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切口感染45例分析

2011-04-13 08:28:02
山东医药 2011年37期
关键词:胎膜贫血抗生素

李 可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徐州 221009)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不断上升,产后切口感染亦呈上升趋势。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对45例剖宫产切口感染患者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接诊的1250例剖宫产孕妇,孕周均足月,其中术后切口感染产妇45例,发生率为3.6%;均符合剖宫产切口感染标准;年龄19~38岁、平均28.7岁;部分病例做过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全部病例手术前预防性接受过头孢类抗生素注射;排除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资料不全者。

方法:一经诊断,拆除皮内缝合线和皮下缝线,清除坏死组织,清除死腔,坚持每天换药,保持引流畅通,同时给予局部换药、理疗(红外线照射,每日2次,每次30 min)、封闭(糜蛋白酶4000 U+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 mg+2%利多卡因2 ml),等创面新鲜后行二次缝合,根据药敏试验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对合并严重感染患者,应给予支持疗法,加强营养,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积极控制原发感染病灶。排除环境因素及部分外源性因素(如手术环境、消毒方式、手术野准备、麻醉方式等)影响后,观察合并肥胖(BMI≥30 kg/m2)、贫血(Hb<110 g/L)、滞产、胎膜早破、手术时间长(>1 h)、妊娠合并糖尿病、伴有基础疾病或感染、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中失血量、阴道检查导尿肛查次数超过4次、营养不良(白蛋白≤35 g/L)、再次剖宫产等切口感染相关因素。

结果: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滞产 13例(28.9%)、胎膜早破 9 例(20.0%)、肥胖 7 例(15.6%)、贫血5例(11.1%)、妊娠合并糖尿病5例(11.1%)、手术时间过长3例(6.7%)、术中出血过多2例(4.4%)、缝合不理想1例(2.2%)。通过治疗切口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21.3±4.7)d,全部患者无瘘道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切口均愈合良好。

讨论:剖宫产术后如出现持续发热,伴白细胞计数升高,切口处疼痛明显,首先应考虑术后切口感染。影响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存在于整个围手术期,是多环节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滞产、胎膜早破、肥胖、贫血、妊娠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过长、术中出血过多、缝合不理想等都是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如孕妇术前伴有基础疾病或有感染存在,则机体的抵抗力进一步削弱,细菌的易感性进一步增加。且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手术视野及各种医疗器械污染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导致术后切口感染。此外,由于产妇行动不便及术后卧床时间较长,不利于血液循环;胎膜早破后,阴道和宫颈处细菌容易进入宫腔;住院时间长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也增加了术后切口感染的机会。

因此,笔者认为要降低产科切口感染发生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加强产前检查,控制肥胖,及时发现孕妇合并症,及时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并在孕期及时治疗。指导孕期保健,改善全身营养状况。严格掌握产前侵袭性操作的适应证。控制术中、术后失血量,加强手术室空气质量管理,及时做好手术室地面清洁,物体表面清洗及空气消毒。术后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选用相应有效的抗生素,加强切口管理,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猜你喜欢
胎膜贫血抗生素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科学大众(2021年6期)2022-01-01 00:45:52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3:34
中医怎么防治贫血
基层中医药(2021年4期)2021-07-22 07:15:26
春困需防贫血因
基层中医药(2021年4期)2021-07-22 07:15:18
抗生素的故事
学生天地(2020年14期)2020-08-25 09:20:56
你对贫血知多少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哈尔滨医药(2016年3期)2016-12-01 03:58:33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