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视觉文化若干问题研究①

2011-04-12 19:15刘伟斌
山东社会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后现代消费图像

刘伟斌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消费社会视觉文化若干问题研究①

刘伟斌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图像视觉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益深刻。图像视觉文化的生成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和社会表象。图像视觉文化发展到当代,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越来越趋于把那些本身并非视觉性的东西予以视觉化”,对文字的压制等也构成了当代社会图像视觉化的重要特质。大量的形象符号已俨然形成一个自恰的系统,并业已按照自身的逻辑进行着自身的生产和复制。当代视觉文化的生成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因素,这一时代大潮是历史无法阻挡的。

图像视觉文化;消费社会时代;后现代主义

一、图像视觉文化的发展历程

严格地说,视觉文化并不是在当代社会才出现的,而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当中。视觉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文化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许多学者都对视觉文化的历史作了深入的研究。法国学者波德里亚就以符号表征系统的变化暗示了视觉文化的发展历程,他认为,文艺复兴以来的文化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模仿为主要范式的古典文化时期,这个时期从文艺复兴开始持续到工业革命,强调的是价值的自然原则和对现实的模仿;第二个阶段是以生产为主导的范式,存在于工业革命时期,依赖于价值的商品规律,此时的符号已不单纯局限于对现实的模仿,而是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性;第三个阶段是拟像阶段,代码控制是当前时代的主要范式,依赖的是价值的结构规律,符号拥有了完全的自主性,按照自身的逻辑生产复制,从而形成了虚拟现实。①Mark Poster,ed,Jean Baudrillard:Selected W ritings,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p.135.从模仿到生产再到拟像,波德里亚通过总结文艺复兴以来符号表征系统与现实世界关系的转变,为我们描述了视觉文化特征的变化。美国学者米尔佐夫更加明确地把视觉文化的历史发展阶段作了划分,米尔佐夫以视觉图像与外部现实之间的关系把视觉文化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旧制度时期(1650-1820年),传统的图像遵循着刻板的模仿逻辑,以透视法为代表形态;第二阶段是现代时期 (1820-1975年),视觉图像主要以图像的辩证逻辑展现出来,其主要代表形态为摄影和电影,强调的是当下的观看者与图像所再现的过去时空某一刻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第三阶段是当代或后现代时期 (1975年以来),主要代表是悖谬的或虚拟的图像,虚拟图像的特征在于可以被计算机任意篡改和生产,甚至形成了凌驾于现实世界之上的自我完善的虚拟系统,这就造成了视觉虚拟图像的泛滥和过剩,这也成为后现代的一个典型特征。②[美 ]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 8-9页。米尔佐夫认为这三个阶段并不是完全的替代关系,而是一种再现现实的方式丧失基础后,另外一种就会取而代之,但是前一种方式也不会就此消失。当前的视觉文化是以第三阶段的表现方式为主,夹杂着前两个阶段的表现方式。

二、消费社会视觉文化的内涵

视觉文化发展到当代,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它越来越趋于把那些本身并非视觉性的东西予以视觉化”。①[美 ]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 5页。具体而言,首先表现为文化与日常生活的视觉化。从电视到电影,从书籍到报刊,从购物中心到室内家居,从公共广场到大学教室等等,无不充斥着大量的视觉图像。视觉文化以它的可视性、直观性、体验性在文化和生活领域迅速蔓延开来,甚至造成了图像对人的围困,从而形成了带有强迫性质的普遍的视觉化。其次是图像对文字的压制。传统的文本在大众面前黯然失色,社会进入到了读图时代。理性的语言文字失去了在文化中的核心地位,而必须借助于更加感性的图像或影像才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受到大众更多的关注。这就不难理解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文化现象:市场上图文书大量出现,图像早已由“插图”变为书的主体,不是图像作为文字的补充,而是文字成为图像的注解和附庸。还有一个现象,就是电视改编剧的热播,文本只有被改编成剧本搬上银幕,相应的文本才能为更多人知晓和熟悉,这也形成了当代文学对于影视手段的过度依赖。第三是外观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大到城市规划与建设,小到人的衣着与装饰,无不体现出人们对外观的过度偏爱,就连生活中普通的消费品也蕴含着艺术设计的元素。视觉化的外观不但实现了日常生活的美化,在当前的消费社会中更是起到了炫耀性的作用。商品的外观已经抽象成一个个视觉符号,代表了商品拥有者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最后是视觉技术被充分使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当代视觉技术,突破了摄影、电影等传统视觉表现媒介的框架,使得视觉图像更加虚拟化、更具有视觉冲击力了。像素化的视觉图像,借助于互联网空间,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造就了“虚拟现实”(波德里亚)的出现。大量的形象符号俨然形成了一个自恰的系统,按照自身的逻辑生产和复制,甚至已经超脱了人类对其的控制。

