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广州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182)
孔子敬观及其在现代管理中的意义
刘涛
(广州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182)
敬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观念。孔子将敬思想贯彻到亲亲之礼与尊尊之礼中,主张子女对待亲人应孝敬,下级对待上级应尊敬。敬不仅是普通人立身处世的原则,也是统治者必须具备的素养。敬与仁紧密相关,正是在敬的观照下,仁才得以发显流行。就孔子敬观念的发源而言,对礼之完美性的认肯,使孔子生发出对礼的敬意,并将对礼之敬转化为对仁之敬,最终实现了敬礼与敬仁的合一。孔子的敬观念能够渗透进现代管理中的家庭管理、职业管理、人际关系管理、环境管理、自我管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现实作用。
孔子;敬;礼;仁;管理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大转变时期,当时礼崩乐坏,传统的政治秩序与安稳的社会环境皆处于渐崩渐溃之中。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孔子着力于恢复周礼,倡导所有人皆依礼而行。在孔子看来,从普通百姓到君子、君主乃至天子,只有大家都守礼,社会秩序才能安定下来。孔子强调遵循礼,在此基础上又将礼的精神内化为仁。孔子思想的特点是礼仁并提、内外结合,因此孔子思想的精华一般被概括为礼仁一体说。本文在认肯礼仁一体说的基础上,试图从敬的角度入手,考察敬与礼、仁的关系,探讨敬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进一步论述孔子的敬观念在现代管理中所具有的意义。
礼在古代社会被誉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它贯彻天地人,乃天地秩序的化身,也是人类社会及人自身赖以维持的规定。具体的礼节规定很多,“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记·中庸》)统而言之,礼可归结为亲亲与尊尊两系。“亲亲是就着骨肉的关系说”,[1]55它指子女对待父母的孝和兄弟姐妹之间的悌,其中,孝又是亲亲的核心。“尊尊是属于政治的”,[1]55它指下级对待上级的尊崇。孔子将敬的精神贯注到这两大基本礼制系统中,探讨了敬与礼的内在关联,主张以敬的态度和精神来实现礼:就亲亲而言是孝敬,就尊尊而言是尊敬。
《论语·为政》记载了一段孔子论孝的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显然不满意当时社会中人们尽孝的态度,他认为如果孝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予与满足,那就无法将人与动物分别开来。那么,孝的真正意蕴在哪里?孔子认为是“敬”。敬是子女对父母长辈之爱的一种体现,是对父母给予自己生命权利的感激,是对亲人们在抚养、教育自己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劳的铭记与感恩。总之,是子女对父母亲人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关爱的理解、认肯以及在此基础上自然流露出的对父母亲人的尊重与关怀。可见,敬是将人之孝与动物的交养行为区别开来的原则与界线,是亲亲之礼赖以存在的内在基础。于是,“孝”与“敬”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贯穿于事亲行礼的始终。孔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子女见到父母有不当之处,便婉转地劝谏,如果父母不采纳,则应抱着敬的态度,等待时机,以更恰当地方式来再次劝谏,直至父母接受。子夏问孝于孔子,孔子答曰“色难”。(《论语·为政》)子女对父母尽孝的过程中,在某些事情上难免与父母的观点不合,如果这时没有一种持之以恒的敬的精神,则终不免会有情绪,内形于外,脸色容态必定不能和悦。所以孔子说的“色难”其实也就是“敬难”,尽孝之难,难在对父母亲人始终能够保持一颗敬爱之心。
就政治而言的尊尊之礼,其内在精神也是敬。孔子以君子为定位,论述了下级对上级应抱有尊敬之精神。他说:“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事君之道在于首先怀着敬的心情处理各种政事,然后才谈得上去谋求俸禄。凡是在孔子心目中算得上君子的人,在政治上对待上级必定抱有尊敬之情。孔子评价子产时说他“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孔子说子产有四项处事准则,其中之一即事奉君主庄严恭敬、认真负责。孔子又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孔子指出君子所应考虑思量的九件事情,“事思敬”乃居其一,指君子在行事与工作时应考虑“敬”。不仅如此,“事思敬”还统领着其他“八思”。正如简朝亮在《论语集注补正述疏》中所言:“夫貌之要在色,而视听貌言皆有思,则《洪范》称‘敬用五事’者,备矣,万事由之而成矣,故《论语》总而约之曰‘事思敬’。若夫疑也,忿也,得也,皆于事中举其要也。”[2]380视、听、色、貌、言前五思可包含在“事思敬”之内,而疑、忿、得后三思亦不过是遇事之思的大致表现样态,这“八思”归结到一点,即可用“事思敬”来概括。由是观之,君子在事奉上级乃至君主时要时刻自觉地反思自身是否有尊敬之心。
不仅普通百姓、各级官员要“敬”礼,贵为一国乃至天下之主的最高统治者也应如此。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皇侃疏云:“为人君者,事无小大悉须敬,故云‘敬事’也。《曲礼》云‘毋不敬’是也。”[2]25君主在治理国家和处理各种大小政务时都离不开“敬”。只有统治者自己首先做到“敬”,人民百姓才能尊敬统治者。季康子问孔子如何使民敬上,孔子对之曰“临之以庄则敬”,(《论语·为政》)又曰“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论语·卫灵公》)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统治者应庄敬以临下,这样下民才能敬重君主。并且统治者的“敬”要与礼相结合,“敬”须落实到礼之上。孔子说:“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又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论语·子路》)凡此数语皆表明敬与礼、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紧密联系。
