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飞
(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PET/CT中心,江苏南通,226006)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40%[1],离休老干部是老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作为一种高科技的分子功能显像设备,在肿瘤、心脏、神经系统疾病中有着独特的诊断优势,越来越多的离休老干部选择行全身PET/CT检查。为保证老干部检查时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检查前后的护理配合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本院90例离休老干部行PET/CT检查时的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收集本院PET/CT中心2010年4月9日至10月31日行PET/CT检查的老干部共90例。其中男54例,女 36例;年龄 76~93岁,平均82.88岁,均行全身PET/CT检查。
显像仪为荷兰 PHILIPS GEMINI TF 16 PET/CT,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由上海科兴有限公司提供,受检者静脉注射18F-FDG剂量按0.1 mCi/kg计算注射。检查前受检者禁食至少6 h,血糖控制在3.9~11 mmol/L。静脉注射18F-FDG后安静休息40~60 min再上机检查。
由于PET/CT检查费用高,区域分布数量较少,大多数老干部对其知之甚少,因此接诊预约应高度重视。护理人员接到申请单确认是在PET/CT显像的适应证范围时才可办理预约手续,预约时向预约人员详细了解受检者的心身健康状况,认真讲解PET/CT检查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同时发放检查通知单。向患者重点告之相关注意事项,如检查前至少禁食6 h以上,也不要输用含葡萄糖的液体和药物;检查前12 h禁止体育锻炼;检查前24 h避免高糖类食物,同时不吸烟、不饮酒;检查日不穿金属纽扣内衣,不佩戴金属饰品;受检者须携带相关检查资料等。另由于18FFDG药物衰变的特殊性,护理人员须严格强调受检者到院检查的时间,并让受检者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及时沟通。
检查前的准备:清点和准备急救药品、物品,备好轮椅与平车;测量血糖、身高和体重;安排检查者进休息室平静休息,使其身心处于放松状态,为下一步检查程序做好准备。
注射药物时的护理:用5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选用合适的头皮针建立静脉通道,注射时尽量选择肢体末梢充盈、无硬结、无瘢痕、易固定的血管;将计算好的18F-FDG通过静脉通道推注到血管内,然后再以4 mL生理盐水冲洗管道,以确保示踪剂全部注入静脉[2];拔出针尖,以棉球覆盖针眼,嘱咐受检者按压注射点5 min以上。
注射药物后的护理:指导受检者在专用的休息室平静休息40~60 min,并嘱饮水2~5杯(800~1 000 mL),以促进药物在体内代谢;调暗休息室灯光亮度,将休息室温度控制在24℃左右;进扫描室检查前嘱受检者排空膀胱,注意避免尿液污染体表及衣裤,扫描前再让受检者饮水2~5杯(800~1 000 mL),以充盈胃肠道,避免因空腹影响胃部显影;扫描时嘱受检者不要移动身体,保持平静呼吸;扫描完毕在征得医生同意后,嘱受检者离开并要求受检者24 h内多饮水排尿,减少在公共场合出现的时间,避免在24 h内与婴幼儿及孕妇亲密接触。
通过围检查期的护理配合,90例患者均能完成检查,其中须平车推入的4例,须轮椅推入的3例,2例出现胸闷气促,经吸氧及对症治疗后好转。
由于PET/CT是一种新型的显像技术,受检老干部对其知之甚少,往往对它抱有一些神秘、甚至恐惧的心理。所以让老干部及其家属了解检查过程,预先有一个心理和生理上的准备,对顺利完成检查至关重要。而面对老干部特殊的心理特点,如自尊心强、猜疑心重、易误解、易激动等[3],护理人员应积极提高自身素质,根据老干部不同的个性特征以热情关怀的态度与之交谈,认真听取他们的述说和要求,使他们感觉到被重视、被尊重,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有助于成像质量的稳定。同时检查中受检者所受到的辐射剂量也是老干部所关心的一个重要方面,受检者接受一次PET检查所接受的有效当量剂量与做一次CT检查相当甚至更低。在PET检查中,FDG全身扫描的有效当量剂量(10.5 mSv)只是《辐射防护规定》中一次应急照射限值(100 mSv)的1/10,远低于发生非随机辐射损伤的阈值,而由此可能引发随机性效应的概率也只有2/10 000,因此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检查[4]。另还需强调18F-FDG为当日生产,专车运送,由于天气或路况原因不能按时到达时,应及时告知老干部,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安排适当休息,取得理解。检查前的心理护理、检查过程中对患者细心照顾及注意事项的仔细交待是十分重要的[5]。
PET/CT所使用的示踪剂为18F-FDG,它是葡萄糖的衍生物,所以机体血糖浓度对其分布影响最大,对葡萄糖代谢标准摄取值(SUV)的影响也最大。离休老干部中患高血糖者较多,如果机体血糖浓度过高,它会和FDG发生竞争作用,从而不能得出准确的诊断结论,故预约时应详细了解老干部的空腹血糖情况,检查前必须认真测量血糖。
PET/CT检查反映的是机体组织的生理代谢,如果检查前12 h剧烈运动或者在注射FDG的40 min内运动眼球、咀嚼、谈话、走动、情绪紧张等都可会导致相应功能区域的FDG摄取增高,有时甚至会导致假阳性。检查过程中,由于PET和CT是分时间段采集的,故在检查前要指导老干部在检查中保持平静呼吸,不能移动身体,以确保图像融合的一致性。
PET/CT检查中使用的18F-FDG为超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但毕竟是高能量射线,对于操作人员而言,一定要重视放射防护,正确运用放射防护三原则,即辐射实践的正当化,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以降低辐射剂量,防止过量照射和不良事故的发生[6]。操作时,护理人员要穿铅衣戴铅眼镜,注射器抽取药液后排气要防止药物外溅,静脉注射时操作要沉稳、细心、认真。疑有污染或接触过药物的物品,如注射器、棉签、手套等都要放入有防护的废物桶中,待10个半衰期(约24 h)后可按非放射性废物处理[7-8]。
PET/CT检查是一个涉及多环节的检查过程,护理工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配合其他各环节的工作,才能最终获得高质量、可靠的影像资料。
[1]顾瑜琦,刘克俭.健康心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95.
[2]孔芳仿,许年珍.PET/CT检查中的护理配合[J].江苏医药,2010,36(16):1988.
[3]孟繁忠.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略[J].中国疗养医学,2003,12(2):114.
[4]田嘉禾.PET、PET/CT诊断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225.
[5]张 颖.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断层/CT消化道肿瘤显像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2009,25(7):1161.
[6]武 琦,程 宏,周 荣.PET/CT检查的护理配合及放射防护[J].现代肿瘤医学,2006,14(4):511.
[7]戴春暖,赵新明,张敬勉,等.肿瘤病人行18F-FDG PET显像检查的护理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5):476.
[8]沈赛娟,汪世存,展凤麟,等.宫颈癌患者PFT-CT检查护理配合[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7):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