三、推动消费社会视觉文化形成并发展的因素

视觉文化尽管在近些年才被视为一种文化现象,但是视觉文化并不是当代社会独有的文化。现代视觉文化与传统的视觉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从视觉文化的历史演变中可以看出,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文化。那么,究竟是那些因素导致了当代视觉文化的形成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消费社会的形成。当代视觉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当代社会的经济与社会背景。很多学者对当代社会的特征作出了概括,诸如“后工业社会”(丹尼尔·贝尔)、“景观社会”(德波)、“消费社会”(波德里亚)等等。其中“消费社会”成为近些年来被频繁使用的一个词汇。而消费社会的形成,也确实对当代视觉文化产生了最为重要的影响。

消费社会的产生是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向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转变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依赖于这样几个因素:首先必须有完善的工业化体系生产出足够的商品,实现商品的“丰盛”,“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物以全套或整套的形式组成……能够相互称呼、相互对应和相互否定”。②[法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承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第 1-3页。只有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才能为所谓的“后工业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只有发达的工业体系才能生产出足够的消费品进而满足“消费社会”的需要。其次拥有发达的市场经济,人口高度城市化,分工进一步细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完全打破,生产和消费实现了充分的分离,消费成为人们得以生存的必要手段。再次第三产业的高度发达。第三产业不但进一步完善了市场经济,而且为人们的消费行为提供了充足的场所和服务。尤其是电视、广告等文化产业的繁荣,在不断刺激人们消费欲望的同时,也生产着大量的视觉图像,促进了当代视觉文化的产生。最后人们的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并且有足够的“闲暇”时间进行消费。

消费社会的形成造就了消费文化。对于消费文化,英国学者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说:“消费文化这个词是为了强调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对理解当代社会来说具有核心地位。首先就经济的文化维度而言,符号化过程与物质产品的使用,体现的不仅是实用价值,而且还扮演着沟通者的角色;其次在文化产品的经济方面,文化产品与商品的供给、需求、资本积累、竞争及垄断等市场原则一起,运作于生活方式领域之中。”③[英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 2000年版,第 123页。由此可见,在消费社会中,消费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生存基本需要的行为,而且成为渗透在人们生活方式当中的一种文化。消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消费者与物的关系出现了变化:他不会再从特别的用途上去看这个物,而是从它的全部意义上去看全套的物”。④[法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承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第 3页。也就是说,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已不再是人们关注的唯一因素,相反,商品外在的符号功能开始凸显出来。于是,在当今的消费社会中,商品不但要满足人们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基本需要,更要满足人们的视觉和心理感受。人们对商品的消费演变为对符号的消费,确切地说是通过消费达到对符号的占有和体验。人们在获得商品自身所具有的使用价值的同时也通过商品的符号功能展示着商品拥有者的品味、地位、财富等等。商品的这种符号意义更是通过强大的文化产业被强化了。杂志、报纸、电视中的广告,通过明星偶像的代言,强化着商品的形象和人们对商品的欲望。商品不再是简单的商品,而是代表了人们向往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被商品的形象符号统治了,商品本身与商品符号的界限消失了,“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 (spectacles)的庞大堆积”。①[法 ]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第 3页。于是形成了这样一个链条:消费社会——消费文化——视觉文化。