《论语·颜渊》载:“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里,孔子从三个方面释仁。“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要求行仁主体要时刻处于敬慎之中,接人待物不可有丝毫懈怠与不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乃“恕”,即不要将自己不想要的强加于他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则是做到前两者时所自然表现出的结果。所以,这里的“仁”实际蕴涵着“敬”与“恕”两方面。我们常认为仁是孔子的一贯之道,而忠恕则是仁的正反两个方面。实际上,联系这里的孔子之言,无论是忠还是恕,都离不开敬而独存。忠之所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就在于主体以敬持己,在自身之挺立与发达时能以敬爱之心念及他人之暂不挺立与发达的境况,进而想方设法帮助他人与自己一道进步。恕亦是如此,主体自身面对不想要的东西,能以敬人的态度思及他人也有同己之心,也有不想要的意愿,于是便将自身之“不欲”收而内敛,不发施及人。凡此忠恕,总是在“敬”的观照下或收或发、或张或敛。“敬”乃是忠与恕的源头。
孔子之后的孟子以“恻隐之心”为仁端,他的“恻隐之心”即“不忍人之心”,实际上也与敬是相通的。由于心中有敬,故而能推己以及人,将人与己视为一浑全的整体,见他人之有难,则会反思自身,设身处地去体察对方的境况,进而心中生出与对方相同或类似的情感体验,此即为不忍人之心,它的源头处暗合着敬的精神。孔子的仁彰显着这种敬的精神,也包含有不忍人之心的内涵,这从孔子与宰我的一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宰我以保存礼乐为由而欲缩短三年之丧为一年,孔子则暂时抛开礼乐而直指宰我之心,以是否安心来启迪宰我。孔子认为子女对父母守丧三年的理由基于“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父母对子女的仁爱之心自然而然地引发子女对父母之丧的不忍之心。孔子斥责宰我为“不仁”,并不仅仅斥责宰我随意改动三年之丧的时间,更根本的在于孔子认为宰我不具有不忍之心,即没有对父母的爱敬之情及对父母之死的哀敬之情。《论语》中记载孔子言“仁”之处甚多,而记载孔子言“不仁”之处却仅此一例,由此亦可见出孔子对宰我这种无敬爱之心的深刻谴责。
“敬”与“仁”相通,内在于仁,是主体成仁的必备之德。《论语·颜渊》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仁”就是“克己复礼”,而“克己复礼”的具体化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仁主体怀揣着对礼的敬服,并将这种“敬”礼的精神贯彻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使自己的一切行动乃至思想皆不越于礼之外,这样才称得上成仁。成仁意味着以敬的精神来自觉地践行礼,例如在言语方面,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訒”,(《论语·颜渊》)要求人们应敬慎地对待所要言说的话语。他批评那些整日花言巧语、言谈放肆而无敬慎之意的人:“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认为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凡心中有敬的人在言行举止上皆力求合乎于礼,无过无不及,克制自我而不使流于放肆,这样的人看似木讷,实则却近于仁德,故而孔子赞之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依照保尔·伍德罗夫的分析,敬是由指向于敬的对象的敬畏感,对于其他不完善的人的尊重,以及因实践理想的失败而产生的羞感组成的。[3]首先,敬的对象必须具有完善性、完美性,只有这样,主体才能产生对它的仰慕与敬畏。即使在现实中我们所敬的对象不免于实在和具体,并且这些对象又难免会有不完美之处,但我们所敬的恰恰是这些对象所表现出来的完美性。换言之,所敬对象本身可能不是纯粹完美的,但它一定要具有完美性。舍勒在相关情感现象学的分析中将“敬畏”定义为“精神的一种羞涩”,[4]728而所谓的“羞涩”乃是“我们在精神行为中对人之本质的有限方面的幡然领悟”。[4]729从所敬对象那里,我们要感受到自身的有限性,这只能诉之于所敬对象的完美性,至少在主体看来对象是有完美性的。舍勒所说的“羞涩”,乃是我们面对具有完美性的对象时反观到自身的有限性、不完美性,进而由此产生的自愧弗如的感觉,正是在这一机制下,敬便诞生于主体的生命之中。
这里主要即从所敬对象的完美性着手来探讨孔子之敬观念的发源。在孔子看来,三代之礼特别是周礼,洋洋大观、灿然明备,具有完美的性质,有着刑法及其他治国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正是基于对礼的完美性的信服,孔子对礼充满着敬畏,他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因此,对于礼的尊崇成为他思想中的大主题,对于礼的推广也成为他毕生的志向与理想。礼原是祭天祀神的产物,天帝神灵是礼产生的神学依据。孔子敬礼即是敬天。他说:“唯天为大”(《论语·泰伯》),将天作为最伟大的存在,赋予其至高无上的完美性。《论语·乡党》曰:“疾雷风烈,必变”,孔子遇到暴风雨天气时脸色就会改变。朱熹说:“必变者,敬天之怒也”,[5]157面对自然之天的流行变化,孔子会肃然起敬,将对天的敬畏一展无余。除了敬畏自然之天,孔子还敬畏道德之天。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这乃是他在敬畏道德之天的基础上所展示出的自信与从容。
