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03年中国现代文学报刊研究述评

2011-04-13 03:14黄林非
关键词:小说月报现代文学报刊

黄林非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主持与播音系,湖南 长沙 410100)

2002-2003年,中国现代文学报刊研究得到学界的重视,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除了一批很有影响的学者外,不少年青的、尚不为人熟知的研究者也对报刊研究倾注了热情,且有不容忽视的收获。从发表论文的数量之多、学界对报刊研究的关注之切来看,报刊研究似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

这一局面的出现并非偶然。从文学史的角度关注现代报刊,本来就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传统,只不过近年来学界在对学术规范、学科建设的现状与未来等一系列问题的思索中,重新看到了回到现代文学原生态的重要意义。陈平原在《文学史家的报刊研究——以北大诸君的学术思路为中心》一文中指出:“在文学创作中,报章等大众传媒不仅仅是工具,而是已深深嵌入写作者的思维与表达。”他说:“对于文学史家来说,曾经风光八面、而今尘封于图书馆的泛黄的报纸杂志,是我们最容易接触到的、有可能改变以往的文化史或文学史叙述的新资料。”[1]这是一种颇具代表性的认识和被广泛认同的研究思路。这种研究思路强调“触摸历史”、进入当时的历史语境,重视对文学原生态的描绘和对研究对象的贴近与理解。作为对因远离文学和文学史本身而显得“大而无当”的“放言空论”的反拨,报刊研究不仅成为众多文学史家深入开掘的方式,也被列为许多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基本的学术训练项目。2002-2003年的中国现代文学报刊研究成果可大致分为综合研究和个案研究两类,以下分而述之。

