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继 成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编辑部,河北 石家庄 050043)
落实“十二五”规划,应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力、执行力和创新力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陈春生教授访谈录
杨 继 成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编辑部,河北 石家庄 050043)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落实“十二五”规划,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力是关键,执行力是保证,创新力是基础。中共河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主任陈春生教授近几年着力研究如何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力、执行力和创新力等,已初步形成理论框架。2011年3月17日,笔者与陈教授就学术成长经历、学术成果以及对如何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力、执行力和创新力的理解和把握等方面进行访谈,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科学发展;领导力;执行力;创新力;陈春生教授;学者访谈
被采访人简介:陈春生,男,1955年出生,河北省正定县人。中共河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兼任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理事、全国党校系统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河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科学学、科技哲学和领导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形成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应用论——模式论的研究思路和系列。出版专著4部,主编、副主编著作、教材15部;在《光明日报》、《河北日报》、《哲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河北学刊》等发表论文50多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获全国优秀教师、河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称号。
做学问要根据自身的潜力和条件,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
杨继成:陈教授,很高兴在全国“两会”结束之际接受我们的访谈,我从网络上拜读了您的部分学术成果,您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应用论——模式论的研究思路,并多次获得奖励,尤其是围绕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力、执行力、创新力方面发表了多篇系列论文,反响很大。每一位专家学者都有自己的治学经历和治学方法,请陈教授结合自己30多年的治学经历,先谈谈自己的治学经验、治学方向、治学方法等,给年轻的读者以启迪。
陈教授:学术研究是一条艰难之路,虽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但却需要根据自身的潜力和条件,选择正确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因为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速度。正确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就像过河的“桥”和“船”一样,虽然不能决定目标和任务,但却能加速目标和任务的完成。尤其做社科类的学术研究,必须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条件,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这样才能在学术上有所造诣。
我个人认为,社科类学术研究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作者提出一个或几个观点进行深入研究,形成某一独到见解;第二个层次提出一系列观点进行研究,形成比较系统的见解,能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第三个层次是形成一个理论体系,或创建一个新的学科,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这是最高层次。每一个社科研究者都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在这三个层次上找准定位,并循序渐进地展开研究。
我1982年河北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就分配到河北省委党校任教。早在大学期间,我就对马克思的一个精彩预言——“科学将沿着逐步克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对立的方向发展,并最终导致一门统一科学的建立”产生了浓厚兴趣。在阅读了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以及近代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施加了什么影响、做出了什么贡献等文献后,看到了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广阔前景,促使我为自己选定了科学学和科技哲学的研究方向。
到河北省委党校任教后,为了弥补在自然科学方面功底不足,我先是用了一年左右时间专攻科技史,写出了几十万字的讲义,并在中青年干部和理论干部培训班上开设了科技史课程。此后,沿着这一方向,广泛涉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书籍,汲取各方面的新知识、新成果悉心钻研,力求融会贯通。
正是通过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不断探索,我的研究成果逐步形成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应用论—→模式论的研究思路和序列。
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我对当代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和现代思维方式、方法及其发展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辩证思维两元形态(矛盾思维和系统思维)发展、和谐思维与创新思维有机统一的观点,继而提出了系统论导致的六种新观念和系统联系、发展三规律的见解,这为日后的应用论和模式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应用论研究方面,我着重探讨了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方法在领导与管理活动中的运用,特别是致力于把把系统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改革、结构调整、功能完善和运行机制等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上。在“行政系统论”、“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管理学体系构建”和“领导力、执行力、创新力”等专项研究中,立足我国实际,探究了行政系统分析、设计、控制和优化的理论和机制,提出了“构建多极递级的调控结构”、“采取目标控制的调控方式”和以“三力”为核心的领导能力建设等一系列见解。
在模式论研究方面,着重探讨了建模理论、方法和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的模式体系、模式选择和转换等问题。我认为,要真正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关键是在应用论研究的基础上,把落脚点放在模式问题上。模式其实就是一种“图样”或“蓝图”,从建筑学角度说是施工的依据,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说就是战略与对策。在模式论研究过程中,我紧密结合实际,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围绕着思维建构与创新、政府职能定位与转变、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机理等进行深入探讨,特别是对我国行政管理进行动静结合的整体考察和分析,提出了以“加强服务为核心、提高功效为目标,具有能级结构和协调功能”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的基本模式,这些观点和见解,引起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重视。
杨继成: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河北省十二五规划对领导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领导干部提升其领导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等,您近几年从事这方面研究,在光明日报、河北日报、《哲学研究》等报刊上连续发表了《不断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领导能力》、《如何打造领导执行力》、《如何提升领导创新力》等系列文章,并形成了理论框架。您为什么选择了这个研究方向?
