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雪松,夏道玉
(浙江东方学院,浙江 温州 325011)
·哲学与思辨·
论《共产党宣言》附注的价值转向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功能为视角
左雪松,夏道玉
(浙江东方学院,浙江 温州 325011)
附注作为《共产党宣言》文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应有的理论价值不可忽视。通过附注分析不仅可以察觉出经典著作蕴涵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同时还透露出某些价值取向的转变。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功能为视角探究其附注的价值转向,科学理解其附注的精神实质,十分必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功能;《共产党宣言》;附注;价值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作为极其重要的思想宝库,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年来,无论是作为意识形态指导的科学研究,还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都被我国党内学者从不同视阈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挖掘,各种研讨活动也从未停止。然而,笔者透过对这些研究动向的关注,发现目前对《宣言》研究存在一个不易觉察的盲点——对附注分析的缺失。以往研究大多是从《宣言》文本的正文出发突出其中应有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很少触及附注释放的价值意蕴。严格来讲,《宣言》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既包括文本的正文,也包括序言与附注。笔者仅就中央编译局1995年版的《宣言》文本为例,附注就有34处之多。分析这些附注提示可以发现《宣言》存在某些重要的价值转向,引发深层次哲学思考。
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作为以实践为基础、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以与时俱进为理论品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无可比拟的认识功能。这种认识功能通过实践的途径与辩证的思维形成特定的功能体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反思、概括、批判和预测的功能”[1]。本文基于这四种认识功能,着重探析附注流露的四个价值转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辩证反思的哲学,通过辩证视阈对形而上学世界观与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理性的扬弃。作为一种科学的反思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人类活动与客观事物辩证反思的高度结合,是联系的普遍性与发展的方向性所产生的规律性反思。它通过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来揭示社会事物嬗变的内在依据,以质变和量变的形式、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来展示唯物主义辩证反思的绩效。
很明显,这种辩证反思的功能渗透到《宣言》附注的每一个角落。从反思功能来关注这些附注提示,不是简单的总结陈述,而是梳理附注展现辩证反思所引发的价值思索。这种反思功能,正是唯物辩证法所强调的对立与统一,即表现为《宣言》附注所揭示社会运行中的差异性与同一性的关联,这种关联又是通过历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作用来表现的。《宣言》附注所揭示的方法论意义在于让我们牢记经典著作中要力求把握从求同存异到和而不同的价值转向,这种取向选择与行为路径,与《宣言》正文保持高度一致,建构一种策略变迁,超越求同存异,实现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
从《宣言》附注的语义来理解这种反思的内涵可能是大同小异,但从当时语境来考察这种反思的意蕴就大相径庭。将两者进行细致比较后,一方面,求同存异的显性反思不言而喻,从认识功能上阐述附注提示,表明求同存异强调从差异性视角上去看待事物的同一性,即从隐性意义觉察转变为显性意义的思考。另一方面,和而不同突出从同一性视野中去看待事物的差异性,即从显性意义考究演变为隐性意义的探索。
