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学院
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是由1958年建立的物理系和1985年成立的黑龙江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共同发展起来的。1993年在物理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子信息科学系,在应用数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动化系。2000年1月14日原物理系 (电子信息科学系)和自动化系合并成立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目前,电子工程学院已成为黑龙江大学理工科招生规模第一大院,学院在职教工129人,在校本科生超过3 000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学院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集成电路工程3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拥有黑龙江省电子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创新基地、省高校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高校物联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学院具有一流的科研教学设备,设备总值达5 000余万元。
这些累累硕果记录了多少代人的呕心沥血和奋力拼搏。70载峥嵘岁月,薪火相传;70载春华秋实,桃李芬芳。教育的征途上,电工人会一直跋涉,风雨兼程只为那书声朗朗。
1958年8月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的基础上,建立了黑龙江省第一所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大学——黑龙江大学。在那个 “大跃进”年代很多事情都是仓促而僦的,由于条件不足,学校采取了 “先分校设系,后独立建校”的方针,黑龙江大学物理系开始了艰辛的创办历程。
1958年秋,物理系正式建立,由副校长张天恩兼任系副主任,李凯丰任系党支部书记,张林春任副书记。当时主要是教学建设,为后来的学科发展奠定基础。当年由国家计划分配应届本科毕业生9名 (张喜勤、赵恩来、黄得星、徐振环、徐宁卿、王文秀、李树崑、荆庄予、文运芝)、研究生1名 (刘华熺),共10名青年教师于8、9月先后到任。可喜的是,吉林大学支援物理系的一名副教授 (解俊民)和一名讲师 (吴俊珑)也于当年9月份到校。解俊民副教授被任命为系副主任,吴俊珑讲师进入系领导小组,年底从哈军工调到物理系青年教师刘永任系教学秘书,于是建系第一年拥有教师13名。第一届招生87名,设物理专业 (分金属物理和光学两个专业方向),学制4年。9月6日新生入学报到,报到地点设在哈尔滨师范学院。9月22日上课,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 (请哈军工教师讲授),普通物理 (本系教师负责讲授),俄语(本校教师负责讲授)。10月5日迁移到东北林学院,借住该院的校舍,使用该院的实验室上实验课,并与林学院师生一起参加全民 “大炼钢铁”。时任林学院院长刘成栋兼任黑龙江大学校长,在给学生作深入学习教育方针的报告中,特别强调要做一个 “有文化的劳动者”,使58级学生深受鼓舞,立志要学好专业课。系主任张天恩对教学工作高度重视并严格要求教学质量,全系师生政治热情高涨,教和学的积极性大增,在寄住外校的困难条件下较好地完成了第一年的教学任务。
建系第二年 (1959-1960),58级搬回校本部。59级招生90名,设物理专业 (分无线电和光学两个专业方向),学制改为5年。1960年春,黑龙江工农速成中学调整,保送40名工农出身学员到黑龙江大学上学,其中20名分到物理系,准备设置核物理专业,后未办成,转入60级继续学习。当年为了解决师资困难,省政府将国家分配到我省的北大、清华等一批重点大学毕业生优先派到我校,使教师队伍倍增至25名,又从各方调集具有高中知识文化水平的12名青年到系当实验员,形成一支初具规模的教学队伍。1960年初物理系成立系党总支,学校派时任校人事处副处长的孙绍章任总支副书记,任命从哈军工调来的青年教师王悦兴为科研秘书。教学行政上成立系务委员会,吸收新成立的3个教研组的组长参加:物理教研组组长吴俊珑,基础课教研组组长刘华熺,实验教研组组长张喜勤,全系教工选举北大毕业的李宗泽为系工会主席。由于师资队伍的扩大,领导力量的加强,这一年建系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在教学上全部开出了理科4个系的普通物理课和实验课,本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也陆续开出,繁重的任务压在刚毕业一两年的新教师身上,他们个个勇担重任,又善于在实践中摸索教学方法,充分运用试讲、观摩、评议等方式,依靠集体力量来提高教学质量。当时每门课都安排两个教师分章备课、分章讲授,又互相听课、互相辅导。清华毕业的马玉华在第一次主讲“无线电基础”课时,试讲了6遍,虚心听取意见进行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好评。在科研上受当时形势的影响,物理系也掀起了群众性大搞科研的热潮,提出7个科研项目计划,在学生中成立3个科研小组。有的项目是与工厂结合,如到哈尔滨电表厂安装 “工业电视”,获得初步成果;有的项目是结合实验室建设,如 “油滴实验”、“云雾室”,用于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有的项目结合专业建设,如计划制造 “静电加速器”,成立了研究小组,进行了设计和筹集材料等工作。但因难度大,随着核物理专业的撤销而取消。物理系在实验室建设上也有很大进展。从1958年10月起,曾多次派教师到北京、天津、沈阳、大连等地购买仪器设备。1959年又在系内建立小型金工厂,制造简单的器具如 “砝码盘”、“单缝”等供力学和光学实验用。实验教研组在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提出普通物理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题目48个,发动全系教师参加实验准备工作。在建系的两年中,初步建成力学、热学、电学、光学、无线电基础等5个实验室,供全校4个理科系约500名学生上实验课。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全系师生白手起家建成初具规模的基础物理实验室,实验教师李树崑、实验员薛壮生、贺仁在实验室的创建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系副主任解俊民的积极倡导下,物理系建立了物理演示实验室,自力更生制造了很多简易实用的演示教具,实验教师方思民,实验员万国璋作出了很多贡献。
建系第三年 (1960-1961年)是全国经济困难、社会动荡的一年,也是新建的物理系动荡的一年。60年秋招生不减反增,招收了4个班120名学生。1961年7月筹建中的黑龙江科技大学停办,从我省各地保送上大学的60级新生,在黑龙江工学院上课一年后全部并入黑龙江大学,分派到物理系,连同本系60春招生一个班,60级增至10个班共300人。哈尔滨科技大学的叶树桐、郑群国、麦仰颖3名讲师和程道喜等10名青年教师也同时来到了物理系。当年国家分配到物理系的毕业生有4人,又从58级抽调陈荆珊等7人当预备教师,这些都为物理系的师资队伍建设增添了新的血液。
建系第四年 (1961-1962),61级招生锐减至20名,但教师人数仍有所增加。当年国家分配到物理系的大学毕业生4名。从兄弟院校调到物理系的青年教师4名。值得一提的是,马英仁作为本校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成为第一位留校教师。1962年党中央提出了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物理系也开始了大调整阶段。1961年学校派建校初期的副校长史文生到物理系工作,1962年8月正式任命为系主任。9月调教务处副处长姜君正到物理系任系副主任,任命胡慧敏为总支副书记。在教学上调整原有的教学组织,正式成立5个教研室:普通物理教研室 (副主任郑群国)、理论物理教研室 (副主任刘华熺)、中级物理实验教研室 (副主任李宗泽)、普通物理实验教研室 (副主任叶健祺)、专门组教研室 (主任解俊民兼)。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工作,教学秩序逐渐好转。
