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逸韵 占慧芳
(上饶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如何得体的使用语言关系着交际的最终效果。在日常的社交中,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都愿意甚至是渴望能够互相合作,在这一前提下,H.P.Grice在他的《逻辑与会话》(1975)中提出的著名的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每个范畴又包括一条准则和一些次准则。A.量准则(THE MAXIM of QUANTITY):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超出所需要的信息。B.质准则(THE MAXIM of QUALITY):努力使说的话是真实的,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C.关系准则(THE MAXIM of RELATION):要有关联。D.方式准则(THE MAXIM of MANNER):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避免歧义,要简练,要井井有条。根据该理论,说话双方在交际时必须提供充足的,真实,清晰并且有效的信息,Celce-Murcia and Olshtain(2000)指出,为了遵循量的准则,说话双方想要获得成功的交际就必须提供,为了某一交际目的所必需的信息量,太多或太少都可能产生误会。因此,要成功的进行交际,说话双方就必须要遵守合作原则。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又不得不违反一些原则或者用一些手段来表明他们意识到了合作原则,比如:Yule(1996)指出,为了避免产出歧异,说话者为了确定自己的意图被清晰准确的表述出来了,他可能会用诸如这样的话语:“我不知道,这样说你是否能明白,但是......”来表明说话者意识到了方式准则。为了弥补合作原则的不足,英国语言学家Leech在1983年提出了“礼貌原则” (Politeness Principle)。
礼貌原则其中包括六项准则,每类包括一条准则和ab两条次准则,即得体准则(MAXIM of TACT) a,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b,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慷慨准则(MAXIM of GENEROSITY):a,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b,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赞扬准则(MAXIM of APPROBATION)a,尽量缩小对他人的批评,b,尽量增大对他人的赞扬:谦逊准则(MAXIM of MODESTY):a,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赞扬,b,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一致准则(MAXIM of AGREEMENT)a,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b,尽量夸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同情准则(MAXIM of SYMPATHY):a,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b,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Leech(1983)还指出,在所有的准则中,得体准则最为重要,并且在所有的次则中,a次则比b次则更为重要。这就表明了在交际过程中,避免冲突要比寻求一致更为重要。
从上述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定义中不难发现,人们在遵循合作原则的过程中,有时人们为了含蓄的表述某个意思会故意违背一条或几条次则,比如Yule(1996),
A:“你邀请了Bella和Cathy么?”
B:“我邀请了Bella”。
在这个对话中,B给A提供了A所需要的信息并且信息量没有超出A的要求,所以我们可以说B遵守了量的准则,但是B所给的答案又是如此的模凌两可,因为B没有提到他是否邀请了Cathy。在此,B又违反了方式准则。但是,A从此对话中依然可以推断出B没有邀请Cathy。那么由此我们又引出了合作原则中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会话含义”。根据Paltridge(2000),会话含义是指,听话者从说话者的字面意思来推断的话语的实际意义。也就是说,在某些场合中,人们在违反某些次则却仍然遵照了该次则所附属的合作准则的情况下,根据会话含义,交际依然能顺利和谐的进行下去。
Paltridge(2000),指出,礼貌原则与合作原则经常会互相冲突。为了遵循礼貌原则,人们经常会违反合作原则。比如:某位年轻的邮递员被一位盲妇要求帮她读电报的内容,在电报里是一则关于盲妇的儿子战死沙场的消息,在打开电报后,这位年轻的邮递员并没有直接宣读死亡的消息,相反的,他这样说:“Bart女士,您的儿子牺牲了,不过也可能是他们弄错了吧,要知道每个人都可能会犯错的。Bart女士,可能战死的不是您的儿子,是其他人吧。电报里说是一个名叫Mark Bart的,但是也许是这个电报拍错了吧!”(选自《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八单元)
在上述的情形中,年轻的邮递员为了遵照礼貌原则中的同情准则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中量的原则和质的原则。因为他知道他所带来的消息对这个可怜的盲妇太过残酷,所以他优先了礼貌原则,最大化了同情准则。由此可见,在成功的交际中仅遵守合作原则是不够的,礼貌原则对合作原则作出了很好的补充。在交际过程中若能将两者结合,那么将可以使交际更加的成功。