就具体附注而言,对求同存异这一点,在宏观上,马克思恩格斯(以下称马恩)在《宣言》中开门见山地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恩从阶级社会的差异性中得出一般规律的同一性来揭示阶级社会的一般运行与历史演变。附注中强调恩格斯在1888年对此做出诠释:马克思所讲的“一切社会”所指的是阶级社会的一切,阶级社会对于历史的长河而言,显示出所具有的阶段差异性,阶级斗争是这一特殊差异上的共有形态与运行动力。也就是说,附注中恩格斯提到的是在“由文字记载的历史”这一特定差异基础上审视阶级斗争的同一性,恩格斯通过对哈克斯特豪森、毛勒、摩尔根等人的隐性揭示来证明从原始社会的模式过渡到阶级社会的结构上存在这一显性的例外,所以在马恩看来阶级斗争的建构也是从原始公社差异性解体开始,一直到自由王国形成之前这一段同一性的历史。这里应该指出的是,马恩在揭示差异性来建构同一性时还存在对未来社会差异性的设想,这恐怕是上述人物未曾想到的隐性价值。在中观上,马恩侧重于自己生活特定时代的政治解放。附注中突出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时将“这个阶级的相应的政治上的成就”代替为“相应的政治上进展”。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在发展中有着与其他具有进步性的阶级一样,在上升阶段上具有同样的成就感。这种资产阶级的进步性,不是资产阶级特有的进步,是历史发展引发普遍上升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的进步,在不同差异性的政治运行中(公社自治团体、城市共和国、君主国)是各有千秋的,但这丝毫不影响资产阶级整体性的上升。微观上,附注中对于资本压制下的性别问题,马恩认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生理差异性开始向社会差别的同一性转变,在资本统治的时代,不仅劳动力而且劳动也成为了奴役的对象,劳动异化以后,资本荡平了一切生理、年龄、种族等等差异的障碍。“现代工业越发达,男工也就越受到女工和童工的排挤。对工人阶级来说,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再没有什么社会意义了。他们都只是劳动工具,不过因为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费用罢了。”[2]280
就和而不同来说,在宏观上,针对马恩在《宣言》中对未来社会提出阶段性具体措施,例如“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附注突出恩格斯在随后三版中用“差别”代替了“对立”。对立的本意在这句话里是对以往城乡同一性社会研究的检验,如果这种检验得到消灭的印证,这种对立趋势在资本驱使下的社区秩序变异无疑是正确的,消灭这种变异的后果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向。在资本统治的特定阶段,城乡功能失调,在城乡对立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中,改变了人类对社区设计的初衷。在资本积累程度越高,城乡对立越大,差别越大,冲突也就越强烈,构建社区场域的斗争来融合这种对立所引起的差别可能性不大。恩格斯所讲的差别不像米尔柏格那样“用经验逻辑形式来演绎城乡历史的走向”,而是在改变资本压制条件下推动城乡的融合推动城乡良性互动与凸显城乡社区的不同景观、风格与功能所具有差异性的意义,后面的消灭也就是应有之义。但恩格斯后来又在附注中用“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取代了“消灭了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这就说明了阶级本身对立的同一性存在对于城乡对立的前提意义以及逻辑演绎的结构关系。阶级对立的消灭不仅消灭阶级本身,也消灭了资本奴役下的城乡对立,使得城乡功能归属于社会性的差异性,社区强行压制转变为友好协调。
在中观上,马恩在附注中最为关心的是特定阶段社会及其主体力量的变迁。在谈到资本语境下的阶级斗争时,马恩讲道:“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后来附注强调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时将“少数人对多数的剥削”的这种资本语义下(差异性)特殊形式来代替被一般既往的同一形式“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的”(同一性)所遮蔽的社会事实,这里的少数人与多数人,不言而喻就是资本家剥削者的少数与无产者被剥削的多数。这种在劳动异化的特定社会,劳动力价值被看成是劳动价值的代名词,雇佣与等价交换的同一形式掩盖了剩余价值剥夺事实的差异性,使得资本语境下的隐性得以彻底的曝光。
在微观上,就政党合作的关系来看,“在法国,共产党人同社会主义民主党联合起来反对保守的和激进的资产阶级”。附注提示恩格斯两次讲到,社会民主党的变异,在同一显性基础上与之合作,是因为他们也是反保守和激进的资产阶级,带有或多或少社会主义色彩,现在的社会民主党恐怕只剩一点名称的同一性,其他都是具有不同差异性的政治主张,也即与原来有着天壤之别了。因此,对这种颠倒和歪曲的差异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恩格斯指出:“并不因此放弃对那些从革命的传统中承袭下来的空谈和幻想采取批判态度的权利。”[2]30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概括的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是从宏观与整体中把握世界与人类联系的科学思维方式。这要求我们将概括功能贯穿于《宣言》附注分析的全过程。从附注解释的关系范畴中,尤其是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的结合,释放出从“零碎的片段”到“完整的图景”这一价值转向。