1962年和1963年都是调整之年,学校决定物理系停止招生2年。集中力量搞好59级毕业班的教学和做好人数众多的60级10个班的教学安排。决定设置4个专业:无线电、光学、磁学、理论物理。学校为缓解毕业分配过于集中的困难,将学生的学制分为5年、6年制,课程安排上,6年制的学生增加数学课程学时,以减少实验设备不足的困难。物理系从60级开始加强了专业建设,落实了各专业的负责人:马玉华 (无线电)、赵恩来 (光学)、解俊民 (磁学)、徐振环 (任理论物理教研室副主任兼系教学秘书)。1963年初从吉林大学调青年教师徐兰许到物理系加强无线电专业的建设,1964年后任专业教研室主任兼系教学秘书。
1964年物理专业招收30人。物理系有了第二届59级120名毕业生,王新民,谭继强留校分别在无线电和光学专业任教师,魏继志任学生辅导员。1965年招收物理专业31名,5年制60级174名学生毕业。姜作宏,陈震留校分别在光学和磁学专业任教师,张金和、吕德山任学生辅导员;张兴云、彭喜民、张淑琳、许永胜留校到各部门作为预备干部培养使用。1965年学校派苏新民到物理系任党总支副书记,党团工作有了进一步加强。
从1958年到1966年文革前夕,物理系经历了创办和建设两个阶段。前4年是创办过程,从全国多所重点大学毕业分配来的一大批青年教师是建系的主力军。他们边教边学,较好地完成了本专业全部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实验课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培养了49名第一届毕业生。在此过程中,他们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为以后的教学和科研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后4年是建设阶段,经过历届党政领导的努力工作,在物理系形成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一支年轻力壮、门类齐全的教师队伍和实验员队伍逐渐成长,一支素质优良的学生辅导员队伍也初步建成,三股力量齐心协力使物理系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都已初具规模,在 “文革”前培养了398名毕业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国各大学停止招生,在校学生停止上课,搞运动、搞斗批改是当时的主旋律。物理系也和全国教育战线一样处于不稳定状况,60级 (6年制)、61级、64级、65级学生相继在1968—1970年毕业离校。1970年全国各高校纷纷办起 “试点班”,通过推荐与考试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当年4月无线电专业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学员21名,学制2年。从1972年到1976年,共招收工农兵学员159名,学制改为3年。分别学习无线电、光学和半导体3个专业。1972年学校决定恢复教研室,并任命了教研室负责人:半导体教研室主任徐兰许,副主任陈震,无线电教研室副主任陈荆珊、许永胜,光学教研室副主任林淑媛、赵恩来,基础课教研室副主任王悦兴、郑群国。1973年5月学校任命李德恩为物理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胡慧敏任副书记,物理系的党政和教学组织得到恢复,各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在 “文革”期间,物理系在探索无线电专业试点班教学改革的同时,也在探索校办工厂的尝试。20世纪60年代是国内外半导体器件蓬勃发展时期,物理系决定研制半导体器件。以建系前期培养成长起来的教师和实验员作为技术骨干,带领65级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和设备,从职工生活福利费中借拨5 000元购置原材料,于1969年6月,奋战45 d试制成功硅材料大电流高速开关二极管2CK,随即向上级部门申请拨款5万元建立一个以科研和试制新产品为主兼有少量生产,以供国家需要的小型半导体器件厂。获批准后,雷四海、姜国明、张喜勤、张金英、马英仁、万国璋等部分教师和实验员于1970年上半年在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扩建成立了物理系半导体器件厂。李凯丰任厂长,从中学毕业生中招收20名工人,经过短期培训后上岗生产2CK系列产品,以后又陆续生产其他型号的大功率三极管,少部分优质产品曾供国防单位使用,物理系半导体器件厂为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很有利的保障。
1977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恢复了停止11年的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随着拨乱反正,高等教育逐步走上正轨,尤其是在1985年,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提高和认可,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教师不再是以前人人称道的 “臭老九”,物理系从此步入恢复与健康发展时期。
1977年物理系仅有无线电电子学一个专业,恢复统考招生31名,学制4年。1978年全面恢复了4个专业:理论物理、光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无线电电子学。每年招收本科生90多名。招生规模稳定,一直保持到90年代末。从198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第一届研究生为理论物理专业2名、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1名,导师分别是郑群国和黄得星。1984年无线电电子学专业招收研究生1名,导师是马玉华。由于当时物理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因此,论文答辩以及某些课程是与外系协作完成的。
1985年3月,学校成立黑龙江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由学校直接领导,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所长为韩志刚。该所承担应用性和开发性课题的研究任务,同时承担校内的教学任务。1986年,应用数学研究所的 “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和物理系的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两个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9年又被省教委确定为省属重点学科。1990年10月,韩志刚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与东北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物理系在获得第一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之后,1988年招收了激光方向的研究生1名,导师是姜作宏。1993年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物理系对原有的老专业进行了改造,无线电电子学专业改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改为微电子技术专业,光学专业改为光电子技术专业,理论物理专业恢复为物理专业,在物理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子信息科学系。各专业的招生人数也作了适当的调整。1996年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学科改为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招收研究生3名,导师是黄得星、温殿忠。1997年在老专业光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新学科物理电子学,并获准成为物理系第二个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招收研究生1名,导师是叶红安。
