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多发性硬化1例

2011-04-13 04:06:30刘立飞刘学军徐静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7期
关键词:无力双下肢多发性

刘立飞,刘学军,徐静



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多发性硬化1例

刘立飞,刘学军,徐静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安徽 233040)

针灸疗法;水针;多发性硬化

患者,男,36岁,2008年3月10日就诊。双下肢无力2年,加重伴左侧面部麻木疼痛1星期。患者2年前出现双下肢无力,于上海长征医院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经激素等治疗后好转,于1星期前双出现下肢无力加重,不能行走,及左侧面部麻木、疼痛。治疗采用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头针取足运感(双)、运动区上1/5;体针取脾俞、肾俞、腰阳关、环跳、殷门、委中、承山、髀关、伏兔、绝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阳陵泉、太溪、太阳、承泣、印堂、颧髎、承浆、下关、合谷(双)。取穴前后交替,头针进针方向与头皮成15°角,进针后,沿皮将针体快速推至帽状腱膜下层,然后将毫针沿头皮推进0.5~1.5寸,再进行运针,每分钟要求捻转200次。毫针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施以温针灸。留针40 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 d。穴位注射采用氢溴酸加兰他敏注射液(或复方当归注射液)4 mL+利多卡因注射液1 mL+生理盐水1 mL,穴位取双侧阳陵泉、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穴,每次每侧各选1穴,每穴注射3 mL。疗程同温针灸治疗。患者入院时双下肢肌力2-级。治疗5 d后面部疼痛缓解,双下肢力量增加;1个疗程后,面部疼痛基本消失,仍有麻木感缓解不佳,双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偏低;2个疗程后,患者未诉有面部疼痛,但仍有轻度麻木感,双下肢肌力4-级,能拄拐行走近500 m。随访2年,患者病情未再加重。

按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由于其发病率较高,呈慢性病程和倾向于年轻人罹患,成为最重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多发性硬化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在空间上的多发性(即散在分布于CNS的多数病灶),及其在时间上的多发性(即病程中的缓解复发),构成了MS临床经过及其症状和体征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没有“多发性硬化”的病名,但从临床症状来看,属于“风痱”、“痿证”(肢体无力和瘫痪)、“眩晕”、“骨繇”(头晕,走路不稳,共济失调)、“喑痱”(语言障碍,肢体无力和瘫痪)、“青盲”、“视物昏渺” (内障,视力障碍)等范畴。《脾胃论》:“脾胃之气即伤,而之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主四肢肌肉,脾胃虚弱,四肢沉重无力,故痿软不能随用。肾者藏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先天肾精虚亏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肾精不足,精不生血,则肝血不足,肝开窍于目,血不养目,神志不充,则发为视瞻错渺。针刺治疗除选头皮针外,体针选穴以脾肾及阳明经穴为主,以调气血,养精血,除痿废。

2011-01-24

刘立飞(1979 - ),男,医师

1005-0957(2011)07-0503-01

R246.6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1.07.503

猜你喜欢
无力双下肢多发性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正确认识多发性硬化症
请您诊断
放射学实践(2016年6期)2016-12-15 21:55:30
瑞风车加速无力
以呼吸困难、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1例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争论,有力的和无力的
能源(2015年8期)2015-05-26 09:15:56
斯柯达昊锐车加速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