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视角下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公平就业的调查研究

2011-04-12 02:27王隆文
关键词:贫困家庭少数民族毕业生

王隆文

(四川大学 人权法律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64)

劳动力市场化选择条件下,以“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为理论视角,能够深入剖析贫困家庭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多重不利处境。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排斥”概念开始陆续被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采纳,同时成为世界范围内研究社会政策问题的通行理论,尤其成为对就业、教育、住房改革、两级分化等市场化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研究的核心概念。它主要关注的是弱势人群基于公民资格产生的社会参与权利实现的程度,即社会排斥主要是社会权利(social rights)的否认或者这些权利未能充分实现,尤其表现为社会弱势人群无法充分实现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公民基本权利而无法融入主流社会,同时缺乏实现这些权利的政治和法律体制的渠道。

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分别来自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三所高校2010年应届贫困家庭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生源地主要包括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在内的川西偏远少数民族聚居区,另有个别样本来自云南、贵州等民族聚居地。他们都来自偏远地区并长期在主流社会之外的亚文化环境中生活,保留着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和传统。

2010年3~5月期间,本文作者通过依次走访以上三所高校,结合法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60名应届贫困家庭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其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不利状况和真实心理感受。

一、影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公平就业的社会排斥

影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公平就业的社会排斥表现为以个人能力、社会资源为核心的功能性社会排斥和以现行政策、制度为核心的结构性社会排斥。

(一)功能性社会排斥

功能性社会排斥是指个人能力和社会资源的不足导致在社会参与中处于弱势。贫困家庭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无论是家庭条件还是接受教育的环境都具有先天的不足,个人能力的欠缺与社会资源的匮乏导致他们在劳动力市场化选择中处于不利地位。

1.个人能力的欠缺。个人能力的欠缺主要表现为以汉语言表达、自信心、英语水平等指标构成的个人综合能力的不足,导致家庭贫困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自身的素质、能力与单位的用人需求相冲突,表现为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中遭遇沟通交流障碍。他们长期接受教育的语言环境以及享受的各项社会资源与主流社会存在质的差异。例如:

我从小生活在阿坝的农村,念小学时,老师是用藏语来教汉语的。由于课外交流用的都是藏语,班上只有一两个汉族同学,我到小学毕业时都不大会说汉话。初中是在片区中学念的,听得懂人家说汉语,但是自己还是不大会说。老师大部分用藏语讲课,老师中只有少部分是汉族人。班上汉族同学很少,反而他们和我们说藏话。高中是在县高中念的,是杂居的地区,刚开始自己不敢说汉话,但是后面慢慢就适应了。进入大学后,还是觉得说普通话特别别扭,有些也还是听不懂。(C1-ZANG-M)

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念的书,当地的老师都用方言教学,还有由于我们看的书比较少,造成我们在汉语上的听说读写都有问题。这种情况在找工作时特别吃亏,我们笔试时就因为读题慢考不过汉族学生,好不容易过了笔试,面试时又在沟通上明显处于劣势。(C24-YI-W)

从以上访谈资料可以看出,由于他们生活在亚文化环境当中,汉语并不是母语(尤其是来自农村的藏族和彝族学生),在家庭生活以及参与社会的活动中以使用民族语言为主,进入大学前即来到大城市前使用汉语的概率及频率是极低的,以致他们的汉语表达能力(包括口头与书写)并不能更好地满足在主流社会中较为正式或深入的沟通交流需要。

此外,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教育条件往往较内地或经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加之交通闭塞、家庭贫困而与外界接触较少,家庭贫困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在知识储备、自信心上显得欠缺。

我家住在阿坝茂县的城关,从小与外面接触就少。我们那的与外面的人沟通,里边没有外面这些优秀,沟通起来表达能力、说话、身体上都比不上外面的,现在个人素质又要求特别强。有些人很羞涩,很少与别人交流,来上大学前也很少和外界接触。等找工作时,别人叫你表演个什么,都不敢施展。学习环境较差,偏远地区的,根本比不上外面,学生活动很少,很难参加这些。(C3-QIANG-M)

2.社会资源的匮乏。家庭贫困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源除了在校期间的师生、同学关系外,主要的以及最直接的社会资源就是家庭,家庭是给予他们智力、精神和物质支持的主要来源。然而当这些来自偏远民族聚居地的贫困家庭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时,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能否找到工作的问题,更大的考验是在大城市消费成本过高,即面临着“消费排斥”。

在大城市里房价、房租、吃的什么都贵,刚出来收入也少,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要想长久在这待,我们家根本买不起这的房子。(C41-QIANG-M)

大城市好像容不下我们一样,而且压力确实很大,买房买车这些。((C24-YI-W)