一、综合研究

综合研究的研究范围宽泛一些:或者将数种报刊纳入某个特定的视角加以考察,或者对现代文学报刊的某个群落作鸟瞰式的整体把握,或者讨论报刊出版与中国现代文学的互动关系。阐释报刊的文化传播功能和文学生产意义在这类研究中体现得较为突出,但更为显而易见的,则是对报刊的原生态特征的描绘和概括。杨早的《五四时期的北大学生刊物比较》将《新潮》、《国民》和《国故》三个刊物置于不同的思潮交汇对峙的复杂历史语境中,描绘出“新”与“旧”两种色彩的浓淡消长在三者身上留下的斑斑印记,通过对这些学生刊物的比较,呈现出五四时期“众声喧哗”的思想状况。[2]杨早强调当时北大学生中话语的丰富性,比起以前将这三种刊物所作的“简单绝对的符号式区分”来,确实更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葛飞的《新感觉派小说与现代派诗歌的互动与共生——以〈无轨列车〉、〈新文艺〉与〈现代〉为中心》,在由三份刊物各自风貌构成的“文学生态环境”中透视新感觉派小说与现代派诗歌的互动。[3]李楠的《于现代市民文化变迁中安身立命——论上海小报的文化定位、生存境遇和策略》将小报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纳入视野,而在这以前的研究中——不管是鸳鸯蝴蝶派研究还是海派研究——对此是没有给予应有的注意的。[4]这篇文章对小报的发生史作了梳理,并由此认为近现代存在着鸳蝴和海派两种市民文化;描述了小报存活于多种文化夹缝中的困窘状态,考察了小报赖以生存的接受群体、读者市场,介绍了小报的竞争策略及其独有的风格。关家铮的《赵景深先生主编的“沪字号”〈俗文学〉周刊》从编辑思想、刊载内容、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对《神州日报·俗文学》周刊、《大晚报·通俗文学》周刊和上海《中央日报·俗文学》周刊作了介绍,为俗文学研究学术史提供了资料。[5]陈方竞、王淳彦的《报刊出版:对“五四”新文学发生的“外缘”透视》认为,“同人刊物”模式彰显了“文学革命倡导及新文学萌生在对报刊出版的借助中所暴露出的非文学特征”。[6]作者注意到以往的“文学史”关于新文学发生期的描述中,对生存于文研会和创造社的夹缝中的文学现象有所忽略。文章十分看重报纸副刊如著名的“四大副刊”较之“同人刊物”而显得更为自由、不带派别性的特点,指出报纸副刊对新文学超越“同人刊物”的局限性起到了特殊重要的作用。雷世文的《现代报纸文艺副刊的原生态文学史图景》描述了现代报纸文艺副刊所映现出来的中外文体的对话景象、复调的文化氛围、新文学作家的代际生成与递进,比较了从报纸文艺副刊和从单行本进入新文学时所看到的不同景观。文章认为应该看重远离文学史家叙述视界的“毛坯”状态的初级产品,通过对现代报纸文艺副刊的阅读和研究,“回到在后设文学史话语里已经消失的‘文学现场’”,从而“贴近活着的文学历史”。[7]甲鲁平把文学广告看作了解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特色的“化石”。他的《从文学广告看中国现代文学期刊》认为,从文学广告中可见文学期刊的方方面面:它的信息交流意识与传播意识、它的政治倾向、它在特定时段的热点、它在文化市场中运作的状况等等。[8]从文学广告探寻现代文学期刊及现代文学发展的信息,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手段。刘增人的《四十年代文学期刊扫描》对四十年代文学期刊的特征作了概括和分析。一是创作时间的阶段性。将四个阶段的文学期刊分布状况的起起落落与社会政治局势联系起来,从中体悟“当年文坛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二是创作空间的流动性。四十年代中国文学期刊或因战局变动、或因当局压制、或因财力不支、或因编辑变动而呈现出超密度聚集与大幅度流散的特征。三是办刊模式的多样性。主要有“洋人办刊”、商人办刊、政党办刊、联合办刊等办刊模式。四是刊物内涵的复杂性。这是四十年代复杂的政治、军事、文化形势造成的。[9]刘增人的这篇文章既有对有关背景材料的细致分析与考察,又有深刻的见解,颇具历史感和启发性。谭云明的《浅谈报纸副刊与现代文学的整合》从报纸副刊与文艺运动、文艺批评、文学语言、文学体裁以及作者—副刊—读者的审美供求关系等方面入手,来探讨报纸副刊与现代文学的联系。[10]赖斯捷的《略论报刊出版对鲁迅杂文创作的影响》就报刊出版对改变杂文的地位、促进杂文的社会化所起的作用和如何从新闻报刊的角度评价鲁迅杂文的价值等问题展开了讨论。[11]