对礼的敬重与追求,或许孔子并非第一人,但将礼内化而为仁,以仁与礼为一相即不可分的整体,则自孔子而始有。孔子将对礼的敬畏转化为心中之仁的确立,又将对礼之完美性的坚信转化为仁之无限性的确立,实现了从礼到仁、由外而内、由客体至主体的转变。这一转变是史无前例的,它使得理想、信念、责任等统一于主体的自觉性之中。这样,主体既有了对外在之礼的敬畏,又获得了对内在之仁的敬畏,仁礼双方融洽地相合于主体之敬。从这一视角出发,孔子的许多看似矛盾的语言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单举孔子所说的“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一例来看,一方面,从祭祀之礼出发,孔子十分重视对鬼神的敬重,并称赞禹是“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论语·泰伯》)对鬼神抱有敬畏之情,其实是敬畏以鬼神为祭祀主体的相关之礼,孔子对于鬼神的敬实际上是对于礼的敬;另一方面,从内在之仁出发,仁乃是人的主体精神之确立的表征,如果一味地亲近鬼神,则势必削弱人的主体精神,从而异化为鬼神的附庸,所以孔子又主张“远之”,即疏远对鬼神的现实依赖而保持人自身的主体精神,这实际上是对仁的敬畏。由此可见,“敬鬼神而远之”乃是孔子对敬礼与敬仁的调和,“敬鬼神”乃是敬礼,“远之”乃是敬仁,其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舍弃任何一方都将会导致另一方的湮灭与缺失。
由此可见,礼、敬、仁三者乃是融会贯通的整体。心中之敬向外恢阔撑开,与礼相结合、依礼而为即是仁,仁通过敬而外化为礼;日常生活中遵循礼的各项规范,通过对礼的践行进而认肯礼、敬服礼,礼便又经由敬而内化为仁。敬是连通仁与礼的枢纽,仁与礼通过敬而实现相互的转化。孔子乃至宋儒之所以如此强调敬,其中的奥秘即在于此。
原创性的思想往往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无疑,孔子的敬观念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仍然有其存在的活力。总括来说,孔子所提出的敬观念能够渗透进现代管理学中的家庭管理、职业管理、人际关系管理、环境管理、自我管理等领域。
孔子将敬作为孝的必要因素,认为敬是将人之孝与动物行为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奉行着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美德,《孝经》中甚至提出“以孝治天下”(《孝经·孝治》)的观念。今天的中国乃至全世界虽然已经步入了现代化的进程,但孝敬亲人作为传统的美德仍被保留在当今的时代精神中。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社会中的孝道较之传统社会也增添了许多新的内涵,这主要表现在:现代新孝道更强调人格平等性、义务并行互益性、注重感情性和自律性。[6]355但新孝道本身并不主张抛弃传统孝道中的合理因素,在标榜平等性、互益性、感情性和自律性的新孝道旗帜下并不代表子女就可以不敬重父母长辈。相反,孔子提倡子女在孝敬父母亲人时要做到心平气和、颜色温润、语言平实、耐心稳重,这些恰恰与新孝道所倡导的感情性和自律性的精神相一致。事实上,现在有许多国家将孝敬老人作为一项广泛宣传的政策,例如“新加坡卫生部关于老年人问题的报告说,对老年人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强调通过道德教育并反复灌输孝顺的美德,在家庭中和社会上都要‘尊敬和尊重老年人’”。[6]368
除了以孝敬为核心的家庭管理,敬还与现代社会的职业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尽管社会职业分工日益细化,但几乎所有行业都接受“敬业爱岗”这一职业道德。“敬业”强调对所从事职业的敬重与审慎,“爱岗”强调内心深处对所从事岗位的认同。如果说“敬业”侧重表达一种承担责任的精神,那么“爱岗”表达的则是在承担责任的基础上自觉生发出的行业归属感。更进一步而言,“敬业”是“爱岗”的基础,因为如果没有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就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由此观之,以“敬业”为核心的职业伦理是现代社会职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敬业”不仅要求职业从事者要主动担当起自己所在岗位的责任,而且还要求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论语·颜渊》记载子张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居之无倦”,要求子张做到从事政务而坚持不懈。无独有偶,《论语·子路》记载子路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先之劳之”,要子路在现实工作中带头吃苦耐劳;子路请求孔子讲得再多一些,孔子回答:“无倦”,也是要求子路持之以恒。可见,孔子对弟子进行职业伦理的教育中是很强调担当与坚持相结合的“敬业”精神的。
在人际关系管理方面,孔子认为上下级之间的相处原则是“敬”。一方面,下属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认识到领导者是带领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的核心人物,只有尊敬领导者,才能使组织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使得大家共同向成功迈进;另一方面,上级对下属也应给予充分的“礼敬”,做到“敬事而信”、(《论语·学而》)“君使臣以礼”。(《论语·八佾》)“敬事”的实质就是敬人,因为人与事是一体的。领导者不能因为自己大权在握就沾沾自喜或居功自傲,而要对下属保持礼敬之心,让下属感到和自己共事是个愉快的过程。王乐夫在论及领导精神的主要内容时特别强调领导者要具有“尊重人、理解人的平等意识”,[7]335这一论见无疑是很确当的。