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一方面,在《宣言》中马恩谈到阶级斗争所引发生活条件与思想形式的关系时,对思想形式中所出现的各种类型变化所引起的意识对立,马克思说: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运动的,这些形式,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附注提出在1890年的德文版里恩格斯删除了“这些形式”,恩格斯认为所有制的经济内容决定了阶级斗争的社会生活,这些共同形式就是阶级斗争生活的反映,这些形式其实是一种内容的运动,至于意识反映这种形式那就另当别论了,形式只能是形式而已,绝不能充当内容。在涉及知识内容与信仰的形式时,附注提到恩格斯的诠释: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思想,不过表明自由竞争在信仰的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罢了。这里的内容是自由竞争的现代化生活所带来的知识,绝不能用空想、主观、颠倒的信仰形式来替代科学、客观、正确的知识内容。附注提到马恩曾经分别在1872、1883、1890年的德文版中将知识代替了信仰。所以在批判“德国的或真正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时,他们用武器批判的内容来攻击批判武器的形式,这表现为在附注中不断地修改关于“真正的社会”与“人的本质”的论及。马恩多次提醒德国的思想家,不要贪婪地抓住了这种文献意识形式,而忽略了文献背后的生活内容。“在这种著作从法国搬到德国的时候,法国的生活条件却没有同时搬过去。在德国的条件下,法国的文献完全失去了直接实践的意义,而只具有纯粹文献的形式。它必然表现为关于真正的社会、关于实现人的本质的无谓思辨。”[2]298另一方面,马恩也指出内容必须通过形式来表现。就单个工人和单个资产者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具有两个阶级冲突的性质时,工人开始成立反对资产者的同盟,他们联合起来保卫自己的工资。附注强调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中,在同盟后面加上了工联这种所谓形式公平的代表,来解释工联主义“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资”的虚假,怒斥他们被公平现象的浮云遮蔽了双眼,只在形式上做点文章。“工资与工作(劳动)不是一回事,劳动力价值不等于劳动价值。”
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本质决定现象,现象反映本质。一方面,附注突出在1848年革命风暴中可恶的投机社会主义者时,指出这里所呈现有关揭示社会本质的意识不过是用来投机的工具,当透过现象揭示这些意识形态的本质,马恩一言以蔽之:“都属于这一类卑鄙龌龊的、令人委靡的文献。”另一方面,附注提到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中用“资本”取代了“资产”,表明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不是资产的统治而是资本的统治,资本的本质在生产中通过资产的现象来体现。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57这就向世人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哲学,这种批判既是科学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又是实践对理论的批判,这种价值取向是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在《宣言》的第三章,意识形态批判成为研究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变迁的重点,这也无形渗透到附注变化之中,通过对三种意识形态类型的批判,确立了科学的哲学关系,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附注告诉我们,科学批判意识形态的结果在于让无产阶级掌握一种实现自身解放的正确理论(批判的武器);同时,无产阶级得到自身解放的理论,还必须诉诸现实的检验(武器的批判)。
附注提到马恩曾经分别在1872、1883、1890年的德文版中删去了“关于真正的社会”这一德国思想家们争论不休的语句。在批判“德国的或真正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时,他们用武器批判的内容来攻击批判武器的形式,在附注中不断地修改关于“真正的社会”与“人的本质”的论及。马恩认为科学理论对意识形态批判的哲学,并不局限于满足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揭示,还要考虑这种揭示所表现出来的认识形式是否合情合理。马恩对德国哲学意识形态的批判,也是暗含对形式意识的理论建构,以否定形式来纠正虚假、颠倒、虚幻的形式,得出一种积极的意图。这种纠偏意图使现实与意识关系得以统一,呈现反映与被反映的原有风貌,科学地认识现实与意识的本原关系。在《宣言》附注中,马恩对意识形态批判的良苦用心,为我们处理意识形态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只有掌握了这种建构起来的批判武器,才能提高无产阶级驾驭构建理想社会的现实能力。