从以上访谈资料可以看出,对于事业上刚起步或即将起步的他们来说,收入有限,往往一定程度上都需要家庭的物质支持。然而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根本无法支持他们在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长期或稳定的生活,尤其表现为以住房问题为代表的“消费排斥”。

(二)结构性社会排斥

1.制度性排斥。制度性的排斥是我国结构性排斥的一个主要方面,这种社会排斥由国家或者某些组织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造成,是一种政策制定本身的导向所形成的[1]。也就是说,制度性排斥“主要通过简单适用那些既定的程序和标准,事实上对特定群体给予排斥,使得该特定人群的人和群体之外的人加深了将这个排斥认为自然的过程”。[2]

(1)劳动力市场化选择。1998年以后,我国的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开始逐步过渡到“市场主导,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直到2007年,包括西藏在内的我国所有省份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都进入到了自主择业的模式。这种以市场为主导的就业模式,表面上看个体之间都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条件下平等地参与竞争,但劳动权的实现作为个体参与社会、体现个人价值的必需品,国家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没有适度有效调节的话就会导致“市场失灵”,即“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地位并不完全对等……法律应当平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的这种不对等关系并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一方给予适当保护”[3]。因此,以贫困家庭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为代表的人群在貌似公平的竞争规则下会因其弱势地位(个人能力及社会资源双重不足)而无法顺利获得通过就业机会大门。

(2)国家救助不足。竞争能力弱以及社会资源不足的个体在就业中并不必然导致社会排斥,原因是以福利制度为代表的政府干预通过对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进行救济,能够对失业或就业压力加以缓冲。

国家对我们藏区的补助是限定的,比如必须要是单亲或者特别困难的家庭才能给补助,而我们甘孜的藏族占到90%,所以对少数民族在生活救济方面是没有优惠的。我父母是卖了牛羊才供我到县城上的学。(C52-ZANG-W)

从以上访谈资料看出,作为未正式工作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因没有单位挂靠被排斥在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之外,国家福利由于制度上的原因没有发挥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

2.非制度性排斥。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作为亚文化的代表,他们在主流社会或市场化就业模式中就业,其文化当中的不适应性会首先暴露出来,这种不适应性集中表现为以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偏见带来的非制度性排斥。换言之,包括风俗习惯、社会偏见在内的非制度性因素将主流社会中的制度性排斥认为“自然的过程”加以固化。

(1)风俗习惯差异。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主流社会中就业生活时,往往因其民族传统形成的生活习惯、习俗与主流社会存在较大差异而遭到变相或隐性的排斥,集中表现出的是在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碰撞互动中强势的主流文化包容性不够:

觉得彝族人天天喝酒,喝完了酒,酒德又不好,不懂礼貌这些,一看你是彝族的,就先想你是不是这样,就不愿意跟你接触。(C8-YI-M)

像藏族地区的人留长发啊之类的,少数民族特征比较明显,这里的人很难接受。(C1-ZANG-M)

(2)社会偏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迁徙、流动,族群之间的互动交流日益频繁,但是社会观念中残留的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依然存在,“所根据的并非事实,而是由于概括印象的合理化,或由于认为特定群体有着某种特性(事实上并非如此)而来自或属于该群体的个人也必然具有这个特性所形成的社会偏见(social prejudice)”。[2]

我是云南大理的,到一个咨询公司面试过,就在(成都)一环路那,具体哪我也记不清了。他们问我学的是什么专业,我说:“学的少数民族语言。”他说:“没听过,不好意思。”接着问:“你是少数民族?”我说:“是。”他就支支吾吾说:“那你语言表达能力应该很欠缺吧?”这怎么存在这种问题嘛,都上到大学了,而且我们白族当地人口占40%,汉族人非常多,相互交流也多。反正当时我特别火……直接就走了。(C7-BAI-M)

别人一听你说是(四川)凉山来的,就会觉得凉山很穷,还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没有电脑用。还有在(成都)火车南站可能有些人做了小偷、贩毒啊,大家对凉山来的人印象都不很好。(C8-YI-M)

从以上可以看出,社会偏见无疑也辐射到贫困家庭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中还是会遇到这种来自用人单位狭隘的社会偏见,诸如认为少数民族的素质差、汉语很差、品行不好、不好管理等以偏盖全的认识。

