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云
论语言磨蚀机制与模式
王湘云
语言磨蚀研究语言技能的丢失和衰减,在欧美已得到学术界广泛重视。研究语言磨蚀产生的机制和磨蚀模式对于提高语言保持效果意义非凡。对语言使用者而言,语言磨蚀产生的内部因素包括使用者的语言态度与学习动机、文化程度以及与目的语接触的频率;语言磨蚀产生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目的语文化氛围以及不同语言之间的干扰。语言磨蚀在程度、分布、速率和顺序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语言磨蚀的内外部因素共同决定着语言磨蚀的模式。
语言磨蚀;语言使用者;目的语;语言保持;磨蚀模式
作为一种动态的自足体系,语言可以习得、保持、迁移及干扰,同时也可以忘却或磨蚀。当今语言磨蚀学界主要关注语言习得者或学习者在停止习得或学习一段时间后的目的语遗忘情况。根据被磨蚀语种的不同以及发生磨蚀的语言环境的差异,语言磨蚀可分为四种类型:母语环境中的母语磨蚀、外语环境中的母语磨蚀、母语环境中的外语磨蚀和外语环境中的外语磨蚀。目前,国外语言磨蚀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语环境中的母语磨蚀和母语环境中的外语磨蚀方面,国内的部分学者也开始关注语言磨蚀问题。本文将着重就语言磨蚀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以及由它们共同决定的磨蚀模式进行研究。
语言磨蚀产生的内部机制非常复杂,是使用者对目的语态度与学习动机、使用者文化程度以及使用者与目的语接触频率等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1.态度与动机:态度越积极,动机越强烈,磨蚀程度和速率越低
语言态度是与语言使用者所属群体和所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的一系列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对第二语言习得和对母语的记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可分为正面和负面两种。Ben-Rafael与 Schmid发现,与政治、经济等因素相关的语言态度对语言磨蚀有很大影响。①Ben-Rafael,M.&Schmid,M.S.,“Language attrition and ideology:Two groups of immigrants in Israel”,in B.Ko·pke,M.S.Schmid,M.Keijzer&S.Dostert eds.,Language Attrition:Theoretical Perspectives.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7,pp.205-226.他们对移居以色列的移民进行的研究发现,在来自法语国家的移民中,其母语 (法语)磨蚀程度非常高。究其原因,对这些人来说,讲希伯来语已经成了一种上升到意识形态高度的诉求,也就是说,他们对讲希伯来语怀有一种深厚的民族情感,而对讲法语则怀有一种消极态度,这种情感和态度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情况下降低了使用法语的频率,结果是其母语法语的磨蚀在所难免。而来自俄罗斯的移民其母语 (俄语)磨蚀程度却很低,原因是对这些人来说,希伯来语只是他们在外谋生的经济手段,俄语才是他们的民族语言,负载着他们的民族情怀,因此他们在家中与家人交流时总是选择使用俄语,因此俄语的磨蚀就被降低到最低限。
除与政治、经济等因素相关的语言态度外,文化动机对语言磨蚀也有深刻的影响。如一个人是否把说好每种语言看作是一种必要?是把语码转换看作双语交际码,还是反对语言混杂?是把母语的磨蚀看作融入第二语言文化的标志,还是看作个人文化身份的丧失?这些问题都对语言磨蚀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对某种语言具有负面的看法或刻意抵制这种语言的使用,那么他在这种语言上的磨蚀就会很严重。一些学者曾分别对从俄罗斯、乌克兰和中国来到美国的孤儿做过调查,发现这些孩子虽然起初非常排斥讲英语,但很快又转而只讲英语而拒讲母语,其英语进步神速,却把母语忘得一干二净。究其原因,是由于这些孩子渴望融入美国文化,将英语与其新结识的人和地方联系起来,进而选择只说英语;或者是由于他们渴望忘却沦为孤儿的创伤性记忆,进而在潜意识中选择放弃母语。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对一种语言的忘却与一个人要忘却的某种负面记忆相关。如果与目的语相关的文化内涵能够给语言使用者以愉悦感,那么这种语言的磨蚀程度就会降低;而如果与目的语相关的文化内涵使语言使用者感到压抑或不舒服,那么这种语言的磨蚀程度就会增高。
2.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越高,读写能力越强,语言保持越好