(二)视觉技术的进步。伯格说:“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受我们所知道的或我们所信仰的事物的影响。”②Johan Berger:W ays of Seeing,New York:Penguin,1972,p.8.而我们“所知道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视觉技术的发展程度。同样,视觉文化的历史进程也告诉我们,每次视觉技术的进步都带来视觉文化的深刻变革。视觉技术的发展进程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以绘画为代表的模仿的视觉技术、以摄影为代表的复制的视觉技术、以电脑为代表的虚拟的视觉技术。在以绘画为代表的传统视觉技术阶段,艺术家通过透视法等技巧模仿和再现现实。这个时期的视觉文化有这样几个特色:一是艺术作品保持了与现实的同一性和相似性;二是艺术作品的形成依赖于作者特定的技巧和艺术修养,而这是需要长期的专业训练才能获得的;三是艺术作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这些特点决定了以绘画为代表的视觉技术只能属于精英文化阶层,不可能被大众所广泛使用。而摄影的出现,则完全改变了这种局面。摄影技术从诞生之初,一直在刻意地模仿绘画,但是后来摄影走出了绘画的光环,开辟了自己独特的道路。摄影一方面改变了绘画刻板的模仿再现原则,颠覆了传统的视觉理念,创造了新的人与图像的关系——与过去时空的辩证交流,教会了人们以新的角度审视世界;另一方面,也是对当代视觉文化影响更为巨大的方面,就是摄影所带来的图像的“机械复制时代”(本雅明),使得图像的生产和传播更为便利。尤其是在当今的数字时代,数码相机的出现更是以它的廉价性、易用性使得摄影开始真正地走向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摄影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人们记录现实的能力和生产传播图像的效率,但是也造成了视觉图像的泛滥,甚至颠覆了图像与现实的关系。费尔巴哈就曾经说过,我们的时代“重图像甚于事物,重复制品甚于原作,重表现甚于现实,重现象甚于存在”。③[美 ]苏珊·桑塔格:《论摄影》,艾红华、毛建雄译,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9年版,第 169页。在我们更多地通过图像去审视现实的时候,往往已经忽略了图像与现实的差别。电脑的发明无疑更加深化了这种趋势。电脑的出现把视觉文化带入到了虚拟时期。电脑的特征在于它不但可以像摄影技术那样复制图像,而且是大批量的几乎没有成本地复制。更重要的是,电脑还可以在没有现实原本的情况下对图像进行任意的生产和修饰,创造出现实中完全不存在的事物的虚拟图像。以电脑为基础的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完善,更是在我们电脑界面的背后造就了一个由“仿像”组成的虚拟世界。视觉技术从模仿时期到虚拟时期,改变了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其中符号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指涉现实到脱离现实形成自恰的系统。视觉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也直接促成了当代虚拟性视觉文化的形成。

(三)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包括米尔佐夫在内的很多视觉文化研究学者都认为,当代的视觉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后现代文化。而后现代主义哲学、文化和伦理价值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代的视觉文化。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兴起源于对现代工业社会危机的认识,所以从一开始,以利奥塔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者就对现代主义的启蒙价值观展开了批判。后现代主义者普遍认为,现代主义的启蒙是失败的,它所宣称的永恒真理和人类解放只是一个幻影,必须对现代主义的价值观进行彻底的批判。于是后现代主义反对基础主义,即反对真理的霸权主义,反对表象主义,即反对认识论的理性价值观,反对普遍主义,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主张差异……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它反思了现代性的危机、反对理性权威、重视人的感性思维、重视差异等等,但是同时也陷入到了不确定性和相对主义的泥潭。

伴随后现代哲学而生的后现代文化也有着同样的两面性。后现代文化强烈地批判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热衷于对信仰的消解、对主体的解构、对历史的淡化、强调当下的视觉体验、与商业高度融合等等,后现代主义文化无疑是大众文化,它一方面有别于传统的精英文化,借助于工业化的传媒和文化产业拉近了文化艺术与大众日常生活的距离,另一方面也使文化成为碎片化的、简单化的、快餐化的,丧失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詹明信在评论后现代文化时认为,后现代的文化总是“缺乏深度的、愈趋浅薄微弱的历史感、精神分裂式的……”①[美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年版,第 433页。同样,视觉文化作为后现代文化的一种主要代表,也难逃后现代文化的巢臼。

现代西方哲学宣告了上帝的死亡,而后现代主义哲学更是宣告了人的死亡。于是当代的伦理学既失去了外在的权威——上帝,又失去了内在的权威——人性,由此产生了道德信仰危机,因为道德权威不存在了,绝对的价值理想消失了,人们陷入到了相对主义的混乱状态中。形上基础的消失导致人们只能在更加现实的世俗生活中寻找答案。在当代社会中,相对于“上帝”,人们更容易接受“幸福”、“快乐”这样的价值理念。但是怎么才能幸福,如何才能快乐呢?尽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但是在这样的一个商品堆积、图像过剩的年代,人们似乎很难作出太多的选择。于是更多的人沉迷于消费的漩涡当中、沉迷于视觉符号的体验当中。人们目前的伦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视觉文化的繁盛,但是视觉文化的符号世界真能填补伦理的真空、带给人们想要的“幸福”么?