二、个案研究

比起综合研究来,个案研究更为细致地对历史状貌进行还原。在对原生态的文学场景的呈现过程中,同样不乏精彩的分析和论断。

(一)《新青年》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出版史和中国现代思想史都无法绕开的一份杂志,《新青年》仍然是2002-2003年中国现代文学报刊研究的一个重点。陈平原着眼于思想史、文学史和报刊史的互动,来展现《新青年》的工作程序并诠释其文学史意义。他的长篇论文《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分上下两篇,分别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和2003年第1期。论文的上篇考察《新青年》的作者群,追踪其“同人杂志”特色的形成;通过几个“关节点”来揭示杂志的发展路径,指出其主导倾向是在思想史的视野中从事文学革命与政治参与;分析《新青年》所倡导的“文学革命”的基本特色——以运动的方式推进文学事业。下篇则描述这份杂志中“思想”与“文学”的纠葛与互动,并由此来观察“通信”和“随感”等文章体式的产生和发展;从《新青年》与《学衡》的对抗中凸显二者对于传统中国及欧西文明的不同想象及其言说方式的差异;指陈了作为“胜利者”的《新青年》作者不断强化的“文化记忆”如何影响了后世的历史叙述。这篇论文最突出的特色是具有强烈的历史现场感。一幕幕生动的历史场景在作者的娓娓叙说中仿佛触手可及,甚至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鲁迅等历史人物也以各自不同的面目浮现出来。没有对历史和历史人物居高临下的苛责,而是给予了研究对象必要的理解和同情。陈平原在论文中表现出对《新青年》“通信”栏的兴趣和重视。李宪榆则集中笔力对“通信”栏作了专门的研究。他的《“公众论坛”与“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通信”栏》考察“通信”栏作为“公众论坛”的存在方式以及该栏目随着杂志本身的调整,如“综合主题的选择、学术性的加强、编辑方式的改动”等,而最终成为“自己的园地”的进程,并辨析了通信文体的特征。[12]刘震的《〈新青年〉与“公共空间”——以〈新青年〉“通信”栏目为中心的考察》从《新青年》“通信”栏在民间化和政党化的影响下表现出来的戏剧性的演变过程来透视中国近代以来“公共空间”建构的特殊状况。[13]陈斯华从传媒角度对《新青年》杂志进行了研究。他的《〈新青年〉杂志登载文学作品数量分析表》一文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观察该杂志登载的文学作品的数量、比例及其变动趋势,由此来剖析它所倡导的“文学革命”。[14]他的另一篇论文《〈新青年〉杂志同人作者群的演化》则着重对杂志编辑作者的观念和行迹进行探寻,从中见出其对杂志内容及传播效果的影响。[15]赵明的《从〈新青年〉的特性看文学革命的诞生方式和运作模式》分析中国新文学何以从一开始就有鲜明的功利色彩和借助文学变革来进行社会变革的思路。[16]傅朝的《〈新青年〉对外国文学的译介》对五四时期该杂志译介外国文学的相关情况作了较为详细全面的统计分析,论述了这种译介行为所产生的影响。[17]陈方竞、刘中树的《对〈新青年〉发动批孔及文学革命的再认识》分析了《新青年》直接干预现实政治这一倾向的形成原因,认为陈独秀及其同人根深蒂固的“共和制情绪”最终导致该杂志由提倡思想启蒙转而介入现实政治。[18]何玲华的《在历史语境中审视——〈新青年〉杂志陈独秀反儒非孔再论》强调在历史语境中去理解陈独秀激烈的反儒非孔,这自然有别于一味指责陈独秀“偏激”、“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等简单化的论述。[19]张全之的《在“民主”与“科学”的背后——重读〈新青年〉》指出,这本杂志的价值并不在于它提倡的“民主”与“科学”,而在于它激烈的“伦理革命”和“文学革命”。[20]把作家置于《新青年》杂志中来作特写式的观察,也是一种常见的研究角度。胡明的《〈新青年〉的创办与陈独秀的早期文章》、[21]徐改平的《〈新青年〉时期的胡适与鲁迅》、[22]何玲华的《〈新青年〉中的钱玄同》、[23]陈韶麟的《论周作人在〈新青年〉的思想与活动》等论文,[24]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更剖析了在特定境遇中作家们政治思想和文学观念的具体状况。

(二)《小说月报》

《小说月报》仍然备受关注。谢晓霞的三篇论文选择不同的视角来观照这一杂志,在资料的挖掘使用和对历史背景的理解方面均见出较扎实的功底。《商业与文化的同构:〈小说月报〉创刊的前前后后》注意到文化人和生意人的双重身份对商务印书馆出版策略选择的决定作用,认为《小说月报》以及在它前后创办的商务的各种期刊,都是商业和文化同构的产物,而《小说月报》更是出于商业利润和文化追求的双重考虑而创办杂志的一个典型的范例。[25]《过渡时期的杂志:1910年至1920年的〈小说月报〉》考察1910-1920年的时代背景、这一时期的《小说月报》与“鸳鸯蝴蝶派”的关系以及它所刊载的作品,认为以前将1910年至1920年的《小说月报》界定为“鸳鸯蝴蝶派”有失偏颇,而实际上,这一“过渡时期”的文学杂志蕴含着传统向现代过渡的因素。[26]《“林译”与〈小说月报〉》探讨当时的舆论背景对“林译”的影响和“林译”对《小说月报》风格的影响,追寻“林译”由盛而衰的原因。[27]董丽敏对《小说月报》的研究颇具特色,她发表的一组论文均以“现代性”为核心,同时又以“重识”见出自己论述的创造性。《想象现代性——重识沈雁冰与〈小说月报〉的关系》以编辑研究为切入口,通过对沈雁冰的编辑观念和编辑行为两方面的阐述来探讨沈及其主编的这一刊物对“现代性”梦想的追求。[28]《现代性的异响:重识郑正铎与〈小说月报〉的关系》仍采取前文的阐述角度,探讨郑正铎及其主编的《小说月报》“现代性”追求的独特性。[29]《〈小说月报〉1923:被遮蔽的另一种现代性建构——重识沈雁冰被郑正铎取代事件》着眼于显示编辑在“现代文学”建构中的作用。[30]丁晓原的《诗意的私语:〈小说月报〉散文的话语类型》承载了浓浓的诗意。[31]他舍开小说一体不谈,而回到《小说月报》的历史现场,在其散文风景前驻足观赏,品评其散文的意蕴与形态。邱培成的《从前期〈小说月报〉看清末明初小说观念的演变》则具体考察前期《小说月报》对小说的理解。[32]