一般来说,使用者文化水平高,具有较强的读写能力,就能够比较有效地减少目的语的磨蚀。Olshtain曾以语言使用者的语言水平作为对抗语言磨蚀的因素之一做过一项研究,结果发现那些在英语语言水平达到了以英语为母语者的读写能力的以色列人,比那些没有英语读写能力的以色列人,英语磨蚀要少得多,因为前者尽管听说英语的机会有限,但是他们较强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却能够使他们经常接触英语,尤其是书面英语,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对英语的遗忘。①Olshtain,E.,“The attrition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with speakers of Hebrew”,in B.Weltens,K.de Bot&T.van Els eds.,Language Attrition in Progress.Dordrecht,Holland:Foris,1986,pp.187-204.另外,较强的英语读写能力也可以使那些英语使用者产生保持较高英语水平的渴望,甚至心生再次访问英语国家的强烈愿望。
语言使用者的文化程度对目的语保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社会语言学视角来看,语言使用者较高的文化程度可以使他们通过阅读来印证和巩固目的语知识,从而有助于目的语的保持;其次,同样从社会语言学视角来看,对能够读懂目的语书面材料的渴望可以增强语言使用者保持目的语水平的动机,从而防止遗忘;最后,从神经功能和心理语言学层面上讲,语言使用者的读写能力可以在其记忆中增加文字的图像表达和新的神经突出连接,从而可以“固化”其大脑中原有的语言知识。因此,尽管在语言磨蚀研究中,以读写水平为主的语言使用者的文化程度很难与使用者的年龄以及他们与目的语的接触频率等因素截然分开,但毋庸置疑,提高使用者的文化程度,尤其是提高他们的读写水平是对抗语言磨蚀的有效途径之一。
3.与目的语接触频率:频率越高,磨蚀越少
一般而言,语言使用者如果在语言学习结束后不再接触或很少接触目的语,就会发生目的语的磨蚀,而增加与目的语的接触则会抑制或减少磨蚀。根据接触方式的不同,语言使用者与目的语的接触可以分为两大类:自然接触和人工置入式接触。
很明显,与目的语自然接触的频率过低会增加目的语的磨蚀,而频繁地与目的语自然接触则有利于语言的保持。Edwards曾对加拿大 455位公职人员 (英语或法语为其第二语言)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那些一直学习、使用英语的人并未产生语言磨蚀现象,而把法语作为二语使用的人却产生了明显的语言磨蚀。②Edwards,G.ed.,Second Language Retention in the Public Service of Canada.Ottawa:Public Service Commission of Canada,1977.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在加拿大某些省份,有些人将法语作为母语来学习和使用,而大多数人则将英语当作母语来学习和使用。显然,那些母语是法语而第二语言是英语的人比起那些母语是英语而第二语言是法语的人,有更多机会接触目的语 (英语),因此其第二语言也就会得到更持久的保持。这就说明高频率地与目的语自然接触会使储存于语言使用者大脑记忆中的语言知识一次又一次地被激活和强化,从而有效防止了记忆中知识的休眠、淡忘和丢失。因此,与目的语接触频率越高,目的语磨蚀率就越低,反之亦然。
人工置入式接触对语言的保持也有显著作用。美国陆军语言署、中央情报局等部门通过对使用外语的雇员定期进行测试、实行补贴、奖励成绩优异者等措施,人为地增加雇员们使用外语的机会,激发其使用外语的热情,以减少语言磨蚀,收效相当明显。日本的一些民间组织也通过为那些从英语国家归国的人员提供与英语母语者一对一深入接触的机会,来减少这些人员的英语磨蚀。结果表明,每月数小时的人工置入式语言接触可以有效减缓这些归国人员的英语磨蚀。
与目的语的自然接触和人工置入式接触都可以通过强化语言使用者已经获得的语言技能进而使其得到保持,从而有效抵制语言磨蚀。二者孰优孰劣,则取决于多种因素。就前者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语在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重要性 (即接触频率),因为这与使用者对周围环境与生活的满足感以及事业上的成就感密切相关,而满足感和成就感又能促进语言使用者形成积极的语言学习态度,从而增加使用者学习语言的动力,这明显有助于抵制语言磨蚀。而就后者而言,它既可以为语言使用者提供优良的客观学习条件,又能为使用者提供足够的外部刺激 (如升迁、物质奖励等),极大地调动了使用者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使用者主动学习的主观愿望,这些都可以有效抵抗磨蚀。
语言使用者的使用动机与态度、文化程度、与目的语的接触频率等,固然是造成语言磨蚀的关键原因,而语言使用者所处的目的语文化氛围及其他语言的干扰等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语言的磨蚀。
1.目的语文化氛围:氛围越浓,磨蚀越少
语言磨蚀和语言习得一样,与语言使用者的大脑机制和认知过程密切相关。然而,大脑机制和认知过程只是提供语言学习和保持的潜质,而这种潜质能否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使用者的目的语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目的语文化氛围的欠缺同样是语言磨蚀产生的重要因素。