“文革”期间,物理系试点班是以 “典型产品带教学”以及 “厂校挂钩”等方式进行教学,基础课程大幅削弱,破坏最严重的是基础实验室全部被取消。1977年开始筹建普通物理实验室和近代物理实验室,在当时各方面条件都较困难的情况下,用了3年时间,就已恢复到文革前的水平,并且革新了一些基础性的实验,在80年代初国内和省内召开的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上作了交流介绍,受到国内同行的好评。在重建实验室的过程中,叶健祺、穆瑞兰、唐镜清、张金英、王淑珍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他们的带动和培养下,一大批青年教师和年轻的实验员迅速成长,为专业实验室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物理演示实验室在叶树桐、万国璋的努力下也很快恢复起来,并对外交流开放,在省、市内大中学校都有一定影响。1985年物理系成立敏感技术研究所,黄得星任所长,属下建立敏感技术研究室,以后相继建立了微电子技术实验室、光电子技术实验室和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
文革10年,不仅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破坏,许多建系初期有经验的教师和实验员也调离了物理系。可喜的是,在文革后期,从本校和外校调进一大批工农兵学员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为了弥补他们在校学习基础理论课程较少的缺陷,1977年物理系为全市近几年毕业的在职物理教师开设教师进修班,期限一年。由有经验的教师讲授数学和理论物理基础课,效果良好。对文化大革命前毕业的中青年教师,举办了多期外语培训班,提高外语水平,创造条件选送到国外做访问学者,学习新知识。从1980年开始就选送教师到国外访学,第一位被选送到美国访学的是马英仁,到90年代末,先后共选派10多名中青年教师到国外作学术交流和学习,回国后都成为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对于大部分建系早期来系任教的中年教师,通过长期教学工作和科研实践的锻炼,已逐步成长。1979年,物理系第一位被评为省优秀教师的是叶树桐,1989年第一位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的是刘永。1982年经学校批准,确定黄得星、阮英超为学科带头人,刘永、李宗泽、程道喜、郝春为学科骨干。1983年黄得星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84年获得国务院第一批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86年,叶健祺被评为全国高校实验室系统先进工作者。1995年,温殿忠被评为黑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1996年,马英仁被评为省优秀教学工作者。在原有学科带头人的基础上,促进后备学科带头人温殿忠、叶红安成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到90年代初 (1993年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郑群国、刘永、黄得星、俞文光、温殿忠。
物理系第一支科研梯队是半导体器件厂试制成功开关二极管和大功率三极管并少批量投产后,根据当时半导体器件的发展方向是开发集成电路,但是条件很不成熟,黄得星提出应向国内空白的磁感器件发展。随后,郑群国带领72级半导体班毕业生石永明到通江晶体管厂研制成功锗磁敏二极管2ACM,回到系办工厂又研制成功锗磁敏三极管3ACM。黄得星带领毕业生温殿忠在系办工厂研制成功硅磁敏二极管2DCM,温殿忠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用介质隔离反外延方法制造硅磁敏二极管,该方法适合中国国情,制造工艺简单,比日本学者采用 “完美外延”方法制造的硅磁敏二极管灵敏度更高、成本更低,为我国硅磁敏器件的产业化提供了制造技术。在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上,3ACM、2DCM和断发电子引信3项科研成果获得了集体奖。1980年后黄得星继续研制成功磁敏三极管差分电路,获得1982年国家科委颁发的发明三等奖。1983年该项目转让齐齐哈尔北方无线电一厂生产,获得了经济效益。随后2-3年内半导体敏感器件研究室 (物理系的第一支科研团队),继续从事半导体磁敏器件的研究,共完成部级鉴定成果5项,发表论文17篇 (其中在美国学术刊物上发表4篇),专著4部:《磁敏感器件及其应用》(黄得星)、《气湿敏感器件及其应用》 (唐省吾)、《热敏感器件及其应用》(马英仁)、《传感器与微型机》(程道喜),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85年温殿忠开展黑龙江省重点攻关项目硅各向异性腐蚀技术与设备研究,研究成果获1989年黑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获1990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获国家科委颁发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该项成果推广到749厂应用,创造很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了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学科的发展,该成果在1987年载入哈尔滨市市志。进入90年代该学科更名为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温殿忠等人完成的列车偏载探测项目获1998年铁道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采用粉碎体流量传感器和液体流速传感器为大庆油田十一厂设计安装了井下用沙和酸的计量系统,年创利税448万元,该系统在大庆油田采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物理系第二支科研团队是密切结合生产实践逐渐形成的。“文革”后期,出于国防建设的需要,徐兰许带领青年教师陈震、祁禹时到部队从事军事工程项目研究。研制成功 “断发电子引信”,获得沈阳军区的奖励。1973年由马玉华、程道喜、李宗泽、杨友宽带领青年教师王新民和70级无线班毕业生吴树鹏、刘国范、洪海等到哈尔滨模具厂试制数控线切割机,随后陆续到哈尔滨拖拉机配件厂试制数控冲床,哈尔滨第一工具厂试制数控车床,哈尔滨轴承厂试制数控磨床 (由青年教师孙永浩、刘贺斌独立进行)以上项目都很成功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并在哈市举办了一期数控技术培训班,为推动数控技术在哈市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980年李宗泽、张金英到哈市第一医院试制成功医疗监护仪,获哈市科技奖。1983年马玉华、程道喜、刘国范到葛洲坝电厂研制成功水轮发电机调速数字测频装置,投入生产运行,其指标超过从法国引进的同类装置。随后又应用到吉林白山电厂。1987年青年教师孙永浩和王铁流独立开展单片机应用研究,研制成功 “HDW—MCS51单片机开发系统”,推广到50多家大中专院校使用,并编写教材由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在省内首先建立集实验装置、实验教材、科研开发三位一体的单片机教学体系。1988年王铁流与于国庆合作,提出一套独特理论模型与实施方案,将计算机仿真技术用于军事训练,与省军区合作研制成集光、机、电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 “高炮指挥仪模拟训练器”,为部队节省大量训练开支,在总参炮兵部组织的专家鉴定上,被评价为 “解决我军高炮指挥作战训练中的一大难题”,该成果于1994年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90年代后期,王铁流主持多项省级攻关项目以及与铁路、油田、电力、码头等工矿企业合作研发的项目。例如,为国内最大的矿石转运基地青岛前湾码头研制成功 “散料装车机核子称重控制系统”,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此受到用户好评。
