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护理体会

2011-04-13 08:28:02于海洪冯玉玲赵雯雯
山东医药 2011年37期
关键词:外渗婴幼儿输液

于海洪,冯玉玲,赵雯雯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2)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不仅给患者造成损伤,可能引发医疗纠纷,而且会给医务人员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影响医疗工作的开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护理经验,将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总结分析如下。

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①患者原因:婴幼儿输液外渗发生率较高。婴幼儿害怕针刺过程中疼痛,特别是有输液经历的婴幼儿,对静脉针刺过程不配合,而且婴幼儿血管短、弯曲,能见的血管少,加大了针刺难度。老年患者也是输液外渗发生率较高的群体,由于身体机能减退、皮肤松弛、血管脆弱,而且对疼痛不敏感,易造成输液外渗。昏迷状态或严重脱水、休克患者由于知觉障碍和微循环损伤的原因,易导致输液外渗。还有部分肥胖患者由于血管常被脂肪组织所包围,导致医护人员在针刺时看不清血管,针刺难度加大。②药物因素:输注药物的浓度、渗透压、酸碱度、活性等理化因素是引起输液外渗的主要原因。如高浓度的氯化钠、氯化钾、20%甘露醇溶液等高渗溶液、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收缩药以及一些抗肿瘤药物,均能引起渗透性损伤。③技术因素:医护人员的护理技术不熟练也是造成输液外渗的原因之一:对患者所输注药物的特性缺乏了解,方法使用不当;对局部血管解剖结构了解不清楚,导致一个部位反复针刺;推注药物用力过大或者使用输液泵;没有掌握针头固定技巧,使用了大量胶布,导致难以及时发现输液外渗。④医护人员心理素质原因:医护人员心理抗压能力和工作情绪均与针刺成功率有关。针刺过程中,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质疑、患者家属向医护人员提出过高的要求、患者及家属表现出来的不耐烦情绪均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可能会导致二次针刺或针刺失败。

预防策略:①重视易发生外渗的群体:根据这些人群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血管进行针刺,重点预防外渗的发生。②加强医护人员培训:通过集中学习,增强医护人员对需要特殊输注方式药物(如化疗药物)的了解,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熟练掌握静脉针刺技术,尽量避免多次针刺,以防止输液外渗的发生,一旦发生第2次针刺,需选择第1次针刺点的近心端进行。③掌握一些特殊药物的输注特点及注意事项:如持续输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药物时,应建立2条留置针静脉通道,每隔2~3 h交替使用;婴幼儿输液一般采用1~2滴/(kg·min);一些刺激性大的药物,应保证针头插入血管后方可滴注。④合理选择穿刺针和血管:静脉推注或滴注持续刺激性药物、发泡剂、肠外营养剂、pH值<5或>9的液体时避免使用头皮钢针,以防发生渗出引起组织坏疽。输液大于4 h的患者应选择静脉套管针并合理留置,一般留置不超过96 h;长期输液或化疗的患者应选择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选择针刺部位时,首先要对既往静脉穿刺及静脉损伤情况进行评估,避开静脉瓣及肢体关节部位。⑤增强医护人员心理素质:医护人员应逐步增强自身的抗压能力,使自己在工作时不易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同时提升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使患者相信自己并积极配合输液。⑥向患者做好宣教工作:向需要输液的患者说明,在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穿刺部位出现肿胀疼痛时,要及时向医护人员说明;输注高危药物时,应避免用力或过度活动等。同时,输液过程中,护士需加强巡视。

猜你喜欢
外渗婴幼儿输液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护理婴幼儿五不宜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8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健康管理(2017年4期)2017-05-20 08:17:06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0:48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山东医药(2015年15期)2016-01-12 00:40:03
颈枕输液袋
中学科技(2015年11期)2015-11-25 05:09:33
如意金黄散湿敷联合碳酸氢钠局部封闭治疗盖诺外渗的疗效观察
安徽医药(2014年4期)2014-03-20 13: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