陈教授:前几年,中央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后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党校是培养领导干部的地方,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素质教育和强化能力训练的学校。各级领导干部怎样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要在如何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下简称三力)上下功夫。这几年我在《光明日报》、《河北日报》、《领导之友》等报刊上连续发表了这方面的文章,在给学员讲课时,也经常讲到这“三力”。现在,我对领导力、执行力和创新力研究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理论框架,下一步计划在深入研究基础上,把“三力”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力图构建一个以“三力”为核心的领导能力建设模型,包括理论模型、应用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等。当然这有一定难度,但我会努力的。
落实“十二五”规划,领导干部必须提高领导力、执行力和创新力
杨继成:请您结合“三力”研究,从专家学者的角度,谈谈在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践行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对领导干部应提升领导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的总体认识。
陈教授: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河北省十二五规划,必须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中央宣讲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已经很多了,我认为关键在落实和执行,包括结合本地实际对具体思路和措施的选择与创新等。在这一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是关键,执行能力是保证,创新能力是基础。各级干部领导力的高低,决定着科学发展观能否在实践中迅速打开局面,取得积极进展;执行力的强弱,决定着科学发展观能否深入实施,变为正确举措和实际行动,取得实效;创新力的强弱,决定着践行科学发展观能否实现突破,具有活力,创造奇迹。只有领导力、执行力、创新力“三力”并行,科学发展观才能落到实处,十二五规划才能变为现实,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杨继成:在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力、执行力、创新力的“三力”中,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是关键,您认为领导干部的领导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教授:领导干部的领导力主要体现在对科学发展的认识和把握上。我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审时度势,把握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科学判断形势基础上的,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本质、规律和趋势,既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方针。因此,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审时度势,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和未来。既要善于从时间和空间上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要求和进程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能够在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发展变化中保持清醒头脑,高瞻远瞩,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又要在充分了解事物过去和现状的基础上,明察秋毫,准确预测事物比较长远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深入洞察事物发展的开局、展局和收局过程的趋向性和规律性,紧紧把握住发展的主流和走向。既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透过表面现象发现本质和关键,从大量信息中发现问题、捕捉目标,识别“势”之真伪、优劣、利害;又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使用力量,巧妙驾驭形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借势而行,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变劣势为优势,化不利为有利,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凭“天时”、借“地利”、靠“人和”,以最佳的态势推动“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现。
二是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决策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职能,也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者的主要职责。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奋斗目标,主要体现在决策上。决策能力的强弱,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着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程度和水平。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众多要素相互影响、联结互动的复杂过程,它要求各级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正确反映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准确把握发展的联系和过程,科学整合发展的要素和力量。而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决策素质和能力,正是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因此,贯彻落实好十二五规划,必须高度重视和推进领导班子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把着力点放在防止决策失误和提高决策水平上,通过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规范化、程序化的决策制度,使决策真正建立在民主科学的基础上。
三是统筹兼顾,驾驭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全局的。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奋斗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善于运用系统思维,从整体上统筹规划,正确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科学统筹好各方面发展,使各项工作分主次、有轻重、按秩序地展开,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中,善于抓住关系全局、牵动大局的主要工作和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适时提出有效贯彻和应对解决的方针政策,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直至抓出成效;就是要自觉处理好上与下、内与外、主与次、整体与部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正确协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积极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顺利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