物理系第三支科研团队是在1976年由张兴云、张贵德、姜作宏带领73级光学班毕业生试制激光器件开始的。先后试制成功二氧化碳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并将激光器应用到农业上作了初步尝试,制成激光田间扫描仪。进入90年代后,姜作宏为带头人的研究队伍,广泛与社会合作,加紧产学研结合,与牡丹江啤酒合作完成 “啤酒糖化自动测控系统”项目,1995年获得省教委二等奖、1996年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姜作宏教授的 “位相调制假彩色编码及应用研究”在1996年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姜作宏、余有龙研究的“对KNSBN、SBN系列晶体自泵浦及其在信息处理上应用”在1996年获得省教委二等奖。到90年代末,由姜作宏、叶红安、余有龙、刘德功带领张国生、徐晓峰、王然、邱安平等青年教师组成庞大的科研队伍,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4项,省教委科研计划项目5项,市回国留学人员基金项目1项。研制成功 “液位式微压差传感器”获1992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出版著作2部,在国家一级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上述科研成果促进了第二个学科——物理电子学的建立。
物理系第四支科研团队是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以及编写教材。在物理系长期从事基础课和基础理论课教学的教师除了担负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80年代初理论物理教研室刘永开始在 “黑大校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随后学校恢复了黑龙江大学学报 (理科版),实验教研室叶健祺组织青年教师祁禹时、孙莹等将改进和创新的一批实验,写出一组论文在黑大学报发表。普通物理教研室万雅彬与杨友宽合作,将光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动画演示,论文发表在黑大学报上。1984年刘永编写教材 《分析力学》由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1985年徐振环组织俞文光、叶健祺3人合作翻译世界著名教材 《统计力学》(久保亮五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88年叶健祺组织刘绍华、李景华、李鹏麟、郝春、徐振环6人合作编写 “物理学辞典” (理论物理学部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在基础理论方面,郝春和方振贤分别在高能物理和计算机理论开展研究,并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篇。俞文光带领吕厚均、周克超到北京天坛进行声学现象研究,对古建筑文物保护做出了贡献,研究成果在中央电视台作了报道。从80年代到90年代,物理系的学术气氛浓厚,科研方向广泛。
应用数学研究所韩志刚和邓自立开展现代控制理论与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在80年代共完成应用课题40项,发表在国家一级刊物上的论文15篇,在国际系统辨识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篇。韩志刚提出的 “多层递阶长期气象预报的方法”得到学术界和国家气象局的高度评价 (先后被评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教育部科技发明二等奖),并已推广应用到全国各省市的气象台。90年代完成 “无模型控制理论”项目,利用该理论,设计制造 “无模型控制器”、“DCS控制功能加强系统”已批量生产,销售量500万。
邓自立长期从事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在炼油领域的应用项目 “催化裂化装置 ‘人——机实时优化'系统及其推广与应用”被中石化总公司推广应用到全国23家炼油厂,取得重大经济效益,获1986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1990年原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颁发的金马奖和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项目 “最优和自校正滤波与反卷积新理论和新方法研究”获1999年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88年被授予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授予省级优秀专家称号。
物理系建系前期,系的党政领导干部除了名义上安排一位副教授做系副主任之外,全部都是非专业的老干部。“文革”之后,系的领导班子逐步向专业化、年轻化过渡。1977年恢复统考招生后,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李德恩统揽全局,加强领导,使物理系各项整顿和恢复工作得以顺利开展。1979年11月李德恩调任校党委常委,由中年教师陈荆珊任系副主任。学校派林波文、白瑞良到物理系任党总支副书记。1980年1月陈荆珊调任教务处副处长,由中年教师徐兰许任系副主任,1981年转为系主任,中年教师李宗泽任系副主任。在林波文和白瑞良调离物理系之后,学校任命青年教师陈震和许永胜任总支副书记。1983年10月徐兰许调任校党委常委,由李宗泽任系主任,张兴云任副主任,裴武焕任总支副书记,1985年转为总支书记,领导班子的过渡全部完成。80年代初,在徐兰许、李宗泽、裴武焕的集体领导下,物理系多次进行教学科研的改革,鼓励全系教职工积极努力工作。
进入90年代,姜作宏任系主任,于泉、温殿忠任副主任,姜新德任党总支书记,吴树鹏任副书记。1992年9月温殿忠赴加拿大留学,叶红安接任副主任。在新班子的领导下,物理系在教学建设、科技建设和学科建设上都有全新的发展。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在保持综合性大学基础理论优势的同时,大力加强应用性、工程性的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更好地为本省的经济建设服务。
1999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另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国家要求高等学校进行扩招,以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及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快速提高。为了适应形势满足国家扩招的要求,学校抓住了机遇,进行了大胆而有效的改革——进行强强联合,根据授课内容、专业方向以及资源互补等因素,2000年1月,学校决定以原物理系和自动化系为基础合并成立电子工程学院。建院初期由姜新德主持电子工程学院工作,郭金柱任学院党总支书记。2001年7月,校党委任命叶红安为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同年9月任命温殿忠为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为席国强,副院长为孙晓军、沈永良。2006年孙晓军出国,由丁群接任副院长工作。建院十一载,学院在历任领导的带领下,学科、科研、教学取得了深入的发展,尤其是在院长叶红安、书记温殿忠的带领下,学院学科建设紧紧抓住机遇,获得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点、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使学院学科建设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建院初期,学院下设3个系和2个研究所,3个系为自动化系、电子科学技术系、电子信息工程系,2个研究所为敏感技术研究所和自动化技术研究所。学院按系下设4个本科专业,即自动化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只具有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即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物理电子学。
