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娟 张敬军
(泰山医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
患者男性,67岁,进行性痴呆10年。既往体健,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患者1999年始无诱因的出现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不能完成正常教学工作;2003年出现时间、空间定向力障碍,计算不能,生活不能自理;病情进行发展,2008年出现烦躁、打人骂人等精神症状;2008年12月份转来本院,入院查体:欠合作,记忆力、计算力、及定向力明显减弱,有时打人骂人,有时出现幻觉,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对称等叩,能散步活动,但生活不能自理;辅助检查:头颅MRI示全脑明显萎缩,临床拟诊断为阿尔茨海默氏病。抗精神病药物选用利培酮治疗,1 mg每日2次 。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逐渐调整剂量,每天剂量最大6 mg,精神症状基本消失,其余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如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疾病,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等。病人服用利培酮6周左右双下肢肌张力较正常增高,逐步出现走路时脚后跟轻度抬起,脚尖着地;减少利培酮剂量,双下肢肌张力增高明显改善;早上口服0.5 mg,晚上口服1 mg,白天双脚尖走路症状明显减轻。临床讨论认为脚后跟抬起、双脚尖走路为利培酮剂量及服用时间密切相关,考虑为利培酮诱发的肌张力障碍。
利培酮作为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好,副作用相对较少并且耐受性好,特别适用于老年病人。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失眠、焦虑、头疼、口干,可见嗜睡,疲劳及消化系统症状,也有报道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下降的个例,未见有引起肌张力障碍的病例报道。关于利培酮诱发肌张力障碍的机理不清,可能与基底节和下丘脑多巴胺能神经阻滞有关。5-羟色胺、前列腺素、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及r-氨基丁酸(GABA)受体等也可能参与其中[1]。利培酮引起肌张力异常少见,本例提示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复杂,涉及多个系统,提醒临床工作者注意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并给予关注。
[1] 医培根.药物引起的神经精神不良反应[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