四是临机权变,促进科学发展。事物发展是复杂多样的,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模式和过程。中央提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情况复杂多变,不可避免地会有大量随机、偶然因素出现。因此,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奋斗目标,不仅要有坚定的原则性,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而且要深刻把握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局势的发展变化,抓住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和推动科学发展的随机应变能力。只有抓住发展的有利时机,利用好发展的有利形势和条件,果断决策,主动出击,迎头而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实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得科学发展的最佳效果。
五是化解危机,保障科学发展。当今社会,因素众多、纷繁复杂、瞬息万变,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多,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因素增大,因而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产生一些突发危机事件是难免的。如何成功地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既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素质强弱和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和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运用创造性思维,善于从复杂多变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偶然性中发现和把握必然性,在危机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尽力避免突发危机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缓解矛盾,缓和事态,变害为利,推动科学发展事业健康发展。只有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十二五规划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六是把握适度,实现科学发展。我国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现阶段各方面利益关系非常复杂,引发经济波动、社会动荡的因素较多。因此,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利益和关系,把握好改革和发展的“度”。既要根据发展过程中综合实力的变化和各种力量的消长,在关节点上适时地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采取相应的方针和政策;又要不失时机地把握机遇,利用时空变换(国内外形势发展和区位态势变化)所提供的优势和条件,迎接新的挑战、新的任务,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采取新的战略和策略。既要尊重科学,把握规律,按照国际规则和法律规范办事;又要符合民意,充分考虑大多数人的意愿、群众的利益和觉悟程度等,在科学和民意的交叉点上,把求客观规律之真与务群众利益之实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要从实际出发,因地置宜,分类指导,积极推进,在全局和局部的联结点、结合部上,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引领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部署上,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方面,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指导和工作任务中。实际上,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领导能力,正是在这些发展的关节点、联结点、交叉点和结合部上科学把握“度”的体现。
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重在落实,贵在执行
杨继成: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重在落实,贵在执行。请陈教授谈谈什么是执行力?
陈教授:提起执行力,首先举一个案例:某企业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无奈之下,他们请来一位德国专家进行管理。企业员工都为之一振,翘首盼望德国专家能带来耳目一新的管理办法,将企业从危机中拯救出来。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位德国专家来了之后,却什么都没有改变。制度没有变,人员没有变,机器设备也没有变。他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下去。结果不到一年,企业就扭亏为盈。德国专家的绝招是什么?就是执行和落实,不折不扣的执行和落实。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执行和落实,既是领导者的职责,也是组织成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执行和落实的结果。没有执行和落实,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政策也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一个企业如此,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同样如此。
所谓执行,就是把心里想的、嘴上说的、纸上写的、墙上挂的,如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规划、方案、意见等,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执行力就是组织成员所具备的按质按量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的主观条件,或者说,是在贯彻、执行和落实既定目标、战略意图的过程中,所展示的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的能力和力量。
杨继成:领导干部的执行力这么重要,怎样正确认识领导干部的执行力?
陈教授: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要真正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国的目标,必须不断提高广大领导干部的执行力。
首先执行出竞争力。我们正处在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怎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怎样才能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在目标方向已经确定,规划蓝图已经明晰的情况下,关键要靠执行。只要打造出较强的执行力,就有了超越竞争对手的内在能力,这种能力其实就是竞争力。
其次执行出战斗力。坚决而有效地执行,就是一种战斗力。如果不能有效地执行,就会失去活力和战斗力。因此,只有抓好落实,认真有效地去执行,才能把决策变成实践,把任务变成行动,把科学发展的蓝图变为现实。否则,再好的“樱桃”也吃不上,只能是“望梅止渴”;再容易攻的山头也攻不破,只能是“望山兴叹”。
再次执行出创造力。执行决策的过程,落实工作任务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是因为,党的方针政策、上级的决策意图、本单位的工作部署,主要是从全局考虑的,着眼于事物的共性,而不同地方、不同部门,有着不同的主客观条件。因此,有效地执行,就需要把上级的宏观政策和部署,同本单位、本部门的微观实际结合起来。这种结合需要创新,不能机械地照搬。
杨继成: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可以培养和提升领导干部的执行力?