2003年学科点评审启用新的通信评审方式,在学院领导、系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多少代人的不懈努力,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并整合电子工程学院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9研究所的优势,申报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点,一次性通过评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该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这是电工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博士点的成功获得,为后续学科与科研建设构建了一个高水平学科平台,它既是电工学院的第一个博士点,也是学校首个工科博士点,电子工程学院的发展历史上永远不会忘记叶红安院长和温殿忠书记带领全院教职员工为此付出的辛勤努力,更永远不会忘记数代电工人为此留下的辛勤汗水与从未停止的跋涉脚步。该博士点带头人为温殿忠,首批博士生导师有温殿忠、叶红安、范茂军,后增博士生导师邓自立、丁群、孙书利、邱成军等。2003年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硕士点以通信评审100分成绩获得通过,在该学科负责人孙晓军教授的带领下,丁群、汪国强及学科成员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至此,学院各专业都具有了对应的硕士点。2004年,学院共同申报并获得电子与通信工程学科工程硕士点、电子与通信工程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基地,其中工程硕士点是学校首次获得,为后续其他工程硕士点的开设建立先决条件。研究生创新基地也是学校首次获得,是学校 “十一五”发展的重要工作,为学院后续学科申报以及各类科研项目申报奠定一个省级创新平台。2005年国家开始要求申报一级学科,以后学科定位逐步以一级学科平台建设,当时只要有二级硕士点学科都可以申报一级学科,经过努力学院又获得了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同时获得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二级学科硕士点,使二级硕士点招生个数达到7个,即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物理电子学、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2009年学院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的基础上获得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十一五”期间,在学科平台和重点学科建设下,学院拥有物理电子学省级重点学科 (学科带头人为叶红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省人事厅带头人梯队 (学科带头人为温殿忠),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省人事厅带头人梯队 (带头人为韩志刚和邓自立)。2009年,黑龙江大学现代传感技术 “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开始启动,此重点学科项目主要以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作为支撑,使学院学科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提供了坚实基础。学科平台搭建以后,学院的科研建设向前迈进,科研成果不断涌现,青年人才得到快速成长。
2001年组合学院全部科研力量申报电子工程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获得批准 (主任:余有龙)。2001年东北地区高校和研究单位组建了MEMS研发联合体,黑龙江大学是东北MEMS研发联合体黑龙江省委员会主任单位。2004年获得了集成电路、自动控制、信号与信息处理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2005年电子工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由丁群接任,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至2006年以后为学院教师进行了3次科研立项,资助经费达80余万元,对完成的科研项目进行立项、中期检查、验收,为电子工程学院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2009年成立光纤传感技术工程中心及黑龙江大学美新半导体传感无线应用联合实验室,使校企合作又开展起来。
建院以来,全体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共获得国家级项目25项,其中863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国家973前期预研项目1项,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2项;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2项,其他部级项目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等省级项目31项;同时承担多项与社会合作项目。通过承担纵向课题获得科研经费1 580余万元,横向应用开发项目实现产值超过7 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 1 3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580余篇,获得已授权的发明专利20项,获得教育部发明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这些成果的取得为学科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微电子方面主要开展:微机械加工系统 (MEMS)和纳米元器件、集成电路与系统的研究,该学科具有扎实的科研理论基础和勤奋的科研实践精神,10余年来,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在我院率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带头人温殿忠教授首次提出的JFET压力霍尔器件的理论分析发表在电子科学学刊和美国物理学会刊物 《科学仪器导论》上。采用微电子机械加工技术在SOI硅片上,使制造的器件成为在检测磁场的同时又能检测压力的多功能传感器。2011年温殿忠教授提出的双注入纳米忆阻器结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致力于铂纳米线阵列和双注入纳米忆阻器的信息获取和存储理论及其实现技术探索已经有较大进展,忆阻器可以用来制造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即开型PC、更高能效的计算机。该研究方向先后参加多项国家863、973科技项目,获得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作为学科后备带头人邱成军教授获得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编写的 《材料物理性能》教材被列为国家 “十一五”规划教材,青年教师赵晓峰副教授作为黑龙江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第一名博士学位获得者,在2010年又为学院首次获得了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学科重视与其他研究机构的合作,先后有孙慧明教授、张辉军副教授、邱成军教授前往东南大学、日本高枝工业大学、美国维恩大学开展联合课题的研究,为今后专业与国外、国内知名研究机构、院校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光电子方面主要开展:激光超快技术、光纤技术、物理检测、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学科带头人叶红安教授的带领下,在激光超快技术方面主要开展了非线性光学材料、时间分辨透射/反射光谱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飞秒激光微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课题。