(三)《现代》

对《现代》杂志的研究也在继续。张永胜的《试论〈现代〉杂志作者群的构成特点》,分析《现代》杂志核心作者群的形成如何决定了这一杂志的风格,并以诗歌和小说为例论述它的综合性、开放性等重要特征。[33]张生的《从施蛰存的编辑理念看〈现代〉杂志的特征》则单从施蛰存的编辑理念入手来分析《现代》的特色,如它在30年代初异常复杂的政治文化环境中所保持的中立态度、它对外国文学的同步跟踪和大力译介、它在栏目设置上的灵活性、它和作者及读者之间的活跃的互动关系等等。[34]易文翔的《试论〈现代〉杂志的文学共生性》昭示了《现代》杂志因以商业利润为目的推行兼容并蓄的编辑方针而导致的多种文学流派、文学样式共生的现象,认为《现代》为30年代上海文坛的多样与繁华提供了最好的注脚。[35]任芳萍的《“一个综合性的、百家争鸣的万华镜”——论〈现代〉的编辑策略与范式》也注意到编辑策略对杂志特色的形成所具有的影响。这四篇论文在材料选取上各有特色,但在对《现代》杂志特色的认定上却几乎是殊途同归。[36]

(四)《大公报》和《晨报》

曹万生的《一份不应忘记的现代派重要诗刊——论〈大公报·文艺·诗特刊〉》介绍已被学界“遗忘”的这份重要诗刊的概况,分析其特别重视诗学理论建设的原因及其诗学理论研究的成绩,并对它的有关西方现代派诗学的译介情况进行梳理。[37]江南的《从三十年代〈大公报〉“文艺”副刊看京派文学》论述《大公报》论政而不参政、经营不为盈利的办报思想与京派文学标举的自由独立、非政治化、非商业化之间的契合对应关系,并通过阐析“人性论”与“距离说”的艺术特征揭示京派文学的价值和地位。[38]刘淑玲的《〈大公报〉的日本问题研究及其独树一帜的抗战文学》则展示该刊在抗战时期的文学活动。[39]张芹的《〈晨报〉附刊与“五四”新文学运动》充分注意到20世纪20年代日常的文学生活对文学期刊的依赖。文章考察该刊是如何培养文学新人、坚持文学理想、支持文学社团的,由此指出它对新文学运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40]荣挺进的《〈晨报附镌〉上有关周氏兄弟失和的几则材料》通过几则原始报刊资料来说明周作人在兄弟失和事件后思想情感和创作心态的转变。[41]以往人们多关注这一事件对鲁迅的影响,而对周作人在事件之后的种种变化注意不够,因此这篇文章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其他报刊