前文提及孔子对自然之天抱有敬畏之情,孔子并不是采取强制的、征服的、对抗的眼光来面对自然,相反,他是以一种善意的、尊重的、整体的眼光来打量自然。这实际上启示着现代人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当今时代,人类正面临着由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一系列严峻问题的挑战,如果人类仍无节制地掠取自然资源、无止境地破坏,那么人类最终会因自然资源的缺失而导致自身生存环境的极度恶化,从而走向灭亡。孔子对自然抱持的敬畏态度提示我们,即使在科技日新月异、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也不能不对自然继续保持一种敬畏的态度,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互利互动。用现代语言来说,敬畏自然“是人对自然的一种态度,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是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一种总的主张”。[8]25-26
孔子不仅敬畏自然,而且敬畏伦理道德。在现当代,这种对伦理道德的敬畏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就是敬畏生命。法国现代哲学家阿尔贝特·史怀泽将敬畏生命提升为绝对普遍的伦理原则,在他看来,“敬畏生命的伦理使各种伦理观念成为一个整体”,“敬畏生命”是贯通所有其他伦理观念的总原则和总观念,它“本身就包括所有这些能想象的德行:爱、奉献、同情、同乐和共同追求”。[9]26史怀泽希图通过确立敬畏生命这一伦理原则来重建整个伦理系统的思想,契合现代性提倡的主体性原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看作是对孔子敬畏伦理思想的深化与拓展。敬畏生命的基础在于主体的自觉,这与现代管理体系中的自我管理是相通的。只有主体首先确立自我管理的精神意识,才能进一步推己及人,将对自我生命的呵护外化为对他人生命的爱护。
综合而言,孔子的“敬”可与现代管理中的许多领域相结合,这包括:提倡家庭内部或亲族内部子女对父母长辈的“孝敬”;提倡社会职业人员对工作的“敬业”;提倡下属对领导的“尊敬”及领导对下属的“礼敬”;提倡人类对自然及人类对自身生命的“敬畏”。
[1]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 皇侃.论语集解义疏[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 安靖如.敬、礼、完美与现代政治哲学[J].求是学刊,2007,(2).
[4] 舍勒.舍勒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5]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 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 王乐夫.领导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8] 苏贤贵,田松,等.敬畏自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
[9] [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Confucian idea of Reverence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Modern Management
Liu Tao
(School of Health Management,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182,China)
Reverence is an important idea in Confucian thought.Confucius brought the idea of reverence into all kinds of rites.He advocated that offspring should show filial piety to elders and subordinates should show respect to superiors.Reverence is not only the principle for ordinary people to behave themselves,but also the necessary quality for rulers.Reveren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benevolence.Just in the comparison of reverence,benevolence came into popular.As to the origin of Confucian idea of reverence,he considered rites perfect and respected rites,and he then transformed rites into benevolence and transformed the reverence of rites into the reverence of benevolence.Then he finally realized the conformity of rites,benevolence and reverence.The concept of reverence can permeate many field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role in modern management areas such as family management,occupation management,human relationship management,environment management and automation management.
Confucius;reverence;rites;benevolence;management
B222.2
A
1672-0040(2011)06-0009-05
2011-10-10
刘涛(1982—),男,安徽霍邱人,广州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讲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哲学、管理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