(四)美学与艺术的转型。当代审美风格和艺术的转型也影响了当代视觉文化的形成。就审美类型来说,主要经历了从内容到形式、从经验到体验以及崇高内涵的变化。现代以来,审美风格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从内容到形式的转变。英国美学家贝尔把这称为“有意味的形式”,体现在艺术作品中的变化就是线条、色彩等艺术本身的东西被加以强调,而作品中所传达的内容被相对忽略了。韦伯把这个转变归结为现代道德伦理的变化。他认为现代艺术在摆脱传统宗教形而上学的束缚以后,艺术的道德判断功能减弱了,从而必将重新回到对艺术本身表现性的关注上。笔者认为还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现代视觉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摄影术的发明,大大挤压了以绘画为代表的传统艺术的生存空间,所以绘画只能抛开现实走向抽象,专注于线条色彩等表现方式。当然这种变化的影响远远不是局限在绘画领域,从重内容到重形式也在当代的视觉文化中表现出来,例如人们对于产品外观的关注已经超过了产品本身。同样,审美方式也经历了从经验到体验的变化。这里的经验不同于认识论哲学中的“经验”,而是本雅明所说的经验。本雅明认为:“经验是积淀在人们心里结构中的文化传统,它是一个前认识论概念。”②汝信主编:《西方美学史》(第四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年版,第 501页。经验的传承需要人们面对面的交流对话,从而建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在现代的机器工业中,信息可以随意生产和复制,传统的继承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经验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 。生活失去了经验所体现出来的连续性而呈现为断裂和碎片,那么人们只能去体验外部事物对人的不断冲击。这个变化也可以用一对相似的概念表现出来,就是从静观到震惊的转变。反观一下当代的视觉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不正是这样的情形么?人们沉迷于对视觉符号的种种体验中,感受着震惊带来的快感。当代美学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倾向于对“崇高”的表达,当然这个概念也不同于康德式的对崇高的理解,而是一种后现代意义上的崇高。后现代时期的这种崇高被詹明信概括为是“歇斯底里式崇高”或“忸怩作态的崇高”,用以形容现代的大都市、科技以及商品等等。詹明信认为,后现代时期的科技、艺术既失去了海德格尔“田园小径”的优美,又失去了康德意义上的那种崇高,而是表现为对电子媒介表现出“表面上的、平面化的形象本身之中,带来的一种内向的爆裂”。③[美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年版,第 486页。

相比美学的转型,艺术对当代的视觉文化的影响就更加直接和明显了。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倾向就是与日常生活的融合,这首先表现在对艺术品界限的消解上,生活中的现成物品也可以成为艺术品,艺术品不再局限于博物馆、美术馆而是可以存在于生活中的任何地方;其次,艺术不再只局限于少数的精英阶层,而是大众化了;第三艺术与商业高度结合,并且通过广告、摄影、电视等文化产业生产和复制,向大众传播。这几个因素使得人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艺术,到处都是时尚和设计。艺术的日常生活化无疑为消费社会的商品蒙上了一层视觉审美的色彩,不但电影、电子游戏这样的纯视觉产品更加艺术化,带给人们新奇、刺激的视觉快感,就连普通的日常消费品也演化为一个个精心设计、带有审美特征的艺术作品。艺术的生活化与消费社会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以影像符号消费为中心的当代视觉文化的形成。在当代视觉文化中,艺术与生活的融合,在美化生活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审美的泛滥,使艺术失去了原本的魅力。

显然,视觉文化大潮的来临是无法阻挡的,我们分析当代视觉文化形成原因的目的也不是去拒绝视觉文化,而是要弄清当代视觉文化形成的历史根源,然后才能批判性地研究视觉文化,从而使人类不至于陷入视觉文化的符号洪流中而迷失自我。

(责任编辑:周文升 wszhou66@126.com)

A

1003—4145[2011]02—0075—04

2010-10-14

刘伟斌(1984-),男,汉族,吉林省辽源市人,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西方哲学与文化。

猜你喜欢
后现代消费图像
改进的LapSRN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有趣的图像诗
90后现代病症
40年消费流变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新消费ABC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