对其他报刊的研究也有值得注意的进展。李怡的《〈甲寅〉月刊: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思想先声》选取了与一般的文学史论著不同的观察角度。以往人们多根据任职北洋政府时的章士钊和以周刊形式在京复刊的《甲寅》的种种表现而视章为保守主义的代表,视《甲寅》为保守主义的大本营,而该文通过追述《甲寅》月刊的思想状况和文学动向,“提醒学界注意到其作为五四新文学运动‘先声’的重要事实”。[42]丁晓原的《〈语丝〉:现代散文文体自觉的代码》追踪《语丝》的创办过程,在对“语丝体”的形成及特色、《语丝》散文的精神内质、《语丝》建构的现代散文的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后,指认这份杂志是现代散文走向自觉的标志。[43]郭晓鸿的《〈论语〉杂志的文化身份》对《论语》杂志的文化内涵作了较细致的分析,认为五四的启蒙精神在三四十年代仍然是新文学的中心。[44]曾令存的《1948-1949:〈大众文艺丛刊〉》介绍了这份不易见到但意义重大的刊物。[45]作者利用一些当事人的回忆录和大量的相关资料详细说明该刊的创办背景、主要作者以及它发动的系列批判,从中看出该刊对“四五十年代之交的文学进程”的深刻影响。王国伟的《对传统的尝试性颠覆——析〈小说时报〉对近代小说变革的意义》仔细地分析了《小说时报》刊载的短篇翻译小说在语言、体例等多方面的演变,指出短篇翻译小说以其新颖的艺术形式加速了传统型小说向现代型小说的转化。[46]魏泉的《〈青鹤〉研究——三十年代上海旧式文人的生存和创作空间》拍去了这份30年代创办于上海、刊登旧式文人创作的半月刊的尘埃,将其办刊理念、栏目设置、人事渊源、经营状况等一一道来,通过翔实的史料展示30年代上海旧式文人的生存和创作空间以及文化心态。[47]初清华的《关于期刊〈人间世〉的几点思考》[48]和黎虎的《一朵被遗忘的小花——黎昔非主编的〈昙华〉文艺半月刊》[49]均对相关刊物作了介绍。

文学报刊是文学的存在方式,它的研究价值自然无须赘言。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现代文学报刊数量相当丰富,而目前的研究所涉及的范围还是较为狭窄的。也就是说,现代文学报刊研究不仅有必要继续推进,而且还存在着巨大的研究空间。在看到2002-2003年报刊研究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应指出,大部分论文还停留在对文学与媒体关系的爬梳整理上,满足于描述性的研究而少有理论方面的提升,且存在观点陈旧和重复论证的情况。

(责任编辑 陶新艳)

[参考文献]

[1] 陈平原. 文学史家的报刊研究——以北大诸君的学术思路为中心[N]. 中华读书报,2002-01-09.

[2] 杨早. 五四时期的北大学生刊物比较[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2).

[3] 葛飞. 新感觉派小说与现代派诗歌的互动与共生—— 以《无轨列车》、《新文艺》与《现代》为中心[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1).

[4] 李楠. 于现代市民文化变迁中安身立命——论上海小报的文化定位、生存境遇和策略[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4).

[5] 关家铮. 赵景深先生主编的“沪字号”《俗文学》周刊[J]. 新文学史料,2002(1).

[6] 陈方竞,王淳彦. 报刊出版:对“五四”新文学发生的“外缘”透视[J]. 文艺争鸣,2003(3).

[7] 雷世文. 现代报纸文艺副刊的原生态文学史图景[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2).

[8] 甲鲁平. 从文学广告看中国现代文学期刊[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

[9] 刘增人. 四十年代文学期刊扫描[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2).

[10] 谭云明. 浅谈报纸副刊与现代文学的整合[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2).

[11] 赖斯捷. 略论报刊出版对鲁迅杂文创作的影响[J]. 中国文学研究,2003(3).

[12] 李宪榆. “公众论坛”与“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通信”栏[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

[13] 刘震. 《新青年》与“公共空间”——以《新青年》“通信”栏目为中心的考察[J]. 延边大学学报,2003(3).

[14] 陈斯华. 《新青年》杂志登载文学作品数量分析表[J]. 东岳论丛,2003(3).

[15] 陈斯华. 《新青年》杂志同人作者群的演化[J]. 山东社会科学,2003(5).

