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对策:“网络家长学校”*

2011-04-13 03:17:13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子女家长大学生

宣 玉 梅

(湖州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一、家庭教育的内涵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成长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家庭教育是文化、心理、语言、环境等综合因素对孩子施加影响的过程,具有明显的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和全面性。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基础,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将孩子培养成为有益于社会、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才。一个有着健康人格、积极向上、充满朝气的人才,除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外,更应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包括爱心、孝心、责任心、遵纪守法的观念等等。幼年的家庭教育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为主,青少年时期的家庭教育则应赋予更多的道德品质教育内容,如爱国思想、仁义礼让、孝敬长辈、诚实守信、良好的修养等等。

二、我国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

1.古今中外人们历来重视家庭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1](P20)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专著有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温公家范》,民间还有“孟母三迁”等家教故事。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赵忠心认为:“家庭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整个教育体系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都不容忽视”,家庭教育应该“一直连续进行几十年之久”。[2](P5-30)

2.当代中国高度重视大学生家庭教育工作 2001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要求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2001年10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在关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一章中提出:“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由此,大学生家庭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二)当今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今我国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状况如何?笔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就家庭教育问题,对学生和家长发出问卷各150份,分别回收129份和116份。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和分析,归纳出以下问题:

1.制度问题 尽管国家已经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家庭教育特别是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仍是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中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大学生家庭教育缺乏系统、完整、科学的指导方针,缺乏规范的制度,也缺乏指导性教材,其自发性、随意性较大。并且,每个家庭的教育观念、方法、内容等不仅存在差异,也存在较多的不合理成分。这种差异和无序导致大学生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就目前来说,面对大学生越来越多的思想、道德、行为、情感、心理等问题,大学生家庭教育基本处于无奈状态。

2.认识问题 家长、学生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94%的家长能在家中关注孩子的言行和思想,唯恐孩子有一丝的放松;能主动保持与老师的联系,了解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81%的家长认为,孩子进大学后就不用多管了,应由学校负全部责任,将孩子完全交给学校。另一方面,高达72%的大学生反感在校期间家长继续“管教”,认为自己在中学阶段受管教太多,进入大学后不需要家长过多操心。

3.高校问题 调查显示,因科研等压力,高校的学生思想教育主要由班主任和辅导员来承担。在许多高校中,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还远没有达到国家要求。而且,辅导员还要应付繁忙的行政事务,一般只有在学生发生异常情况后才会与家长联系, 因此与家长的沟通严重不足。高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也不成系统,没有统一的规划、方案,缺少专业人员等,一般仅局限于在新生进校时开一个家长会。

4.家长素质问题 家长的文化素养是影响大学生家庭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农村或城市低收入家长,因经济压力、自身素质等问题,不重视或无法实施家庭教育,这种情况占了45%。能主动与学校和老师联系的家长不多,只有14%的家长曾经联系过学校老师、班主任或辅导员。71%的大学生平时与父母有电话联系,但交流的内容仅限于吃穿(61%),为人处事方面的交流仅为19%。63%的家长很想跟子女交流,但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一般问了几个问题,孩子不理会,便也没了交流的兴致。

由上可知,相当数量的家长不重视对已进入大学的子女进行家庭教育,多数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三、当代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对策:“网络家长学校”

大学生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高校可以先行一步。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优势资源,探索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家庭教育的途径主要有家访、家长会议、家庭教育咨询、家长学校、媒体宣传等。

由于子女一般都到外地读大学,家长不能像以往一样与子女朝夕相处。因此,大学生家庭教育不能像中小学生那样随时进行。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电脑、手机、网络等方便、快捷的交流手段取代了传统的书信形式,这不仅便利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为大学生家庭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条件。笔者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开办“网络家长学校”应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网络家长学校”是传统的家庭教育途径与网络信息时代相结合的产物,应成为当今高校开展大学生家庭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网络家长学校”的概念

网络家长学校就是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上开展一系列家庭教育活动。高校有关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及时、准确、可靠地收集、整理学生信息,并及时向家长传输教育教学及子女成长的信息。家长也可利用网络资源实时地将子女信息反馈给学校,以便共同商讨适合学生最优化发展的教育对策,实现学校和学生家庭的互动,最终达到学校和家庭互通、共赢的目的。目前,网络家长学校在基础教育阶段已开展得非常广泛,但在许多高校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网络家长学校”的特征

1.开放性特征 网络家长学校通过建立开放的、全方位的、智能的家长学校网络平台,为大学生家庭教育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2.时代性特征 网络家长学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方面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享。

3.互动性特征 网络家长学校充分体现了学校、教师与家长、学生的互动,学校可以通过有效途径及时了解家庭教育的现状和进展,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4.易操作性特征 网络家长学校在继承原有家长学校办学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网络板块的设置,使教学时间、教育内容等具体化、简明化、易于操作。

(三)“网络家长学校”的运作方案

1.成立一个专门机构 高校应组建由学生工作分管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家长代表等参加的大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它来负责家庭教育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该指导委员会可挂靠在相关学生工作部门,可在各院(系)设立分委会。它的主要职责是:在新生入校时吸收新生家长参加,让他们了解“网络家长学校”存在的重要性和具体工作内容;指导家长通过“网络家长学校”进行学习,开展教育;召集家长会议,面对面进行沟通;必要时开展家访;挖掘家长优势资源,充实和丰富“家长学校”专家库,等等。

2.打造一支专业队伍 “网络家长学校”管理绝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一种融家庭教育和网络技术于一体的新型管理。它要求高校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专业讲师团成员都要熟悉网络。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运用网络,还要学会把家庭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时期的家长、大学生,解决网络时代大学生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

3.建立一个专题网站 把学校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以及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等结合起来,构建一个信息量大、学校特色明显、智能交互性强的专题网站。建立网上课堂,如“父母课堂”、“专家在线”、“班主任博客”、“心理导航”、“班级网页”等,使家长能通过网站及时掌握子女情况,及时咨询专家。这不仅有利于子女的成长,也有利于家长素质的提高。

(四)“网络家长学校”应把握好的关键点

1.抓好管理 “网络家长学校”不是正规学校,是一个松散型的学校,不仅学员变动性大,还有赖于家长的自觉参与。由于家长的职业、文化、认识等的不同,一般办起来容易,坚持下去难。因此,必须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不能采用传统的“点名、考核”等办法,应采用灵活的方式,体现人性化管理。

2.设计好教学内容 要想引得进,留得住家长,就要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网络家长学校”不同于一般性质的家长学校,应事先准备好教学内容,让家长通过网络来学习。要让家长感到有吸引力,可学到教育子女的知识和方法。这就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网络家长学校”的教学内容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既要有系统性又要有针对性,既要有理论高度又要有实践性,还要具有时代特点。

3.发挥好家长作用 家长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职业、经历、教育经验等。因此,庞大的家长队伍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如果能选择其中一部分家长充实到专家库中,请他们与其他家长在线交流,或者举办一些座谈会、报告会等,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 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子女家长大学生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54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03-17 08:57:46
我心中的好家长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人生十六七(2015年2期)2015-02-28 13:08:06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