陈教授:当前,各地都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要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关键是要打造各级政府的有效执行力,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关于培养和提升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我总结了六个方面。
一是强化忠诚负责的执行精神。忠诚负责,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任何一位组织成员,都应该树立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强烈责任意识和事业心,把组织的目标当做自己的目标来追求,把组织的计划和措施当做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来实施,把组织的规章制度当做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来遵守。
二是培养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应具有的重要素质要求。一个执行力强的组织成员,能够坦坦荡荡地做人,老老实实地做事,以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而决不弄虚作假;一个执行力强的组织成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做到实事求是,说话算数,有一是一,有二是二,而决不靠说大话、空话、假话来蒙骗他人。
三是拓展有效执行的思维空间。践行科学发展观和落实十二五规划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在实践中进行选择的过程,而这种选择只有在较大范围和空间中才更有效、更有选择的余地。因此,正确、有效地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善于转换思维角度,延伸思维视野,拓展思维空间,在更广范围和更大跨度上去寻求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支撑。思路一变天地宽。只要我们拓展思维选择的可能性空间,跳出就事论事的模式,突破线性思维、常规思维和习惯思维的框框,确立起“一切都是可能的”这样一种哲学观念,换一种想法,变一下角度,多一条思路,正确的答案就出来了,正确的决策就找到了,难题就可能破解了,执行就更有力了,落实就更到位了。
四是提倡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提升领导执行力, 必须下决心克服互相推诿扯皮和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着力解决办事效率低下的问题。各级组织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要切实增强干实事、干成事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思想和精力集中到抓好各项工作和制度的执行上来,一门心思干工作,扑下身子抓落实。要以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少说空话,多干实事,不做表面文章,实实在在解决问题;要严肃认真,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务求落实见实效,着力在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上下工夫。这样,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具体思路、促进科学发展的有效举措。
五是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任何工作任务的完成和落实,都是由许多细节构成的。细节虽“细”,但集腋能成裘,积土能成山。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培养严谨细致的做事风格,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细节严格做起。大事和小事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小事变大事天下多事,大事变小事平安无事。”我们眼中的一些“小事”、“细枝末节”,往往是群众的“头等大事”,是群众眼中的“大节”。忽视了细节、忽略了小事,特别是忽视了那些薄弱环节和瓶颈细节问题,也可能功亏一篑。“细”中见精神,“细”中见功力。只有细节到位、关心“小事”,把问题解决在始发阶段,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六是构建保障执行的体制机制。所谓制度,是一个组织和团体中,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执行和落实,都应该有与之配套的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才能保证工作目标的最终实现。制度至关重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制度好可使坏人无法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有了好的体制和制度,形成了有效的运行机制,建立了合理的办事规则,就能把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把复杂的矛盾化繁为简,使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进行一场思维的变革和思想的解放
杨继成: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江泽民同志也说过,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如此重要,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首先要进行一场思维的变革和思想的解放。你认为我们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应冲破那些思维障碍和藩篱呢?