如何建构世界?马恩在附注中突出实践的观点。因而,与《宣言》正文的阐发相一致,这就告诉我们,无产阶级在掌握科学理论即真理后,在建构理想社会道路中必须认清:认识真理还必须诉诸实践的检验,即需要明晰实践武器批判的重要性。要建构《宣言》所讲的理想社会,就必需要对现存的理论也采取批判的态度,这时的批判不是科学理论批判科学理论,而是用实践的武器来纠正理论的不足与滞后,超越批判的武器实现武器的批判。马恩认为《宣言》也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因此在附注多次提醒后人要拿起实践武器勇于批判一切,包括真理本身。对《宣言》正文中的“这些措施在经济上似乎是不够充分的和没有力量的,但是在运动进程中它们会越出本身”。恩格斯在附注加上“使进一步向旧的社会制度进攻成为必要”,这表明具体措施只是一种对历史改造的设想,并意味着将来就一定要与设想保持一致,回答这一问题的答案还得突出实践的武器。虽然马恩在序言中多次讲到《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认为它没有权利来加以修改。但他们还是在附注中不断补充与扩展正文的不足,得出实践武器批判高于一切的意蕴。在实践基础上对《宣言》做出大量附注,通过这种经典的嬗变,暗示出武器批判的最高价值。马恩后来以此批判空想社会主义者描绘未来社会的理想类型,例如傅立叶的法伦斯泰尔、卡贝的伊加利亚、欧文的国内移民区。所以,附注中提到恩格斯在1888年中用“他们提出的实际措施”来取代“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也就不足为怪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预测的哲学,它基于辩证法的两大特征把握历史运行的规律,从三种时态变迁及其内在联系,通过必然性与偶然性的互动来揭示社会运行的否定状态,从而建构出未来社会的理想类型。马恩在《宣言》中昭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294这种类型预测是一种自由王国模式,从必然王国转化而来的自由王国改变了人类以往的生存状态,使人摆脱人与物的压制。《宣言》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这一预测的价值取向在附注中是通过状态与时态的变化来显现的。
其一,附注中的状态维度。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社会变革主体的自觉程度。马恩强调早期社会主义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状态预测,表现为不用想象某种东西的现实就能现实想象某种东西。这不是一种现实的描绘而是描绘的想象,这种本能产生的渴望,还不是由自在被动的适应向自为主动的改造过渡,于是出现了颠倒的意识形态来展现不真实的社会改造。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马恩认为无能是以任何形式的想象出现都是建立在现实中的某种反应,都是真实或歪曲的表现。所以附注中提示恩格斯用“从无产阶级对社会普遍改造的最初的本能的渴望中产生的”代替“同无产阶级对社会普遍改造的最初的本能的渴望相适应的”。于是在具体的工人运动中表现为:“他们不是攻击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而是攻击生产工具本身”,而并非“他们不仅仅攻击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而且攻击生产工具本身”。马克思认为要改变这种被动的适应阶段,必须要从自为阶级上升到自觉阶级,从争取自身经济利益来推动革命主体意识的上升。所以恩格斯在附注中提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自觉独立的运动。
其二,附注中的时态维度。首先,对历史社会运行的回眸。马恩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通过否定的形式来操作。在资本语境中马恩讲到: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附注中提示恩格斯在1890年德文版中用“其他”替代了“过去”。经过42年的社会变迁,当年马恩所设想的更替并没有立即出现,即使出现短暂的新社会类型,也不太可能在生产关系上立即出现“现在支配过去”。其次,对现时社会运行的描述。在资本统治时代,现行的财富积累也改变以往的形式,最大的不同不在于资产的累积而是资本的增殖。马恩在附注中强调资本积累这一本质事实而绝非仅仅是财富增加的条件形式。“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再次,对未来运行的批判。在《宣言》发表时,社会主义启蒙思想家已经将幻想模式投入了实践,这是用情绪的高涨来代替科学的预测。马恩认为在条件不成熟的时空中把未来的主张付诸现实,这种未来主张只会变成文献记载的实际措施。附注提到恩格斯在1888年专门就此加以论述,认为无论是傅立叶的法伦斯太尔还是卡贝的伊加利亚都是缺乏科学成分的乌托邦。
[1]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2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A81
A
1008-8520(2011)04-0030-04
2011-04-18
左雪松(1981-),男,安徽枞阳人,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硕士。
[责任编辑:孙 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