目的语文化氛围之于语言磨蚀的重要作用主要源于“社会认知因果链”(Social Cognitive Causal Chains)的作用机制。社会认知因果链是一个因果事件连续体,指由发生在某一语言社区成员中的一系列前因后果的事件或次事件组成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认知过程中,施事者的意图就是起点,事件结果即为终点。正由于施事者有通过使用语言做某事或达到某目的的意图,才会有特定结果的出现。在语言习得和语言磨蚀的过程中,社会认知因果链可帮助人们确立人际间的语义关系,对既定语言社区内的特定表达和语言规范的确立、保持和巩固起着关键作用。所以,那些脱离目的语社会认知因果链的语言使用者由于缺少了语言保持其稳定性的证据,因此他们的语言将会变得极易磨蚀。
作为位于社会认知因果链起始端的目的语文化氛围,它对语言磨蚀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语言使用者如果在其语言社区中无法获得足够的语言输入,无法从该社团中得到任何积极的印证,那么其目的语保持就会受到很大局限,他们就仅能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通过书籍、电视、报纸和网络与其他目的语使用者进行非常有限的单向接触,因此与目的语相关的社会认知因果链就会越来越弱,该语言也会变得越来越难以保持。在这种情况下,语言磨蚀,尤其是输出性语言技能的磨蚀就不可避免了。另一方面,语言使用者如果拥有很多使用目的语和验证新的社会认知因果链证据的机会,那么即使在语言学习结束后,他们仍能够继续接收到各种各样的来自目的语的语言输入。除了诸如书籍、报纸、电视和网络等输入性资源之外,他们还可以在俱乐部、教堂等场所与其他使用者接触,进行面对面的双向交流,这些都有助于他们提高运用该语言的灵活性,从而更有效地对抗语言磨蚀。
2.语言干扰:可消解与磨蚀处劣势地位的语言
“语言干扰”也称“语言影响”或“语言迁移”,是指操双语或多语者的不同语言间相互影响的现象,其过程表现为语言使用者在习得二语之前或之后所学习、记忆与处理的其他语言信息,与二语争夺认知资源,结果是,其中一种语言明显处于优势地位,且使用频率增加,从而消解和磨蚀另一种处劣势地位的语言。
就磨蚀程度来讲,如果被磨蚀语言在结构特征上与优势语言存在明显差异,那么这些差异将会导致磨蚀程度增加。相反,如果两种语言结构特征相似,被磨蚀语言的磨蚀程度就会减少。也就是说,两种语言在语言分类和语用规范上的相似性有助于目的语能力的保持,而两者的差异容易导致语言干扰和语言磨蚀的发生。如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两种语言在语言类型、语言结构和语言规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极易导致处于劣势地位语言的磨蚀。①王湘云:《英语作为外语磨蚀模式与原因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年,第 150页。
就表现形式而言,语言干扰不仅表现在语言使用者的劣势语言技能的遗忘或丢失,还表现在他们的劣势语言在语言结构上对优势语言的借用 (语码转换)、直译、语义拓展、语义相关替代,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被磨蚀语言在词汇多样性、准确性、灵活性等的降低上,同时还表现在,在处于优势地位语言的干扰下,被磨蚀语言在构词法则上的简化、替代和忽略上,以上种种表现就是所谓的语言迁移。
就语言迁移的作用机制而言,当优势语言在结构上无标记性 (unmarked)而劣势语言在结构上有标记性(marked)时,就可能发生优势语言的语言特征向劣势语言迁移;反之,语言迁移发生的可能性则会很小。当然,并不是两种语言间的所有差异都会导致语言迁移,只有当劣势语言的结构标记性更强时才可能发生语言迁移。从心理类型学上来说,语言使用者对劣势语言和优势语言的心理距离感,即语言使用者是否愿意将其预先习得的优势语言的特征迁移到后习得的劣势语言中去,会直接影响使用者对劣势语言的学习与保持。优势语言中的那些常见的、规则的、在语义或结构上清晰的、无标记性语言特征最容易迁移到劣势语言中。相反,优势语言中的那些鲜见的、不规则的、在语义或结构上含混不清的、有标记性的语言特征最不容易迁移到劣势语言中。语言迁移实质上是优势语言对劣势语言的语言特征的消解,是劣势语言的磨蚀。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调查,我们发现语言磨蚀在磨蚀程度、磨蚀对象的选择性、磨蚀速率和磨蚀顺序上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1.磨蚀程度:习得水平越高,磨蚀水平越低