近 5年来,在 Optics Letter、Nanotechnology、Applied Physics B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25篇,2010年由常青、高亚臣教授等科研骨干所组成的激光超快技术科研团队被评为黑龙江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技术方向,2010年引进刘书钢教授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开展了等离子体共振图像传感器技术、等离子体共振生物组织检测技术研究工作。在光纤技术和在物理检测方向上,开展了光学双稳态、光纤传感、光学计量等方面的研究。该团队在Optics Letter、Photonicse Technology Letters等知名刊物上发表SCI论文20篇。应用光纤传感技术开展在石油化工行业、航天行业、高速铁路的健康监测;叶红安教授、常存教授等研制开发的IC卡电脑加油机项目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举行的全国性重大工程招标中,受到广泛关注,多次中标。目前,该成果已在全国推广,合同金额超过8 000万元。2009年,学校成立了光纤传感技术研发中心 (吕国辉教授任主任),在光纤光栅传感器应用方面与中国华电、国家电网、哈飞和兵器工业部研究所等开展了合作研究,将这一技术应用于高速铁路、石油化工和风力发电等方面的监测,近3年课题经费达300余万元。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主要开展无模型控制、检测与仪表、嵌入式系统、系统辨识与状态估计、信息融合等方面研究。在无模型控制、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估计、检测技术等研究方面呈现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密切结合、学科交叉与研究内容互补的明显优势,取得突出科研成果。无模型控制器和现代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在石油化工、冶金和石油勘探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该方向上,该学科拥有国内外著名控制理论专家、博士生导师韩志刚教授和邓自立教授,他们在系统辨识、状态估计和信息融合估计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韩志刚教授提出的 “多层递阶方法”为控制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方向,并在油田、气象、交通、水利、农业、金融等领域取得了成功的应用;提出的 “无模型控制器”系国内外首创,于2002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于2006年获教育部国家发明二等奖和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已经投入实际生产使用中,在大庆石化、锦西石化、胜利油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等几十家单位应用效果良好,并得到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星火计划创新项目的资助,社会效益达1 000万元以上。邓自立教授独创的 “现代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是继卡尔曼滤波方法和维纳滤波方法之后又一处理稳态和自校正滤波的新的方法论。专著 《现代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应用》(北京:知识出版社,1989年)创立了新兴边缘领域——现代时间序列分析。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被SCI和EI检索80余篇,出版专著6部,其中专著 《卡尔曼滤波与维纳滤波》和 《自校正滤波理论及其应用》分别获省优秀图书一等奖。所提出的白噪声估计理论和信息融合最优滤波理论分别以长论文形式发表在自动控制理论国际权威刊物 《Automatica》上,具有国际领先水平,邓自立教授先后主持 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于2007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2010年被评为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孙书利教授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估计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在线性最小方差意义下的3种通用的加权融合估计算法,并与卡尔曼滤波、维纳滤波和现代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分布式信息融合估计新算法。研究成果发表在了国内外控制理论顶尖杂志 《Automatica》和 《自动化学报》等期刊上,并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广泛引用和高度评价。200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 《融合估计与融合控制》(王志胜等著)对黑龙江大学该学科在信息融合领域的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在绪论中写到 “邓自立、孙书利等在信息融合滤波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孙书利教授于2009年入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在横向课题方面,沈永良教授承担的DCS控制与系统集成项目,在石化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承担的横向课题达1 000余万元。孙来军副教授开发的建筑多传感器安全检测成套设备,目前在哈尔滨市建筑材料安全检测站、大庆市建筑材料安全检测站使用,得到较高评价。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主要开展保密通信、无线传感网络、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研究,信息与通信学科10余年来在历届学科带头人孙晓军教授、丁群教授、汪国强教授的带领下,在科研上逐步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自获得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后,学科成员团结一心,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取得很多成绩。在科研方面定准研究目标、组建研究梯队、专心开展研究。学科带头人丁群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主要集中在加密算法、加密芯片、加密系统等研究与开发上。先后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论文发表在IJICIC、IET Communications、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等国内外有影响期刊上,其中被SCI、EI检索论文共40余篇。首次利用混沌加密核应用于网络实时加密系统中,基于SOC网络数据加密卡在2010年省科技厅鉴定会中被认定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科于2007年与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 “第四届亚太地区混沌控制与同步国际会议 (APWCCS2007)暨第一届全国混沌应用研讨会”,2010年丁群教授被邀请在国际混沌与分形理论及应用会议 (IWCFTA2010)做大会报告,使该学科在混沌加密算法及加密芯片、网络信息实时同步加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关注。