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平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淄博 255029)
2006年1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了325例宫颈癌患者,现将其临床特征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患者325例,年龄(46.7±2.4)岁,均经阴道镜+镜下活检病理确诊,并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的临床分期标准进行分期。治疗方法主要根据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全身状况和卵巢功能要求。其中,原位癌行全子宫切除术;Ⅰa期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卵巢外观正常者予以保留;Ⅰb~Ⅱa期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根据肿瘤大小选择增加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大小和宫颈间质浸润情况选择术后化疗;Ⅱb~Ⅲ期以放疗为主,年轻患者可选择先行化疗3个疗程后,根据化疗情况选择手术。术后常规随访,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2年后每半年随访1次。
临床特征:①发病年龄分布:20~30岁14例,31~40岁101例,41~50岁105例,51~60岁94例,61以上11例。以41~50岁发病最多,占32.3%。②临床症状:阴道不规则流血或经期延长150例,接触性阴道出血132例,阴道排液或白带增多有异味22例,绝经后阴道流血3例。③辅助检查:全部经过阴道镜检查,其中1例误诊为正常宫颈,2例误诊为慢性炎症,24例误诊为慢性宫颈炎Ⅰ~Ⅲ级。阴道镜与最终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91.7%(298/325)。256例患者加做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87.5%(224/256)。④临床分期:原位癌2例,Ⅰa期59例,Ⅰb期99例,Ⅱa期102例,Ⅱb期54例,Ⅲ期9例。⑤病理类型:鳞癌243例,腺癌61例,腺鳞癌16例,透明细胞癌4例,小细胞癌1例。⑥随访结果: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的186例患者进行3~5年随访,1年内复发者14例,2年内复发者18例,3年内复发者7例,3年以上复发者3例,病死16例。
讨论:近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宫颈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往研究认为,宫颈癌发病高峰在50~55岁。而本研究结果显示,41~50岁妇女罹患宫颈癌的占32.3%,说明宫颈癌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目前,多数学者将年龄小于35岁的宫颈癌称为年轻妇女宫颈癌。有报告显示,年轻妇女宫颈癌比例高达28.9%,本研究比例为20.6%。以上结果均提示,应对年轻妇女进行早期预防、早期筛查。
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极大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所以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提高检出率,降低漏诊率和过度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阴道镜作为“三阶梯”诊断技术的中间环节,与病理组织学的诊断符合率为91.7%,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TCT诊断符合率为87.5%,可以作为阴道镜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二者联合应用,可以互为补充,提高正确诊断率。
正确的临床分期是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发现,Ⅱa期患者最多,占31.4%;原位癌及Ⅰa期患者61例,占18.8%。在61例患者中,13例是在常规体检中发现的,并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和较好的效果。
因此,我们认为应每年对育龄女进行妇科体检,以确保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