西医结合、中药内外合治方法治疗CRF30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方法是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辨证分型用中药内服大黄、蒲公英煎汤保留灌肠以及中药药渣外敷肾区。雷权等[13]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用开清降浊方内服,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血栓通注射液静脉点滴,保肾排毒液(大黄、生牡蛎、蒲公英、附子、丹皮等)灌肠以及中药足浴或药浴四联疗法,治疗CRF96例疗效显著。
王志萍等[14]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加用隔药灸的方法治疗CRF28例,并与西医对症治疗配合血液透析的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4%、对照组6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证实隔药灸结合透析治疗能增强患者体质、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减轻由于长期透析出现的透析后综合征、提高透析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灸用附子、肉桂、黄芪、当归、补骨脂、仙茅、生大黄、地龙等。取大椎、命门、肾俞、脾俞,中脘、中厥、足三里、三阴交两组。陈颖敏等[15]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灸盒灸腹部的三经五线(任脉、肾经、胃经,从水分至关元),收效满意。
对于慢性肾衰竭(CRF)的机制,西医学在提出“健存”肾单位和矫枉失衡学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肾小球高滤过学说,认为CRF时由于大量肾单位破坏,残余肾单位出现过度灌注和过度滤过,长期的负荷过重会加速肾单位的破坏、硬化和纤维化,从而促进肾功能衰竭,造成恶性循环。目前,中医治疗CRF临床和实验研究都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已基本改变了过去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不可逆的观点,特别是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1]刘尊荣,杨德球,詹利霞,等.肾衰方延缓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4,36(7):15 -16.
[2]张芸,司国民,许冬梅,等.参芪解毒汤治疗浊瘀内停型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及对外周血黏附分子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3):26 -28.
[3]吴晓凤.尿毒清颗粒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16(8):35 -37.
[5]卢叶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112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1l):652-653.
[5]雷根平,杨晓航,孙燕.大复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思路[J].陕西中医,2008,29(4):496 -497.
[6]贾秀琴,李雪梅.中药抗肾纤维化用药规律探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7(12):739-740.
[7]黄雪霞.大黄及其复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04,26(12):953 -956.
[8]张乾,王三强.重用生白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探析[J].河南中医,2008,28(4):71.
[9]于尔康,高继宁,庞晓英,等.益气活血降浊法防治慢性肾衰竭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12(12):702-704.
[10]郑杨,张浩,李淑菊,等.益肾活血法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5,(6):56-57.
[11]李桢.止痒汤外洗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22(5):20.
[12]盛春晓,王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7):53 -54.
[13]雷权,张保伟,王珏.中医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的研究[J].光明中医,2007,22(12):68 -69.
[14]王志萍,张煜,马志民,等.隔药灸结合血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0,20(3):136 -138.
[15]陈颖敏,介思,王如龙.灸法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8(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