在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横向课题也同时开展,视频网络实时加密传输系统、网络数据加密系统等相关产品已被某些安全部门和航天部门应用,科学研究凝聚一支优秀研究梯队,陈红、杨自恒、马宏斌等都成为研究骨干。孙晓军教授、蒋爱平教授、汪国强教授积极探索图像处理领域方面的研究,先后获得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5项省级项目,发表在电子学报等期刊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孙晓军教授担任学科负责人期间,建院后根据专业招生将原电子信息工程系教学队伍划分为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3支专业教学队伍和实验教学队伍,对后来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蒋爱平教授、汪国强教授开展图像处理、信号检测方向研究,多次共同出版专业英语教材和专业课教材,培养许多优秀学生。哈工大博士毕业生张忠作为学院成立以来第一位引进的博士,扎根于学院,努力教学,开展科学研究,在通信信号处理方面先后获得了两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出版了两本专著,成为学科建设的后备骨干力量。学科校企合作迅速开展,朱勇副教授、杨自恒副教授,积极开展横向课题合作研究,联系国内外名牌企业先后成立4个校企合作基地,其中朱勇联系的黑龙江大学-恩智浦物联网联合研发中心,利用和恩智浦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契机,通过校企合作获得了省高校校企物联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及省科技厅物联网感知层及传感网络关键技术创新平台。在恩智浦协助下已经和富士康开发中心开发了具备NFC功能的平板电脑,研制了一系列的NFC开发套件,现已提供给多个厂家试用,结合社会发展契机,组织研发物联网相关产品与系统,通河县智能水稻育苗园区智能大棚项目、龙江化工生产智能化管理系统、黑龙江省依绥高速公路K200处的高速公路节能型无线可变情报板系统等多个横向项目开展合作,被哈尔滨市政府引入哈尔滨科技创新城。
进入新世纪之初,正值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之时,学院顺应形势扩大本科招生规模。90年代两系合并前,每年招生平均总数不足200名。建院之初,学院具有4个专业 (物理系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微电子专业、光电子专业和自动化专业)在校生总数为646人。2000年9月为建院后的第一次招生,此次招生在原基础上大规模扩招,同时又开设了2个新专业,即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共6个专业招生440名。2005年增设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共6个专业招生794名。2011年,学院招生790余人;新增物联网工程专业 (无线通信技术方向),招生30人。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 “理工渗透,学科交叉”的办学传统。在重视理论基础、加强工程意识的思想指导下开展了各项教学建设,都很有特色。学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内师资共享,现有专任教师队伍的数量、职称、学历、学位、年龄、学缘结构合理,整体发展趋势好,教师教改成果显著。
2003年,教育部提出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学院积极响应号召,在教学中注重加强教材、团队、精品课、名师、教学改革建设,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分别于2004和2007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专业,自动化专业被批准为校级重点专业。在精品课方面:物理光学 (带头人:常青)于2004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建模与估计 (带头人:邓自立)于2009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通信原理、数字电路于2007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在教材建设方面:邱成军教授主编的 《材料物理性能》以及邓自立教授主编的 《建模与估计》入选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2009年,由叶红安教授为负责人的光电技术教学团队被列为黑龙江大学校级优秀团队。在名师建设方面:2003年,邓自立教授、韩志刚教授获校级优秀教学名师称号;2006年叶红安教授获校级优秀教学名师称号;2007年8月邓自立教授获省级优秀教学名师称号。
为适应素质教育和学分制教学改革的需要,进一步做好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优化调整工作,于2003年、2009年二次修订教学计划。在2009年教学计划修订工作中,主要体现加强专业分类指导,突出专业主体地位;突出专业特色,完善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突出创业教育特色。学院退休教师姜作宏教授、马英仁教授、任永堂教授作为电子工程学院第一任督导成员,10余年来深入教学第一线,凭借自身高度责任心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迎接教育部2001年、2008年对我校的两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教学课堂质量监督与学院青年教师的培养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影响和带动了学院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学院已与光宇集团、惠业集团、英力公司、哈尔滨市大地测量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光学工程研究所、哈尔滨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哈尔滨有线电视台、吉林华微电子、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9研究所、黑龙江科技学院等单位签订了实习协议,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学院学生的实习需要,使得学生在离校工作之前能够获得足够的实践动手能力。此外,学院还开设了课程设计、学年论文、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等实践课程。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学院现有7个专业实验室,含41个实验分室,占地总面积6 900 m2,设备价格总值5 000余万元,其中全天对学生开放分实验室9个。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内容外,各实验室对本科生、研究生开放,电子创新实验室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专业实验室向本专业及相近专业学生开放。这些开放的实验室为学生完成科技创新活动、各种竞赛、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等提供条件,同时支持学生课题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多次在国家级电子设计大赛、省级电子设计大赛获得奖项。
其教学特色是始终坚持 “教学、科研、学科”三位一体的建设思路,以学科发展促进专业特色和优势的形成;“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开放与创新实践的专业特色,例如成立了中兴通讯NC学院、美新半导体联合实验室、黑龙江大学恩智浦物联网研发中心等校企合作机构,强化实践教学和创业教育,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参加各类大赛、创新、创业活动的人多面广,取得了校、省、国家级的奖励,并培养出王郑涵等一批学生创业典型。