陈教授:德国诗人海涅说过:“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如同闪电出现在雷霆之前一样。”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项崭新事业和艰苦实践,如果没有创新思维的闪电,就不可能有雷霆超动的发展强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思维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和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必须看到,我们的创新意识还不浓、创新步伐还不大、创新进程还不快,还不适应建设新时期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在创新问题上不同程度存在着思维的困惑、误区和障碍。
一是墨守成规,不思创新。创新既是一个在探索中开拓前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变革中不断发展的过程。然而,有些人却缺乏开拓精神和应变思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想再创新优势,攀登新台阶,思维仍然停留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和 “权威型、习惯型、经验型”的定势中。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从观念更新、观念突围入手,自觉克服传统文化中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的消极心理,积极培育敢于怀疑、勇于批判的理性精神,努力营造尊重自由探索、尊重首创精神的价值氛围,大力倡导在创新面前人人平等的道德追求,不断塑造出激发创新灵感、激励创新热情、激活创新思维、激荡创新活力的良好氛围。
二是自我满足,轻视创新。我省是一个农业大国,多年来养成的小农意识和小生产意识根深蒂固。小富即安,小进即止,甚至不富也安,甘愿平庸。不少人追求稳定与舒适,不愿意“吃苦受罪”,对安稳的祈求胜过对发展的祈求;不少人过分留恋单位,留恋吃“公家饭”,不想自谋职业,更不想自主创业,对做“单位人”的祈求胜过对“社会人”的祈求。 这种自给自足、安于现状的思维惰性,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要求的进取精神格格不入的。当然,我们强调要突破自给自足、安于现状的思维惰性,是针对创新发展的要求而言的,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强调在荣誉、利益和物质享受面前知足常乐,是相对于不同参照系而言的。知足常乐是一种建立在发展基础上的进取心态,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和谐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中,才能常乐;而知足傻乐是一种停滞不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保守心态,是给点甜头就自我陶醉的傻乐。
三是消极畏难,回避创新。面对创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困难和希望,有些人往往只看到不利形势和因素,而看不到有利形势和因素,满眼都是困难,视阈都是荆棘,不能辨证地看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创新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事业,固然要受各方面条件制约,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风险。如果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放弃主观努力,不去创造条件实现有利与不利的转换,就会陷入“唯条件论”的泥坑,丧失创新的机遇和主动权;如果害怕失败和担心风险而顾虑重重、畏首畏尾,就会跌入消极等待的惰性心理漩涡,失去创新的信心和勇气。只要我们注重将中华文化传统中强烈的自信心置换、升华为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将强烈的好胜心置换、升华为竞争意识和能力,就一定能转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动力和支撑。
四是盲目蛮干,歪曲创新。创新是一种探求新事物、新规律的活动,而对规律的发现首先来自对规律的尊重。然而,有些人却忽视了创新的科学性问题,头脑发热、情绪浮躁、急功近利,把幻想狂热当作创新精神,把盲目蛮干当作创新行为,结果使创新误入歧途或走了弯路。创新从形式上看表现为标新立异,但其实质却是崇尚理性、求真务实。如果以功利的态度对待创新,以浮躁的心情从事创新,只会毁掉创新事业。在这里,科学精神乃是创新的实质和精髓。只要我们注重将中华文化中崇尚理性、注重诚信的优良传统,转化为“客观的依据、多元的思考、合理的怀疑、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 ”的创新原则和要求,并把这一创新文化的精髓贯穿到创新活动的实践中,就一定能使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事业在科学轨道上健康发展。
杨继成:请您具体谈谈怎样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的创新力?