二、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社会排斥对建设和谐族际关系的影响

(一)个人、群体层面

1.导致个人及家庭代价贫困。就业社会排斥最直接的一个后果就是导致贫困,集中表现为“能力剥夺”或者说“机会剥夺”,即作为个体的人其应该参与的活动的自由被剥夺。就业权或者说劳动权是公民社会参与的必需品,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效途径,我国宪法、劳动法以及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都赋予了公民参与劳动就业的权利,正如我国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社会排斥本身不但是能力剥夺的一部分,而且也是造成各种能力不足的原因[4]。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作为本族群中的知识分子和精英,其在就业中遭受的社会排斥不仅仅是“能力剥夺”,还会导致全面的贫困,即没有就业作为其生存的基本保障进而就会导致包括收入、社会资源、个人地位和发展机会等在内的全面匮乏,各方面相互转化,层层强化,甚至还会导致代际贫困。因为个人能力诸多方面的不足,往往会导致其子女在家庭成长中各种资源的匮乏,从而无法获得良好的发展条件而同自己的父辈一样处于贫困状态。

2.造成被排斥群体的社会焦虑。家庭贫困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主流社会就业遭到排斥会导致群体性的社会焦虑(social anxiety),即他们融入社会的欲望无法实现而封闭自我,带来悲观、压抑、不满、烦躁等紧张心理。

我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前景感到悲观,政府虽然有很多政策保护少数民族这些弱势群体,但很多是治标不治本的,你给他钱用完了还是穷。最根本的是从观念上消除原有的固定思维,不歧视为前提。要从思想上去接纳少数民族、接纳我们的文化,不要歧视和排斥。(C9-YI-W)

可以看出,不利的就业状况给他们带来了悲观、焦虑的心理。如果这种心理聚集到一定程度或者说有这种焦虑心理的人群达到一定的比例,自然就会把他们推向社会的边缘,随时可能以社会冲突或群体性事件的方式释放出来从而破坏社会稳定,正如联合国的社会政策专家伊莎贝拉·格伦伯格(Isabelle Grundburg)所言,“假如越来越多的人被排除在能够创造财富的、有报酬的就业机会之外,那么社会将会分崩离析,而我们从进步中获得的成果将付之东流”。[5]

(二)国家、社会层面

1.造成对主流社会的认同度降低。贫困家庭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主流社会中就业的不利状况,会导致他们因无法实现或者难以实现通过劳动就业实现个人价值的愿望而降低对主流社会的认同度,从而产生对主流社会的疏离感。同时,对主流社会的不认同和疏离感加之亚文化的引导,他们纷纷回流至家乡或者生源地工作,出现了就业“扎堆”现象:

我的藏族的同学、朋友都觉得回阿坝找工作会容易些,语言我们比较熟悉,风俗习惯都很适应,而且在外面竞争太大了,我们没有优势。所以有机会的话,我们都会回去。我的同学都没有全部找到工作吧,找到了3、4个,都回去(阿坝)了,没有一个留下来的。(C10-ZANG-M)

我还没有去找工作,因为我们都不想呆在这儿(成都),都想回凉山,回家去考公务员、村官、特岗老师什么的,所以都在看书准备,打算五月份回去考试。(C31-YI-W)

偏远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就业“扎堆”与当地有限就业的自我消化能力造成了冲突,不仅事实上导致了人口流动的减少,而且进一步在少数民族与主流社会之间产生区隔、疏离趋势。

2.弱化了共同的国家精神纽带。贫困家庭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貌似平等的市场游戏规则下参与竞争往往处于劣势,使他们中的许多人被排除在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之外。长期处于被社会边缘化的不利处境容易滋生他们对主流社会的抵触情绪并蔓延到他们的家人和朋友,且容易因强烈的族群认同意识而转化为族群之间的对立情绪。例如:

我们班上的同学基本都没去找工作,都希望回家乡去工作,总觉得回去比较稳定,而且父母都是这么想的,他们特别想我们回去,回去了我们就不用在外面和汉族竞争。(C31-YI-W)

回家乡工作,觉得回去比较稳定,回去了就不用在外面和汉族竞争。(C11-ZANG-M)

从以上访谈资料可以看出,贫困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总觉得回去工作比较稳定关键在于“不用在外面和汉族竞争”。可见,边缘化处境强烈激发了他们的族群内部认同,经济市场化所产生的个人社会参与问题已演化为族群之间对经济资源的争夺。这种错位心理引导下的族群内部认同使得族群之间处于区隔、对立的状态,自然使族群认同意识强于国家认同意识。

