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卫东 袁海华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常州 213161)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早在《难经》[1]中就记载:“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核心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2]。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从而继发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高,故防治高脂血症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中医学无高脂血症这一病名。但 10多年来,中医学界对高脂血症作了大量的研究,认为,高脂血症属于中医学“眩晕”、“痰证”等范畴。高脂血症的外因是饮食不节、过逸少劳,内因是肾精亏虚、脾阳衰弱。病机关键在于脾的分清泌浊功能失职。病理产物则有湿浊、痰凝和瘀血三者[3]。根据文献,结合临床实践,本人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在高脂血症中医诊治中积累了一些体会,现汇报如下。
1 控制饮食 适量运动 未病先防 《济生方》云:“善摄者,谨于和调,使一食一饮,入于胃中,随消随化,则无滞留之患。”高脂血症患者的饮食不节主要表现为嗜食肥甘酒醪和长期饱食等方面。倘若饮食不节,则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的腐熟、运化功能失常。由此,脾失健运,脾之清气不能化浊而发为高脂血症。《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甘,心气喘满”是对嗜食甘味引发高脂血症,最终导致冠心病的描述。顾松园《医镜》载“消痹,扑击,偏枯痿厥,气逆喘满,肥贵人之膏粱之病”,更是对嗜食膏粱厚味引起高脂血症各种变证的详细记载。饮食不节是引起高脂血症重要的外因之一。所以,清淡饮食,多食蔬菜瓜果,多食山楂、山药、白术、扁豆、陈皮等理气健脾、消食调脂之品,减少滋腻之品的摄入,能减少高脂血症的发病率,过逸少劳同样可以导致脾虚,脾运失健,而引发高脂血症。孙思邈曰:“动则不衰,用则不退”。可见,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可舒筋活血,促进脂质转化,消除膏脂蓄积,减少高脂血症的发生。
2 化痰泄浊活血化瘀 既病防变 湿浊、痰凝、瘀血皆为阴邪。湿浊为高脂血症的早期病理产物,痰凝为高脂血症的中期病理产物,瘀血为高脂血症的后期病理产物。由于湿浊、痰凝、瘀血三大病理产物是随着疾病的演进而逐渐产生的,因此,后一时期的病理产物必然包含前一时期的病理产物。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高脂血症属中医“内湿”范畴。由于脾阳不足,脾运失健,水谷精微化生异常,饮食中的糟粕、杂质混入营血,或某一成分严重过量,是谓“浊”;精微物质化生不足,津液相对过剩 ,是谓“湿”,“湿”与“浊”相合则谓之“湿浊”。高脂血症的“湿浊”进入营血,循行经脉,流走全身,日久则可形成“痰凝”,犹如《医阶辩证》所云:“痰因湿而生者,病在脾。”随着“痰凝”的形成,高脂血症的病情也将加重,诚如王隐君所论:“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为喘为嗽,为呕为泻,为眩晕心烦,为怔忡心悸,为寒热肿痛,为痞满隔塞……似祟非祟,皆属痰证。”
心、肝、脾、肺中任何一脏调节、运行血液功能的失调,均可导致瘀血产生。高脂血症产生瘀血的根本原因,首先是痰凝阻脉,气滞血瘀;其次是久病后脏腑衰弱,功能失调,血行不畅,凝滞成瘀,亦即叶天士“久病入络”之谓。瘀血一旦形成,病变将进一步加重,胸痹心痛、中风偏枯等病证实属难免。
痰凝和瘀血是高脂血症发展到中后期的病理产物,两者往往交互为患,呈痰瘀互结之势,痹阻血脉,沉积血府[4]。治疗应化痰泄浊、活血祛瘀兼而治之。见有痰瘀之症,治以化痰活血祛瘀,自不必说。然而,由于痰瘀互结是高脂血症发展至心脑血管疾病阶段的必然转归,因此,即便痰瘀之症不显,亦可在疾病的早期酌情投用化痰祛瘀通络之品,以截断痰瘀互结、痹阻血脉之势,来体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因此,化痰祛瘀通络,既可除已成之痰瘀,又可截断其互结之势,避免高脂血症发展演变成心脑血管疾病而危及生命。化痰之剂,若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之类;祛瘀通络之剂,如血府逐瘀汤、失笑散之属。
3 健脾消食 温阳益肾 瘥后防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治病必求于本。”高脂血症之本是贯穿于高脂血症各个病变阶段的基本病机----脾气虚弱、湿浊内蕴[5]。因此,健脾消食、补益中气为治湿之关键。健脾益气,可恢复虚弱之脾气,以尽其分清泌浊之职守,使湿浊无以再生;且湿去脾不受困,更利于脾运复健。因为高脂血症的基本病机是脾气虚弱、湿浊内蕴,因而,健脾除湿泄浊应贯穿高脂血症治疗的始终。健脾除湿泄浊之剂,七味白术散、除湿胃苓汤之类也。
肾精亏、肾阳虚是家族遗传性高脂血症、中老年后高脂血症、慢性疾病继发性高脂血症的共有特征。它们由先天秉赋不足、年老体衰、久病耗损引起[4]。因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欲发挥正常的运化,离不开肾阳的温煦,故肾精不足,肾阳亏虚,必然导致脾失健运,正如《类经附翼》所言:“盖五脏之本,本在命门;神气之本,本在元精,此即真阴之谓也。”通过填肾精、温肾阳,则真阴充、元阳复,脾有温煦之源,脾得元阳之温煦则可恢复化生水谷精微的正常职能,而使紊乱之血脂归复正常。填肾精温肾阳之方,犹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之属。
本人认为,治未病思想拓宽了中医诊治疾病的思路,提高了疗效,对中医临床实践是有指导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医治未病思想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譬如,中医辨证施治侧重于宏观调控,对微观的揭示远远不及现代医学那么精确,诊断未病的依据往往显得较为笼统,从而影响了治未病思想的普及运用[6]。中医治未病思想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1]秦越人.黄帝八十一难经[M].黄帝内经灵枢(附).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151.
[2]何志良.从中医治未病思想论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防治[J].实用医技杂志 ,2008,15(14):1881-1882.
[3]钱卫东,庄德成,朱学云,等.高脂血症中医病因病机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 ,2001,23(11):5-6.
[4]钱卫东 ,钱小奇.高脂血症中医论治法则探讨[J].陕西中医,2002,22(8):712-713.
[5]闻 莉 ,刘松林,梅国强.高脂血症的中医临床证型分布及辨证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3):220-221.
[6]龚捷宁.“治未病”理论的超前性和临床滞后的改变[J].中医药学刊,2003,21(1):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