磨蚀前的目的语终极水平是影响语言磨蚀的关键性因素。传统心理学认为,语言使用者的语言磨蚀在整个知识框架中所占的比例是固定的,因此,与目的语终极水平低的语言使用者相比,目的语终极水平高的语言使用者在停止学习目的语后会遗忘得更多。而事实是,语言使用者目的语的终极水平与磨蚀速度会呈现出一种“倒置关系”。随着语言使用者目的语水平的提高,语言使用者的语言磨蚀在整个知识框架中所占的比例却会逐渐缩小,磨蚀前的终极语言水平与磨蚀率成反比,即达到的水平越高,磨蚀率就越低。也就是说,学得越多,忘得越少。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受蚀者的终极语言水平中间存在着一条明显的分界线,终极语言水平处于分界线上方和下方的语言使用者的语言磨蚀速度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别。这条分界线就是所谓的“关键门槛(critical threshold)”。如果语言使用者的终极语言水平没有达到关键门槛,那么由于其语言知识水平低,知识结构就会孤立和零散,磨蚀也就容易发生,语言磨蚀速度也会加快,磨蚀范围也会加大。如果语言使用者的终极语言水平达到或超过这一关键门槛,那么由于他们的语言知识水平高,目的语知识就会呈现出系统性,各种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密,记忆也就会牢固,所以其目的语磨蚀水平就会越低。另外,达到或越过关键门槛的语言使用者大脑中的网络思维图式也达到了一种稳定平衡的状态,对语言磨蚀产生强烈的阻抗作用。
2.磨蚀对象的选择性:语言技能不同,其磨蚀速度不同
根据语言技能分类标准的不同,受磨蚀语言技能呈现以下三个不同的选择性。首先,根据使用者对语言信息处理方式的不同,语言技能可分为接受性语言技能 (receptive skills)和输出性语言技能 (productive skills),前者主要包括语言使用者的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后者则主要指他们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与接受性语言技能相比,输出性语言技能对磨蚀更为敏感,磨蚀的速度也更快。产生这种磨蚀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语言使用者在应用输出性语言技能时,在语言的计划和协调上需要动用更多的认知资源;二是由于受蚀者掌握的语言信息处于休眠状态,这种状态可导致暂时的通达困难。如果能提供正确的通达路径,语言使用者仍可以检索到此类信息。①倪传斌:《外语磨蚀的本质属性》,《外国语》2007年第 1期。
其次,根据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语言技能又可分为整体语言技能和具体语言技能。在语言习得过程结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者的低层次的具体语言技能不断衰减,而整体技能不但磨蚀现象不明显,而且有些人还会有所提高。这个发现似乎与人们的直觉相矛盾,但如果将各语言间的相似性、语言使用者对其他语言的继续学习及其不断增长的考试技巧等考虑在内,关于整体语言技能会与日俱增的观点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三,根据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便利性,语言磨蚀主要研究语言使用者的听力理解技能、词汇知识和阅读理解技能。在这三种具体的语言技能中,词汇知识的磨蚀程度最为明显,其次是阅读理解技能,而听力理解技能的磨蚀程度则最小。词汇知识对磨蚀的敏感性主要是由于词汇知识通常是在孤立的情况下习得的,这些彼此间缺乏联系的词汇知识最易磨蚀。听力理解技能之所以表现出较强的抗磨蚀性,主要是因为听力理解不只是单向的自下而上的理解过程,而是一个结合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个过程的、更加复杂的双向理解过程。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理解过程中,很多“冗余而且系统的”信息被添加了进来,这些“冗余而且系统的”信息在听力理解技能的保持中起到了关键作用。②王湘云:《英语作为外语磨蚀模式与原因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年,第 142页。
3.磨蚀速率:前快—中慢—后快
在正规学习结束后,语言使用者的目的语磨蚀就会随之出现,但是磨蚀速度并不是呈直线性的递减,而是呈现出快慢相间的非均衡性。传统的遗忘曲线理论认为,磨蚀在学习过程中断后马上就会发生,几年之后慢下来,再往后磨蚀就会停止,语言技能在此期间会平稳地保持很长时间。
但如果从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 (数月至数年)考察语言磨蚀,语言使用者的语言水平在学习过程结束后的六或七个月甚至数年内保持稳定。在语言学习结束后使用者语言水平保持相对稳定的这段时间就是所谓的“初始平台(initial plateau)”,这个时间段结束后语言磨蚀才会真正开始。
而如果从一个更长的时间 (数十年)考察,语言磨蚀的速度则遵从“先快—中慢—后快”的模式。一般来讲,在语言学习结束的最初 5年里,语言使用者的目的语磨蚀速度很快;在随后的 20年里,他们的语言技能保持稳定不变;而在这之后的 25年里,磨蚀又快速发展。如果我们忽略上述第一个阶段,那么第二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就正好符合初始平台假说;如果我们忽略第三个时期,那么第一个时期和第二个时期则正好与遗忘曲线相一致。无论怎样,我们可以做出以下推断:如果语言使用者已达到较高的终极语言水平,他们较高水平的语言技能的抗磨蚀期就会覆盖其第一阶段的快速遗忘期,这个时期就会与第二个稳定期连在一起共同构成所谓的初始平台期;如果语言使用者的终极语言水平未达到足够高的水平,语言学习结束后就会出现一个快速遗忘时期。
