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再创辉煌——中国共产党90年走过的成功之路的回顾与展望

2011-04-11 13:18:21周永生
湖湘论坛 2011年3期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道路

周永生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湖南行政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中国共产党90年走过的成功之路的回顾与展望

周永生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湖南行政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中国共产党90年走过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是十分成功的道路。成功的根本标志是近现代中国面临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已经和正在实现;成功的基本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成功的思想保证是我们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成功之路;中国特色;继往开来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一个个辉煌胜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是十分成功的道路。回顾总结这条成功道路,对于我们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功的根本标志

我们党90年走过的成功之路,只要将1921年前后两个90年的中国进行比较,就会十分明白。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帝国主义疯狂地侵略和瓜分中国,使得中国山河破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局。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次次反帝反封建革命,包括农民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革命中提出了一个个救国方案,包括太平天国试图建立的“理想社会”和辛亥革命提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但这些都失败了。毛泽东曾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历来中国革命的失败,都是被帝国主义绞杀的,无数革命的先烈,为此而抱终身之恨。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在历经一次次失败之后,使得为挽救民族危亡而领导反帝反封建革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身上。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世界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打破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迅速把向西方学习转到以俄为师,作出了社会主义救中国的新选择。那时我们党领导的革命,虽然仍是民主革命,但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有着三个重大变化:一是领导阶级变了,领导革命的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二是指导思想变了,指导革命的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三是发展方向变了,革命不是要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要经过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显然,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是近代中国历史走向的根本转变,也是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一次伟大飞跃。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上下两篇,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相互衔接,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把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这样两重任务放在自己的双肩之上,并且为此而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我们党浴血奋战28年,经过北伐、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又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取得伟大胜利,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到社会主义,中国人民迅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出现,不仅有着历史必然性,而且有着现实优越性。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成为了世界上少有的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人民生活已经由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正在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前一个任务早已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表明后一个任务也正在实现。这些就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成功的铁的事实,对中国社会进步和中华民族复兴作出的重大贡献。

二、成功的基本经验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历史过程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现实经验,也无论是正面经验,还是反面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不能照抄书本、照搬外国,而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这是总结我们党长期实践经验而得出的基本结论。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相继在三个不同时期提出了三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就是以农村为革命阵地,农民为革命基本力量,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我们党是通过农村革命根据地,巩固和扩大红色政权,逐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最后取得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就是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为目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们没有采取苏联全盘集体化的途径,而是通过从临时互助组、常年互助组,到初级社、高级社的过渡形式,逐步实现的。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是采取供销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三种形式,把大量分散的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由分散到集中、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实现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们没有采用剥夺的办法,而是采用和平赎买的办法,通过加工订货、统购包销为主的初级形式到公私合营的高级形式,逐步实现的。并且,把对制度的改造和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将民族工商业者的绝大多数人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突出三点,一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二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三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这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快速发展中国的正确道路。

中国共产党90年走过的成功之路,并非只有成功,没有失误和失败。探索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异常艰辛,充满坷坎,不可避免地会有失误和失败。勿庸讳言,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征程上,我们党有过多次失误,也有过多次失败,但这些失误和失败为我们走向成功提供了历史经验,给予了思想启示。试想,如果没有秋收起义失败,毛泽东怎么会把队伍带上井岗山,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同样,如果没有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邓小平怎么会带领全党搞改革开放,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很明显,我们党是在历经艰辛和曲折之后,从多次成功与失败和失误的比较中,才真正得出正确结论,走上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党的成功之路来之不易,它凝结了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对《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我们党就是这样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光辉典范。开辟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道路,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鲜明的中国特色,本质上是一个创新工程。同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创新,又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就是得益于党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得益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如胡锦涛同志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时所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们既没有丢老祖宗、又发展老祖宗,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发挥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作用,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

三、成功的可靠保证

中国共产党90年的辉煌历程,不同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同,党的政策和主张也有着不同。我们党紧跟时代,与时俱进,该变的及时变了。然而,不该变的永远不变,这就是党的理想信念永远不变,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依然自觉自愿、义无反顾地为之奋斗。我们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可靠思想保证。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理想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英勇奋斗的精神旗帜。信仰和理想对于政党来说,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就是道路。方向、道路对了,革命、建设就会成功,赢得胜利;反之,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失败。我们党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方向和道路,从来没有动摇过。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有人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坚定回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上世纪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时,也有人对社会主义前途产生怀疑,邓小平强调指出: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社会主义经过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近些年,有人鼓吹中国要搞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也有人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过程中,我们党从来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带领人民英勇奋斗,因而不断取得成功,夺取了一个个胜利。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理想是我们党依靠人民战胜敌人的精神力量。中国革命面对的敌人强大凶狠,面临的环境艰苦困难。在这样险恶艰苦的条件下,我们党靠着理想信念的支撑,发动群众同敌人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在斗争中,英勇顽强,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定的理想信念爆发出了惊人的意志力量,因而我们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一步步走向胜利,最后打败蒋介石,解放了全中国。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苏东发生剧变的时候,中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我国在改革开放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尼克松在谈到“和平演变”未能在中国得手时,他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中国政治的顽固性认识不足。尼克松说的“中国政治的顽固性”,指的是我们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理想的坚定性。这从反面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变不变,关键在于共产党自身的理想信念变不变。我们党坚定的理想信念是西方和平演变不可逾越的障碍,是我国战胜外来风险的强大精神力量。

邓小平曾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么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我们党的过去和现在发挥了这种优势,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功就是这种优势的现实体现。党的将来要保持这种优势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人们坚定理想信念,抵制错误倾向,今天仍然是我国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可靠思想保证。

D2

A

1004-3160(2011)03-0005-03

2011-03-18

周永生,男,湖南沅江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

责任编辑:孟毅辉

猜你喜欢
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道路
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女中央委员
文史春秋(2022年3期)2022-06-15 01:48:28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0
道听途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青年歌声(2020年12期)2020-12-23 06:30:00
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法制博览(2019年19期)2019-12-14 16:05:57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上海建材(2017年5期)2018-01-22 02:58:5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5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48:47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