[16] 赵明. 从《新青年》的特性看文学革命的诞生方式和运作模式[J]. 济南大学学报,2002(6).

[17] 傅朝. 《新青年》对外国文学的译介[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18] 陈方竞,刘中树. 对《新青年》发动批孔及文学革命的再认识[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3).

[19] 何玲华. 在历史语境中审视——《新青年》杂志陈独秀反儒非孔再论[J]. 天府新论,2003(2).

[20] 张全之. 在“民主”与“科学”的背后——重读《新青年》[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21] 胡明. 《新青年》的创办与陈独秀的早期文章[J]. 求是学刊,2003(6).

[22] 徐改平. 《新青年》时期的胡适与鲁迅[J]. 甘肃社会科学,2003(4).

[23] 何玲华. 《新青年》中的钱玄同[J]. 江西社会科学,2003(3).

[24] 陈韶麟. 论周作人在《新青年》的思想与活动[J]. 中州学刊,2002(6).

[25] 谢晓霞. 商业与文化的同构:《小说月报》创刊的前前后后[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4).

[26] 谢晓霞. 过渡时期的杂志:1910年-1920年的《小说月报》[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

[27] 谢晓霞. “林译”与《小说月报》[J]. 广西社会科学,2003(8).

[28] 董丽敏. 想象现代性——重识沈雁冰与《小说月报》的关系[J].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2).

[29] 董丽敏. 现代性的异响:重识郑正铎与《小说月报》的关系[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1).

[30] 董丽敏. 《小说月报》1923:被遮蔽的另一种现代性建构——重识沈雁冰被郑正铎取代事件[J]. 当代作家评论,2002(6).

[31] 丁晓原. 诗意的私语:《小说月报》散文的话语类型[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4).

[32] 邱培成. 从前期《小说月报》看清末明初小说观念的演变[J]. 江淮论坛,2003(6).

[33] 张永胜. 试论《现代》杂志作者群的构成特点[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34] 张生. 从施蛰存的编辑理念看《现代》杂志的特征[J]. 文艺争鸣,2002(2).

[35] 易文翔. 试论《现代》杂志的文学共生性[J]. 河北学刊,2002(3).

[36] 任芳萍. “一个综合性的、百家争鸣的万华镜”——论《现代》的编辑策略与范式[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37] 曹万生. 一份不应忘记的现代派重要诗刊——论《大公报·文艺·诗特刊》[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1).

[38] 江南. 从三十年代《大公报》“文艺”副刊看京派文学[J]. 复旦学报:社科版,2002(4).

[39] 刘淑玲. 《大公报》的日本问题研究及其独树一帜的抗战文学[J]. 社会科学论坛,2003(12).

[40] 张芹. 《晨报》附刊与“五四”新文学运动[J]. 江汉论坛,2003(9).

[41] 荣挺进. 《晨报附镌》上有关周氏兄弟失和的几则材料[J]. 鲁迅研究月刊,2002(11).

[42] 李怡. 《甲寅》月刊: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思想先声[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4).

[43] 丁晓原. 《语丝》:现代散文文体自觉的代码[J]. 江汉论坛,2003(1).

[44] 郭晓鸿. 《论语》杂志的文化身份[J]. 文学评论,2002(2).

[45] 曾令存. 1948-1949:《大众文艺丛刊》[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2).

[46] 王国伟. 对传统的尝试性颠覆——析《小说时报》对近代小说变革的意义[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4).

[47] 魏泉. 《青鹤》研究——三十年代上海旧式文人的生存和创作空间[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1).

[48] 初清华. 关于期刊《人间世》的几点思考[J]. 新文学史料,2003(2).

[49] 黎虎. 一朵被遗忘的小花——黎昔非主编的《昙华》文艺半月刊[J]. 新文学史料,2003(4).

猜你喜欢
小说月报现代文学报刊
2022年《小说月报·原创版》总目录
百强报刊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打的
生日礼物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
端木蕻良:草原文学在现代文学中发声
小说《这条河也留不住你吗》被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