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文芳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内一科,山东 泰安 271000)
患儿男,1岁11月,因"发热伴手足皮疹2天,易惊1天于2010年4月20日入院。患儿来自手足口病流行地区,无明显手足口病接触史。2天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 ℃,无寒战及抽搐,无呕吐。手足掌侧出现斑丘疹,皮疹周围有红晕,部分为疱疹,疱疹液稀少。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手足口病,住院治疗2天,应用甲基强的松龙、病毒唑等药物,体温不退,出现频繁易惊,睡眠中时有肢体抖动,无抽搐,无昏迷。急转我院诊治。外院血常规:白细胞15.44×109/L,中性粒细胞86.1%,CRP13.5 mg/L。入院后查体:患儿表情淡漠,频繁易惊,双上肢抖动,1小时约4~5次,体温36.9 ℃,心率134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10/90 mmHg,手足皮疹同前描述,咽峡部可见疱疹,臀部少许红色皮疹。颈软,双肺未闻及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四肢肌张力正常,双膝腱反射活跃,双侧巴士征弱阳性,微量血糖7.13 mmol/L,立即建立双静脉通道,应用甘露醇后做腰椎穿刺,压力120滴/分。脑脊液常规示:无色,透明,无凝块,潘氏实验+,白细胞380×106/L,分类:多形核细胞45%,单核细胞55%,氯化物115.56 mmol/L,葡萄糖6.63 mmol/L,蛋白定量519.8 mg/L。血肝肾功正常,心肌酶谱略高,心电图正常,胸片正常。咽拭子PCR:肠道通用病毒RNA阳性,EV71-RNA阴性,柯萨奇A16-RNA阴性。诊断:手足口病(重症);病毒性脑炎;心肌损害。给予病毒唑抗病毒,甘露醇、甘油果糖交替静滴降颅压,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免疫治疗,磷酸肌酸钠保护心肌,奥美拉唑止酸保护胃黏膜,脑蛋白水解物营养脑细胞,持续心电监护。住院第2天,体温最高39.4 ℃,后逐渐控制,住院第6天,体温完全控制。住院第7天,病情平稳,患儿未再出现易惊,未再出现肢体抖动,表情恢复正常,皮疹消退。住院第5天起,发现患儿上肢活动正常,双下肢无力,不敢站立,双下肢肌张力减弱,双下肢肌力约III级,双侧膝腱反射减弱,有时引不出。双侧巴士征阴性。给予神经节苷酯保护脑细胞,康复科指导家长协助按摩双下肢,治疗第12天,患儿双下肢逐渐可以扶站,治疗14天,脑脊液恢复正常出院,院外继续康复治疗,随访。出院1周,患儿可独立行走,但蹲位不能自行站起。出院16天,患儿行走如常,可跑步,可由蹲位独自站起。完全康复。
讨论: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丙类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可以引起多系统损害,重症病例常累及神经系统,出现脑炎、脑膜炎、脑干脑炎、脑脊髓膜炎,部分患儿出现类脊髓灰质炎综合征(急性弛缓性麻痹),又称脊髓灰质炎样麻痹。手足口病引起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肢体运动障碍为主并伴有肌肉弛缓性麻痹(软瘫)。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分为四种类型:①脊髓型:表现为下肢的弛缓性麻痹;②脑干型:因病变在脑干的部位不同,可出现颅神经麻痹、呼吸中枢麻痹、血管运动中枢麻痹等不同症状;③混合型:兼有脊髓型和脑干型的临床表现;④脑炎型。现有临床资料显示,下肢麻痹预后明显好于上肢,多数患儿最终可完全恢复[1]。
本患儿有典型的手足口病皮疹,脑脊液检查显示合并病毒性脑炎。因病毒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出现双下肢急性弛缓性麻痹。经积极治疗,1月左右完全恢复正常,和文献报道一致。
参考文献:
[1] 王纪文.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与相关儿科知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