陈教授:提高领导干部创新能力,既是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和落实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我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从一定意义上说,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高低、强弱,从根本上决定着我党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强弱。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我认为领导干部要有创新,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敏锐的洞察力。创新既是一种实践活动,也是一种思维活动。只有思维敏捷,才能从平凡的事例中窥出问题所在,察觉到别人未曾注意到的情况和细节,找出实际存在与理想模式之间的差距;只有思维活跃,才能有旺盛的求知欲,乐于接受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行为方式,乐于接受社会改革所带来的变化和发展;只有思路流畅,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出非同凡响的主张,做出不同寻常的业绩,保证十二五规划更好贯彻落实。
二是准确的判断力。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形势复杂多变。它不仅要求领导干部足智多谋,而且在多谋的基础上必须善断。只有善于从复杂的关系中理出头绪,抓住关键;从大量的信息中辩别真伪,识别优劣,找出有用的信息;从众多的方案中纵横比较,选出最佳方案,及时抉择,拍板决断,才能保证决策的有效实施,推动经济社会在科学轨道上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
三是科学的思辩力。创新是智慧的结晶,灵感的闪耀,思想的火花。只有知识,没有思想,就不可能有创新。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多思、深思、熟思,从上情与下情、全局与局部、宏观与微观、内部与外部的结合上多角度、全方位地洞悉形势,才能深刻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趋势,做出正确决策;只有以敏锐的目光、开阔的眼界、开放的思维深入事物内部,抓住本质进行创造性工作,才能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
四是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领导创新的重要能力,主要由联想和想象构成。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能够克服两个事物或概念在意义上的差距,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产生新知识、新见解;想象是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后得出的一种形象思维,它能够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思接千载”和“视通万里”。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在社会实践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去探求、构思那些不为人们直接感知的、隐蔽的内部机制或机理,“思维之鸟”才能飞得高、飞得快、飞得远,科学发展也才能站位高、空间大、速度快、效益好。
五是理性的直觉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想象力来自于直觉和灵感。因为人们对创新知识的获得、创新思路的探求和创新举措的构想,往往需要经过曲折的过程,既有经久的沉思,又有一时的顿悟。这种一下子使问题得到澄清的顿悟,就是直觉和灵感。在推动科学发展过程中,直觉和灵感不仅可以使领导干部敏锐地发现问题,正确洞察客观事物的趋势和本质,为创造性解决问题打开突破口;而且在解决问题时,能帮助领导干部从多种思路中选择正确思路,从许多可能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特别是在各种可能性及各种方案很难分清优劣的情况下作出抉择或决断,就更取决于直觉力的高低。当然,对直觉和灵感不能盲目崇拜,而应当用实践来检验其正误,即使是正确的直觉和灵感,也必须进行进一步的逻辑加工,使之上升为科学、严密的理性思维,才能正确指导科学发展的创新实践。
六是顽强的意志力。在创新过程中,意志表现为领导干部为达到一定目标,自觉地运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进行活动,顽强地同困难做斗争,果断地处理问题,以及自觉节制自己的行为等。在日常的、常规的活动中,意志因素表现的并不明显;但在领导发展的创新活动中,目标和方向性表现的异常强烈、鲜明,这时领导干部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意志的作用就显得异常重要了。没有它,艰巨复杂的创新活动往往难以维持和进行下去;没有它,科学发展的创新事业也难有成就和难以成功。在这里,坚强的意志起着培固和增强领导创新的主动性和顽强性的作用。
杨继成:领导创新要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和每一个环节。从大的方面来说,有理论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等。面对创新的诸多方面,领导干部怎样实现创新呢?
陈教授:从领导创新的实质看,就是要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在实践中大胆地探索、勇于开拓,从而形成符合客观实际、适应形势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观念和新行为。具体地说,要实现领导创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和实现四个突破。
实现领导创新的四个方面是:
一是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工作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飞跃,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过程。理论创新是理论生命力之所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理论创新也是其他一切创新的基础,只有在创新理论指导下,才能正确地进行变革和改革,实现各方面的创新。
二是思路创新。所谓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线索、脉络。思路决定出路,干什么工作都要有思路,只要有思路就会有出路;有了好的思路,才便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工作有无创意、特色,主要取决于工作思路。思路既有相对固定、符合惯例的共同特点,又有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思路创新的关键是突破思维定势,换个方向、换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谋划发展。在推动科学发展过程中,只有既吃透中央精神又通达下情,才能确保底子清、情况明、思路新。
三是机制创新。机制创新是指从新思想产生到形成新机制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和法规诞生并运行的能动过程。机制创新的着眼点是利益,有效的机制都是通过利益实现的,但这个利益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机制创新的落脚点是政策、制度和规则,通过政策、制度和规则把握联系、结构、功能和运行机理,核心是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前提下调动人民群众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性。实际上,以正确的政策、制度、规则及其形成的机制造福人民和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正是我们党生生不已的力量之源。