4.磨蚀顺序:后学先忘,先学后忘;难学易忘,易学难忘
语言磨蚀与语言习得的模式非常相近,但顺序却恰好相反:先习得的语言技能后磨蚀,后习得的语言技能先磨蚀,即语言磨蚀呈现出一个与语言习得模式相同但顺序却相反的镜像特征。同时,由于语言技能的习得总是遵循这样一个顺序:简单的、容易掌握的技能先习得;复杂的、难以掌握的技能后习得,因此磨蚀顺序还表现为:难学易忘,易学难忘。③王湘云:《英语作为外语磨蚀模式与原因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年,第 147页。
语言磨蚀所表现的后学先忘、先学后忘与难学易忘、易学难忘的镜像特征仍然可以用认知门槛假说解释。那些最后习得的、最复杂的、最难以掌握的语言技能都是些支离破碎的技能,尚未融入已习得的语言知识架构,即并未达到认知的关键门槛,因此最先被磨蚀;相反,那些最先习得的、最简单的、最易于掌握的语言技能已牢牢嵌入语言使用者固有的语言知识架构,已经与其他语言能力融为一体且达到或超过了认知的关键门槛,并在使用者大脑中形成了一种图式,因此此类语言技能可以保持得最久。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语言磨蚀诸多因素和模式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磨蚀模式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内部因素是关键,外部因素通过内部机制起作用,内部因素最终决定着语言磨蚀在磨蚀水平、速度、分布、顺序等方面的模式。(2)诸因素之间,包括内部因素之间和外部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例如使用者的语言态度和学习动机会影响他们接触目的语的频率,而使用者所感受到的目的语的文化氛围又会反作用于他们对待目的语的态度和学习动机,同时也会影响他们接触目的语的频率。而使用者的语言水平又能强化或验证使用者对待目的语的态度和对文化氛围的感受。没有任何因素可以脱离其他因素独自发挥作用。(3)不同的因素产生影响的路径不同。有些因素如文化程度、目的语文化氛围和语言干扰等决定着被磨蚀语言技能的种类,而另外一些因素如目的语的接触频率、使用者语言态度和学习动机等则影响着语言磨蚀的程度。
[责任编辑:丁秀菊 ]
The Mechanism and Patterns of Language Attrition
WANG Xiang-y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P.R.China)
Language attrition,the loss or erosion of learners’language skills,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from many researchers in Europe and America.Research on the internal mechanism,external affecting factors and developmental patterns of language attrition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fficiency of language maintenance.The internal mechanism includes users’language attitude and motivation,literacy and frequency of contact with the target language.The external factors include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the target language,and the interference from other language(s).Patterns are exhibited in the degrees,distribution,rates and order of language attrition.The combined function of the internal mechanism and the external factors deter mines the developmental patterns of attrition.
Language attrition;language users;target language;language maintenance;attrition patterns
2010-06-01
本文为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大学生英语磨蚀实证研究”(09CWXZ30)的阶段性成果。
王湘云,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 (济南 2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