然而,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仍然有着他们的局限性。也就是,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个人进行交际时,很容易在不经意间就违背了合作与礼貌原则。尤其是,礼貌原则是相对于特定文化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礼貌的标准和定义是不同的。因此我们不能够将礼貌原则从一种文化直接的翻译到另外一种文化中去。例如:在国外,一个外国教师表扬班上的中国学生时说:“噢,你的字写的真漂亮!”中国学生回答道:“不,不,不,你别开玩笑了。”在听到学生的回答后,这位老师很困惑的走开了,因为在该交际中,老师遵循了量的准则以及赞扬准则。但是中国学生不知道西方的礼仪,直接按照我们中国的方式将谦逊准则最大化了,却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质准则。同时,外国老师不理解中国人的说话方式,这样文化间的冲突就发生了。总之只有在理解了不同文化以及不同的语言方式的情况下,礼貌原则与合作原则才能更好的帮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成功交际。
在中国,学生习得英语的主要场所之一就是英语课堂。因此课堂上,老师的语言能力以及英语教材对于学生学习外国的文化及习得语言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典型的中国式课堂中,老师在课堂中通常是权威,学生不可以冒犯老师,并不被鼓励有自己的看法。学生在课堂中扮演的的角色通常是一个听者,以及笔记记录员。但是,就我来看,语言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作为语言教师,我们不仅应该具备该有的专业素质同时还要掌握说话的艺术来激励孩子们,给他们学习第二门外语的信心。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英语教师在课堂中能完好的运用礼貌原则与合作原则,将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能培养学生在交际中对这两条原则的把握。
例如,使用交际法进行教学时,教师通常要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此时如果教师在说话时应用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准则来分配任务,说“我建议你们用小组分工的方式,选择你们喜欢的同伴成一组,挑选你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期待你们的出色表现……”效果会比说“你们两个坐一起讨论这个话题……”,这样生硬将学生凑成小组并制定任务要好很多。
此外,在课堂中应给予学生积极的回应,诸如:“干得漂亮”,“很不错”这些回应都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赞扬准则,并能给学生信心,让他们愿意在课堂中积极发言。另外,得体准则和慷慨准则在英语课堂中也非常有帮助,例如“……这样说你们明白么?”
“……这个答案你们满意么?”这样的语句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课堂中他们才是中心,是主角。并在一定程度上保存学生的面子。
其次,从教材中,学生也将习得如何将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下面我将从课文中选取列子进行阐述:
“ Pardon me,sir,will you do me a favor?Let me purchase you one of these puddings.It would give me such pleasure.”
He jumped back as if he had been stung,and the blood rushed into his wrinkled face.“Excuse me,”he said,with more dignity than i would have thought possible considering his appearance,“ I do not believe” I have the pleasure of knowing you.Undoubtedly,you have mistaken me for someone else.(选自《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七单元)
在上述选段中,作者遵循了慷慨准则和同情准则,向老绅士提供他的援助。但是老人拒绝了。一般来说,老绅士本会说:“对不起,我觉得我并不认识您,你可能认错人了吧”。然而这位绅士在交际中遵照了得体准则,并选择了日常交际中我们很少会用的很正式的语言来表明他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因此在讲授课文的同时,教师若能结合这些原则一并向学生讲解的话,则能帮助学生理解在不同的情况下人们会选择将不同的准则最大化来尽可能的使交际成功。
[1]Celce-Murcia,M.&Olshtain,E.Discourse and Context in Language Teaching:A Guide for Language Teacher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2]Grice,P.Logic and conversation.In Cole and Morgan,op.Cite.41-45.1975.
[3]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don:Longman.1983.
[4]Paltridge,B.Making sense of Discourse Analysis.Gold Coast:Antipodean Educational Enterprises.2000.
[5]Yule,G.Pragmat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6]虞苏美.大学英语(第一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