三、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社会排斥的症结及促进公平就业的法律对策

以个体的能力、素质为核心的功能性社会排斥并不是贫困家庭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实现平等就业权的最大障碍,原因是整体处于弱势的家庭贫困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适用形式平等的竞争规则必然会使他们被排斥在就业机会平等的大门之外。这种以既定政策、制度为核心的就业排斥主要通过劳动力市场化选择、地区发展不平衡及社会分层的扩大、国家宏观指引不足等结构要素表现出来,同时通过政策、法律、习俗和社会观念等非制度性因素加以固化。劳动力市场化选择条件下由于缺乏政府的有效调节和干预,致使以语言沟通表达、知识储备、外语能力等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相对整体上处于劣势的家庭贫困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无法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地区发展不平衡及社会分层的扩大直接导致的就是以家庭经济条件、社会关系为核心的社会资源处于不利地位的来自偏远地区的家庭贫困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生存缺乏外部支持,尤其会因缺乏足够的物质支持而遭遇“消费排斥”;国家宏观指引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政策对象的排斥,家庭贫困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作为还未正式工作的群体并不属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救助对象,国家福利由于政策原因无法发挥其缓解就业社会排斥的作用;以工青妇等组织为代表的就业创业帮扶亦因救助对象的多元化以及救助资源的有限性使得贫困家庭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难以从这些救助手段中走出困境。

劳动力市场化选择条件下,对于处于不利地位的家庭贫困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给予特别的就业优惠保障,对于提高国家凝聚力、促进公平就业以及国家履行《1958年消除就业与职业歧视公约》(联合国第111号公约)第二条中规定的“以符合国家条件和惯例的方法促进就业和职业机会均等和待遇平等”的义务都具有积极意义。正如罗尔斯所言,事实上的平等“需要以一种不平等为前提,即对先天不利者并非同等的而是不同等的尺度,也就是说,为了事实上的平等,形式上的平等要打破,因为对事实上不平等的个人使用同等的规则必然造成差距”[6]。然而,以政策、制度固定下来的结构性排斥作为家庭贫困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排斥的症结,往往因惯性因素以及维护其稳定性、权威性角度出发,制度及政策往往在短期内难以进行大范围内的调整。因此,出于节约行政成本和实现政策效益角度出发,在既定的制度及政策范围内采取临时法律措施“垫高”弱势群体不利地位可实现事实上的就业平等,即“形式平等的保障有赖于实质平等……国家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根据特定的人群在经济、社会的、文化的等方面与其他人群存在差异的事实,按照理性的、合理的、正当标准,采取某些必要的、适当的、合理的区别对待方式,”[7]为实现实质平等而采取的临时措施能够缩小由于形式平等而造成的差距。

结合目前的政策、制度,同时参考以往我国对弱势人群采取临时法律措施的经验*以往我国在立法及政策上对残疾人权益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以及少数民族升学加分等方面实行了临时法律措施,例如,《妇女权益保障法》(2005修改)第十条第二款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应由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之规定就体现了临时特别措施的特点。,促进家庭贫困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公平就业可以采取以下临时法律措施:

首先,国家各级公务员招录以及事业单位招聘中给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预留一定名额。尤其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纳入财政预算行政事业编制、行使国家委托权力的社会团体和组织中的民族比例,应当与汉族比例大体相当,但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比例不得低于1/3到2/5。”[8]

其次,国家鼓励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等企业的招聘中提高招录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比例。参照《就业促进法》给予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税收优惠的规定*我国《就业促进法》 第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扶持失业人员和残疾人就业,对下列企业、人员依法给予税收优惠……(三)安置残疾人员达到规定比例或者集中使用残疾人的企业;(四)从事个体经营的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对招录家庭贫困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或比例的企业给予税收的优惠或减免,增强企业社会责任。

再次,国家对包括大学生村官计划、西部志愿者计划、农村特岗教师计划、三支一扶等各项引导大学生基层服务的项目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尤其是民族偏远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招录的比例。

此外,工青妇、团组织在就业培训、推荐就业、创业帮扶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项工作中,应通过提高贫困家庭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比例、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专项帮扶等形式,切实发挥自身在缓解家庭贫困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景晓芬.“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J].甘肃理论学刊,2004(2):21-22.

[2]周伟.论禁止歧视[J].现代法学,2006(5):71.

[3]周伟.城镇就业中的身长歧视研究[J].法学论坛,2008(4):20.

[4](印)阿马蒂亚·森.论社会排斥[J].王燕燕,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3):2.

[5]伊莎贝拉·格伦伯格.人人有工作:社会发展峰会之后我们学会了什么[J].郑戈,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4):75.

[6]蒋先福,彭中礼,王亮.“肯定性行动计划”的法理学思考——以平等理论为视角[J].时代法学,2006(3):17.

[7]周伟.宪法基本权利:原理·规范·应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47.

[8]周伟.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歧视法学术建议稿[J].河北法学,2007(6):14.

猜你喜欢
贫困家庭少数民族毕业生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基本医疗保险缓解农村贫困家庭医疗负担的效果
——基于宁夏西吉某乡镇174户农户的调查结果
上蔡县多举措助推计生贫困家庭致富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最“叛逆”的毕业生
城市贫困家庭的孤独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