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斌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 昭通 657000)
很多文章报导了抗溶血红细胞、有核红细胞和聚集的血小板对白细胞计数的干扰,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血小板聚集、EDTA-K2依赖型聚集对血小板计数的干扰作,但试剂质量对血细胞分析的影响鲜有描述。
当悬液中一个细胞通过小孔时,由于血细胞具有极小的传导性,细胞的导电性比等渗的稀释液要低,在电路中小孔感应区内电阻增加,瞬间引起电压的变化而出现一个脉冲信号,电压增加的程度取决于细胞的体积,细胞的体积愈大,引起的电压变化愈大,产生的脉冲振幅越高。记录脉冲的数量可以得到细胞计数的结果,这就是库尔特原理,也被称为电阻法。
三分群和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中,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检测都使用电阻抗法,红细胞和血小板被稀释液稀释后通过同一个检测孔,根据RBC阈值线(如果阈值线定在30fl),大于30fl的颗粒被计数成红细胞,小于30fl的颗粒被计数成血小板。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检测主要受稀释液的影响。稀释液的导电性、离子强度、pH值直接影响脉冲的变化,会造成直方图的变化和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稀释液的渗透压如果不是等渗液,将会改变红细胞和血小板体积的大小,高渗的稀释液会使细胞皱缩,MCV和MPV减小,低渗的稀释液会使细胞肿胀造成MCV和MPV 增大, 自然 HCT、MCH、MCHC、PCT 已会随之变化。
三分群白细胞的检测不但受仪器电压、仪器的检测孔电流、仪器脉冲的增益的影响;也受溶血剂的种类、溶血时间,稀释液,清洗液的影响。红细胞的数量是白细胞的几百倍,如果溶血素有质量问题,有1%的红细胞不能被溶解,被计数成白细胞后使白细胞计数成倍增加。如果经溶血素和稀释液作用后,白细胞的“膜包核”的体积大小不能按从大到小分别落在中性粒细胞、中间细胞、淋巴细胞的阈值范围内,将影响白细胞的准确分类。
五分类白细胞的检测,以希森美康XT-2000i为例,分两个通道进行:一个是WBC/BASO通道,完成白细胞总数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及分类,使用了嗜碱性分类溶血素和嗜碱性分类染色液;另一个是DIFF通道,完成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计数和分类,使用了白细胞分类溶血素和白细胞分类染色液。不论是那一个通道的溶血素或/和染色液有质量问题,将影响本通道的分类和计数。
现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试剂有质量问题对血细胞分析的影响和大家分享。笔者使用雅培CD1800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时,遇到同一个批号的两桶溶血剂出了质量问题,红细胞不能溶解,被计数成白细胞,超过机器的检测线性,机器显示白细胞检测结果“>>>>”。同时由于红细胞不能被溶解,影响血红蛋白吸光度的检测,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显示“>>>>”。当时笔者就怀疑溶血素有质量问题,还做了个机器外溶血试验,将血液和有质量问题的溶血素加入同一只玻璃试管,红细胞不能被溶解,试管内一直呈浑浊状态,显微镜下红细胞密集。将刚被换下的做出正常结果的溶血素 (试剂桶里还剩下一小点),同时做了机器外溶血试验,红细胞被全部溶解,试管内呈红色澄清状态,显微镜下无红细胞。还有一次,雅培CD1800的稀释液用完后,笔者科室一位同事错将清洗液当成稀释液换上后,检测结果白细胞分类中间细胞(中值细胞)比例一直高达30%~40%;最后将正确的稀释液换上后,中间细胞(中值细胞)比例立刻就降到正常。
笔者科室还有一台希森美康XT-2000i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有一次换上白细胞分类染色液(FFS),正常做了几个标本,之后的标本白细胞分类不出结果,DIFF(白细胞分类)散点图呈灰色向高荧光区域延伸,当时机器报警白细胞分类溶血素(FFD)消耗完了;但是换上新的FFD后标本白细胞分类还是不出结果,白细胞分类散点图和以前相同。最后经反复试验,证实是换上的白细胞分类染色液(FFS)有质量问题。为什么正常做了几个标本,才出现之后的标本白细胞分类不出结果呢?是因为机器的试剂管道里还残留有换试剂之前质量正常的试剂。
总结,我们在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时,除了对机器的工作原理烂熟于心,还要对每一种试剂的分析原理应当了解,熟悉哪种试剂对哪些血细胞检测项目有影响,以便我们分析是哪种试剂有质量问题。当血细胞分析的直方图、散点图有问题或分析结果与复检结果误差较大时,除了机器故障,还要高度怀凝试剂有质量问题。换上正常试剂后,要进行排空或深度灌注,使机器管道里残留的有问题的试剂消耗完,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必须使用机器的原装试剂,以保证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