四是方法创新。方法是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途径和手段,解决的是“桥”和“船”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方法创新有着各种各样的类型,但归根到底是要科学、管用,能解决问题和提高工作效率。现代领导活动对领导方式和方法创新的基本要求是由多为到少为、由直接到间接,逐步减弱领导者个人在事业发展中的作用,而更多地依靠团队整体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以群体的合力方式推动科学发展。
实现领导创新的四个突破是:
一是突破本本。也就是要敢于超越理论和权威。任何理论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再正确、再伟大的理论也需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党的理论创新的具体体现。书本和伟人都不是绝对真理的化身。领导创新必须突破对本本的迷信和对伟人的崇拜,“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当然,突破本本,并不意味着绝对地抛弃本本。在依据社会现实的基础上,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创造性地运用前人的成果和经验,否则,创新就会成为耗时的重复劳动。
二是突破传统。传统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工程中形成并世代相传下来的,对某一领域、某一事物及其行为规范的认识。明智的领导干部,应当认真了解传统、认识传统、把握传统。只有对传统有清晰正确的认识,才能在传统上实现创新。如果囿于传统的圈子里而无法自拔,突不破传统的束缚,仅仅依靠传统认识来处理新问题,必然失去创新精神。
三是突破常规。常规是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处理问题的习惯方式、方法或规则。常规虽然给人们提供了解决和处理一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但过于依赖常规,循规蹈矩,形成定势,就会束缚领导干部的思维和行为。特别是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一切以常规来认识和处理问题,就一定会被他人所超越。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懂得,只有敢于、善于打破常规,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取得优势。
四是突破观念。观念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看法、观点和态度。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对人的行为起着支配作用。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变革,变革决定发展。领导干部要实现创新,最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突破和创新。一位西方改革家说过:“比向一个人灌输新思想唯一最困难的是消除他头脑中的旧观念”。我国历史悠久,传统的、习惯的、落后的、陈旧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往往束缚领导干部的观念更新,所以突破观念也是最难的。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包括冒险精神、勇于变革的精神和积极竞争的精神等。
领导创新也是一种尝试,是想前人所未想,说前人所未说,干前人所未干的事业。在领导科学发展的的探索、创新过程中,许多困难、问题会接踵而来,创新之初也可能遭到人们的误解,甚至被嘲笑和反对,成功的每一步都会有挫折相伴。当领导干部能够直面困难和挫折时,创意就会源源而来,巨大的潜力和长远的收益就蕴藏在探索科学发展的创新道路和过程中。因此,提高领导创新能力,必须具有知难而进、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毅力,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想境界和韧力。这样,才能把科学发展的创新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
(后记:与陈春生教授虽然是一面之交,但他严谨的治学精神、渊博的学识和平易近人的性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多次的电话、邮件联系中,从陈教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陈教授在繁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接受本刊访谈,并对访谈文章修改把关,对本刊给予大力支持,在此谨表谢忱!本访谈还得到了《领导之友》编辑部赵哲老师的热心帮助,深表谢意!)
Leading Cadres to Improve Capabilities of Leadership, Execution and Innovation for Implementation of Twelveth Five-years Plan——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Chen Chunsheng of Party School of CPC Hebei Provincial Committee
YANG Ji-cheng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43,China)
2011 is the first year of the national twelveth five-years plan. The leadership, execu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leading cadres is respectively the key, the guarantee an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elveth five-year plan and for the practice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t in-depth levels. Professor Chen Chunsheng of CPC hebei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has been focusing his studies on the ways to develop and improve the leadership, execution and innovation of leading cadres an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On March 17, 2011, the author had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Chen about his academic experience, his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his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of how to develop and improve the leadership, execu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leadering cadre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leadership; execution; innovation;professor Chen Chunsheng; interviews with experts and scholars
2095-0365(2011)01-0018-09
2011-03-20
杨继成(1970-),男,副编审,研究方向:编辑出版。
C93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