3.4.1 电子工程学院现状
学院现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物联网工程 (无线技术方向)等7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为省级重点专业。学院拥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以及3个工程硕士点 (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集成电路工程)。物理电子学为省级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为重点学科人才梯队。学院现有教职工121人,本科生3 100人,硕士生186人,博士生16人。专任教师10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32人,正教授23人,副教授3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1人,其中博士后5人。学院拥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3人,享受省政府津贴1人,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荣获省级教学名师称号,1人荣获省优秀教师称号,1人荣获省优秀硕士生导师称号,3人当选校级名师,光电子技术教学团队入选校级教学团队。学院现有实验科研教学使用面积10 000 m2,具有国内一流的实验科研教学设备,总值达5 000余万元。现有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近5年来获省级教学改革工程项目33项。获国家级教学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3项。学院现有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电子工程),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 (自动控制、集成电路、信号与信息处理),3个研究所 (敏感技术研究所、自动化技术研究所、光纤技术研究所),2个工程中心 (黑龙江大学—恩智浦物联网研发中心、光纤传感技术工程中心)。近5年,学院承担并完成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技项目18项,承担省部级项目23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的论文290篇,获得发明专利16项,获得教育部发明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2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3项。在承担多项纵向课题的同时,学院还先后成功研制出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无模型控制器和IC卡电脑加油机等高技术产品,并已经实现产业化。目前正在研发物联网、光纤传感检测、网络安全产品、液位测量装置等横向应用开发项目,实现产值3 872万元。这些科研工作的开展,对教学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科研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方面,作用更加明显。毕业生扎实的专业功底、突出的综合素质,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每年都有大批毕业生成功考取国内知名学府的硕士研究生,考研率在15%以上。目前,学院总体上处于省内先进,部分学科处于省内领先,在国内也有一定的影响。今后,学院将努力办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教学为基础、具有研究特色、具有学科与科研平台强力支撑的研究教学型学院。
3.4.2 电子工程学院发展
2010年7月,校党委任命丁群为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同年9月任命王斌担任学院党委书记,同年11月任命3位副院长:沈永良、常青、汪国强。学院班子成员牢记电子工程学院的历史与艰辛创业的历程,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在高水平学科与科研平台上,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工作,凭借着自己的理论基础与科研实力,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地促进学科发展,突出重点,鼓励学科交叉、鼓励科研的开放与交流,力争获取更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力争为国民经济尤其是黑龙江省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2010年,学校的重要发展战略向理工科倾斜,张政文校长提出 “理工科向前迈进一小步,黑龙江大学将向前一大步”,学校领导对电子工程学院发展高度重视,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被列入 “211”重点学科发展计划,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也被列入学校 “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学校决定支持电子工程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共同申报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为电子工程学院投入科研设备1 000万元,这为学院学科与科研发展起到很大推进作用。2011年获得了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使学院所有学科都具备一级学科硕士点支撑,这为学院多学科快速发展提供必要的平台,也为学院将来以一级学科为主体向前发展提供顺利途径。3个一级学科共同发展、各有侧重,以申请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博士点、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为追求的共同目标,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团结一心、展望更加广阔未来。
2010年成立黑龙江大学-恩智浦物联网联合研发中心,在此基础上2011年学院获得省高校校企物联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朱勇任主任)。2011年,黑龙江大学-恩智浦物联网联合研发中心被哈尔滨市政府引入哈尔滨科技创新城 (6 000 m2独栋大楼),同年本科物联网工程 (无线技术)方向招生。电子工程学院中青年科技人才在学校、学院和科技处的支持与扶植下,紧抓校企合作机遇,得到了国际品牌企业的信任,受到了省、市领导及同行关注,占据了松北科技城最优势地理位置,将来与中科院、哈工大等名所名校在松北科技城同一空间下开展科技创新,为黑龙江大学、尤其是为黑龙江大学理工科的奋起抢抓了机遇、争得了荣誉。2011年,在张政文校长的支持下,学院又成立了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数字电视联合实验室,黑龙江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不低于500万元科研设备用于联合实验室科研项目开发和人才培养,使学院在校企合作上又有新的亮点。
斗转星移,岁月沧桑。70载风雨浸润流岚岁月,积淀下昨日沉沉履步;70载峥嵘穿透纯净书声,抒写出今日精彩华章。70载的传承播种,耕耘哺育人才的沃土;70载的锲而不舍,催开了满园蓓蕾桃李芬芳;70载的上下求索,铸定了明日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致谢:感谢74岁高龄的叶健祺老师亲自执笔完成初稿的撰写工作。温殿忠、付丽、王欣、孙书利、高亚臣、林强、窦雁巍等教师也参与了部分撰写工作,最后由丁群完成修改及定稿工作;黑龙江大学档案馆的通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